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老年人(肥胖老年人一般死于什么病)
身体发胖的老年人,通常有4个“共性”占了一个,也尽量改正
老年人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新陈代谢逐渐减缓,使得能量消耗速度变慢。
即便饮食量未明显增加,多余的能量也易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进而导致体重上升。与此同时,身体各项机能下降,肌肉量减少,脂肪相对增加,这进一步加大了发胖的可能性。
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老年人对食物的选择和饮食习惯不够科学。
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对饮食的要求不再严格。早餐可能被忽视,午餐草草应付,晚餐则不规律,有时还会吃得很晚。
在食物的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重口味的食物,如饺子、包子、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往往热量和脂肪含量较高。此外,老年人还可能有吃零食、喝饮料、加餐的习惯,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他们摄入的热量过多,而身体却无法及时消耗,最终使得体重不断上升。老年人活动量少也是导致发胖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灵活性和耐力逐渐下降,许多老年人变得不愿意活动。
他们觉得坐着比走动更舒服,长时间的久坐使身体各项机能进一步衰退。肌肉逐渐松弛,腰背也开始变形。
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平均每周锻炼时间低于150分钟的比例较高,且这一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缺乏运动不仅会引发肥胖,还可能导致高血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睡眠问题同样对老年人的体重产生影响。进入老年后,许多人的睡眠质量和睡眠规律都发生了变化。
白天可能会频繁小憩,导致晚上难以入睡。睡眠过多或过少,再加上新陈代谢减缓,都促使体重增加的速度加快。
一些老年人为了改善睡眠,会在晚上习惯性地吃一些甜点和小零食,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热量的摄入,还加重了胃部的消化负担。此外,睡眠不规律还可能影响体内荷尔蒙的平衡,致使脂肪逐渐堆积。老年人的心态与肥胖问题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退休后,生活节奏的改变使得他们的心态有所变化。
一些老年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任务已经完成,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这种心态的变化往往会对他们的生活习惯产生影响。
部分老年人可能会变得较为消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形象不再那么关注,从而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放松了要求。例如,他们可能会因心情不佳而过度进食,尤其会选择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来寻求安慰。
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缺乏运动,极易导致体重增加。
为了解决老年人肥胖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在饮食上,要调整老年人的饮食结构。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在运动方面,鼓励老年人适当增加运动量。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这些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消耗热量,还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此外,要关注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最后,我们还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家人和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目标。
肥胖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可能会引发多种常见疾病。肥胖会增加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血管壁增厚,血管弹性降低,从而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此外,肥胖还容易诱发糖尿病。
体内脂肪过多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同时,肥胖与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等也密切相关。
过重的体重会给关节带来额外的压力,导致关节磨损和疼痛。而且,肥胖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使老年人在活动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总之,老年人肥胖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他们有效控制体重,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享受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
60岁后,适度超重的老人,居然更健康?健康长肉2法,建议采纳
随着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富裕,餐桌上的油脂,肉类等一种食物的占比也开始变得非常多。当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而发愁的时候,就会开始考虑自己的健康问题了。
而在现今的主流观点中,肥胖自然是养生爱好者们最拒绝的。这一点本没有错,但是很多老人却同样依照着相同的观点,奉行所谓“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谚语,强迫自己吃素,少吃来减肥。妄图让自己变得更健康。但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60岁以后的老人,适当的“胖”一点,反而才更健康!
欧洲研究显示:60岁后的老人,适度超重,反而才更健康长寿?根据欧洲老年心血管协会,从人体健康数据库中提取的600万人的健康数据统计。发现了死亡率和体重之间的微妙关系。
它们是呈现“U状”来关联的。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体重和健康的匹配度,其实是存在峰值的。过低的体重,也就是瘦,会影响到老人健康。过高的体重,也就是胖,同样如此。
那这个峰值处在什么地方?根据研究人员进一步统计发现:这里先给大家提供BML计算公式,便于大家自查:
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
而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BML数值处在超重的范畴,也就是介于25到29.9之间,反而死亡率最低;也最长寿健康。比那些所谓处于标准身材,也就是BML指数标准处于18到24.9之间的。死亡率还要降低6%到7%左右。
说到这,肯定有很多老年朋友,已经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一直被奉行为健康的“瘦”,和所谓的标准身材,到了60岁老年人这里,居然行不通了,这是为啥?
