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足(肥胖足部压迫吃什么药)
「科普」突然发现脚变大了,会是什么疾病吗?
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讨论脚变大的原因,一系列吓人的疾病,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等。
当然这种几率是存在的。
医学科普值得肯定,然而贩卖焦虑就不可取了。
脚不舒服,首先就诊的科室很可能是骨科,因此这里讨论一下脚变大的问题。
最可能的原因是岁数大了。
人过了40岁的,足弓的形状和年轻时不一样了。人体有206块骨头,每只脚有26块骨头,两只脚52块,超过了人体骨头数量的四分之一,每只脚还有100多条肌腱、韧带和肌肉。当人上了岁数,它们都会变得松弛,不足以支撑脚部的26块骨头,足弓也就会下垂,这时候脚不是变长了,而是变宽了。
第二个原因是肥胖。
肥胖并不意味着您的脚产生过多的脂肪,而是当体重增加,脚承受的压力变大,26块骨头构成的结构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应付超重,它们将通过重组来应付压力,您的脚可能因此变平了,穿鞋也就挤了。
第三个原因是更年期。
我们非常建议女性在更年期来临时,做一次骨密度测试和乳腺检查。另外,雌激素的减少会影响胶原蛋白的生成,胶原蛋白是身体的基石,骨骼,肌肉,韧带,肌腱和皮肤。胶原蛋白减少会造成皮肤弹性降低,血管收缩,修复能力变弱。当您觉得鞋子夹脚,有可能因为您的脚比以前更敏感,更容易受伤,关节也更容易出现疼痛。
最后一个原因是怀孕。
怀孕会导致体重增加,给脚增加额外的压力。在怀孕期间,胎盘会产生一种叫松弛素的激素,它会通过胶原蛋白来软化子宫颈。松弛素也可以使脚部韧带变松。
足部最常见的疾病是哪些?
按照排名依次是,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扁平足,当然还有其他疾病,例如拇囊炎和拓痛症等。然而脚部的疾病大多数停留在脚上。心脏病,肾病,糖尿病导致的脚部问题的确存在,但不是这些疾病的最典型症状。而且脚部的疾病需要做手术的不多,除非特别严重。
中年人该怎么保护脚?
人的一生,下肢关节比上肢关节操劳得多。中年以后可能出现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底各种问题。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却有26块骨头的复杂结构,因此,穿一双合适的鞋子很重要。
选择可以固定脚的鞋子,鞋帮和鞋跟不要太软,鞋底最好有足弓支撑,或者您也可以加上带有足弓支撑鞋垫。
减肥,当人每走一步,足底都会张开,抬脚时收缩回去,上了岁数的肌肉,韧带,肌腱的弹性不如以前。如果您的体重过大,不仅会使脚变大,还会带来其他问题。
伸展/放松小腿肚子,大部分脚部问题都和小腿紧绷有关,小腿的压力传递到脚部。如果每天早起和睡前做两三分钟的小腿拉伸/放松练习,将有益于脚部的健康。脚踝的运动越多,脚部小关节的压力就越小。
人的脚和其他部位一样,都会经历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的过程,对于自然老化不必过于紧张,但人到中年,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尤其重要。
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时光并非去的无声无息,而是每一天都会在身体里留下痕迹,从懵懂到青春,再到壮年,最后衰老,于无声处中,时光宝贵,抓住当下。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男子天天外卖体重336斤 并发“糖尿病足”差点要截肢
如今,外卖已经成为不少打工人的标配,但高糖、高盐、高脂以及一些高能量食物的过多摄入,均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因素之一。35岁的李先生就因顿顿外卖,导致体重暴增至336斤,深受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多种疾病折磨,特别是并发糖尿病足,双脚发黑溃烂,不及时处理有截肢风险。近日,李先生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求治,经手术减重以及系列综合调理后,李先生双脚保住,终于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
专家提醒,重油重盐重口味的外卖,久坐及不运动等因素,皆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正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的减肥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或是明显减轻糖尿病的程度。
专家手术中。
双脚溃烂险些截肢
李先生是一名媒体工作者,忙碌工作中顿顿外卖已成常态,而他尤其偏爱重油重盐重口味,加上平时工作久坐,不爱运动,近年来体重飙升。
2019年,他与家人去青岛旅游,旅游途中各式海鲜轮番入口,毫不忌口。虽说途中身上关节已有疼痛,小腿颜色也变深了,但是他仍然不以为然。
返回广州后,不料身上的疼痛越来越强烈,小腿颜色也日益加深,不仅完全变黑,还同时伴有破皮溃烂和黄色的脓液流出。至此,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检查发现,体重已达336斤的李先生,身体各项指标都在“步步高升”:血压高达180/100mmHg,已达三级高血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达18mmol/L,双腿双脚的发黑溃烂也正是典型的糖尿病足,若任由其发展,将有截肢风险。
