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检查费用(肥胖检查费用大概多少)
- 1、网红去世背后抽脂生意:腿部抽脂可达3万,“一天五到八台手术”
- 2、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寻找广东“第一胖”!减重费用享受“免单”
- 3、有人一年花费18万!体重190斤女孩揭秘“减重训练营”:最后依旧反弹
网红去世背后抽脂生意:腿部抽脂可达3万,“一天五到八台手术”
两个月时间,“网红”小冉抽脂感染事件仍以悲剧收场。
7月15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称,今年5月2日,戴某某到华颜医疗美容医院接受抽脂等医美手术,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后经绿城医院、浙二医院全力救治,最终于7月13日死亡。
通报称,经市医学会组织专家评估,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存在术前缺乏认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及时等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承担全部责任,并已作出赔偿。同时,西湖区卫健局对涉事医院做出警告和罚款的处罚,责成其停业整改,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将做出进一步处理。
近年来,医美乱象并不罕见,如今又一起事故以生命为代价,再次将这一话题推至风口浪尖。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查询发现,涉事医院两年时间受到过5次行政处罚,原因包括病历资料不全、违规开展口腔种植技术以及发布违法广告等。
7月15日,贝壳财经记者向近20家医美机构咨询了抽脂项目,有工作人员称一天可以安排五到八台抽脂手术,属于医美行业常规手术,收费因抽脂部位有高低差异,“小腿5800元”“威塑吸脂大腿和腰腹各29800。”
不过,记者咨询当天,各大机构并不愿过多提及抽脂的风险,当记者问及事后应对措施,工作人员未能给出具体保障方案。
追踪
涉事美容医院成立3年,两年被罚5次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志远,注册资本达1000万人民币。这一公司由杭州悦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俪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企业经营范围为医疗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等。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9年至2020年,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曾受到企业所在地卫健局、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局5次行政处罚,其中4次集中于2020年。最近的一次处罚为去年9月23日,处罚信息显示,患者病历资料不全,且未见医师签名的行为被警告之余,罚款20000元。此外,违规开展口腔种植技术的行为,罚款30000元。
2020年6月其因发布医疗广告同样吃罚单。处罚信息显示,“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周年庆典”,“880元全脸皮秒祛斑”,“法国菲洛嘉:780元/全脸,瘦脸针:499元/100单位”等广告,经核实,未办理《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建议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1000元。
根据媒体报道及网上曝光的手术护理单,为小冉进行吸脂手术的主刀医生为高强。小冉实施的手术项目中包括腰腹吸脂修复术、双上臂吸脂术和自体脂肪二次填充乳房术。
7月15日,贝壳财经记者通过国家卫健委医生执业注册信息查询到姓名为高强的人员,其医师级别为执业医师,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主要执业机构为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高强在杭州群英整形外科门诊部也有备案信息,有效期至2022年4月。当天,记者拨打了杭州群英整形外科门诊部电话,接线人员先是表示查询一下,此后称门诊部没有这名医师。
调查
记者注册后遭整形医院“轰炸式”推销,多种因素决定报价
7月15日,贝壳财经记者搜索整形信息,在一个名为“全国整形医院医生信息自主查询系统”上简单填写了咨询项目、希望做手术的城市、联系方式等内容后,半小时内,近20家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联系记者,并介绍抽脂项目。
“这种全身性脂肪堆积问题,是我们这边非常常规的项目,每天都会有三到五台,五到八台的手术在安排。”一名北京地区的整形医院工作人员称。
记者咨询了解到,对于抽吸手术费用,不同医疗机构报价差异颇大。
“大腿、腰腹部等大部位8800元,小腿5800元。”
“负压水动力吸脂大腿和腰腹各16800元,小腿和上臂各9999元,威塑吸脂大腿和腰腹各29800元,小腿和上臂各23800元。”两家机构工作人员给记者这样报价。
面对记者对价格差距悬殊的疑问,报价较高的这家机构表示,主要是因为医生技术和吸脂设备有区别。“我们家报价是整体报价,有些机构现场做的时候能把大腿画出好几个部分,看起来单部价格低,但画的部位多,加起来就不低了。”
对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一名护士告诉记者,不同医院,不同级别医生主刀,抽吸不同部位,抽吸程度不同等众多因素都会导致价格不同。
咨询当天,记者微信里,医美机构工作人员们不断发来效果“突出”的案例图,肥胖且布满褶皱的肚皮、大腿、手臂,在抽脂手术后被抚平。至于是否适合抽脂,分几次抽才能达到案例里的效果,医美机构工作人员普遍表示:“一般需要抽两次。”