就此问题,医生总结了如下3点原因:
1)老人的身体,本来就“能吃”
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的身体,相比于年轻人,本身营养的需求就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里的器官也会老化,老化的器官,对营养的吸收效率降低,所需求的营养总量也就越高。
反之对于年轻人来说,身体器官营养吸收效率高,吃下去的食物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消耗总量也就比较少。
这样看来,老人的身体本就比年轻人更“能吃”,更需要养分,体重偏重,意味着身体能量储备充足,自然也会比瘦弱的老人更加健康。
2)老人偏重,能够减缓外伤
对于老人而言,除了一些身体里面的疾病,比如肝,心,肺,肾等,一些身体外伤,比如走哪坑碰了,摔倒了,对于骨骼和肌肉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留意消息的话,我们时常能看到新闻上报道的,某某老人走路摔倒瘫痪,一病不起之类的话题。适当的吃肉,保持偏重的体型,就相当于肌肉生长的更加发达,更加有力,对于骨骼的保护也能更好,一定程度降低了外伤的风险,老人也能更健康。
3)微胖的老人,免疫力更强
微胖的老人,饮食营养方面自然是没有亏待自己的,在这同时,微胖的老人,身体里蛋白质的摄入量也会比瘦弱的老人更高。
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蛋白质是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摄入充足,免疫系统的活性自然也能保证,免疫力更强,能够降低一系列细菌病毒感染类疾病风险,甚至能够压缩癌症的隐患。这样的老人,他怎能不健康长寿?
但是说到这里,医生得提醒各位老人,虽然微胖的老人更加健康,但是想要快速增重,暴饮暴食可不好,健康,稳步的提升自己的体重,做一个健康敦实的“老小孩”,一些方面和注意点,需要多多留心。
对于偏瘦的老人来说,怎样合理增重?医生支2招1)增加日常饮食中蛋白质的份量
上文就有提到,蛋白质的摄入,对于老人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想要增重的老人来说,直接摄入过多脂肪和碳水,长的都是“虚肉”,只能徒增肥胖,还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蛋白质的补充,可以从肌肉,器官层面加强身体,增加肌肉量,让老人增重。常见的蛋白质补充途径,寻常的肉蛋奶皆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食用。不仅如此,肉蛋奶以外的豆制品,海鲜等,蛋白质含量同样丰富,建议尝试。
2)定时定量进餐
对于老人来说,身体对营养的吸收效率更好,利用率高,人自然也会变得更丰满,更敦实。
而我们的身体里是存在生物钟的,定时定量进餐,可以帮助生物钟制定独属于自己的消化吸收记忆,以至于在日后的饮食中,食物里的营养也能够被更加高效,快速的吸收。营养吸收效率变高,增重的目标也就更好达成。
顺带一提,在定时定量的基础上,如果过于瘦弱的老人,也可以适当增加2到3次的加餐,帮助肠胃消化系统全方位的运转,吸收能量,效果也会更好。
总而言之,老年朋友们,可不要再奉行所谓的“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关店了,长得微胖,长得健康,恰恰才是最为重要的。
寿命与体重有关?研究发现:60岁以后,微胖的老人更长寿
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周大爷两个月内瘦了20多斤却高兴不起来。
周大爷上了年纪以后就特别注重养生,尤其重视控制体重,他认为瘦一点对身体好。前两个月,不知怎么回事,周大爷整个人瘦了一圈,从90多斤瘦到了70多斤,本来他还以为是自己控制体重起了效果,结果身体各种不舒服,呼吸困难、吃不下饭、连吞口水也难。
家里人看不下去,将他带到医院检查,经胃镜检查发现周大爷中下段食管有巨大肿物,最终确诊食管癌,并且已经发生纵膈淋巴结转移。
因为周大爷长期控制饮食,身体营养没跟上,本身还有高血压、脑梗病史,已经无法耐受手术,只能进行姑息治疗延长生命。
上了年纪,老人们总觉得瘦一点比较好,可是身体过于瘦弱,很容易就可以被疾病击倒,而且现在也有研究表明,其实微胖的老年人更健康。
我们先来了解下,人的体重应该如何衡量胖瘦。
一般来说,主要以BMI(身体质量指数)为判断胖瘦的标准。而根据世卫组织定义,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BMI最好是介于18.5~23.9之间。
计算方式为,BMI=体重(kg)/身高(㎡)。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测试一下,看自己属于什么范畴。一般来说,人随着年龄增长,会稍微变瘦一些,但也容易因此患上肌少症。
苏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海燕介绍,正常情况下,人在25岁左右时,肌肉量达到顶峰,此后开始逐渐流失;到了40岁,骨骼肌的数量和质量开始以平均每年减少8%左右的速度衰老;到了70岁流失速度直接翻一番。
