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吃激素肥胖减肥药(吃激素肥胖减肥会瘦吗)

央视新闻 0
文章目录:

代购推销日本“网红减肥药”称月瘦7~15斤 有致甲亢风险

对于身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只要健康就好。不过,为了达到健康的身体状态或者是为了追求自己认为更好看的身型,还是有人希望能够减肥、减重。

于是,不少日本代购大力推销的一款“网红减肥药”套装就吸引了不少爱美人士的关注。它宣称“安全无副作用”“一个月能瘦7~15斤”。而实际上,这种“减肥药”中包含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处方药。服用后,或许确实会出现减肥的效果,但却可能导致甲亢,危害身体健康。

网红减肥药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能让人变得更消瘦?消瘦的背后,它又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

△某代购所发信息截图

看似瘦了可能是甲亢症状

售卖这类减肥套装时,一些代购将其称为“黄金减肥套装”或“超级减肥套餐”,并且直击用户痛点,宣称一个月能瘦7~15斤。

这对想变瘦的人来说,有多让人心动呢?

理论上,身体需要有7700Kcal能量缺口才相当于甩掉1公斤脂肪。假设不调整饮食,只靠跳绳减肥的话,每天跳上30~40分钟,每分钟跳70~80下,这样跳上一个月大约可以消耗9000-12000Kcal能量。也就是说,理想情况下,一个月大约能减掉1.2-1.5公斤脂肪。

这样一看,吃一个月减肥药能瘦7~15斤,真的算是一个巨大诱惑了。

但是,这种美好期待下,却潜藏着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这个号称来自日本的减肥套装中都有什么呢?从药品包装上的信息来看,当中有治疗甲状腺疾病和高胆固醇等病症的用药。

就拿其中的一款甲状腺方面的药物来说,查询之后发现就是左甲状腺素钠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算不上稀有药品,在我国是一种处方药,一般用来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也就是常说的治疗甲减的药物。

吃到了一定量,确实可能会让人消瘦。但却是病态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表示,这是吃出了人为性的甲亢。金晖介绍:“体内本身每一个人都有甲状腺,它会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其实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激素。比如说,在甲亢就是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过量的时候,就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些人就会表现消瘦,虽然吃得很多,但是消瘦。在临床上,假如说是去治疗甲减等情况而用了这个药,对患者造成了人为性的甲亢,就是外源性地给多了甲状腺素,体内就造成了一个类似甲抗的症状。那么肯定会瘦的。”

△某代购所发信息截图

不给身体休息的机会

即便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群,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来用这类药物,确保能够恰好补充到正常水平而不过量。

如果甲状腺功能原本没有异常的人服用过量治疗甲减药物,超过正常生理剂量,这就会让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代谢状态,相当于是把自己吃成了一个病理状态。这样得到的可不只是消瘦。这种减肥效果,其实是以整个机体代谢加快,损害脏器为代价的。金晖表示:“高的甲状腺激素其实对全身所有的脏器都会造成损害。比如说最简单的这个人会失眠,睡不着觉,会兴奋;对心血管系统的话会心率增快,甚至于会诱发心律失常,甚至长期的话心脏会变大,会心衰。那么对于消化道的话,会引起消化道腹泻,总是一天拉的次数很多。那么营养物质的话,随着每天排泄次数的增加,其实营养也是跟不上的。包括如果甲亢不能够很好地控制住,对女性来说,月经会减少,甚至于会停经。很多女性的话,甚至不孕。”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带来的机体代谢加快,和人们通过运动等方式提高的代谢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完全不给身体休息的机会。金晖介绍:“运动的这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代谢增加了。但是,如果是将这个药物吃下去,它是持续的(影响),而且是累加剂量的。甲亢的患者或者在摄入过量甲状腺素以后,24小时都处在反复运动。甲亢的患者,即使是在正常人休息了的夜间,其心跳仍然是维持140~160次/分钟,相当于拼命在跑,白天可能就没劲。我们有时候会形象地比喻,一个甲亢患者就相当于把整个机体所有的组织细胞都泡在高的甲状腺素液体当中,所有的器官都在不停地、拼命地运动,那么,到一定的时候它一定会精疲力尽的。”

△某代购所发信息截图

当心相关药物被滥用

代购卖的这种日本的左甲状腺素钠片100微克一片,按他们给出的服用方法,每天要吃一片。这种吃法,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人患上甲亢。金晖表示:“每一天100微克,我觉得已经超生理剂量了。很多甲状腺全部切掉的人,大概也就是需要一片到一片半。所以,如果每天超过一片以上的剂量,我认为,其实不需要很长时间,可能半个月到一个月,很快就会出现甲亢的症状。”

