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肥胖阶段划分(腹部肥胖阶段划分为几类)
- 1、\u0026#34;腹型肥胖\u0026#34;或致命,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海吃海喝的你快自测
- 2、什么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会有哪些危害?
- 3、孩子肥胖3阶段易发生!涨知识:判断肥胖看4项指标
\u0026#34;腹型肥胖\u0026#34;或致命,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海吃海喝的你快自测
"腹型肥胖"或致命,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海吃海喝的你快自测我们口中常说的"将军肚""游泳圈"其实就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又称为内脏型肥胖、中心性肥胖,过多的脂肪不仅堆积在皮下,更重要的是堆积在内脏,内脏脂肪堆积的腹型肥胖危害很大。
"内脏肥胖"的另一典型症状是脂肪肝,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具有低龄化发病趋势。据统计,每年节日前后是发病高峰。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内脏脂肪游离入门静脉,会直接对肝脏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脂类代谢异常。
另一方面,许多人节前节后忙于应酬,吃多了又少动,能量消耗少,增加的全部营养物质就跑到肝脏内储存起来,成了"大仓库",脂肪肝当然发生。
除此之外,腹型肥胖还会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类疾病,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根据美国CDC的最新报告显示,腹型肥胖是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绝经后乳腺癌、胆囊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子宫癌和结肠直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腰围每增加11厘米和肥胖相关的十种癌症(比如肾癌肝癌)增加 13%,大肠癌的风险增加22%。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腹型肥胖?腰围/臀围判断腹型肥胖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 cm。
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内脏型肥胖,即腹型肥胖。
当你站立时,量腰围和臀围的尺寸,臀围以臀部最大处为准,然后用腰围尺寸除以臀围尺寸,得出腰臀比。
如果某人的腰围是79厘米,臀围是92厘米,那他的腰臀比便是0.86。男子腰臀比的上限是0.85至0.9,女子为0.75至0.8,超过这个范围就可以定义为腹型肥胖。
测量腰、臀围的方法如下:测量工具为无弹性卷尺,穿薄形的紧身衣裤进行测量。测量时,卷尺紧紧地贴在皮肤上,但不能陷入皮肤,测量数据应精确到毫米。
测量腰围时,把卷尺放置于肚脐水平处,在呼气结束时测量;测量臀围时,把卷尺放在臀部的最大周长处。完成测量后,用腰围数据除以臀围数据,得出腰臀围比例,用以评定腰臀围比例等级。
测量的原理过多的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是直接相关的。
腹部有大量脂肪堆积的人腰臀围比例高,他们比腰臀围比例低的人更容易患代谢综合征,引发心血管病的危险。男人容易长腰腹,女人容易长臀部,这是个常见的生理现象。
当男人的腰围增加到2尺8寸,即93公分以上,女人的腰围长到2尺4寸,即80公分以上时,就要意识到腰腹部脂肪过于肥厚,使身体的负担加重,对心脏的压力增大,是个临界信号,要引起重视。
人是动物,必须要锻炼,有氧运动是对人体最受益,像游泳、慢跑运动对于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
据调查快步走可以提升体内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掉的内脏脂肪比慢走要多47%。每次运动至少要45分钟。
平时可多食用膳食纤维。因为膳食纤维,具有吸水作用,吸水后体积增大,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摄入。摄入的热能减少,在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也下降,最终使体内脂肪消耗而起减肥作用。
杜绝暴饮暴食、偏食肉类、贪食甜点、长期大量饮酒抽烟,以此减少脂肪的摄入,避免脂肪在内脏的堆积。
3、呼吸人体存在3种呼吸方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
腹式呼吸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能,还对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生命活动等皆有重要意义。
关注@妙手医生随时问医
更多阅读
你哪个部位胖?请对号入座
减肥请注意!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全新BVI已推出,2个月高效瘦身
导致肥胖的真凶:肠胃中脂肪酶,减肥从源头抓起
什么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会有哪些危害?
