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双腿肥胖都是青筋(腿胖身体瘦是什么原因)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腿上“青筋凸起”小心静脉曲张

据统计,约10%的国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静脉炎、老烂腿等周围血管病。

虽然绝大部分静脉曲张在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也很少危及到生命。但是,静脉曲张进展到一定程度,其并发症可以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静脉的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而下肢是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

形成原因

★ 遗传

静脉曲张多有遗传性,假如家庭成员患有静脉曲张,那么其他成员的机会也会大大升高。

★ 久站、久坐

由于需要长时间维持相同的姿势,比如售货员、教师、白领、医生等,以至于血液难以循环,淤积在下肢静脉血管中,长此以往,静脉瓣膜被破坏,引起静脉压过高而造成下肢静脉曲张。

★ 便秘

长期便秘者排便时长时间处于蹲坐状态,抑制下肢小腿血液循环,导致血管内部增压,血液堵塞,血管瓣膜受损,也易导致静脉曲张。

★ 肥胖

肥胖人群厚重的脂肪导致血液很难被输送到上半身,同时下肢的承重较大,使下肢静脉压力增加。

★ 吸烟饮酒

经常吸烟喝酒的人,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影响血液循环,也容易出现静脉曲张。

如何预防

☆ 避免长时间站或坐:避免久坐久站不动。坐的时候,不要盘腿而坐站;站的时候也要不时转变站立的重心,这对静脉曲张的预防有好处。

平时可利用弹力袜对下肢静脉形成的压力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脏,尤其是需要久站的人群。而在休息或平躺时,把下肢抬高于心脏高度处,能帮助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

☆ 积极运动:经常锻炼,特别是要经常散步。这样可以锻炼腿部的力量,增加腿部血液循环,强化腿部血管,这对静脉曲张的预防是十分关键的。

☆ 低盐清淡饮食饮食:患者体内如果含有较多的盐,会导致体内吸水过多,引起小腿肿胀,对血管造成压力。

☆ 控制体重:减重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上半身体重对下肢静脉造成的额外压力。

☆ 戒烟控酒

如果,出现了病情变化,应咨询专科医生建议。

来源: 吉林12320

腿上出现“蚯蚓”状青筋 小心下肢静脉曲张

你是否在不经意间发现腿上出现“蚯蚓”状的青筋?你是否时常觉得腿部沉重、乏力,甚至会出现胀痛不适?你是否发现这些症状在睡了一晚后会明显缓解,而到了下午或长时间站立、行走后又明显加重?如果是,你可能患了下肢静脉曲张!

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省煤炭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杨世国,他表示,这些青筋其实是皮肤表面的静脉血管,其显现甚至是突出曲张,与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等情况相关。

哪些情况易诱发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杨世国说:“静脉曲张实际上就是血液蓄积、静脉管壁薄弱等原因而导致静脉血管迂曲、扩张。最常见的就是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由于血管的静脉瓣膜出现了问题,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使下肢血液回流出现障碍,久而久之皮肤表面的浅静脉血管就会由于压力出现迂曲扩张。另外,当胎儿、肿瘤等压迫到静脉血管时,也可能出现静脉曲张的问题。”

他表示,对于没有先天性血管问题的人来说,静脉曲张主要是因为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甚至是长时间坐着不动所导致的。其中久坐不动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过去认为静脉曲张与长期站立和负重的关系最大,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时间坐着并且不经常变换姿势也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良的原因。白领女性、教师、餐厅服务员、护士、搬运工、肥胖人群等都是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

静脉曲张早期是否需要治疗

静脉曲张需不需要治疗?也许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静脉曲张更多地是影响美观。王女士就是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她患上静脉曲张已经10多年了,脚上的“青筋”早从最初的一条条突起变成了现在的团状。但她认为除了不太好看之外,没对生活产生什么影响,除了走路时偶尔会出现发麻、胀痛等症状也没有太大的不舒服。“这么多年都这样,也没什么问题。我年纪大了也不在乎这些,还需要去治疗吗?”杨世国表示,静脉曲张的发展因人而异,有的人“底子好”,静脉曲张发展不快;而有的人随着退休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使静脉曲张的发展有所缓解。但当静脉曲张发展到后期,不少患者下肢皮肤会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呈现黑色,还会出现脱屑、瘙痒、湿疹、溃烂坏死、破裂出血甚至是形成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杨世国介绍,看到青筋暴露时不要过于紧张,这种情况不一定是静脉曲张,有的是由于个人体质问题,如身体消瘦的人群体表的浅静脉容易暴露出来,而长期体力运动或者运动员,静脉血管也相对较为粗壮。但如果突出的静脉血管越来越多,并且慢慢变成弯弯曲曲的“蚯蚓”状就要引起重视了。建议去医院检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解决原发病后,才进行静脉曲张的治疗。治疗方式分为药物、射频、激光、注射硬化剂、外科手术等方式。