推销人员发来的抽脂前后对比照。
“具体哪个部位能抽,抽多少,需要跟手术医生具体沟通,每个人身上每个部位的脂肪多少都不一样。”上述护士表示,抽脂手术最大的风险是感染,如果过程中无菌原则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感染,增大抽脂后留疤几率,严重的感染有可能会引发休克。
不过,面对手术安全性及术后保障的询问,这些医美机构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复具体的保障方案,大多只是强调机构光鲜的医师资源。
当天,贝壳财经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整形医院。进门后,接待人员会根据顾客想做的项目分配一对一顾问咨询,内容主要包括介绍项目的具体治疗过程、价格等。
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同等级的医生收费不同,院长治疗费用最高,顾问会根据顾客自身情况提出建议。在记者和顾问进行大约10多分钟沟通后,顾问根据顾客选择,安排与主治医生面诊,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和具体的价格。
此后,记者再度走访了三甲医院,具体流程和平日看病类似——挂号、排号、面诊医生。其间,医生表示,吸脂手术风险较小,腰腹吸脂过量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但一般很少会出现重大事故,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医院。
走访期间,当记者提及费用不够,有机构表示,可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并称主要是和银行合作,通过办信用卡的方式进行分期付款,具体利率根据消费者选择不同的贷款平台而不同,一般一家医院会有几个不同的贷款平台,可分12期。
据该医院客服介绍,10000元左右的手术费,分期12个月,大概每个月还款八九百元。
风险
吸脂量对机构资格有限制,已有百余起纠纷
这项在医美机构工作人员口中的“常规”手术,是否属于引起纠纷的高风险领域?
就抽脂项目而言,监管部门对实施项目的机构也有详细要求。根据原卫生部制定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吸脂量小于1000ml的属于美容外科一级项目,1000ml≤吸脂量<2000ml为二级项目,2000ml≤吸脂量<5000ml为三级项目,可开展三级项目的机构为美容医院、三级整形外科医院,设有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级综合医院。
贝壳财经记者在裁判文书网检索“抽脂”,结果显示有252篇文书,多数为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多份裁判文书显示,抽脂区域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属于该类手术常见并发症,判断诊疗机构是否承担责任,焦点是厘清诊疗机构在诊疗行为中是否有过错,以及是否对患者的损害结果构成因果关系。以往案例中,还有不少患者出现感染、瘢痕等问题。
从医疗机构角度分析,导致纠纷的主要因素有,实施手术的医生不具有执业资格,医疗行为具有过错,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医疗美容行为。
2020年12月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例显示,2017年5月,储某在哈尔滨美佳娜医疗整形机构进行腰腹抽脂术、面部自体脂肪填充,由韩国医生崔峻瑛实施相关手术,术后储某出现左下腹感染、面部感染、瘢痕等问题。
法院审理认为,美佳娜门诊部聘请的韩国医生,手术时并未获得我国卫生部门批准注册,不具有执业资格。且经鉴定机构鉴定其医疗行为具有过错,故该门诊部应当对储某的损害承担责任。关于应担责任比例问题,尽管在医学上美佳娜门诊部造成储某损害后果的原因力只有60%,但因其诊疗行为本身不具备合法性,储某损害后果本不应发生,故美佳娜门诊部对于储某就诊行为的产生及后果具有全部过错。
7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八大处整形医院)体形雕塑吸脂中心主任马桂娥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称,总体来讲,抽脂是相对成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个外科美容手术,“还是比较安全的,(抽脂感染后去世)这种情况比较特别。”
对于抽脂手术风险,马桂娥表示,要严格把握术前、术中、术后每一个环节,“术前严格把握好适应症,一次做多大范围,比如不能全身吸脂,操作面积越大风险越增加。术前做好规划,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合理安排计划,分步骤做,一定要做好术前检查,判断是不是能适应手术。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比如那个病人是一个特殊性的感染,如果能尽早发现,治疗,后果不至于这么严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席莉莉 马榕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薛京宁
