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肝胆不好下身肥胖(肝胆不好下身肥大怎么办)

佰年健康 0
文章目录:

肉堆在哪里,病就在哪里!下身胖是肝胆不好,那么肚子胖是什么?

体型和脂肪分布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健康状况。尤其是体重过重或肥胖时,脂肪在身体特定部位的堆积可能预示着某些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体脂分布与健康之间的关联,特别是下身肥胖可能与肝胆问题的关系,以及肚子胖可能暗示的健康问题。

1. 体脂分布与健康

体脂分布的模式是评估健康风险的重要因素。通常,体脂分布分为两种类型:

  • 苹果型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即腰围较大。
  • 梨型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臀部和大腿。
2. 下身肥胖与肝胆问题

梨型肥胖,即下身肥胖,被认为与肝胆问题有关。这种关联可能包括:

  • 肝功能不佳:肝脏是体内主要的解毒器官,肝功能不良可能导致代谢产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影响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 胆囊问题:胆囊疾病,如胆结石,可能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脂肪在下半身堆积。
3. 肚子胖的健康风险

苹果型肥胖,即腹部肥胖,通常被认为是健康风险更高的体型。这主要是因为腹部脂肪与以下健康问题有关:

  • 心血管疾病:腹部脂肪与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 2型糖尿病:腹部脂肪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风险。
  • 代谢综合征:腹部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一组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的症状群。
如何判断肥胖类型

判断自己的肥胖类型可以通过简单的测量来完成:

  • 腰臀比:测量腰围和臀围,然后计算腰臀比。腰臀比较高通常表示苹果型肥胖。
  • BMI: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判断体重是否健康的另一种方式。
改善肝胆功能和减少腹部脂肪的方法

健康饮食

  • 低脂肪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 高纤维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帮助改善肠道功能和降低血脂。

规律运动

  •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助于减少腹部脂肪。
  • 肌力训练: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 限制酒精摄入:过量饮酒是肝脏疾病的重要原因。
  • 戒烟:吸烟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
结论

体脂分布的不同不仅关系到外观,更重要的是它与健康紧密相关。了解自己的体型和脂肪分布模式,采取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是维持健康的重要一步。

通过平衡饮食、规律运动和避免不良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减少因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

上身胖是脾胃不好,下身胖是肝胆不好,肚子胖是什么?

肥胖,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哪个部位胖,说明哪里有情况,请对号入座↓ ↓ ↓


1、上身胖:是我们的脾胃不好引起的;

2、下身胖:是我们的肝胆不好,肾经排毒不好造成的;

3、胳膊粗:是我们的肠胃不好,心肺功能弱,心经,大肠经不通导致的;

4、后背肥胖:是我们的膀胱经不通导致后背肉厚,月经普遍不好;

5、腹部脂肪堆积:主要是我们的宫寒导致;

6、全身胖:馋,懒造成!!!

上身胖

上身胖: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的。

如果是脾胃虚弱,水湿便得不到正常的运化,生成痰浊淤积在体内;如果是胃肠腑热,食欲过旺,人老有饥饿感,总想吃东西,导致营养摄入过盛,上半身便会发胖,形成苹果形身材。

下身胖

下身胖:肝胆不好、肾经排毒不好导致的。

人体内存在许多毒素,如自由基、胆固醇,脂肪、尿酸、乳酸、水毒和淤血等,肝胆肾是人体的几大主要排毒器官,肝经、胆经、肾经都是自上而下循行,若这些肝胆肾出了问题,经络排毒不畅,脂肪代谢缓慢,毒素容易积累淤积在下身,造成下半身肥胖(梨形身材)。

胳膊粗

胳膊粗:肠胃不好、心肺功能弱导致的。

心经、大肠经主要经过我们的上肢,心经和大肠经不通,体内毒素等容易淤积,导致胳膊肥胖。

后背肥胖

后背肥胖:膀胱经不通导致的。

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有67个,而且主要部分都在人体的后部——后背和腿后侧。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同时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

经常久坐后背部、肩颈部会变得僵硬,长时间如此造成背部经络淤堵,严重影响新陈代谢,背部容易囤积过多的脂肪。另外过度的贪凉引起背部受寒,膀胱经不通,内毒不能及时排出,脂肪代谢减缓,导致脖子粗和背部肥胖。

腹部脂肪堆积

腹部脂肪堆积:带脉淤堵,脾胃虚寒、经络堵塞导致的。

所谓“带脉”,指的是位于腰腹之间、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惟有“带脉”横向环绕一圈,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脾胃虚弱带脉就容易堵塞,带脉一旦堵塞,就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造成腹部肥胖!

