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八大危害(肥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提醒:肥胖除了会增加癌症的风险,还有很多危害!减肥刻不容缓

“医生,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高血压呢?您是不是弄错了?”

周先生今年29岁了,虽然他身高只有174cm,但是体重却高达86kg。刚开始的时候,他并不觉得胖一点有什么不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逐渐意识到肥胖的危害。每次走路快一点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到胸闷、气喘吁吁。

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感觉到头晕,本以为是最近太劳累了,结果好好休息了几天,头晕的症状并没有减轻。无奈之下,周先生就去医院就诊了。到了医院后,门诊医生在充分了解了周先生的情况后,就给他测量了血压。结果发现,血压高达164/96mmHg,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周先生得知自己得了高血压以后,他一时接受不了,所以就说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门诊医生听到周先生的提问后,就解释道:单凭一次的测量值,确实不能诊断为高血压,但是您的血压是比较高的,基本也八九不离十了,误诊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朋友可能都有和周先生一样的烦恼。其实,肥胖会带来很多危害,虽然一时没有什么不适感,但是时间久了肯定会对健康不利。那肥胖到底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减肥呢?为了帮助大家瘦下来,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的知识。

1.周先生年纪轻轻,为什么会得高血压呢?

后来仔细了解情况得知,周先生除了肥胖以外,没有别的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基本上可以断定,周先生得高血压和肥胖有很大的关系。

可能大家不理解为何肥胖者更容易得高血压,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在人体内,胰岛素要想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就需要和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行。胰岛素抵抗,顾名思义就是指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就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因此,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是高于正常人的。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增高以后,就会造成水钠潴留。在血管容积不变的情况下,血液中的水分和钠离子增加以后,就会引起血压的增高。

2.没有健康的胖子,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肥胖的危害其实还是很多的,具体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肥胖者得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其实,这个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肥胖者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就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每天分泌很多的胰岛素,就相当于让胰岛细胞超负荷工作。

长此以往,胰岛细胞就会累死。当胰岛细胞衰竭到一定程度,人体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从而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可怕的疾病,它也被称之为不死的癌症。糖尿病患者吃多了,血糖高,吃少了又容易引起低血糖。想要长期控制血糖稳定,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患高脂血症的风险也高于正常人。

一方面,高脂血症能破坏血管。另一方面,多余的脂肪会沉积在受损的血管表面。随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之后,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心脏,就可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部,就可以引起脑梗死。

增加关节炎的风险:

当人变得肥胖以后,就会增加关节的负担。长此以往,就会加速关节的磨损、老化,从而增加患关节炎的风险。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肥胖就相当于车超载。车超载了以后,那轮胎的磨损速度就会加快,车胎的寿命就会缩短。

增加癌症的风险:

权威医学杂志《国际流行病学》的一篇论文指出:肥胖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研究人员在1997-2014年期间跟踪调查了22万多人,在这个期间诊断出27881例癌症病例,并且发现9761例和肥胖有关。

对于女性来说,肥胖会增加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肿瘤的风险,而男性肥胖会增加膀胱癌、前列腺癌的风险。

其他

很多的研究还表明,肥胖会增加不孕不育、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风险。

3.减肥,刻不容缓!

客观来说,肥胖的危害还是有很多的,为了自身的健康,肥胖者应该尽快启动减肥计划。

然而,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比较难。不少朋友虽然每天坚持跑步,但是一个月下来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变瘦。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减肥的方法不对,没有做到科学减肥。

其实,减肥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控糖”。这里说的“糖”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它包括很多食物,比如米饭、面条以及相关制品、甜度高的水果、香蕉、饮料、零食等。在减肥期间,需要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每天吃150g左右的主食就可以了。控糖的初期,可能会有不适感,忍忍慢慢就适应了。如果在减肥期间不坚持控糖,那减肥的难度就会比较大,甚至根本就瘦不下来。

减肥期间,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蔬菜的摄入,常见的优质蛋白包括鸡蛋、鱼肉、虾、牛肉等,像生菜、黄瓜这类绿色蔬菜是不限量的。与此同时,也可以搭配点豆制品,比如豆腐、豆皮等。

每天应该至少保证摄入2000 ml的开水,切勿用饮料替代开水。摄入充足的开水,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这对于减肥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对于合并肾病、腹水、心力衰竭等的病人来说,需要限制水的摄入,具体的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在减肥期间,应该注意不要否则,否则可能会因为影响瘦素的分泌而不利于减肥。

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应该坚持每天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增加能量的消耗,而且还可以增强体质。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是不适合剧烈运动的,可以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快走等。每次运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的次数应该不低于5次。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您身边的健康助手!如果大家觉得写得还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同样有需求的人吧!

肥胖对身体的影响有多大?这4个肥胖的危害,你知道吗?

肥胖在外观上会影响整体美感,在身体上会影响健康

生活中很多人最先直观看到的是外形美,其实肥胖的内在危害其实更严重。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下肥胖对身体的危害,让大家对肥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建议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一定要看完,不管你是胖还是不胖都可以了解一下,科普更多身体知识。

肥胖对寿命的影响

肥胖的人群相比正常死亡人群要高于3倍左右,主要是因为肥胖引起的脑出血、冠心病、肝硬化、糖尿病等疾病诱发的死亡为主。

可见肥胖与很多疾病都有非常密切的关联,长胖的人更容易得病,也更容易因为疾病引发死亡。

肥胖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过度肥胖容易引发胸壁与腹部脂肪过多,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影响肺泡通气。

生活中,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肥胖的人晚上睡觉容易出现打鼾,甚至鼾声如雷。

这是因为肥胖人群在熟睡的时候咽后壁肌肉和舌根阻塞后咽部,气流通过产生了摩擦发出来的声音。

晚上睡觉打鼾还容易出现缺氧,易引发肺心病

肥胖对血压的影响

肥胖人群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血压偏高,其中因为肥胖出现高血压的患者会随着肥胖群体日益增加。

肥胖人群在40岁-49岁之间发生高血压的占比可以达到同龄高血压占比的47.3%;50岁-59岁占比达到28.6%。

所以特别是在40岁-60岁之间的20年里面,肥胖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更高。

肥胖对抵抗力的影响

抵抗力对于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如果失去了抵抗力就特别容易患有疾病。

抵抗力越强,越不容易生病,反之越容易生病。

肥胖人群抵抗力相对于正常体重的人群抵抗力都会比较差,这是因为肥胖者体内的微量元素会因为肥胖导致血清含量、铁、锌变低。

免疫系统缺失这些血清含量、铁、锌就容易变弱,变弱之后抵抗力就变差了。

所以,讲了四个肥胖对于身体的影响,你知道肥胖对身体有多大危害了吗?如果你存在肥胖的问题可以向我提出问题,也可以看看我往期的文章。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