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肥胖管理记录表(幼儿园肥胖管理的目的)
每逢佳节胖三斤,小儿也一样!体重管理大作战来了
(荔枝新闻讯 通讯员/王凝嫣)新春佳节接近尾声,“每逢佳节胖三斤”又成了热门的话题。“肥胖”不仅是成年人的烦恼,儿童肥胖问题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家里的“小胖墩”们在节后进行体重管理呢?
儿童肥胖症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已成为严峻的问题,其发生率呈现上升并低龄化趋势,据数据显示,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已分别达到6.8%、3.6%,6岁以上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1.1%、7.9%。
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张敏介绍,儿童肥胖症本质上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是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疾病。儿童青少年期的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性早熟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损害儿童健康。所以,儿童青少年期的超重、肥胖需要从小引起重视。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可以用体质指数(BMI)来评估孩子是否超重/肥胖,计算方法如下:
张敏主任提醒家长们,可以根据体质指数计算方法和结果对照表,来判断孩子是否有肥胖倾向哦!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体重?
饮食干预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均衡膳食,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素,尽可能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少吃/不吃垃圾食品,限制吃高脂、高糖类食物。
运动干预
睡眠不足或过多都不利于体重控制和身体健康,而规律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调节激素水平,控制食欲,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代谢平衡,从而帮助孩子保持健康的体重。
重视生长监测
肥胖的孩子,家庭可以每月测量并记录1次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并观察趋势,若有异常,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
针对肥胖儿童的管理应在专业医务人员评估和指导下进行。儿童肥胖的有效干预应能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儿童有氧代谢、提高体健康水平,干预方案应以生活方式为基础,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结合行为矫正与健康教育,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场地实施综合治疗。
不恰当的干预不仅不能维持儿童正常体型,甚至可能造成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异常,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童体重管理门诊简介
儿童体重管理门诊主要针对体重增长速度异常、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膳食调查与分析、营养行为与环境评估、体能与运动评估、饮食相关脑功能评估、肥胖并发症与合并症的筛查与诊治,为管理儿童体重提供全面的膳食、运动、行为调整措施。
来源: 荔枝新闻
防治肥胖 北京市延庆区各学校从细节做起
近日,话题#我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登上微博热搜,引网友热议。目前,全球有超10亿肥胖人口。据世卫组织,到2025年,将有大约1.67亿人因超重或肥胖变得不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但是,由于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开始上升,影响到一些孩子的身心健康。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了“超重肥胖”防控的总体目标,即以2002年—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2020年—2030年0至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比基线下降70%。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北京市延庆区的学校如何让孩子们远离肥胖吧!
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幼儿园
肥胖儿的管理好做法
延庆区第一幼儿园将肥胖儿管理融入到一日生活当中。通过开展“儿童肥胖的行为矫正和膳食指导”等知识讲座,家长认识到肥胖不是健康,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各种疾病,更新家长观念。通过体检监测,建立个案,每月与家长沟通管理情况。利用发放家长调查问卷,召开肥胖儿家长会,针对性家访等形式分析判断明晰幼儿胖因,老师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
倡导合理饮食,日常做起,区分饱与撑的感觉,家园携手共同矫治。利用多种形式让肥胖儿动起来,如加强户外运动(持续时间10分钟以上),肥胖儿争当小值日生,保健医组织肥胖儿童集体训练(疫情期间除外),家园携手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庭室内外运动、做小家务)。
