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对人有什么影响(肥胖对人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增肌减脂 0
文章目录:

肥胖会带来这些疾病!做到3点,让你健康的瘦下来

肥胖是一种疾病,过度肥胖会诱发各种健康问题:

首先,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过多的脂肪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其次,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体内脂肪过多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使血糖调节失衡,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第三,肥胖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者的颈部和胸部脂肪堆积,会限制呼吸道的通畅,出现打鼾、睡眠呼吸障碍等问题。

第四,肥胖与脂肪肝、胆结石、关节炎、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等)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相关。

总之,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减肥不仅是为了降低体重,追求苗条的身材,更是为了提升健康指数,减少疾病的威胁。

想要健康瘦下来,一定要避免过度节食、单一饮食等误区,我们要做到这几点:

第一点、合理控制热量摄入

每天的热量摄入不低于基础代谢值,减肥期间,我们的身体也需要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如果摄入的热量过低,身体会误以为我们处于“饥荒”状态,从而降低代谢率,反而不利于减肥。

建议,每天的热量摄入不低于1000-1200大卡,用低热量、轻加工食物代替各种高热量,过度加工食品,才能降低饥饿感,健康的瘦下来。

第二点、多样化饮食,均衡膳食营养

多样化饮食,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相互补充,能够更全面地满足身体的需求,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还能避免对单一食物的过度依赖,从而减少因饮食单调而产生的厌倦感和食欲失控。

比如,在碳水化合物的选择上,可以尝试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蛋白质方面,不仅要有鸡肉、鱼肉、牛肉等肉类,也要摄入豆类、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来源。

而蔬菜和水果更要多种多样,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橙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各类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有助于均衡膳食营养,让你健康的瘦下来。

第三点、适量运动,循序渐进提升强度。

健身运动减肥,需要从低强度的运动入手,慢慢提升心肺功能,再循序渐进提升强度。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可能会让身体“吃不消”,甚至导致受伤。

刚开始可以从慢跑、骑行、健身操等运动开始,再慢慢过渡为跳绳、高强度间歇训练、变速跑等运动,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从而达到理想的瘦身效果。

世界肥胖日丨肥胖是一种疾病,而非简单的体型问题

【来源:湖南日报】

视频加载中...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唐贵红 秦璐

2025年世界肥胖日来临之际,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于2月27日上午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该院内分泌科主任邵挥戈教授称,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肥胖定义为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紧密相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可引发心血管、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约为34.3%和16.4%。这意味着大约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肥胖不仅是体型问题,更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例如,超重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而肥胖者高血压风险增加5倍。内脏脂肪超标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诱发代谢综合征。

“如何科学判断是否肥胖?”该院内分泌科王边博士介绍,两个指标要关注:

一是体重指数(BMI):≥24kg/m²,为超重,≥28kg/m²,为肥胖。例如,身高1.7m的人,体重超过81kg即为肥胖。

二是腰围指标: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提示内脏脂肪超标。

“正确治疗肥胖,首先要改变认知。”王边表示,科学减重不是快速消瘦,而是设立小目标——3—6个月之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5%,且遵循营养干预、运动处方、医疗支持的三大原则,才能事半功倍。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如何定义“肥胖”?这些减重误区,您有吗?快来“听医讲”→

俗话说:“衣带变长,寿命缩短。”所有人都应在全生命周期保持健康体重,任何时候的体重超标都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肥胖除了影响美观,对身体的危害也不少,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导致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那么如何评估自己的身材到底是不是肥胖呢?徐汇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卫健委推出的健康访谈栏目《听医讲》又要和大家见面啦!第四十七期节目邀请到了徐汇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丁和远。

《听医讲》名称取自上海话谐音“听伊讲”,邀请知名医生和相关专家,通过和主持人面对面交流直播的形式,为观众提供及时、专业、权威的资讯和医疗知识,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栏目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了解健康、认识医生、获取医疗资讯的平台。节目内容涵盖了常见疾病科普、健康生活方式、医疗政策解读等方面,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节目通过“上海徐汇”视频号、徐汇通App直播。

丁和远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

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上海市第十四届银蛇奖提名奖获得者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女性健康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新技术学组委员

上海市科委入库专家

国家科协科普入库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局级以上课题7项。

发表论著4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Diabetologia、PNAS、J DIABETES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10余篇。

“上海徐汇”视频号

徐汇通App

2025年2月27日 14:00

大家若想就本期话题提问,可在文末留言。主持人将把网友们关注的问题带进直播间,请嘉宾进行解答。

记者:李希文

编辑:韦丽、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