中医健康网

肥胖儿的管理(肥胖儿管理记录表填写)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每逢佳节胖三斤,小儿也一样!体重管理大作战来了

(荔枝新闻讯 通讯员/王凝嫣)新春佳节接近尾声,“每逢佳节胖三斤”又成了热门的话题。“肥胖”不仅是成年人的烦恼,儿童肥胖问题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家里的“小胖墩”们在节后进行体重管理呢?

儿童肥胖症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已成为严峻的问题,其发生率呈现上升并低龄化趋势,据数据显示,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已分别达到6.8%、3.6%,6岁以上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1.1%、7.9%。

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张敏介绍,儿童肥胖症本质上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是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疾病。儿童青少年期的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性早熟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损害儿童健康。所以,儿童青少年期的超重、肥胖需要从小引起重视。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可以用体质指数(BMI)来评估孩子是否超重/肥胖,计算方法如下:

张敏主任提醒家长们,可以根据体质指数计算方法和结果对照表,来判断孩子是否有肥胖倾向哦!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体重?

饮食干预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均衡膳食,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素,尽可能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少吃/不吃垃圾食品,限制吃高脂、高糖类食物。

运动干预

睡眠不足或过多都不利于体重控制和身体健康,而规律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调节激素水平,控制食欲,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代谢平衡,从而帮助孩子保持健康的体重。

重视生长监测

肥胖的孩子,家庭可以每月测量并记录1次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并观察趋势,若有异常,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

针对肥胖儿童的管理应在专业医务人员评估和指导下进行。儿童肥胖的有效干预应能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儿童有氧代谢、提高体健康水平,干预方案应以生活方式为基础,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结合行为矫正与健康教育,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场地实施综合治疗。

不恰当的干预不仅不能维持儿童正常体型,甚至可能造成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异常,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童体重管理门诊简介

儿童体重管理门诊主要针对体重增长速度异常、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膳食调查与分析、营养行为与环境评估、体能与运动评估、饮食相关脑功能评估、肥胖并发症与合并症的筛查与诊治,为管理儿童体重提供全面的膳食、运动、行为调整措施。

来源: 荔枝新闻

中国学生营养日|超重肥胖儿童饮食管理及中医干预建议

1989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

在“中国学生营养日”,我们今天就聊一聊“儿童饮食管理”这一话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儿童超重、肥胖的全球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儿童的肥胖流行始于2000年左右,我国儿童的肥胖患病率从2002年的6.6%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15.8%,此10年的增长速度已超过美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儿童期,肥胖不仅与哮喘、腺样体肥大、儿童1型糖尿病、儿童脂肪肝、中枢性性早熟等疾病密切相关,儿童肥胖同样会延续到成人。

一项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在13年的随访过程中,80%的肥胖儿童会发展为成人肥胖。因此阻止儿童肥胖患病率的增长是我国公共卫生及临床医生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

幸运的是,有文献表明,采取有效的饮食营养干预手段,超重肥胖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或是彻底治愈的。

一、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儿童肥胖相关?

1.不吃早餐

文献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儿童发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更大。因此养成规律吃早餐的习惯对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零食及含糖饮料的摄入

文献研究表明,多次摄入热量较高零食的儿童相比不吃零食的儿童患超重肥胖的概率更大。同时频繁摄入含糖饮料也增加儿童超重肥胖的患病风险。

3.进食过快

研究表明,进餐时速度过快将增加儿童肥胖患病风险。因此当儿童进食时应保持适宜的速度,避免进食过快。

儿童青少年应尽量避免以上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以下将列出相关健康营养策略供家长朋友们借鉴参考。

二、学龄期儿童科学膳食营养策略

1. 三餐规律进餐

学龄儿童注意三餐时间应相对固定,三餐要做到营养均衡,少油盐调料等。

2.足量喝水,不喝含糖饮料

多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3.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可能增加儿童消化系统负担,造成热量堆积,导致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三、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超重和肥胖的情况?

我们可以初步通过儿童的BMI进行简单的评估。BMI(Body Mass Inde)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 BMI = 体重(Kg) / 身高2(m),例如:一个52Kg的人,身高是1.55m,则BMI为:52(Kg)/1.55 2(m)= 21.6。同时参照《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进行评估(见下图)。

如果您的孩子属于超重肥胖的范畴,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评估是否存在其他肥胖合并症的情况,同时制定有效的饮食及运动策略防止肥胖进一步发展。希望通过健康的饮食宣教,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

四、儿童单纯性肥胖中医干预治疗

体形的胖瘦受先天禀赋的影响,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人有脂、有膏,有肉”,脂膏形体即为肥胖。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与脏腑功能有关,若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湿、膏脂聚积体内,则会引起肥胖发生。儿童单纯性肥胖除了饮食调整、运动疗法等方法外,中医调理脾胃肝肾功能,化湿涤痰,配合针灸及耳穴压丸等,能起到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症的作用。(马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肥胖儿童的健康管理

为了积极响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的政策号召,全方位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水平,本项目依托上海市儿童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优势基础,以及在开展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健康管理和健康科普上的经验,聚焦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发展的五大健康问题——过敏性疾病、近视、肥胖、性早熟、多动症,构建“互联网 儿童青少年健康精准科普体系”。集合各专科疾病的临床、科普及科研经验,从疾病的三级预防理念出发,面向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开展疾病科普。