通过“怎样才健康”“蔬菜宝宝有营养”“什么食物要少吃”等多种保育活动,帮助孩子在认知上主动转变,将一些“被迫执行”逐渐转变成“自律行为”。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与小奖牌奖励,对肥胖分度连续三个月有好转的幼儿,保健室发小奖状鼓励。
假期时,发放“假期饮食、运动记录表”,记录每餐摄入食物的数量,记录高热量零食以及夜食的摄入情况、运动项目等,开学后进行综合评价。
肥胖儿的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将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家园一致配合,才能显现其效果。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幼儿园
健康生活 远离肥胖
首先,在微信群互动,关注体质锻炼。各班微信群发起每天线上户外活动:小班亲子游戏、中班拍球游戏、大班花样跳绳,通过每天互动打卡,形成浓厚的运动氛围,保证了幼儿的运动量。
其次,日常生活健康饮食。教师提示肥胖儿进餐时细嚼慢咽,通过数两遍1-10来降低进餐的速度,使幼儿产生饱腹感,避免吃得过多或过快。推荐食谱少吃垃圾食品,形成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
最后,家园合作,一起关注。鼓励肥胖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户外锻炼或劳动,建立肥胖儿专案,和个别家长沟通,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
北京市延庆区第五幼儿园
肥胖止步 健康无忧
首先,从教育指导入手,注重管理实效性。日常进餐过程中,教师提示肥胖儿进餐时细嚼慢咽。小朋友之间相互提醒,吃饭快的肥胖儿速度有所放慢。同时,班级开展均衡膳食的健康教育活动,幼儿具备了初步的健康意识,能够区分并选择健康食物,有利于他们健康行为的养成。
其次,评比健康之星,增强幼儿的积极性。鼓励肥胖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户外锻炼或劳动,对于体重维持在原有水平和下降的幼儿进行表彰奖励,每月评比“健康之星”。通过这种方法,调动了肥胖儿的积极性。
北京市延庆区康庄幼儿园
“吃动平衡”管理策略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降低因儿童期肥胖引发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病率,北京市延庆区康庄幼儿园对肥胖儿开展了“吃动平衡”的管理策略,即增强幼儿的户外活动量,控制幼儿的饮食摄入量,通过记录幼儿每餐进食的食物量来分析其能量的摄入量,在通过户外运动的时长和心率的情况,掌握幼儿运动的消耗量,从而得出幼儿肥胖的原因,结合吃动平衡理论,调整幼儿的进食量和运动量,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们的肥胖率有了明显的改善,争取通过家园共同的努力,让孩子早日回归正常体重。
北京市延庆区沈家营幼儿园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沈家营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对肥胖儿的指导工作。保教教师专门学习防治肥胖工作的相关培训,研讨工作措施。对全园超重、肥胖幼儿建立专门台账,并与所在班级教师一同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将肥胖儿指导工作落实在一日活动当中。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相关材料等征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保健教师定期为他们测量体重检验方案效果调整指导方案。幼儿居家期间,保健教师及时召开保健工作会,专门研究调整肥胖儿的指导方案。教师通过微信群关注肥胖儿的居家饮食、锻炼等情况,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通过视频的形式及时与家长和孩子保持互动,为孩子们加油打气,指导家长积极做好幼儿的肥胖防治工作,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北京市延庆区康庄小学
防治肥胖 健康生活 我们有妙招儿
预防学生肥胖,学校是主战场之一,在校长“和宜”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康庄小学结合自身足球发展特色,以体育运动引领学生健康发展,结合学生情况制定了系统、科学、全面的体育活动。与此同时,加强饮食结构调整以及家校互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锻炼习惯,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学校不定期聘请专家为教师、学生进行相应健康专题讲座,(包含体育锻炼指导、近视防控、科学合理饮食等)由理论指导实践。
结合本校学生情况,学校体育组老师率先示范引领,制定了每日课程,包含眼保健操、足球操、七彩阳光、武术操、康小体能操、花样跳绳、趣味运动小游戏、个性化体育活动等。这些花式课程的制定循序渐进,有舒缓有提高,班级中的“小胖墩”由开始的跟不上,到慢慢练出兴趣,增强了体质。
学校定期举办“校园体质健康争霸赛”,极大触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利用体育课、大课间、居家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力争在本次争霸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们及时指导、有效反馈,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更加温馨。