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寻找广东“第一胖”!减重费用享受“免单”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举办第二届“寻找广东第一胖”公益活动,线上征集招募寻找广东“第一胖”,为其术造新生。通过评选的第一、二、三名胖友将享受减重手术费用全免或者部分减免的福利,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31日,6月7日公布前三名获得名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定义为“超重”或“肥胖”。我国肥胖人群更是呈现爆炸性增长。柳叶刀(TheLancet)最新数据表明,中国有9000万肥胖人群,其中1200万属于重度肥胖(BMI超过35),总数赶超西方国家,高居全球榜首。 2013年底,著名的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公布了2013年十大医疗创新,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位列榜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包括不仅仅局限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都接受了减重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手术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体重,也有效改善了大部分患者并存的血糖代谢紊乱症状。减重代谢手术已成为治疗肥胖及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趋势。
广东省人民医院目前正通过电视、网络、纸媒等平台以2021年第二季度 “第二届寻找广东第一胖”为主题进行胖友招募,筛选符合活动要求的胖友并对BMI(BMI=身高kg/体重m2)进行评估比较,被评选为广东“第一胖”的胖友可享受减重手术费“免单”福利,获得第二、三名的胖友可减免部分手术费用(注意:术前检查费、用药等用不包含在减免费用范围内,具体解释细节归广东省人民医院)。
入选不限男女,具体条件包括建议年龄为 16到65岁、符合减重手术适应证,如T2DM(2型糖尿病)病程≤15 年,且胰岛仍存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空腹血清 C 肽≥正常值下限的 1/2; BMI适合手术标准等。
手术治疗 T2DM 病人BMI入选标准:
BMI=体重(kg)/身高平方(m²)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郭千千
通讯员:靳婷
有人一年花费18万!体重190斤女孩揭秘“减重训练营”:最后依旧反弹
7月底,大一女生小慧(化名)在哈尔滨市一家减肥机构减肥期间猝死。小慧在哈尔滨一所高校读大一,身高1.68米的她体重约180斤,为了减肥,小慧到该机构进行21天的封闭训练,没想到在第15天出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减重训练营,在我们身边已见多不怪。150天减重113斤;54天减重60斤……这是一些减肥(重)训练营经常分享的学员成功减重故事。对特别想减肥的人来说,这样的减重速度非常诱人。
这些训练营是怎么运作的?那些亲历者又是什么体验?钱报记者作了一番调查。
教练说,不用担心身体条件和训练强度
这类减重训练营大多有统一的咨询电话、微信客服。从他们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号中可以看出,训练营是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建立训练基地,学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报名不同的基地。
在网上咨询后,对方会指派一位所谓的教练或者老师和意向学员联系。
年龄、身高、体重。这是教练们会问的第一个问题。
30岁,160公分,135斤。记者报出这样一组数据后,两家训练营的教练都表示这属于中度肥胖,标准体重应该是100斤。
参加训练营需要做身体检查吗?有基础疾病能参加训练吗?
“你报名后,我们会带你到医院做体检的,包括血糖、血脂血压、心电图等。不过,如果血压血糖略微高一些,也没问题。”一家训练营的刘教练说。
另外一家训练营的一位姓李的老师先是说不需要做检查,后来又表示,学员入营后要做运动风险评估和医学检查,“如果身体条件不适合会退钱,但基本上只要没有很大的肥胖危害因素和传染疾病,就没问题的。”
训练中途如果觉得接受不了训练强度,可以退营吗?
“如果是基地(原因)导致运动坚持不下来,我们会承担责任的。但只要可以参加,你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6岁的孩子都可以很好的坚持下来。”
从课程安排来看,两家训练营的课程都包括有氧燃脂、体能强化等,具体是球类、游泳、有氧器械、搏击操、动感单车等,全封闭训练,28天为一个训练周期。
对于不同训练营课程体系的模式,有业内人士给出这样的说法,有些训练营,课程当中80%到90%都是高强度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机、椭圆机、单车等,这样训练下来,减掉的是水分和肌纤维,看数字,体重减少了,但自身的体脂率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学员想做功能性训练,塑形等,只能再去买私课。“都是套路。还有的机构,最近几年,扩张迅速,师资力量也不到位,有些教练其实就是老学员,很不专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封闭训练减重,有人一年花费18万多
从两家训练营提供的食谱上来看,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而且每餐都有主食。
“我们讲究科学饮食,不是减脂餐。”李老师说。
多数减重训练营都承诺减重,这也是它最有诱惑力的地方。
“像我们这里的学员,一个月减重十四五斤的很正常,你这个体重,我们可以承诺一个周期最低减轻10斤,减不了会退钱。”刘教练说。
李老师也承诺,第一个周期可以保证减掉自身体重的10%左右,也就是13到15斤。
从对外公布的信息以及教练发来的宣传图片来看,训练营的基地大都在酒店,学员报名后,吃住、训练也基本在酒店内部。
在报名费用方面,28天为一个周期,费用基本在一万四五千元左右。
从李老师发来的价格表来看,共有7种班型,28天是最短的,最长的班型是336天班,费用18万多。“有学员待一年,像那种体重三四百斤,甚至更高的,都是参加一年的班型。”
280天,从332斤 减到了160斤;210天,从230斤减到125斤。李老师发来的成功案例中,的确有训练八九个月的学员。
那么,出营后,是否会出现体重反弹呢?