静脉血栓重在预防

尽管目前静脉血栓有比较成熟和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杨世国强调静脉血栓应重在预防。尤其是高发人群和有家族史的人群,都应该注重日常保健。他建议出现静脉曲张的人群可以考虑穿着医用弹力袜,对皮肤表面产生保护力,使曲张的静脉不再向外膨胀,同时也可以促进静脉血的回流,不仅具有治疗的作用,也有预防静脉曲张的效果。

另外,在休息的时候可以多把腿抬高,还可以结合按摩手法,由踝部向膝盖方向揉搓小腿肌肉,以促进静脉血回流。久坐少动的白领人士建议每一个小时都起来走动走动,也可以在休息间隙做一做下肢保健操,通过加强腿部肌肉收缩方式,促进下肢血液的循环。下肢健身操每次20秒,做3-5次。第一,把双手放在膝盖上,用力向下按压。同时用力将腿部稍微抬起离开地面,抗地心力可引起腿部肌肉的收缩,挤压血液流通。左右脚分开进行。第二,双手放在膝盖外侧,用力向内压。同时腿部用相反的力道向外顶,引起腿内侧肌收缩。第三,双手握拳平放在膝盖内侧,用力向外推。同时大腿用力向内侧挤压拳头,形成对抗力加强了腿外侧肌肉收缩。

腿上“青筋”凸起,当心下肢血栓!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危险信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自己或者家人的腿?是不是有些人腿上会冒出一些弯弯曲曲、像蚯蚓一样的青筋?很多人觉得这是“老了”的正常现象,没当回事儿。但今天我要提醒大家,这些凸起的“青筋”,很可能是下肢浅静脉血栓发出的危险信号!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下肢浅静脉血栓。咱们腿上的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动脉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静脉则负责把血液送回心脏。浅静脉,顾名思义,就是比较靠近皮肤表面的静脉。如果这些静脉里形成了血栓,也就是血液凝结成块堵住了血管,就叫下肢浅静脉血栓。

这个血栓形成的过程,就像水管里的杂质越积越多,最终把水管堵住一样。血栓堵塞了血管,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腿部出现一系列症状。

那么,下肢浅静脉血栓有哪些表现呢?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腿上的“青筋”突然变得明显、凸起、甚至摸起来硬硬的,还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 腿部疼痛: 患肢可能出现疼痛、酸胀感,尤其是在站立或行走时更加明显。
  • 局部红肿: 患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发热,触痛明显。
  • 皮肤发硬: 血栓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变得发硬,感觉不舒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症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腿部轻微不适,很容易被忽视。根据今日头条健康频道的相关数据,很多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早期都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病情加重才去就医,延误了治疗时机。

下肢浅静脉血栓虽然不像深静脉血栓那样可能引起肺栓塞的严重后果,但它同样会影响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比如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导致腿部长期肿胀、皮肤溃疡等。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得下肢浅静脉血栓呢?一般来说,以下人群要特别注意:

  • 久坐久站的人: 长期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形成血栓。
  • 肥胖人群: 肥胖会增加血管压力,容易导致静脉血栓。
  • 高龄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容易形成血栓。
  • 有静脉曲张的人: 静脉曲张会影响血液回流,增加血栓风险。
  • 长期卧床或手术后的人: 长期不活动,血液循环减慢,也容易形成血栓。

给大家的建议是:

  1. 重视腿部异常: 如果发现腿上出现不明原因的“青筋”凸起、红肿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拖延。
  2. 适度运动: 不要久坐久站,每隔一段时间要起来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
  3.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穿弹力袜: 对于有静脉曲张或长期需要久坐久站的人群,可以考虑穿弹力袜,帮助促进血液回流。
  5.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都有助于血管健康。

总而言之,下肢浅静脉血栓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如果不重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我们要提高警惕,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才能防患于未然。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下肢浅静脉血栓,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