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儿童肥胖如何治疗(儿童肥胖治疗方法)

辽沈晚报朝阳时刻 0
文章目录:

家里孩子肥胖,家长快愁疯了,医生教你科学育儿,别溺爱孩子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可谓日新月异。走进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令人目不暇接,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营养丰富。然而,伴随着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也悄然出现 —— 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小儿肥胖症的发病率正呈明显的上升态势。男孩的发病率从原本的 10.1% 一路攀升至 12.8%,女孩也从 4.9% 增长到了 5.8%。这一个个数字,就像敲响的警钟,提醒着我们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

小儿肥胖症:究竟是什么

小儿肥胖症,主要盯上了婴儿期、学龄前期以及青春期的孩子。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孩子生活中的 “健康小怪兽”,由于孩子食欲过于旺盛,整天不爱运动,还常常挑食偏食,使得体内脂肪不受控制地过度堆积,体重也超出了正常范围,从而引发了这种疾病。

小儿肥胖症并非单一类型,它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病理性肥胖大多是由内分泌系统疾病或者肿瘤等因素引发。不过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还是单纯性肥胖。这种肥胖还能按照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类型。

你瞧那些肥胖的孩子,一眼望去,最明显的就是体重超标,体态圆滚滚的,浑身透着一股 “丰满劲儿”。他们的皮下脂肪特别丰厚,尤其是面颊、肩部、乳房(女孩较为明显)、腹壁这些地方,脂肪堆积得格外突出。严重的孩子,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平时食欲好得惊人,可就是不喜欢活动。而且,肥胖症患儿往往反应也比较迟钝,记忆力也不太好。在性发育方面,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性早熟的情况,男孩子甚至还可能出现小阴茎、小睾丸等症状。

肥胖症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小儿肥胖症带来的危害可不少,就像一串 “多米诺骨牌”,一个接着一个影响孩子的生活。

首先,身体上的肥胖让孩子活动变得极为不便。你看他们在学校里,跑步时气喘吁吁,上下楼梯也比别的孩子费劲,就连做一些简单的游戏,都可能因为体重的拖累而难以尽兴。这种身体上的负担,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游戏体验。

其次,肥胖还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在学校或者生活中,孩子们往往比较单纯直接,肥胖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体型问题被其他小朋友嘲笑。这种嘲笑就像一把利剑,一次次刺痛孩子的心,久而久之,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变得自卑、孤僻。

再者,肥胖对孩子的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它可能会让孩子身高生长和骨龄发育提前,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很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长不高。同时,性早熟也是常见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理健康,还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困惑。

另外,从长远来看,小儿肥胖症还像是一颗 “定时炸弹”,为孩子成年后的健康埋下隐患。肥胖的孩子长大后,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想象一下,原本应该活力满满的人生,却因为小时候的肥胖问题,早早地被各种疾病纠缠,那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如何诊断小儿肥胖症:两种实用方法

小儿肥胖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肥胖,那怎么才能准确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肥胖症呢?这里有两种简单又实用的方法。

目测法

这种方法非常直观,也比较简单,而且准确性还挺高。家长们凭借自己的肉眼观察,就能对孩子的体型有个初步判断。要是孩子看起来明显比同龄人胖很多,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上述提到的那些地方脂肪堆积明显,那就要提高警惕了。不过,目测法虽然方便,但只能作为一个初步的判断依据,想要更准确的结果,还得借助其他方法。

身高体重法

这可是儿科医生们常用的办法,一般适用于 12 岁以前的孩子。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孩子的身高来对应标准体重。比如说,如果一个男孩身高 72 厘米,按照标准,他的体重应该是 9 公斤。要是这个孩子的体重超过了 10.8 公斤,也就是超过正常体重的 20%,那就可以判断为肥胖了。要是体重达到了 13.5 公斤,超过正常体重 50%,那就是重度肥胖。通过这种方法,家长们可以更科学、准确地了解孩子的体重状况。

预防单纯性小儿肥胖:家长需上心

对于单纯性小儿肥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这就需要家长们多费点心啦。

树立正确观念

家长首先要给自己 “洗脑”,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和健康意识。可别再觉得孩子胖嘟嘟的就是健康,也别总觉得孩子多吃点没关系。要知道,过度喂养可不是爱孩子,反而可能给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平时给孩子准备食物,要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坚持母乳喂养

能母乳喂养就尽量母乳喂养。你可能不知道,人工喂养、不科学的断奶方式以及不正确的早期喂养方法,都有可能把孩子推向肥胖的边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吃母乳的孩子,长大后肥胖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母乳里含有一种叫瘦素的物质,它就像一个 “小卫士”,能固定大脑对饮食的反应。婴儿吸收了母乳中的瘦素,就好像在大脑里设定了一个 “饮食程序”,成年后不容易出现过度饮食的情况。所以,妈妈们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