肥胖是全球范围的健康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大家也都知道,肥胖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就属于肥胖。但其实,即便体重不超标,也有可能是肥胖。家庭医生在线编辑提醒,大家需要警惕腹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腰围超标,它可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不得不防。
什么叫做腹型肥胖?
肥胖有两个测算标准,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BMI,也就是体重指数。计算方法是用体重(单位公斤)除以身高(单位米)的平方,国际上认为BMI超过25属于超重,超过30则为肥胖,对中国人而言,理想BMI应在20-22之间。
至于腹型肥胖,主要测量数据就是腰围。我国成年男性的腰围应在90厘米以内,女性腰围则不宜超过80厘米,否则即便体重不超标,也可认为是腹型肥胖。还可以计算腰臀比,男性数值大于0.9,女性数值大于0.85,也属于是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腹型肥胖患者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走在大街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个顶着大肚子的人,除了少量的孕妇以外,其实大多都是腹型肥胖的患者,或者说潜在患者。
大家都知道,肥胖是一种疾病,可带来一些列的相关并发症,严重甚至可以致死,与普通肥胖相比,腹型肥胖患者由于腹腔内脂肪含量更多,因此其危害性也会更高。
首先,腹型肥胖可以诱发脂肪肝,腹型肥胖患者会出现内脏脂肪超标的现象,这些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以肝脏为代表的器官带来损害,从而引发脂肪肝。
其次,腹型肥胖患者也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这是由内脏脂肪太多导致的新陈代谢紊乱以及脂肪肝所导致的。
此外,腹部脂肪过多还可能会压迫到肺部,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和困难的现象,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进而出现全身乏力、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高血压。
为什么现在腹型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总的来说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都有关系,就目前而言,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久坐不动都是导致腹型肥胖的原因之一,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平常一定要少吃多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要防止腰围不觉一天天增加哦~
孩子肥胖3阶段易发生!涨知识:判断肥胖看4项指标
肥胖已经是威胁到现代人健康杀手之一,且是造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症候群的重要因素。根据2013发表在JAMA的研究报告,中国患糖尿病人数已达1.14亿,占总人口数的11.6%,约占全球糖尿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超出美国,4.93亿的为糖尿病前期,为总人口数50.1%。儿童患有第二型糖尿病,最大的因素也是肥胖和缺乏运动。
无论是成人或儿童糖尿病的预防,务必由远离肥胖着手!
一、孩子肥胖三个阶段易发生!
在医学上所谓“肥胖症”是指“体内的脂肪贮存过多”,大致上可分为“脂肪细胞增殖型”和“脂肪细胞肥大型”两种类型。
脂肪细胞增殖型
脂肪细胞的数目增殖为正常的3~5倍。有肥胖症的人,十之八九是属于此一类型,造成的原因并不很明确,通常有家族遗传倾向。
一生当中,1~4岁、7~11岁以及青春期,较容易有脂肪细胞增生的现象。
在这个时期出现肥胖的孩子,有70%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期,因此此种肥胖大都在早期出现。多余的体脂肪,匀称地分布在四肢和躯干。当体重下降时,大都是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及水分量减少,而不是脂肪细胞数目减少。换言之,此类型的肥胖,就很难恢复至平均理想体重。
