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怎么去除肥胖(粉刺咋去除)
中医说经常做这个动作,便秘、痘痘、肥肉全不见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而春天正是补肝的好时节,因此春天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拉筋这件事儿。
拉筋的神奇之处在哪?
首先,人体筋经的走向和经络走向相同,一旦出现筋缩(即大家常说的“筋疙瘩”),则说明经络不畅通,不通则痛。
在拉筋时,大腿内侧、胯部等地方会出现疼痛感,这说明这些部位出现筋缩,对应的经络不畅通。拉筋可以帮助筋经变软,使脊椎的错位得到恢复,四肢、腰部以及全身的各种麻、痛、胀都会得到很好的缓解和消除。
另外,拉筋可以打通督脉和膀胱经,非常具有保健作用。因为督脉是元气的通道,该脉络通畅,肾的功能也会增强,而人的全身精力、性能力是否旺盛都与肾功能紧密联系。
而膀胱经是体内最大的排毒系统,膀胱经如果通畅,则体内毒素可以顺利排出,粉刺、便秘、肥胖等症状也会自然消除。
西医理论则认为,连接人体大脑、内脏的主要神经和血管都位于脊椎,如果脊椎上下得以疏通,自然就扫除了许多健康隐患。
不想运动怎么办?拉筋!
如果你常常觉得腰酸背痛、蹲下费力、走路时脚后跟痛……朋友,你需要拉拉筋了。
人的皮、肉、筋、骨、脉被中医称为“五体”,其中筋非常重要,古语有“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因此,无论是传统的保健操,还是现代的健身操,都很注重拉筋的步骤。
看到这里你是否跃跃欲试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拉筋方法:
1、“金鸡独立”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双眼微闭。慢慢抬起一只脚,单腿站立一分钟左右,换另一只腿,重复三次。身体比较强健的人可以尝试升级版的动作,单腿站立时,左手抓住左脚的脚尖,缓慢往后拉,同时身体保持直立,保持15到20秒,换另一只腿。
2、“天王托塔”
坐在地上,双手举起高于头顶,掌心朝外,沉肩曲肘,保持均匀的呼吸,吸气的时候,双手用力往上托举,最好有紧绷感;呼气的时候,全身放松,掌心慢慢向前翻,最后降于腰间,拳心朝上,反复做10到20次。
3、“开门见喜”
利用家里或者办公室的门框,两手扶住门框,头直立,双眼向前平视,身体保持与门框平行。一只脚在前站成弓步,另一只脚在后,尽量伸直,双臂用力伸展,直到出现紧绷感。这种姿势保持3分钟,再换另一只腿进行。
需要注意,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长期体弱的人,不宜长期做这种锻炼,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小腹肥胖很让人头痛,艾灸这个穴位让你做个苗条人
小腹肥胖是件很让人头痛的事,不仅仅体重超标的人会有,就连一些明眼上看着很苗条的人也会有。
造成腹部肥胖的原因有很多,不规律的作息导致的内分泌失调,高热量食品、久坐不动等等。
排除生活习惯外,从中医角度来说,腹部肥胖往往是人体一条特殊的经脉“带脉”堵塞所造成的。
带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位于腰腹之间、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带脉”中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为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
一、带脉有何用?
1、中医认为带脉“总束诸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三阴 、三阳以及阴阳二蹻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有很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腹部、腰部的赘肉越来越多,那就是“带脉”约束力不够强了,就好像我们的腰带坏了,没有办法扎紧裤腰一样。
2、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3、带脉位于中下焦之处,下面就是生殖系统所处的位置,因此带脉影响孕育。
二、带脉为什么不通?
1
寒湿入体
带脉不通多因寒湿入体所致。寒则凝、凝则瘀、瘀则堵,久之,带脉就不通了。
2
肝郁脾虚
带脉不通亦与肝郁脾虚有关。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不畅、经常熬夜会导致肝郁,长期思虑过多、缺乏运动、贪食寒凉会导致脾虚,二者都会导致带脉不通。
人体其他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只有带脉左右横向环绕,把所有循行于腰腹的纵向经脉都系住。因此,一旦带脉堵塞,腰腹经络都会在其与带脉的交叉点堵塞。经络瘀堵,气血运行就不通畅,腰腹部就会感觉寒凉(加之腹部是六条阴经汇聚之处,容易寒凝瘀滞),就本能地需要借助外在力量(脂肪)来保暖。
就这样,脂肪一点一点地聚集,天长日久,聚沙成塔,腰腹部就肥胖起来。所以,要想消除腰腹赘肉,首先得防寒保暖,以防带脉瘀堵。
三、艾灸如何疏通带脉?