在临床中,就有这样因为吃减肥药生生吃出甲亢的病例。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制售者有意隐瞒了相关成分。金晖说:“有一些减肥的药可能加了左旋甲状腺素或者加了甲状腺素片,但是它并不标明。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患者,因为是甲亢瘦得很厉害。看病了以后就发现她吃了减肥药,但是,去看减肥药当中其实是没有甲状腺素片成分的。不过,因为从其病症来看,我们高度怀疑她是吃了这个药,所以后来把她吃的减肥药送到药监部门检测,就发现了里边加了甲状腺素片。因为,你要知道,甲状腺素片很便宜。”

如果滥用在减肥上,即便它再便宜,也只能说,它早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总台央广记者 刘飞 杨扬)

(编辑 刘洋)

吃药减肥靠谱吗

【聊健康】

7月16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孔灵芝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50%。减肥,无疑是越来越多人绕不开的话题。但怎么减肥更是问题,“没有时间”“工作一天哪还有劲儿运动”都让“管住嘴迈开腿”变得困难。于是,服用减肥药这一“快餐式”的减肥方法,越来越受青睐。然而——

吃药减肥靠谱吗

光明日报记者 黄小异

1.国家认可唯一非处方减肥药,药效几何

打开电商网站,搜索“减肥药”,其中最多的就是药名中包含“奥利司他”的减肥药。奥利司他,是罗氏制药于1998年首先在新西兰研发上市的药品,也是目前唯一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非处方类减肥药。

那么,奥利司他的减肥原理是什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减重代谢中心主任朱孝成介绍,‍奥利司他进入肠道,‍‍可减少油脂的吸收,当人体摄入食品‍‍包含很多油脂的时候,该药最多可减少30%的脂肪吸收,以减少脂肪吸收‍‍实现减肥。朱孝成说,网上的一些“排油丸”其原理也是一样。

“‍‍把奥利司他作为适当控制体重增长的药是可以的,‍‍比如在吃大餐之前,按照用量吃几粒,可以控制油脂摄入,避免进一步发胖,但要靠这个药减肥,‍‍效果一般。”朱孝成坦言。

朱孝成指出,通过奥利司他在饮食上控制体重,也是有限的。“如果你的饮食习惯或者饮食喜好是碳水类饮品、食物,实际上这个药是没有用的,因为它的主要效果在于控制油脂摄入。“我推荐一个人在不太胖的时候服用奥利司他,对于过于肥胖的人,奥利司他的效果很有限。”

“是药三分毒”,对于这种不需要药方就可购买的减肥药,其副作用如何?

“奥利司他作为脂肪肝酶抑制剂,用药者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但可能会出现腹胀、排气增加、排便增多、大便失禁等不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蔡晶晶说,“服用同时要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和胡萝卜素,一般可以选择吃膳食补充剂,因为食物中的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都被药物排出来了。”此外,蔡晶晶提示,慢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和胆汁淤积症以及对其过敏者慎用。

即使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周灵丽也建议在服用奥利司他前,先去医院做一下检查诊断。

“我们一般在临床上会首先评估病人的肥胖是单纯肥胖还是病理性肥胖。只有单纯肥胖才可以考虑用该种药物来减重。而甲减、皮质功能亢进都可能导致病理性的肥胖,这样的肥胖,我们就要用药有针对性地治疗,而不是单纯解决肥胖问题。”周灵丽说。

云南省医学会主办“减重·云之南”系列活动,以呼吁公众关注肥胖带来的危害,学习和了解科学防治肥胖的健康生活方式。图为活动参与者在骑单车。新华社发

“减重·云之南”系列活动上,参与者在向医生咨询减重方法。新华社发

图为周灵丽在给患者讲解检查报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2.灰色地带的“减肥药”,靠谱吗

除了国家认可的、可以以减肥药名义销售的药品,市场上还有打着“减肥药”旗号售卖的其他种类药品,这些药品药效如何?