与家长们联动起来,“亲子运动”是一个好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指导和家长共同督促下、协助孩子完成体育运动,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恒心、自觉,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北京市延庆区香营学校
减重“超越”班成效显著
2021年9月,香营学校对在校149名学生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检测,全校有30名(19.6%)学生达到肥胖标准,其中小学有18名(占小学学生数的17.6%),初中12名(占初中学生数的23.5%)。BMI指数最高的1名学生达到38.6,体重高达118.2公斤,血糖、血压、血脂、胆固醇都远远高于正常数值,心脏负荷比较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针对学生的肥胖情况,香营学校成立降低肥胖率的专项工作组,制定降低肥胖率工作方案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计划和周末体育锻炼计划,依据学生体质摸底数据,成立减重“超越”班,为减重的同学科学建立“一生一档”,通过饮食、训练保障相关举措能够落地实施。
开展“平衡膳食健康教育课”,让同学们充分认识食物的分类以及营养成分的含量,了解平衡膳食对体育健康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合理膳食。监督“超越”班的同学午餐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杜绝因不合理饮食造成体重反弹。
严格落实“两操一课”,每天课间操1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课间操要求班主任跟操,随时督促;4名体育教师给予协助,冬季课间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跑,同伴督促,互相鼓励不掉队。下午课间操安排在放学之前,每天其他同学训练结束放学时,“超越”班同学会额外增加15分钟体育锻炼时间,由一名体育教师组织专项训练,进行时间长、中等强度的训练项目。
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起初,“超越”班部分家长,对于多留15分钟的体质训练十分抵触,更不用说居家期间体育锻炼问题了。学校针对此类情况组织“家校沙龙”,体育老师与“超越”班每一位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介绍中高考体育健康测试的改革动向,明确体质健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同时,借此机会为家长普及肥胖的危害和原因以及减重的饮食方式及运动常识,签订增强体质协议书,倡导家长协助学生共同完成体育锻炼计划。建立“超越”微信群和天天跳绳APP运动小队,方便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反馈学生在家的运动情况,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答复,并提供科学的锻炼方法,布置运动任务。
学生居家期间,体育锻炼分层布置不滑坡。班级体育作业小学分为低、中、高3个组别,初中1个组别,每天锻炼1小时(上午、下午各半小时)内容涉及眼保健操、心肺耐力、柔韧、力量等方面,包括高抬腿、开合跳、敏捷摸球、俯卧撑等项目。每天定时更新作业内容,并通过天天跳绳app进行监督。“超越”班学生我们单独建群,既有饮食上的建议也有运动上的要求,除了完成班级项目之外,每天增加了2分钟跳绳、仰卧起坐30个、一分钟开合跳各3组,并且在群内打卡,体育教师负责监督。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寒假期间,我们每周安排一次线上体育锻炼测试或回访,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训练内容上的调整。
学校根据“超越”班学生锻炼情况,进行积分,每月评选出9名“运动小达人”,1-2名“进步之星”,进行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自2021年9月份至今,经过同学们的努力锻炼,平均每名学生减重2kg。肥胖人数减少1名,下降0.7个百分点。很多同学不仅仅是体重发生变化,更多的是身体发生变化,超越班的同学们体育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在减重过程中逐渐有了自信。
北京市延庆区第四中学
防止学生肥胖 从预防开始
为切实防治学生肥胖,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延庆四中进行一系列预防肥胖的措施。
强化学生肥胖防控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体育医务监督结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生肥胖防控工作计划和措施。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学生肥胖干预前的意愿调查、学生体重控制资料的搜集整理、填报与干预跟踪工作。
举办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课堂宣讲,线下模拟监测,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每学期举行校园篮球赛。居家期间组织线上体育课,课间操,每天完成准备、慢跑、做操、素质等一系列形式训练,使学生了解超重和肥胖的危害,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
学校为学生搭配营养餐。少盐少油合理膳食。并且开展膳食营养教育培养学生的饮食习惯,引导学生不光顾无证食品小摊。
(文:本报记者 郝彬;来源:现代教育报)
你以为娃不胖,可能早已超标!不想长大一身病,这个表速查
科大大冒昧问一句:放假的这段时间里,你家娃胖了吗?
为什么会问大家?是因为前段时间,科大大收到一位好友消息: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讲真,看完后我也是惊呆了,毕竟离春节还有2周,真正长胖的日子还没来啊!
为了不让孩子在长胖的路上越走越远,科大大决定跟大家聊一聊“儿童肥胖”这件事儿!
家长们不要觉得白白胖胖才是好,可能你家娃已经超重了!
