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 引起代谢紊乱(肥胖引起代谢慢的原因)

邱医生说 0
文章目录:

肥胖伴有血压高,代谢紊乱已相当严重,向他学习35天减掉16斤

最近有一位专门从河南过来广州找我减肥的大哥,我认为很有分享的价值,今天就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减肥案例

这位身高167cm,体重97.5kg的河南大哥,在来找我减肥之前有高血压病已经在服药了,医院的医生也建议他要减肥,经过多番的“折腾”后,还是没有瘦下来;

在家人的极力推荐之下,他不远千里来到广州找我调理减肥;

来门诊面诊后,肥胖伴有高血压的他,已经出现了代谢紊乱的问题,如果不减肥,他很有可能会面临心脏病、糖尿病等情况发生,接近200斤的他必须要减肥了!

根据他的体质,我给他定制了专属的易瘦体质方案;已经55岁的河南大哥开始认真执行易瘦体质方案,踏上了减肥的道路。

发现问题

这位河南大哥是位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在前期的饮食中,经常出现白馒头、白面,而这些都属于精细碳水,可以很快被消化吸收,引起血糖波动,促进脂肪合成,对于减肥是非常不利的;

(前期饮食)

经过营养师的指导后,喜爱吃面食的大哥,后期饮食比较清淡,都是吃荞面面或玉米番薯等粗粮为主,体重也开始平稳下降了。

(后期饮食)

认真并能坚持减肥的他,从6月3号开始执行方案到7月7号,体重从93.8kg减到85.45kg,35天减重8.35kg;对于大基数的他,首要任务是减体重,而这个减重效果已经非常不错了!

(减重数据)

总结

为什么他的减重效果这么好呢?

根据我的营养师反映,这位已经55岁的大哥积极、准时向营养师打卡,外出基本也能按照食谱吃,每天坚持运动,自控能力max,被称为“优秀学生”也不为过吧~

关键还是他能虚心接受我们的建议,拥有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我和营养师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

1、信任感

医患之间的信任真的很重要!

我前面也提到过,他是家人推荐过来的,他的家人与本人都对我还是比较信任的(骄傲脸.JPG);

信任就像一道桥梁,如果你不信任我,我讲再多你也听不进去,也不会去执行,减肥方案再好,减重效果只会大打折扣。

2、执行力

拥有强大的执行力是很重要的,遇到好的减肥方案,也需要你认真配合,才能拥有好的减重效果;

这位大哥本身就有高血压,看诊的时候我也给他分析了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爱惜身体的他,虚心接受营养师和我的建议,认真执行方案,执行力max。

3、自律

运动在减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运动对男性减肥更有益处,根据营养师反映,这位大哥每天都会坚持运动,风雨无阻;这么自律的一个人还不瘦,那就说不过去了~

后续建议

我跟我的营养师团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这个案例有分享的价值,但我认为他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1、饮食

看诊的时候,我发现他的体质是比较寒的,但是他总会吃一些生的蔬菜,这样对他是很不好的;

我建议他将蔬菜煮熟,在煮的过程中可以加些生姜、花椒等,帮助他散寒祛湿。

2、运动

我之前就有跟大家科普过,大基数的人是不建议做太多下肢的运动,对膝盖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因此建议他多做一些上肢的运动,比如哑铃、游泳等运动。

3、血压问题

尽管他现在的减重效果很好,但是接近200斤的他还是需要继续减重,而且减重后的他血压也逐渐稳定了下来,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将体重减下来,血压得到稳定后还有停药的可能性。

肥胖伴有血压问题,很大可能已经出现代谢紊乱的问题了,这类人必须要减肥了,否则你将会面临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困扰,减肥迫在眉睫!

THE END

我是中医邱超平医生,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和收藏。

关注儿童肥胖代谢异常,守护宝贝健康成长

来源:【首都儿科研究所】

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开设肥胖代谢专病门诊,通过专业的医疗服务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儿保持健康体重和代谢状态,防治慢性并发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儿童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热量、精细化的食物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而运动量却相对不足,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日益严峻。最新调查发现,中国儿童超重肥胖率近20%。

儿童超重肥胖常常合并多种代谢紊乱,据调查数据显示,合并高尿酸血症37.6%-64.5%,非酒精性脂肪肝23%-77%,高脂血症可达50%,糖代谢异常20%-30%,高血压20%-40%,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9%。其他还有合并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紊乱等。超重肥胖儿童中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较正常儿童发生率明显增高。儿童时期的肥胖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约41%-80%的孩子在成年后仍然会保持肥胖状态,从而增加成年后患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骨和关节损害、性功能异常及肿瘤等慢性病的风险。因此,肥胖以及合并代谢异常,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一大隐患。

肥胖代谢专病门诊的开设,正是基于对儿童肥胖问题严重性的深刻认识。门诊拥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内分泌专家、营养师、精神心理师等组成的医疗团队,将通过对患儿的全面的身体检查、病史采集和辅助检查,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方案将涵盖饮食调整、运动指导、心理干预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此外,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让他们在面对肥胖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

在肥胖代谢专病门诊注重与家长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将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亲子活动,帮助家长了解肥胖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同时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运动,享受运动的乐趣。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关注儿童肥胖代谢异常问题,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文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代谢异常、诱发肾脏衰竭、降低免疫功能……脂肪肝伤的不只是肝

受访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杜顺达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主任医师 叶 峰

随着超重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脂肪肝患者也与日俱增。很多人认为,脂肪肝的危害仅限于肝脏,但近期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的一篇综述表明,脂肪肝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涉及全身健康,不可忽视。

