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症状(肥胖症的症状和危害)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病态肥胖”的十大信号
所谓“病态肥胖”,就是肥胖已经导致了内分泌或代谢功能的紊乱,产生了并发症,或肥胖的发生是由于某些原发疾病所致,减重有时可以消除病态肥胖,但有些情况下治疗原发病才是消除肥胖的根本手段。
本文列举了临床常见的几种病态肥胖伴发症状,若出现这些情况,应引起注意,并及时诊治。
01、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角质增生,严重时表现为天鹅绒状的疣状突起,使患者总有一种洗不干净的感觉,以颈后、腋下最为常见。
真性黑棘皮病与遗传和恶性肿瘤有关,并不多见,而临床上常见的黑棘皮病多与过度肥胖有关,尤其是伴有内分泌紊乱的肥胖患者。
黑棘皮的出现是病理的信号,它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发展下去就会出现2型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等。
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有颈后、腋下明显的色素沉着,有些患者还伴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02、紫纹
紫纹的出现也是严重肥胖的一种表现,表现为腹部两侧、大腿内侧呈梭形、淡紫红色的条纹。这些患者还会出现满月脸、水牛背(颈后脂肪堆积)、将军肚(腹部脂肪堆积)。
这些症状多是肥胖引起的继发性改变,说明已经出现了皮质醇的增多,发展下去会引起骨质疏松、高血压、无力、低钾血症等。
但有些患者可能是伴有垂体和肾上腺的病变所引起。所以,出现上述情况要明确诊断后方能对症下药。
03、男性乳房发育
男性乳房发育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儿童在青春发育期或老年男性可出现一过性的单侧或双侧乳房发育,多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出现疼痛或影响美观的,可选择手术治疗。
某些肥胖儿童由于肥胖引起的内分泌紊乱、雌雄激素比例失调会出现乳房发育和性腺发育不良、男性女性化的异常改变,尤其在饮食不节制、喜食油炸食品和高碳酸饮料的患儿中更容易出现。此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减轻体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有些遗传性疾病如弗勒赫利希综合征,也可出现乳房发育并伴有其他发育畸形。
04、月经紊乱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女性神经内分泌功能正常的信号灯,对育龄期女性出现的闭经、绝经和月经失调等症状,一定要加以重视。
正常月经的维持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精神状态、生活环境和疾病以及药物影响。所以,出现月经失调一定要先找原因再治疗,肥胖本身和减重治疗都会引起月经失调,正常的脂肪含量对于维持女性雌激素的作用必不可少。
因此,科学减肥、正规治疗是肥胖治疗的原则。肥胖伴停经在年轻女性最常见的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高泌乳素血症,如出现泌乳、头痛、胸闷等症,应及时检查和治疗。
0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过度可造成肺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脂肪过度堆积引起肺扩张受限,氧交换降低,长此以往易致低氧血症,最终会发生白天嗜睡、夜间睡眠不良,称之为肥胖通气不足综合征。
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暂停持续10秒以上,每夜发作数十次,长此以往会导致脑缺血、缺氧,影响大脑功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最终出现慢性肺功能和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所以又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儿童时期肥胖如出现较严重的打鼾,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长期发展下去,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水平。
06、脂肪肝
约60%的肥胖患者可出现肝细胞脂肪变。大部分患者无症状,严重者体检发现肝大,B超检查可见明显脂肪浸润,肝功能检查出现转氨酶升高等异常。若按肝炎治疗反而适得其反,减轻体重可使肝脏功能恢复正常。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儿童期肥胖程度与脂肪肝患病率之间有直接关系,脂肪肝是肥胖的进展期,应及时终止其进一步发展,否则有1/3的患者可能出现肝细胞坏死性炎细胞浸润及肝纤维化。
07、腰围增粗
腰围增粗也是病态肥胖的一种信号,有些体重正常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腰围增粗,也会出现肥胖并发症,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这是由于腰围与代谢紊乱有明显的关系,中国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要引起警惕,我们常称之为“甘油三酯腰”或“内脏性肥胖”,其病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
08、食欲异常
有些肥胖儿童和患者出现食欲异常亢进,总有吃不饱的感觉,家长总认为胃口好不是什么坏事情。
其实不然,食欲异常有时是下丘脑综合征和胰岛素瘤的表现,下丘脑饱食中枢失调和摄食中枢功能亢进均可引起进食无度的现象,如伴有体温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应引起重视。
胰岛素瘤患者可表现为大量、反复进食,还会伴有心慌、出汗、头晕等症。严重肥胖的患者出现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异常,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感觉天天吃不饱,刚吃过饭就饿,越吃越饿,出现这些情况往往需要到医院治疗才能解决问题。
09、皮肤发黄,眼睑水肿
临床上以女性多见,多发生在分娩后女性或绝经期前后女性肥胖患者,表现为体重越来越重,全身无力,胸闷气急,眼皮肿胀和手脚僵硬,以为是肥胖引起,其实往往是产后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
甲减引起的体重增加多是水钠潴留、黏蛋白增多所致。若儿童患甲减可伴有明显的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障碍,就是我们常说的呆小病。成年型甲减主要表现为黏液性水肿。
由于代谢障碍引起胡萝卜素和胆固醇增多,表现为全身皮肤呈橘黄色且无光泽,尤其以掌心较为明显,是甲减的一个重要特征。
育龄期女性发病多导致不育和流产,老年发病多引起心功能不全,所以要积极处理,补充甲状腺素后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10、多毛
儿童多毛伴肥胖多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或性腺异常所致,尤其家长应引起重视,如果伴有性早熟和骨骼异常切莫放松警惕,需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染色体和内分泌腺体的系统检查。
年轻女性伴有多毛肥胖、月经失调以及婚后不育或习惯性流产,大多由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主要表现为雄激素升高和胰岛素抵抗,可通过药物治疗加以纠正。
30岁以上女性或绝经后女性出现肥胖、多毛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应排除内分泌轴功能失调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瘤,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60岁以上老年女性出现多毛、肥胖和女性男性化,与间脑组织和脑室、颅骨退行性改变及内分泌系统、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均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科普 | 疾病也会引起体重增加?
陈伟 医学减重专家陈伟 2022-01-18 今天
肥胖者同时还患有另一种疾病,被称为原发性疾病,而且肥胖就是由这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就是“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属于病理性肥胖,是因内分泌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肥胖者大都呈特殊体态,症状较单纯性肥胖明显。
在所有肥胖者中,继发性肥胖不到1%。有的时候,在原发性疾病被治好后,继发性肥胖也明显减轻。
继发性肥胖是哪些疾病引起的?
继发性肥胖症一般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包括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性肥胖、肾上腺性肥胖、胰岛性肥胖等,如发生在下丘脑—垂体的感染、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或性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疾病都可导致继发性肥胖症。
一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进食异常等)和药物因素导致的肥胖,也属于继发性肥胖的范畴。
哪些药物会增加肥胖风险?
常见的能增加肥胖风险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类固醇激素、磺脲类药物、胰岛素、β受体阻滞剂等,以及某些口服避孕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
当有些人因为失眠或者糖尿病吃一些药物时,体重会不断增加,这时要避免焦虑,第一步还是先治疗原发性疾病。遵循医嘱治疗,当原发性疾病被治愈或者被有效控制,体重自己会减轻。
当身体更加健康,你会发现减肥速度加快,所以说健康减重,有利于健康,而健康又有利于减重。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