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什么叫过度肥胖(过度肥胖的原因和害处主要有哪些)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多胖才算肥胖?超出这个范围都可判为过度肥胖

今天,由于饮食条件的改善,肥胖成了很多人困扰的问题之一。的确,肥胖人群患上疾病的风险比常人更高,这不仅仅会对生活造成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肥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肥胖与哪些疾病有关?

肥胖的判断标准

判断体重的标准,需按照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别进行计算。

女性最常用的是用身高减去100,再用实际体重减去标准体重,两者的差再除去标准体重。如果超重百分比处于20%-30%之间属于轻度肥胖;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30~50%属于中度肥胖,如果超重百分比已经超过了50%,就属于重度肥胖,需及时控制。

而男性只需要将计算标准公式的100换成105就可以进行换算了,计算的方法和女性的一样,通过计算的百分比判断人是否处于肥胖,是目前国际最标准的计算方法。

肥胖易诱发哪些疾病?

大多数肥胖人士主要因为内分泌紊乱所造成的,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还会造成脂肪过多堆积在体内,便容易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属于营养性肥胖,他们平时常吃高热量的食物,摄入量较高,且运动量较少,导致身体非常的虚弱。这种肥胖的人他们的父母有50%也是比较肥胖的人。

肥胖症和很多癌症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肠癌、胰腺癌以及乳腺癌,大多数肥胖人士患这类病症的概率也比常人高,部分肥胖的男性比较容易出现胆管癌。

但这并不表示所有肥胖的人都会得癌症,只是他们患癌的几率比常人高,而且肥胖的人要比正常体重的人更容易出现一些疾病。

生活当中有肥胖症的人,一定要学会自我约束,要从饮食方面做到少食多餐,而且也不能够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人,随着时间的增长,肥胖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不仅会出现“三高”的情况,还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要想使身体更加的健康,一定要让自己的体重控制到健康的范围内,这样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肥胖过度,“肾”为可怕

今天是世界肾脏病日,这一届世界肾脏病日的主题为“肾脏疾病与肥胖症”,呼吁大家“让我们动起来,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肥胖,远离肾病”。

上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联合营养科、普外科,在医院的小礼堂外举行了一上午的义诊。义诊时虽然飘着蒙蒙细雨,但是还是有不少肾病患者都带着自己的问题前来咨询义诊的医生,此外,医院还提供了免费尿蛋白及血压检测,免费资料发放。

义诊医生为患者答疑解惑

那么肾脏疾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肾内科的童玉娜老师告诉我们:肾脏病的发生是悄无声息的,并且没有任何的不舒服。因此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只有早期阻断了才不会引起后续的一些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的肾脏疾病。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定期去医院筛查一下尿常规。

如果还有朋友觉得自己已经有肾脏病了,童老师告诉我们,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面部水肿,和双下肢的水肿,以及伴随而来的腰痛。

在日常生活中,不运动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这三个问题统统都可能引起肾脏疾病。高血压会引起高血压肾病,更严重就会引起尿毒症。

义诊现场

如何预防肾脏疾病呢,肾内科和营养科的老师分别从药物和食物方面给我们进行了指导:有一些中药和消炎药都有伤肾的危害,在日常用药是要注意,如马兜铃酸。饮食方面,营养科的张君懿老师告诉我们:主食方面粗细搭配,白米饭里面尽量多加一些杂粮,如玉米渣或者燕麦,各种蛋白肉要搭配着吃,长期高蛋白对肾脏是有损伤的,并且正常人每天都要吃一斤蔬菜,建议一天吃12种食物。另外,一周中等强度的运动3-5次也是很有必要的哦,办公室一族也要避免久坐。总之,健康的生活方式,清单饮食,适当的运动,管住嘴迈开腿是没错的啦。

“肥胖影响的不仅是美观,更是健康。”市三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刘雁军表示,因为肥胖问题引发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疾病等问题的患者,已经不再是少数。目前,就有一位70岁的老太太正在接受治疗,1.58米的身高加上97KG的体重计算出的BMI指数达到38.85,已经属于重度肥胖,更是带来了重度脂肪肝、2型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一系列问题,其中肾脏健康也是受到了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系列因为过度肥胖带来的问题,老太太今日下午将接受减重手术。术后,老人的体重预计将下降至65kg左右。据了解,目前西南地区尚无65岁以上年龄者接受外科减重手术文献报道。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记者: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