第八课《肥胖儿童的健康管理》,由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住院医师杨帆为我们进行讲述。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病,它的防治应遵循常见慢性病的管理模式,以疾病的三级预防和治疗为基本原则。一级预防:针对大众和容易发生肥胖的高危人群,通过公共教育、改造环境,促进健康的饮食和运 动等行为,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二级预防:通过筛查,对已经确诊为超重和肥胖的个体进行并发症的评估。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阻止体重的进一步增加,并防止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必要 时可以考虑使用药物减轻体重。三级预防: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行为修正联合减重治疗的方式,达到减轻或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肥胖儿童应及时就医 排除病理性可能】

目前来说仍有部分对肥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孩子越胖越可爱,或者认为孩子越胖就是发育的越好,但却忽略了肥胖本身对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两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多是因为摄入过多或消耗过少或两者同时存在。而病理性肥胖又称为继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下丘脑疾病、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肠道微生态失衡、服用精神疾病药物以及外源性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有可能引起病理性肥胖。因此肥胖儿童需及时就医,排除是否存在病理性因素的可能,以便及早获得正确的处理。当然对于儿童来说,病理性肥胖较少,单纯性肥胖居多。因此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对肥胖儿童来说都非常重要。

【长期管理调整饮食 减少儿童能量摄入】

减少儿童能力摄入简而言之就是对儿童的饮食进行调整,持续的饮食管理是肥胖儿童体重控制的重要手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体重管理模式不同于成人,管理周期更长,需要更多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参与。目标为身高稳定增长,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逐渐达到正常的BMI。

营养治疗是儿童青少年肥胖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目前各国指南均建议首先进行生活方式管理。我们建议临床医生和营养师根据患儿的年龄、家庭环境等给出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饮食习惯的改善必须以家庭为基础,逐渐形成健康的饮食模式,达到改善体重的目的。

【肥胖儿童营养治疗之前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营养治疗之前,我们应该对儿童日常饮食进行饮食调查,也就是营养调查,是全面了解膳食结构及营养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饮食调查可以发现食物不足或过度消费导致的营养问题,是解决不良饮食行为的基础。饮食调查方法有称重法、记账法、化学分析法、询问法及食物频数法。我们门诊上多采用询问法中的24h回顾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肥胖及超重患儿的不良饮食行为,进一步明确肥胖及超重的原因。

【儿童饮食调整的方法】

我们常用的方法叫做交通灯法,这是儿童青少年减重最常用的饮食干预模式,主要就是依据能量密度对食物进行分类——低热量食物贴上绿色标签,提示可以自由摄入;中等热量的食物贴上黄色标签,提示需要谨慎摄入;高热量食物贴上红色标签,提示应该尽量少吃。例如,应减少西式快餐、高糖食物的摄入,坚决杜绝含糖饮料;减少高脂肪、高钠盐或加工食物摄入;尽量使用水果代替水果饮料,因为水果饮料中可能添加过多糖分,且容易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推荐增加粗粮、膳食纤维、蔬菜饮食等。

第二种可以使用的是宏量营养素分配法,它是通过改变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分配比例或提高碳水化合物质量等可以达到限制能量摄入。一般而言,我们每日摄入的饮食所提供的热量,一般50%~65%来源于碳水化合物,20%~30%来源于脂肪,10%~20%来源于蛋白质。比如将蛋白质的每日供能从传统10%~20%增加至20%~40%,在供能相等的情况下,主要原因是增加了蛋白质摄入,提高了饱腹感,减少饥饿感,从而导致较低的能量摄入,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在控制饮食热量的基础上另加身体活动干预对控制体重、减脂效果更佳,简而言之,控制体重就是要“管住嘴,迈开腿”。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消耗,其中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动作需要和排泄的损失,而儿童青少年还有一项特殊且重要的能量需求——生长发育,据估计,婴幼儿每增加1kg体重,大约需要500kcal的能量,此项能量占总热能的25%左右。

身体活动包括三个核心要素:骨骼肌收缩、高于基础代谢水平的能量消耗和机体活动,机体活动是指睡眠和静态行为以外的一切身体活动,除外面部咀嚼肌、表情肌等的运动。

身体活动按强度分为低、中和高强度;按类型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身体活动强度通常以代谢当量(me tabolic equivalent,MET)作为基本测量单位。1 MET为安静坐位休息时的能量消耗率,大约为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消耗 3.5 mL氧气。

【考虑多方面因素 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运动处方由热身运动、有氧运动和整理运动组成。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智认知发育、身体机能发育都有其规律和特点,肥胖儿童在肥胖程度、运动能力等方面也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因此针对肥胖儿童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进行减肥,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

1)儿童减肥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中应充分发挥家长作用。

2)监测和评价儿童减肥运动处方实施情况和效果应选择简单、方便的指标;

3)运动形式选择应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肥胖患儿建议到专科医院就诊,明确肥胖的原因及有无并发症,由专业医生在纠正患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基础上,给出专业的膳食指导、个体化食谱及运动处方,并制定完整的随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