我国脂肪肝患者超2亿

肝脏具有500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巨大的“解毒工厂”。它由很多微小的肝细胞组成,正常情况下呈深红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且带有一定韧度。当过多脂肪不能被肝脏代谢运输出去,沉积在肝细胞内和肝细胞间,就会形成脂肪肝,使其呈黄红色,具有饱满感,且质地十分糟脆。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杜顺达告诉《生命时报》记者,2017年他曾为一位孕产妇急诊会诊,该患者身高1.6米、体重200多斤,不小心摔了一跤便发生肝破裂。正是因为脂肪肝,她的肝脏才变得如此脆弱。

正常情况下,脂肪细胞或脂肪样变的肝细胞仅占全部肝细胞的3%~5%,如果超过5%,即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则为重度脂肪肝。杜顺达介绍,多数脂肪肝患者是腹型肥胖,早期没什么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肝细胞受损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可伴有食欲下降、乏力、肤黄尿黄等症状;肝脏受损严重时,可能出现肝掌,即手掌根部有片状充血或红斑,颈部、前胸、后背也可能有放射性蜘蛛痣。

近些年,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脂肪肝患者已超过2亿。2019年《柳叶刀》杂志统计,全球脂肪肝发病率为22%,我国比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2018年数据显示,B超诊断的脂肪肝患病率10年间从15%升到31%以上,脂肪肝已超过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杜顺达说,近年来,中青年脂肪肝的发病率增长较快,患肥胖、脂肪肝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脂肪肝不只伤肝

上述综述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涉及代谢紊乱、脂毒性、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纤维化、肠道功能等多个方面,它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和某些肝外恶性肿瘤有关,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肝外癌症和相关并发症。数十项荟萃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64%,病情越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脂肪肝患者得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19倍,尤其肝纤维化严重时,风险高达3.42倍;脂肪肝患者得慢性肾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1.43倍,在晚期纤维化脂肪肝患者中,风险增加到2.9倍;脂肪肝患者的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也比一般人增加56%~20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杨松说,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分。代谢综合征是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系列疾病,除了脂肪肝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肝外癌症等,都是代谢综合征这根藤上的几个“瓜”。

“得脂肪肝只是一个节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主任医师叶峰解释,患者之前可能有很多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运动不足,导致血脂、血糖异常等。但肝脏具有代偿作用,使得异常没有表现出来,当代谢异常发展到一定程度,肝脏无法代偿了,就会出现脂肪沉积,肝脏处理毒素的能力渐渐下降,合成功能、排泄功能、降解功能等全面受损,就会使其他器官受累。并且代谢异常产物还会加重肝脏功能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代谢综合征以及机体多器官损伤。

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肝脏是保持血糖平衡的核心器官,正常情况下,摄入过多的糖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里,当机体需要时再转化释放出来。但如果摄入的糖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过多的糖就会跑到血液里,造成或加重2型糖尿病。脂肪肝形成后,肝脏处理血糖的能力显著下降,从而无法保持血糖稳定,促使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有一个共同的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因此这两个疾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脂肪肝患者的脂肪代谢会出现异常,使血脂增高。血液中黏稠的脂质过多,日积月累附着在血管壁上,带来全身性血管损伤。如果附着在心脏的血管上,一点点堵塞,就会造成冠心病;如果附着在脑血管上,严重时就会形成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脂肪肝与慢性肾病。脂肪肝会造成血糖、血压、血脂升高,而高血压、高血糖等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进而发展为肾炎,使肾功能变弱,严重的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脂肪肝与肝外癌症。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脂肪肝发生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随时“监视”并发现变异细胞,免疫细胞会把肿瘤细胞杀掉。当肝脏堆积了大量脂肪时,会发生慢性炎症,排出的胆汁出现异常,肠道菌群出现紊乱,久而久之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癌细胞更易在体内增殖,导致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非肝癌症的发生。

健康生活给肝“减脂”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超重和肥胖是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几位专家都表示,要想预防及改善脂肪肝,必须从饮食、体重和运动等方面入手。

控制体重。脂肪肝的首要治疗目的是减轻体重。《胃肠病学》杂志上一项为期52周的研究显示,若体重减轻5%以上,58%的脂肪肝患者症状得到减轻;若体重减轻10%以上,脂肪肝缓解率达到90%,纤维化逆转率达45%。建议脂肪肝患者每周减重0.5~1千克,一年内体重减轻5%以上,直至达到健康体重。

均衡饮食。杨松说,脂肪肝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但也并非“一口红烧肉都不能吃”,重点是保证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均衡摄入,每天能量摄入要负平衡500~1000千卡,形成热量缺口。目前研究认为,地中海饮食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多吃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适量饮用咖啡或茶也有助防治代谢紊乱。此外,轻断食饮食(每周5天正常饮食,2天摄入正常能量的1/4)有益于改善代谢,适合肥胖的成年人,但低血糖、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不适合。

规律运动。2020年,《中国消化杂志》刊文指出,有规律的运动,如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训练能有效减少肝内脂质,改善肝功能和外周胰岛素抵抗。建议有氧运动遵循“3—5—7”原则,即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不超过1小时,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钟。可选择游泳、慢跑、骑车、快走、跳舞等,心肺功能不良或有氧运动不耐受的患者可选择抗阻运动,建议每周进行2~3次轻中度阻力性肌肉训练,如举哑铃、俯卧撑、弹力带训练等。

调节肠道菌群。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菌群调节对脂肪肝的病理发展有确切影响。运用益生菌和益生元调节脂肪肝患者的肠道菌群,可减轻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变性和炎症,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此外,专家提醒,尽管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仅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的1/7,但危害也非常大,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饮酒。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