想要减肥,多排泄似乎是一种方式。因而电商平台上的“减肥药”不乏增加排泄的药品。如利尿剂,即通过排除水分,造成体重减轻。另外,不少减肥药里也含有增加排泄的番泻叶。

“这些都没有科学依据。因为都没有做过临床试验,现在所有应用在临床上的减重的药,除了从原理上能减体重减脂外,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才能使用。”周灵丽说,“这些能不能真正减少脂肪的含量,或者说能长期减重多少,都没有数据。所以我们现在在临床上是不认可这些药的。”

朱孝成表示,在医院里,使用利尿剂进行排水减肥是有前提的,比如要进行手术的病人下肢水肿和腹部水肿很严重。这个时候医生会选择在一个月之内,给患者用利尿剂加上控制饮食的方法,短时间把水甩掉。“在医院选择使用利尿剂时,通常是将保钾利尿剂和排钾利尿剂结合在一起用的,而且使用时长最长不超过一个月。也就是说,利尿剂是为了更好地做手术,以达到短时间排水的目的。”朱孝成说。

“单纯把水排出去了,等正常代谢水又回来了,所以这不能达到真正的减肥效果。长期服用利尿剂等,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对肾脏也有不良影响,进而出现低钾血症、免疫力降低、头晕等问题。”朱孝成说。

减肥的“偏方”并不止利尿剂一种,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在网上或者电商平台相关药品下询问“服用降糖药(如阿卡波糖)能否减肥”“增加甲状腺激素,提高代谢是否能够减肥”。这两种方法是“捷径”吗?

周灵丽表示,阿卡波糖是一个降糖药,它会延缓食物吸收,所以从机理上是可以减轻体重的,但在临床试验中没有专门做过减重试验,只不过是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发现它也有改善体重的作用。所以目前国家药监局没有批准其作为减肥药。

朱孝成说,服用甲状腺代谢的药,增强甲状腺代谢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减肥方式。这种方式有些类似于服用兴奋剂,通过人为方式促进代谢亢进。正常人服用这种药,特别是剂量把握不好的时候,对心脑血管等身体机能和器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相比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降糖、增加代谢,朱孝成表示,当下提倡的食用全麦食品减肥控糖,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全麦食品加工粗糙,对营养平衡破坏少,这使其纤维素和在麦皮的微量元素得以保留。全麦食品的血糖指数比较低,不会像精制食品等快速升糖,‍‍很快导致胰岛抵抗,进而降低患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一系列问题的可能性。

‍记者调查发现,除去诸多披着“减肥药”外衣的药品,近来违法禁药也有抬头的趋势。‍

不久前,安徽省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违法案件,网红减肥糖果中含有违禁药西布曲明;此前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通报依法对“网红”郭美美等13人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诉,其中郭美美销售的减肥糖中亦含有西布曲明;而7月中旬,有媒体更是曝光了西布曲明的交易黑市。“西布曲明”何以被禁?

周灵丽介绍,西布曲明药效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来抑制食欲,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会影响基础代谢率,主要副作用有抑郁、心律不齐、代谢紊乱,使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

国家药监局官方网站显示,2010年10月30日,药监局就发布了《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药的通知》,明确写明:根据《药品管理法》第42条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1条,现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通知内尤其讲到西布曲明“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

“我个人是‍‍不太主张用减肥药的,因为减肥的根本方法还是改变个人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包括你吃什么样的食物,什么时间吃多少,这是根本。‍从大脑反应来讲,‍‍短时间内药物抑制某种营养摄入后,必然会产生一个负反馈,大脑会认为人体内缺少这种营养,之后只要摄入相关食物,‍‍正常人可能只吸收70%,但服药减肥患者可能会吸收90%,进而导致体重反弹”。‍朱孝成说。

3.相比吃减肥药瘦身,肥胖问题更应受到重视

减肥药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肥胖问题,而是源于人们对于“美”的追求,现今对于“瘦”的无休止追求,让人们忽略了减肥药研制的初衷,而事实上,目前我们对于肥胖问题的重视还不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发展改变,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方式以及劳动强度和体力活动强度的下降,使肥胖症的患病率在我国城乡各类人群中迅速上升,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和医学问题。

“我们国家现在遗传性肥胖越来越多。从遗传上看,单亲肥胖则孩子有40%概率肥胖,而若双亲都肥胖,遗传概率将接近80%。也就是说,父母肥胖,子女非常容易发胖,因为有肥胖基因的存在。简单来说,就是你吃100克的食品,你可能吸收60克,对于有肥胖基因的人,100克的食品可能他会吸收80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什么我比他吃的少,我比他还胖’的原因。”朱孝成说,“如今‘胖二代’‘胖三代’已经出来了,所以遗传因素在中国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在逐渐升高,每年大约以1%的速度在上升,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速度。”