艾草素有“养生仙草”的美名,是罕见的能通十二经的药草,中医多部典籍都对其赞誉有加。韩国古医书《东医宝鉴》(朝鲜民族古代药学史上的巨著)也对艾草推崇备至,认为艾草可治诸多久治不愈的疾病,可治腹痛、赤痢和白痢,可治因五脏痔漏导致的流血、生疮,另外还可以祛风寒、促妊娠、助生肌。
艾草具有“释放热量大,燃烧时间长”的特点,艾灸时可以长时间高效率地刺激穴位,有效温经通络、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散结消症。带脉位于六条阴经汇聚的腰腹部,天生容易寒凝瘀滞,艾草乃纯阳之物,非常适合寒湿体质,《黄帝内经》曰: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所以,当人体被寒湿侵袭,以致内在阳气不足时,就必须借助外在力量补充,而艾灸则是当之无愧的不二之选。
艾灸取穴:简单地说,只要是平时系皮带的那一圈(带脉所在位置)都需要艾灸。其中有3个穴位: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可以重灸,因为这3个穴位在胆经上,肝胆互为表里,刺激这3个穴位,可以疏肝利胆,帮助胆经排毒,可有效祛除面部色斑。此外,肝郁脾虚者,可加灸太冲穴和足三里穴,也有助于稳固带脉。
四、敲带脉
除了艾灸以外,敲带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方法也较简单,躺在床上,轻捶自己左右的腰部,100次以上就可以。月经期间和孕期都不要捶。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经常推敲保养带脉,好处多多。
一是有利于脂肪的代谢,减少赘肉的产生,尤其是对于腹部及腰部两侧赘肉的减肥更是有奇效。
二是可以增加肠道蠕动,对于便秘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三是可以让经络气血运行加快,有调经止带及疏肝行滞的作用,可消除诸经在此处的血淤积热,对于腰部冰凉而常常感觉酸疼、痛经以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都有帮助。
除此之外,由于“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与经同名也叫“带脉”)、五枢、维道,又全都压在胆经上,所以敲击“带脉”又有同于敲打胆经,能够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经常敲打还可以祛除脸上的痘痘和痘印。
鼻子两侧能挤出来白色颗粒物,是什么?
天气稍微热一点,有些人的脸上就开始出油,鼻子两侧更是严重。有些时候在擦拭时,还能顺便挤出白色的液体,或者米粒大小的颗粒物,闻起来味道还难闻,却弄不明白是什么东西。有人在胡乱挤压后,还会出现越挤越多,甚至是感染的问题,令人苦恼不堪。别着急,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并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清理掉。
为什么鼻子两侧能挤出来白色颗粒物?
挤出来的东西,一直是白色的颗粒物,如米粒般大小,考虑是脂肪粒。每到春夏季节,气温升高,身体内的油脂分泌过于活跃,就会在皮肤两侧出现大量的油脂沉积,挤出来后就会是脂肪粒样的东西。这种情况,多在肥胖以及油性皮肤的女性身上更为常见,一般的护肤品也起不到效果。在滥用护肤品的情况下,还可能使得激素水平失衡,使得脂肪粒越积越多,更难以去除。
鼻子上本来就有黑头,还挤出了白色的颗粒物,颗粒物两端的颜色分别是黑色和白色,很有可能是螨虫所致。每个人家里都会有螨虫,今年又是个特别的年份,在家里呆的时间久了,卫生又没有到位,房间里的螨虫大量聚集,多数人的皮肤都会被螨虫入侵。螨虫过多,尸骸以及螨虫的分泌物会堵塞住毛孔形成黑头。被挤出来后,也就能看到颗粒状的物体了。
如果挤出来的是白色的脓液,如同乳状液体一般,说明是皮肤上长了粉刺。女性脸上的粉刺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皮肤角质化严重,也可能是皮脂代谢异常,或者存在毛囊炎症之类的问题。也不排除是近期睡眠质量差,喜欢喝酒吃辛辣食物所带来的。
由于这三种问题背后的原因没有被根除,只是挤出来白色分泌物,并不能起到根本性的效果,过些日子依然会长出来,就会给人一种越挤越多的假象。另外,由于胡乱挤压而使得手上的细菌进入到毛孔,也可能会越挤越多,还会使得毛孔变得粗大。
怎么能变得干干净净?
首先要针对存在的原因一个个预防和调理,如果是脂肪粒,要考虑减肥和控油了,尽量使用一些温性的洗面乳,别刺激到皮肤。如果是螨虫,每天要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并做一些防螨处理,可用艾叶熏染。如果是粉刺,要调节个人的睡眠以及饮食习惯,别吃辛辣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不给细菌入侵留下机会。
另外在皮肤护理上也有更为普适的方法,先用热毛巾敷脸,充分舒张毛孔,再用少许的食盐放在鼻子两侧,轻轻按揉直至食盐完全被吸收后,用清水洗干净。食盐能杀菌消炎,也能消肿,可对抗皮肤的角质化以及其他的一些问题。也可用鸡蛋清代替食盐,一个月做两次即可。
文章介绍了鼻子两侧挤出白色颗粒物的原因以及调理的方法,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再直接用手去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