怎么改善?

1、祛湿寒调脾胃

脾胃虚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其他地方还好肚子却很大,就好像肚子有气往外鼓、腹胀的感觉。平常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为身体升温、达到排寒湿的作用,调理好脾胃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轻揉耳轮通肾气

方法: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功效:“肾,主骨、生髓”,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

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3、常捶背疏通经络

适度捶打背部可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达到消除疲劳、宁心安神等作用;

同时,捶背还可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强化人体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艾灸疏通经络

艾灸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改善毒素淤堵的情况,还能有效减肥。

常灸穴位有气海、太冲、合谷、三阳络、承扶、附分

疏通经络的方法其实很多,可以找相关专业人士疏通哦,减掉脂肪,从疏通经络开始!

肥胖带来妇科病怎么办?专家为你来支招

龙年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和“贾玲一年减肥100斤”的话题,让不少人再次燃起减肥决心。殊不知,胖着胖着,一些妇科病也可能随之而来,因肥胖引起女性妇科及生殖健康问题的群体,如何在减重和妇产科治疗之间做好科学兼顾呢?超重对女性健康又有着怎样的危害?跟随记者一起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看看。

长期月经失调甚至闭经2-3月,伴随体重肥胖,小石(化名)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体重管理,实现循序渐进的减重,内分泌激素水平逐步回归正常。小石告诉记者,治疗干预几个月,瘦了十几斤,走路也不再像以前体胖时觉得累。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翁晓晨表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肥胖人群一般要求减重5~15%,才可能维持正常月经状态。翁医生提到,肥胖诱发女性疾病并不少见,除了月经失调,还有不孕症人群、辅助生殖受阻人群、孕期肥胖人群,以及产后肥胖人群。

因宫腔黏连,辅助生殖过程受阻的市民孙女士也前来治疗,她需要首先解决的也是体重管理:“胖已经影响到我个人健康了,我在别的科医生也是建议我先过来做一下体重管理,我并不是一味追求减肥。”孙女士坦言。

翁医生介绍,孙女士首先在妇科进行了宫腔镜治疗,去除宫腔粘连,但因肥胖导致宫腔环境血粘度较高,血流阻力提高时胚胎就不太容易着床。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一是减肥,二是调整她的内分泌状态,改善宫腔环境及血流状态:“她现在治疗了两个月左右,后面再调理一个月,就可以准备进入胚胎种植周期。”

通常意义上,大家认为肥胖会影响形体外观、血糖血脂血压指标异常及肝脏等器官受累,其实少有关注到过多的脂肪堆积,表现在女性生殖系统,也会有产生相应问题,比如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卵子质量不高、排卵困难、中年卵巢早衰、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等。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王书云在采访中科普道,我们是直立动物,盆腔承受了腹腔绝大部分的压力,当内脏脂肪堆积时,盆腔的承重会特别明显,直接反映到女性生殖系统的承重上,导致微循环血流滞缓,由此引发一系列紊乱。中医的观点认为,女性健康与其冲、任二脉休戚相关:“所以我们中医的妇产科,核心就是围绕着冲、任二脉的调理。我们中医所谓减肥其实也是围绕这一点,不光是脂肪减少,也要减少女性生殖系统的压力问题。”

记者了解到,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发挥妇产科及中医特色,利用针灸、耳穴治疗、穴位敷贴、穴位电刺激、埋线等中医辅助手段,为妇产科肥胖人群进行“科学减重”和“妇科兼治”的健康管理。对于网络流传的各类减肥绝招,医院专家也从女性健康角度提出建议——“体重骤减”和“抑制进食”的体重管理方式并不可取。

王书云医生提到,人体的脏腑需要一定的脂肪、蛋白质,如果体脂下降过快,意味着整个脏腑津液和蛋白质,尤其是重要酶的丢失。因此,体重骤减往往会以器官功能损伤作为代价,所以快速减肥我们是不赞成的。

其次,王医生提到,凡是能够严重影响一个人食欲能力的减肥方法都存在着隐患,因为人体胃肠道既是重要的食物吸收器官,同时也是人体非常大的一个内分泌器官,更是我们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削弱了胃肠道功能,代价就是内分泌紊乱。

“比如我们身体内80%以上的多巴胺和血清素都是由胃肠道分泌的,这两个激素都跟人的快乐相关,通而言之,比如说我们累了或者心情不好,出去吃一顿就开心了,其实就是这些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让我们高兴一下。反过来讲,抑制了胃肠道的分泌之后,就意味着情绪低落。同时抑制食欲、进食量减少的话,整个免疫应答会出现紊乱,这个是比较隐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