周灵丽指出,肥胖问题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而2002年,这个数字仅为5%。

除了看到肥胖问题遗传因素增大、年轻化等趋势,国内对于肥胖问题的认知也需要进一步增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梁斌表示,任何肥胖,未必都是因为毅力不够或者饮食不节制所导致的,可能是个人的体内菌群、神经系统、代谢反应都已经出了问题,因而单纯依靠药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梁斌提示,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尽量少吃高脂高糖的快餐食品,这会影响孩子体内菌群。

此外,梁斌表示,如患有合并糖尿病,以及因为肥胖不容易怀孕等的病人,这时由于肥胖已经影响相应器官,减肥药也无法起到作用,就需要手术或者其他药物治疗。

采访中,几位医生均表示,肥胖是许多病症的“上游”,把“上游”控制好、解决好可以避免许多“下游”问题的产生。

“肥胖是百病之源,但目前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忙于治疗肥胖带来的终端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骨关节病,睡眠呼吸暂停等。事实上,肥胖对人体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都会产生严重危害,包括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胃食管返流、脂肪性肝炎、关节损伤、抑郁等。”周灵丽呼吁预防先于治疗,把治疗节点提前。

‍朱孝成指出,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诊疗工作,但其实这些病症很多是肥胖引发的,有时候一个病人会吃7种药,包括抗尿酸的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糖尿病的药物、痛风的药物,‍‍还有治疗高血脂的药物,要重视这些问题,但更应该把引发这些问题的源头——肥胖,重视起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药师赵宁则认为,目前国内临床上使用的减重药物很少,这也是患者不重视减重治疗的一个因素。“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肥胖患病率正呈爆发式增长。在制度上,我们应该改变审批模式,对于国外有减重药效的药物,应该简化审批流程,让患者能够早日了解、使用相关药物。”

“加快药物审批,并不代表减肥药可以滥用、更不意味着无须担心肥胖。”赵宁提醒,药物治疗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减肥盲目用药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肝肾功能障碍等。选择正确的减肥方式,应该充分全面地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并辅以适宜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结构,这才是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2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神奇的激素:减肥药全靠它了!

对于减肥药你有多了解?

有一种激素,制药商在开发减肥药的时候都会靶向它。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肥胖研究者们发现,这种激素可以直接指向大脑,在神经系统中引发一种以前人们不了解的活动。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这种激素是减肥药所指向的关键目标,因为这种蛋白质可以增加能源的消耗,使身体燃烧更多的卡路里。但是科学家到现在还不知道这种激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追踪了这种激素,发现FGF21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激活另一种叫做促皮质释放素(CRF)的激素。然后,CRF会刺激神经系统,激活棕色脂肪组织,而棕色脂肪组织会通过燃烧脂肪产生热量。

“众所周知,FGF21在减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以前已经证明了这种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小鼠的大脑,影响它的繁殖等功能。在这项新的研究中,我们又证明,FGF21还能够直接作用于大脑来控制体重,”德克萨斯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教授Steven Kliewer说。

David Mangelsdorf博士和Steven Kliewer博士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发现,FGF21-CRF通路能够激活部分神经系统向棕色脂肪发出信号,这部分神经系统负责控制各种非自主机能,被称为交感神经系统。棕色脂肪往往被认为是“好的”脂肪,它实际上可以燃烧能量物质产生热量(这叫做生热作用),使身体不会感觉到寒冷。一旦棕色脂肪收到了“减肥”的信号,组织就会开始燃烧脂肪。

这项研究对于进一步在分子层面了解肥胖的机理,从而更好地应对时下常见的肥胖症状非常重要。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美国成年人——大约为35%——属于肥胖人群,并且患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例如心脏病、中风、二型糖尿病或某种癌症。肥胖还会引起严重的财务问题,据估计,肥胖的人每年的医疗费用会比正常体重的人高1429美元。

减肥不仅仅是拉肚子这么简单

“近年来,我们对于肥胖的了解已经有了大幅度的进展,”药理学博士David Mangelsdorf说。“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减肥时,必须考虑到中央神经系统。”

Mangelsdorf博士和Kliewer博士都是德克萨斯大学肥胖研究任务小组的成员,这个小组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组成,分别负责考察引起肥胖和新陈代谢综合症的行为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细胞机制。他们的基本目标是阐明大脑是如何控制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并判断肝脏的葡萄糖和脂类代谢机制失调将如何引发新陈代谢综合症。这个任务小组的长期目标是找到更加直接的方法来预防肥胖,治疗与肥胖相关的新陈代谢并发症。Manelsdorf博士和Kliewer博士在这个小组中负责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能量代谢机制。

(原文转自utsouthwestern.edu,蝌蚪君编译。转载请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