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内分泌紊乱会肥胖吗(内分泌紊乱肥胖的症状吃什么药调理)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女性内分泌失调,会导致肥胖哦

胰岛素和前列腺素E这两种激素都会促进脂肪合成,减少脂肪分解。糖皮质激素如果分泌多了,就会刺激大脑产生饥饿感,促使我们吃得更多,最终的结果就是转变成脂肪。 对治方法:不要盲目节食减肥,先检查内分泌水平。然后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长痘、失眠、肥胖?你可能是内分泌失调

“ ——最近又胖了,脸上还长痘痘,没法见人了!

——你是不是内分泌失调啦?!”

门诊中经常遇到患者问医生:“我是不是内分泌失调了?我该怎么办啊?”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说说内分泌失调是怎么回事!

内分泌系统

由内分泌腺、分散存在的内分泌细胞及分泌的激素组成,参与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生理活动,保持人体健康。

对正常人而言,人体内的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果因某种原因打破这种平衡,就会造成内分泌失调。

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女性发病率要显著高于男性。

内 分 泌 失 调

某种激素

过多

过少

抵抗

引起内分泌失调的原因

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原因,比如:

人体内分泌腺有自我调节功能,可使人保持生理的动态平衡,但随年龄增长,这些调节功能会逐渐下降,内分泌系统就会出现故障。

心理对内分泌的影响很大,人若处于紧张状态,激素分泌水平就会失衡,从而造成内分泌紊乱。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辐射等也是内分泌失调的“凶手”,如空气中的一些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间接引起内分泌失调。

人体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当饮食不当、长期减肥等,会导致营养状况变差、代谢能力下降等,进而出现各种内分泌问题。

有些人的内分泌失调是遗传所致。

内分泌失调

遗传

免疫

应激

……

压力

污染

营养

……

内在原因

外在原因

内分泌失调会出现哪些表现

女性表现为:

1.脾气急躁:啥?怎么脾气不好也是内分泌造成的?我们看到更年期的女性容易情绪变化大,常常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就与内分泌功能下降有关。

2.肌肤状况恶化:这是内分泌失调的常见症状之一,比如脸上突然冒出许多痘痘,甚至还出现大片色斑、黄褐斑等。

3.肥胖:常常有人抱怨“喝凉水都长肉”,这可能是身体内部出了问题,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等,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反过来内分泌失调也会影响脂肪的代谢,从而引发肥胖。

4.不孕:这也是内分泌失调的一个主要症状,结婚多年的女性,怀孕无望,究其原因,却是内分泌系统惹的祸。

5.其它疾病:内分泌失调的女性还可能会有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乳房增生、体毛过多、早衰白发等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内分泌失调对男性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男性表现为:

1.长青春痘和痤疮:男孩子在青春期由于雄性激素分泌增加,刺激毛囊发育和皮脂分泌,就会长痘痘了。

2.各类内分泌疾病:睾丸内分泌异常的病变,如原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可导致性欲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在早期出现性欲增加、体型改变,继而便会发生性欲减退、精液异常等;垂体功能低下,也会出现性功能紊乱、精子生成障碍等;甲状腺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伴有男性乳房发育、阳痿等。因为内分泌失调最终会造成男性不育。

平时如何调理内分泌失调呢?

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食物,补充水分,均衡营养。

2.参加各种运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免疫力。

3.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有助内分泌调节。

4.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

5.不要购买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尽量避免环境激素的危害。

6.预防感染。

得了内分泌失调该怎么办

首先要保持乐观心情,调节饮食,规律生活;

其次选择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内分泌失调的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症状及体征严重程度,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通常对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功能亢进予以抑制,可采取手术切除内分泌造成的肿瘤,或用药物抑制激素的分泌和合成。

对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失调,原则上是补充其不足,包括补充生理剂量的激素,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出现长痘痘、失眠、情绪异常、过度肥胖、月经紊乱等症状,提示可能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可前往内分泌科就诊。

医生将根据你的症状、体征,并进行生化检查、激素水平测定、激素动态观察、激素调节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综合评估和诊断。

作者 | 航天中心医院 林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北京114预约挂号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