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弱 肥胖(虚弱肥胖阴虚火旺体质怎么调理)
肥胖是否与脾胃虚弱有关?中医如何调理?
【来源:科普中国】
中医理论认为肥胖与脾胃虚弱存在一定的联系。脾胃虚弱可能导致体内运化失司,使得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进而转化为脂肪堆积,形成肥胖,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如过量进食油腻食物、缺乏运动等引起。
中医调理肥胖的方法多样,旨在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环境,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首先,调整饮食结构是关键,推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油腻、辛辣和甜食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其次,适量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新陈代谢。
中药调理方面,中医会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具有清热、化湿、祛痰作用的中药方剂,以调理体内湿气和痰湿。常用的中药材如山楂、薏米、荷叶、茯苓等,有助于促进消化、利尿排湿、降低血脂。对于脾虚证患者,可使用补虚泻实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痰湿内盛证患者,可使用化痰祛湿的药物。
此外,针灸、拔罐等辅助疗法也有助于调理肥胖。针灸能调节体内的脏腑功能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拔罐则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促进淋巴循环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综上所述,中医调理肥胖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中药调理以及辅助疗法等多种手段,达到减肥的效果。在调理过程中,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审核:赵汉青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副教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为何身体越“虚”的人,反而会越胖?虚胖多有3种表现,不妨自查
今年61岁的李阿姨,因为子女工作繁忙的缘故,自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承担起了照顾孙子起居的工作,但李阿姨自己并没有抱怨,因为对孙子的喜爱,看着他一天天的成长,可以说是打心眼里高兴。
也正是因为这份爱,让李阿姨对孙子的照顾有些过了头,小孙子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胖了起来。不仅如此,孙子的体能也变得越来越差,常常走几步路就开始气喘吁吁。找了很多有经验的中医,都说自己的孙子是“虚胖”。这让李阿姨很是疑惑,不都是越胖说明营养越好吗,怎么还能越补越虚了?
为什么身体越“虚”的人,反而会长得越胖?
可能有不少年龄大的朋友也有和李阿姨类似的观念,觉得小孩长得胖,是身体强壮的一种表现。如果在爷爷奶奶年轻的那一代,人民普遍劳动强度高,在这样的环境下营养充足,体型较胖,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实胖”。
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饮食富足,很少存在老一辈人营养匮乏的身体情况,现代的“胖”,也并非是曾经肌肉锻炼出来的体格,而更多的是因为营养冗余所造成的。而造成营养冗余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胃消化方面的虚弱。
总结来说,脾胃虚弱的人在摄入食物以后,例如脂肪,碳水等营养物质难以被消化系统完全吸收,因此会更多地留在身体环境中,脂肪在体内堆积的越来越多,肥胖的情况也会越来越明显。加上因为脾胃虚弱而营养吸收不足,所以在肥胖的同时,还会有例如浑身无力,营养虚弱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胖”。
所以,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我们不能仅仅凭借高矮胖瘦来评判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虚胖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及时发现,及时调理,才能守住身体健康。
想知道自己是否“虚胖”?自查有无这3种表现
身体很胖,但却没有力气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虚胖者的营养冗余在体内,并没有被实质性吸收,导致肌肉长期处于缺乏营养的状态。
所以虚胖的人虽然体格庞大,但普遍没有力气。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拳头攥紧,如果有明显的无力感出现,可能说明你正在陷入虚胖的状态。
经常流汗且手脚冰凉
中医认为,造成虚胖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胃两虚”和“肾阳虚”,脾胃两虚导致饮食营养不能被完全吸收,产出的血气会变少,而肾阳虚导致身体阳气逐渐减少。
在阳气和血气双重缺乏的情况下,因为“固本”的能力减弱,虚胖者可能稍微动一动,就要满头大汗的情况出现,且阳气不足,维持体温的能力下降,也会有手脚冰凉的情况出现。