1
儿童肥胖,比中年发福更可怕!
我们总说:人到中年就发福。因此一提到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也首先想到的是成人肥胖。
但肥胖对儿童的危害,不比中年发福小!
刚结束的NNIW95儿童生长迟缓及生长过速的国际研究进展会议上,伦敦大学儿童营养学教授Atul Singhal指出:
儿童BMI每增加1个单位,其成年期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8%,糖尿病风险增加24%,肿瘤风险增加20%。
科大大也看到过一则新闻:年仅 11 岁的孩子,竟因肥胖,体检时居然发现了高血压。
其实,如果孩子一直胖乎乎的,除了高血压,还可能出现糖尿病、冠心病等各类疾病。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而且,肥胖不仅是身体危害重大,还可能产生一系列心理上的危害
① 小胖墩=高脂肪十低智商
肥胖易使脑血流速度和流量减慢,从而导致脑供血和供氧不足,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现象,长此以往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② 自尊心受辱、不自信
肥胖儿童在交友过程中,可能遭受他人恶意中伤,使其自信心受挫,变得不自信。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真实情况可能是:小时候胖,长大后更胖!
因为小时候肥胖,除了会让脂肪细胞增大,还会增多!
2
孩子胖不胖?1张图告诉你!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显示:
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
所以,对于儿童肥胖这样事,每个家长都要上心!
那该如何判断你家娃是不是胖了呢?
科大大推荐0-5岁宝宝使用生长曲线,这样更能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当然,大宝宝也是可以用的。
考虑到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使用,科大大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做!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个女宝出生时3公斤,就可以在(0,3)的位置做一个标记,然后定期给宝宝测量体重,作出标记,绘制成如下图:
从上面这个“体重-年龄”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看出:
1.前4个半月的曲线斜率太高,生长发展趋势过快。
她出生在15%位,由于0-4个半月的过度喂养,体重百分位的曲线发展斜率一路走高,考虑喂养存在问题。
2.超过正常97%的同时,孩子状况堪忧。
最高点不仅突破了97%的正常范围,还达到了历史最高的99.7%。
综上,可以知道,生长曲线重要的是:看曲线的趋势!即水平、急速上升、或下降,所以需要长期定时的测量。
一般6个月以下的宝宝,1个月测量一次。
6个月-1岁的宝宝,至少3个月测量一次。
1-3岁的宝宝,至少半年测量一次。
3岁以后的宝宝,至少每年测量一次。
再次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总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追求正常的身高体重就好,不用追求完美的身高体重。
而对于已经超重家长,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措施,让宝宝的体重归于正常呢?
3
娃体重超标,这1步最重要!
万事皆有因。胖孩父母先别着急。
肥胖一般分为两种: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
但儿童肥胖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弄清楚了原因,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帮助孩子回归正常体重。
① 和老人统一战线。
很多老人会觉得“孩子能吃是福”,看着娃白白胖胖,才觉得既可爱又健康。
所以,告知老人儿童肥胖对孩子的危害,就显得格外重要。
② 养成科学饮食行为
因为父母的饮食习惯,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调整娃的饮食,自然少不了全家人共同的改变。
另外,还可以给孩子做一个 “饮食记录表”,方便不断调整饮食(下表大家可以打印出来直接给宝宝使用哦)。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③ 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
对于宝宝来说,顺应性喂养非常重要。
让宝宝决定是否吃、吃什么和怎么吃,防止婴儿期的过度喂养和幼儿期的餐桌大战,让宝宝从小养成科学的进食行为和习惯。
如果孩子食欲过旺,可以采用少主食多蔬菜,少甜食的策略,但注意不能控制蛋白的摄入。
同时也注意根据宝宝年龄给予适合的食物,促进口腔功能同时减慢宝宝进食速度。
④ 适当增加运动
家长可以每天陪孩子一起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或者骑小车等,不仅可起到减重的效果,还可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如果宝宝超重明显,而且通过饮食 运动还是没啥效果,请带娃去找儿保医生、儿科临床营养师帮助诊断。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今天的科普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有其他问题,快来留言区找科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