所以,人随着年龄增长,变瘦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变瘦很容易让老年人患上肌少症。发病后,可导致老人体能减退,出现站立困难、步履缓慢等情况,容易跌倒,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还会影响器官功能,严重时引发心脏和肺部衰竭,甚至死亡。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不要一味追求瘦,这样并不利身体健康。
过去,对于胖瘦哪种状态更健康,大部分人都认为,肯定是瘦的人更健康更长寿。
权威杂志《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了一项研究显示:肥胖的人预期寿命比拥有理想体重的人群要短,男性短4.2年,女性短3.5年;而体重太轻的人预期寿命也比理想体重的人短,男性短4.3年,女性短4.5年。可见,不管是太胖还是太瘦,寿命都比理想体重的人要短。
另外,北京同仁医院营养专家张谦曾经在北京卫视上介绍过一项研究,对于60岁以上的人来说,BMI处于超重范畴,也就是说在25~29.9之间的人群,死亡率反而最低,甚至比BMI指数标准(18.4~24.9)的人群还要低6%。
为什么微胖的老年人更长寿呢?
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史晓主任医师给出了答案:年龄上来后,身体各个机能下降,消化吸收功能也变差,再加上一些慢性疾病,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有营养不良的情况;而且老年人发生各种疾病的几率也大于年轻人,和疾病抗争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状况。所以,老年人稍微胖一点,可以更好的抵抗疾病,降低死亡率。
身体过于消瘦,对健康是不利的,所以这类人可通过科学的方式健康增肥,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给出了建议:
1、有基础慢性疾病,不要过分节食
如果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性慢性疾病的患者,千万不要想着通过节食来控制体重,以免诱发或加重病症,带来严重后果。
2、胃口不好,就要慢嚼细咽
胃口不好,要避免狼吞虎咽,最好是细嚼慢咽,有助于让食物得到更好的吸收,这样营养也能更好的被吸收,从而达到健康增重的目的。
3、饮食均衡,鱼、肉、蛋、奶都别少
为了健康增重,在饮食上也要多下功夫,尽量做到膳食均衡,保证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全面摄入,且在保证优质蛋白质供应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主食。同时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免导致过度肥胖。
4、坚持运动,锻炼肌肉
年龄大了,肌肉和骨骼都会明显老化流失,使人消瘦,所以我们最好进行适当锻炼,可选择步行、太极拳等全身性的体育活动,可有效锻炼我们的肌肉,减少肌肉和骨骼流失,让自己变得强壮、健康。
老了之后是会变瘦一些,但是如果一下子瘦太多,就要警惕是不是健康出了问题,要及时找出原因。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红梅医生分析了以下原因,大家一定要注意。
人到了一定岁数后,一般是在60岁之后,因肌肉逐渐减少,所以每年体重大约会下降0.5%,但如果6个月内体重下降的幅度超过5%,就是“有意义”的体重减轻。
以体重为70公斤的老人为例,每年体重下降0.35kg,属于正常范畴,但如果6个月内瘦了3.5kg,就要警惕是不是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功能性胃肠病、癌症(以肺癌及肠胃癌居多)、心脏病、药物副作用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针对性解决,以免延误病情。
对于老年人来说,稍微胖一点可能更有利身体健康,更能长寿,所以大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体重,太瘦了可通过科学方式增肥,太胖了则要适当减肥,从而维持自己的健康!#医生来辟谣##健康明星计划#
参考资料:
[1]《老年人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小心,这是身体在喊救命!》.广东省人民医院.2018-10-17
[2]《“千金难买老来瘦”?嗨,攒钱还得攒肌肉!》.苏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2021-08-31
[3]《【健康】“千金难买老来瘦”?最长寿体重其实竟然是…》.河南药品监管.2019-06-24
[4]《千金难买老来“瘦”?——可能患了肌少症,得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2020-11-22
[5]《如何健康增肥?做到这几点就可以了! 》.阮光锋.2019-04-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