小便颜色清淡,大便粘腻
导致虚胖的主要原因,在于身体运化系统受到了脾胃虚弱的影响。消化效率降低,代谢产物和正常人相比也会出现异常。
正常人的小便大多呈现微黄色,而大便则基本成形。虚胖者则小便多颜色清淡,且大便难以成型,多有粘腻粘马桶的现象出现。如果有类似的情况,也要警惕是否存在虚胖的隐患。
综上所述,虚胖并非是单纯的肥胖,而是因为脾胃虚弱而形成的一种“疾病”,需要通过合理的生活习惯进行纠正调理。
虚胖怎么减肥才有效果?牢记这3种方法
首先,运动自然是少不了的
适度地运动,能够加速身体的代谢水平,代谢能力提高,肠胃消化能力自然也能提高,脾胃虚弱的情况也能有所缓解。
所以,虚胖的朋友首先要养成运动的习惯。但因为身体虚弱,不建议立即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先从慢跑,走路等常规轻量运动做起,逐渐提高运动量,才能在增强体质的前提下,起到减肥的效果。
”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
虚胖人群虽然肥胖,但身体营养是处于缺乏状态的,盲目地进行节食,不仅减肥难以出现效果,还有可能增加营养不良情况出现的概率。
所以,虚胖人群的饮食,应该遵循“高蛋白低脂肪”的模式,减少脂肪摄入,避免营养过度淤积。同时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肠胃动力的主要来源,也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例如鸡胸肉,鱼肉等,都属于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推荐虚胖人群食用。
健脾祛湿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虚胖是身体湿气过重,导致脾脏运转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运化不周的情况。和现代营养吸收效率不足的原理相似。
所以,健脾祛湿,也是帮助虚胖人群减肥且恢复健康的方法。例如白术,茯苓,党参等,都是祛湿补脾常见的中药,建议在中医的监督下调理服用。
现如今,肥胖人群在我国越来越多,但肥胖并不代表吃得多,也有可能是身体存在“虚胖”的情况。了解清楚,合理调养,才是守护身体健康的正确方法。
倪海厦:肥胖是脾胃虚了,补养就好了!3个小妙招,就能搞定
你是不是经常看着自己身上的赘肉发愁,尝试了各种方法却总是效果不佳?其实,很多时候肥胖的根源在于脾胃虚弱。
当脾胃功能失调,无法正常运化食物和水湿,吃进去的东西不能转化为营养被身体吸收利用,反而变成痰湿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赘肉就越来越多。
只要把脾胃调养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让身体恢复正常代谢,肥胖问题自然就能得到改善。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实用小妙招,帮你健脾祛湿,甩掉肥肉。
妙招一:艾灸穴位
人体的穴位像一个个开关,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可以激发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健脾祛湿的目的。其中,足三里、中脘、脾俞这几个穴位对调理脾胃效果显著。
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艾灸它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中脘穴位于胃脘部,艾灸此穴可调理脾胃气机;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艾灸它能直接补益脾气。
每周艾灸2 - 3次,每个穴位艾灸15 - 20分钟,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度。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脾胃功能逐渐增强,消化变好,身体也更有活力。
妙招二:喝健脾祛湿粥
准备茯苓、芡实、薏苡仁、山药、红枣、大米适量。
将茯苓、芡实、薏苡仁提前浸泡3 - 4小时,山药去皮切块,红枣去核。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烂。
茯苓、芡实、薏苡仁都能健脾祛湿;山药补脾养胃,红枣补中益气。
每天喝一碗,既为身体提供营养,又能帮助脾胃运化水湿,减少痰湿的堆积,帮助减肥。
妙招三:中药调理
如果肥胖问题比较严重,还可通过中药方来调理。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而有效的中药方: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决明子(一人一方,辨证使用)
方中荷叶升清降浊、利湿减脂;山楂消食化积,促进脂肪分解;泽泻利水渗湿,带走体内多余水分;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燥湿,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之前接诊过的一位患者王女士,45岁,长期久坐办公室,饮食不规律,偏爱甜食和油腻食物。近五年体重不断上升到了160斤,肚子和大腿赘肉多,身体困重乏力,舌苔白腻,大便黏腻不成形。
综合辨证脾虚痰湿型肥胖。
我在上述中药方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一些补气的药材。
坚持服用中药3个多月,配合艾灸穴位和喝健脾祛湿粥,还适当增加了运动,体重下降35斤,肚子和大腿的赘肉明显减少,身体轻松了,舌苔、大便也正常了,整个人瘦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