培养良好习惯

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现在的孩子很多都喜欢看电视,一坐就是半天,这样可不好。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活动,多做游戏,不仅可以去户外玩耍,室内的活动也不能忽视。比如,陪孩子一起玩搭积木、做简单的室内运动等,让孩子动起来,远离肥胖。

关注关键时期

要特别留意肥胖的几个关键时期,像妊娠后期,妈妈在这个阶段就要注意合理饮食,别让胎儿营养过剩。孩子生下来 0 - 3 个月时,喂养方式很重要,要科学喂养。3 - 4 岁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接触各种食物,饮食习惯逐渐形成,家长要引导好孩子。还有女孩青春早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变化大,营养摄入也要格外注意。在这些关键时期,把握好营养摄入问题,能有效预防小儿肥胖症。

孩子肥胖了怎么办:饮食与运动双管齐下

要是发现孩子已经患有肥胖症,家长们也别慌,小儿肥胖症的治疗主要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入手。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关键,就是培养孩子正确的进食习惯。吃完饭可不能让孩子立马就坐着或者躺着,要鼓励他们适当运动。在饮食上,像甜点、饮料这些高热量的食物,要严格控制孩子的摄入量,晚餐也不能让孩子吃得过多。总的原则就是,要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在满足孩子营养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度摄入热量。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可不是随便让孩子动一动就行,得考虑到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比如可以让孩子去学游泳,既能锻炼全身肌肉,对关节的压力又小;也可以陪孩子一起骑自行车,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还能达到运动的目的。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让孩子逐渐适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治疗肥胖症的效果。

家里孩子肥胖,家长快愁疯了,医生教你科学育儿,别溺爱孩子

在如今物质丰富的时代,孩子们的餐桌上堆满了各种美食,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小胖墩。肥胖,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富态”的象征,如今却成了许多家长的烦恼。据研究,我国小儿肥胖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男孩从10.1%上升到12.8%,女孩从4.9%上升到5.8%。肥胖,似乎正在悄悄“侵蚀”孩子们的健康。

肥胖,不仅仅是体重超标那么简单。它像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肥胖的孩子活动不便,学习和生活受到干扰;心理上,他们容易被嘲笑,变得自卑;发育上,可能出现性早熟,甚至影响最终身高。成年后,肥胖还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因此,肥胖问题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肥胖是怎么找上孩子的?

肥胖的形成,就像一场“无声的战役”,在孩子的生活中悄然展开。一方面,是饮食上的“失控”。孩子们面对各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零食和快餐,难以抵挡诱惑,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另一方面,是运动的缺失。如今的孩子,课余时间大多被电子产品占据,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久而久之,多余的热量在体内堆积,肥胖便不请自来。

除了饮食和运动,肥胖还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一些孩子可能因为家族遗传倾向,更容易发胖;而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导致肥胖。但临床上最常见的,还是单纯性肥胖,即由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肥胖。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判断孩子是否肥胖,方法其实并不复杂。最直观的方式是目测法。如果孩子的体态明显丰满,尤其是腹部、臀部和大腿部位脂肪堆积较多,那么肥胖的可能性就很大。此外,还可以通过身高体重法来判断。例如,一个身高72厘米的孩子,标准体重应该是9公斤,如果体重超过10.8公斤,就属于肥胖范畴;如果超过13.5公斤,则是重度肥胖。

预防肥胖,从生活点滴做起

预防肥胖,需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不要盲目追求“胖乎乎”的健康标准。母乳喂养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母乳中的瘦素可以调节孩子的食欲,降低成年后肥胖的风险。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运动也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每天至少保证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不仅能消耗多余的热量,还能增强孩子的体质。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肥胖的高危时期,如婴儿期、学龄前期和青春期,严格控制营养摄入,避免过度喂养。

孩子已经肥胖,怎么办?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肥胖问题,家长不必过于焦虑,但也不能放任不管。治疗肥胖,主要依靠饮食和运动。饮食上,要控制热量摄入,减少甜食、饮料和油炸食品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培养孩子正确的进食习惯。

运动方面,要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时要注意安全性,避免过度劳累。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增加亲子互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监督孩子的运动效果。此外,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因肥胖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

青少年儿童肥胖营养治疗

【来源:海南特区报】

报告显示:中国孩子肥胖人数居首位,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1.1%,肥胖率7.9%。胖墩墩≠吃得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需引起重视。

儿童青少年肥胖原因

①饮食不均衡;②不合理食用零食;③经常饮用含糖饮料;④长期久坐(玩手机、刷小视频等);⑤运动量少……

儿童青少年肥胖营养治疗

1.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达到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

2.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顺应四时,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根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特点、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青少年要选择适宜食物,因地制宜食养。

3.良好的饮食习惯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是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重要途径。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进餐结束离开餐桌。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用餐时长20-30分钟。晚上九点后尽可能不进食。

4.积极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运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到20-60分钟,养成长期习惯。

5.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分析变化原因,发现异常尽早采取措施。在专科或临床营养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管理。每周测一次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制定好理目标。

(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 符杨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