此外,李先生的尿酸水平也爆表,双膝双踝的疼痛正是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风发作。同时,还合并了重度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中平均血氧饱和度52%,仅为正常人的一半,有窒息猝死风险。
李先生这才意识到,肥胖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自此开始了2年多的减肥自救之路。
减重术后回归正常
刚开始时,李先生选择了私教班,每天超负荷的运动量让他立马瘦下了30斤,但短时间内过于剧烈的运动量让他的双膝及双踝关节疼痛难忍,后体重又迅速反弹。后来,他又尝试通过肠道菌群移植的方法来减肥,但效果总是不如人意。
经过朋友介绍,李先生找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景哥减重团队,希望能够在医生帮助下减重。
经详细的检查评估发现,李先生不仅患有早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和重度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还患有脂肪肝和肥胖导致的心房增大,BMI高达59.2kg/m2,达到重度肥胖的标准。此外,严重的肥胖状态也影响了他的肾功能,尿微量蛋白高达706.9ug/ml,是正常值的70倍!
“减重手术是他最受益的方式。”经调理后,李先生接受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部分空肠旷置术”手术,术后第一天他便能够下床活动,术后第三天出院返回工作岗位。
术后1个月,患者的双腿双脚便开始痊愈,血糖也恢复到4.84mmol/L正常水平,痛风和夜间憋醒的症状也明显好转。短短一个月,体重下降了43斤。术后三个月,李先生成功减去77斤,双腿双脚的黑也慢慢褪去,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
肥胖易诱发糖尿病
杨景哥提醒,重油重盐重口味的外卖,久坐及不运动等因素,皆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正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显示,当BMI为23-31kg/m2时,糖尿病风险上升到40%,当BMI达到35kg/m2,时,女性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达93.2%。
根据最新的报道,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更是高达22%。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因足部问题而截肢。因此,肥胖不能一味拖延,应该及时干预。
【南方农村报记者】朱斌
【通讯员】乔钰涵 张灿城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世界爱足日|“减负而行,足以支撑”,关注肥胖对足踝的负担
肥胖负担有多重?危害有多大?其实,首当其冲的是直接承受重量的双脚!今天(5月29日)是世界爱足日,主题是“减负而行,足以支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办的第九届世界爱足日启动仪式&义诊活动,重点关注肥胖人群的足踝问题。
“走楼梯上楼的时候摔下去了,左脚扭了一下,感觉很疼。”一早,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足踝外科,一名来自日本的患者因足外踝骨折前来就诊。由于体重偏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次受伤,给脚踝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医生仔细查看了患者的伤情,并且提出两个方案: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鉴于患者体重偏重,足踝负担较重,不利于自行康复,医生更建议手术治疗。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足踝外科主任施忠民说:“对于年轻的患者,或者是体重比较重的患者,我们建议采取手术治疗。这样的话可以通过早期负重等康复训练,做一些减轻负担的治疗,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轻体重,可以早日回归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今年世界爱足日的主题是“减负而行,足以支撑”,更多地关注肥胖人群,包括足踝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因为足踝部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如果超过正常的BMI指数,对足踝的影响是很大的。施忠民提醒:“肥胖人群的踝关节很容易损伤,长期负重造成踝关节的应力加重、应力集中。对于这些人群,建议适当减轻体重,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避免造成损伤。”
活动当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在骨科大楼下沉式广场举办爱足日主题科普和义诊活动,现场42位专家为市民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记者:吴会雄、陆海捷
编辑:宁平英
审校: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