千万别在孩子小的时候,养出脂肪细胞增殖,因脂肪细胞数变多,要比变大更难恢复正常。
脂肪细胞肥大型
成人之后,体内的脂肪细胞数目较固定,此类型的脂肪细胞数目正常,但脂肪细胞体积肥大,以至贮存的脂肪量增加。因此,脂肪细胞肥大型大都发生在成年之后及怀孕时期,或是因其他疾病诱发而成,例如,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此类型肥胖,脂肪的堆积大都集中在躯干上,例如腹部、臀部、三角肌以及后上颈部。
一旦施行正确减肥,脂肪细胞缩小,就会瘦下来,较脂肪细胞增殖类型肥胖容易改善或控制。
二、判断肥胖掌握4个指标
不少妈妈都很担心,自身或孩子是否属于肥胖儿。以下4个指标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
1.身体质量指数 (BMI)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根据个人的身高和体重(BMI=公斤/尺2)的比例加以计算。作为肥胖程度的指标,但无法判断身体含脂肪比例的程度。数十年的研究显示,BMI不仅提供了“肥胖”的一个评估指数,也提供体重与罹患心脏疾病、糖尿病、癌症和总死亡率的相关性。
20岁以上成年人
BMI 18.5~24.9属正常范围
BMI25.0~29.9则归为“体重超重”
BMI30.0或以上则称之为“肥胖”
2~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定义不同于成年人,末成年之前其成长速率,个别差异很大,必须依据年龄和性别来判断。在美国是依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所制定标准的生长曲线图:
体重指数在其年龄和性别的第85至94百分位,视为超重
体重指数在95百分位以上则被认为是肥胖
2.体脂肪比例
体脂肪的比例和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袭息相关
BMI很难判断一个人体脂肪的比例,例如东方人的BMI或许不高,但体脂肪比例很高,由于缺乏运动。
体重轻的人不一定比体重重的人健康
不少人以为减重就是减肥,经常只是把水分、肌肉和骨质减掉了,以致忽略体内及血管内脂肪沈积的多寡,也就是所谓“隐藏性肥胖”的问题。 瘦子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的机会,必然比肥胖者的机率来得低,也比较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但并不代表瘦子不会有三高问题。
理想的体脂肪参考值,如下:30岁以下女性,体脂肪应小于24%
30岁以上女性,体脂肪应小于27%
30岁以下男性,体脂肪应小于20%
30岁以上男性,体脂肪应小于23%
3.腰围
对成年人而言,这是个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测量腰围尺寸以判断是否有“腹部肥胖”。 这是一个腹部脂肪堆积的指标,与BMI无关。简单地说,腰带愈长寿命愈短。
女性腰围尺寸在35英寸或更高, 男性为40英寸以上的腰围,认定为腹部肥胖。(小编备注:1英寸=2.54厘米)
4.腰围与臀围的比例
当知道腰围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检视腰围与臀围的比例。腰围与臀围的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指标。这种测量比例,用来了解腹部脂肪贮存,是否超出参考比 例。如果腰围测量值很高,但腰围与臀围的测量比例较低,瀰患心脏疾病的风险,较另腰围和腰围与臀围比例两者都高的一个人来得低。
腰围与臀围的比例:男性在0.95或以下是低危险率,0.96-1.0是中度危险率,1.0以上是高危险率女性在0.80或以下是低危险率,0.81-0.85是中度危险率,0.85以上是高危险率苹果型也就是腰大臀小的人,具有心脏血管疾病的危险率,较梨型腰小臀大的人来得大
两招预防宝宝发胖
远离热量高,例如含糖及油脂高的食物
饮食上要避免油炸的食物、甜食、糕饼、含糖饮料。
奶制品的饮用往往在宝宝饮食中占有相当份量,尤其是油脂含量:两岁以下的孩子提倡母乳喂养,如喝配方奶必须饮用全脂奶 (含脂肪3.4%左右),两岁以上可以改用减脂奶 (含脂肪2%),或低脂奶 (含脂肪1%),以降低油脂的摄取量。
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不仅可以减少肥胖的机率,且有益于身心的均衡发展,运动的培养更应该视其为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
西安玥姮心智母婴护理中心 美好孕产婴科研培训中心
喜马拉雅FM 蜻蜓FM 荔枝FM搜索:高级母婴护理tina老师 收听更多母婴知识。
用爱与科学呵护新生命的成长 开设家人母婴课堂。
微信公众号:yhxzjz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