“回去后,肯定要坚持运动,当然强度不用这么大,饮食上尽量少油少糖,如果吃了,最好能做相应的运动,消耗掉。”刘教练和李老师都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减肥方法是一劳永逸的。
学员多是二三十岁,暑期是高峰期
之后,记者实地去探访了一家训练营在杭州的营地。
这个营地在一家酒店内,距离杭州市区30多公里,开车一个小时左右。
酒店是普通的经济型酒店,不算大,周边正在施工,进进出出都是大型货车。从酒店周边环境来看,和宣传片中营造的氛围还是有一些出入的。
训练场地就在酒店的一层楼内,可以看到器械有动感单车、椭圆机等,在练的学员10名左右,穿着统一的运动服,有人席地而坐,像在休息,有人在骑单车,看起来都比较年轻。
“我们这里的器械不多,没有跑步机,很多学员体重很大,不适合跑步,椭圆机更好用。”一位教练说,游泳和羽毛球这些训练是需要到另外一个场地,到时会有车辆统一接送,“这段时间学员人数相对比较少,最多的时候是暑假,有14岁以下的青少年夏令营,还有在校学生,快开学了,学生都回去了。我们的学员主要是20岁-30岁这个年龄段。”
李老师也表示,他们这里的高峰期也是暑假,7月份在营人员达到300人。
营地是不是可以承诺减重的?
对于这个问题,这位教练这样解释:训练强度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能来安排的,如果要减重,训练强度肯定要上去,但如果你的体能不能适应,那就没那么容易把重量减下去。“所以,也不能刻意强调一定要减掉多少。”
那么训练结束后,体重会不会出现反弹呢?
“你和自己的教练保持联系就好,教练会给你一些指导的。”该工作人员表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训练中受伤,这样的纠纷时有发生
去年12月底,《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减肥咨询服务相关企业6648家。其中2018年新增1750家,2019年新增1941家,2020年新增1155家,2021年截至目前新增349家。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海以1261家位列第一,其次是山东,有876家,广东,有725家。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减重训练营有市场:短时间内,承诺减重。对很多人来说,这非常有吸引力。
不过,记者从裁判文书网、企查查等渠道查询发现,这样的减重训练营时有纠纷发生。这些纠纷包括使用明星肖像做宣传引发的肖像权纠纷、学员在训练中受伤引发的健康权纠纷。受伤部位包括膝盖、小腿、关节等。曾有学员在减重训练营安排的对抗训练中膝关节扭伤,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从减重训练营的微信公号上发布的学员减重心得中,也能看到训练中时有四肢等部位的损伤。一些体重过重的学员也表示,因为长久不运动,刚入营时,会出现呼吸节奏跟不上、有氧运动时有窒息感等情况。
体重190斤的女孩两次参加减重训练营:每次都能减下来,但每次都反弹
减重训练营是魔鬼训练营吗?究竟有否效果?钱报记者对话了两位亲历者。
24岁的梅梅(化名)曾先后两次入营,“每天都好饿好累,每次都能减下来,但每次都会反弹。”
30岁的小范(化名)参加训练营后不到一周就退出了,“条件太差,和说得完全不一样,有点受不了。”
每天训练四五个小时,时常有饥饿感
梅梅曾在杭州读大学,她从小就胃口好,体重也一直比同龄人要重。读大一时,梅梅的体重达到历史最高:190斤。并伴随各种疾病。
她和肥胖斗争了很多年,试过所有的减重办法,因为胖,她自卑,也曾经抑郁、轻生。
梅梅说,胖,不仅伤害我们的身体,也伤害我们的精神。
大一暑假期间,梅梅去广东参加了一个减肥训练营。
“入营的时候做了基础体检,抽血,查了血糖,血压,尿酸这些,还会问有没有得过什么疾病。”梅梅说,每天的训练时间在4到5个小时,“上下午各两三个小时,午间休息两个小时。”
梅梅的训练课程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杠铃操、有氧操、平板支撑、游泳、羽毛球、跑步等。“不是说几个小时都是高强度的运动,会和一些趣味性的活动穿插。”
因为体重基数大,梅梅最初进去,很多运动并不能做,比如不能在跑步机上跑步,“跑不动,也容易伤到膝盖。”
做平板支撑的时候,她需要膝盖跪在地上,“基本上就是不能跟着上完整的课,另外,运动难度要降低。”
梅梅花了大概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适应训练营里的课程。
除了大量的运动,训练营里强调的另外一点就是饮食。
“不能吃零食,我们进来的时候会检查行李。一周买一次水果,只能买10个,西瓜、葡萄不能吃,只能买苹果、火龙果、柚子这些,但是1个火龙果要等于3个水果。”梅梅对水果限量印象深刻。
至于三餐的伙食,她觉得还算满意,“都是那种餐盒,荤素搭配,有米饭、但是限量,一天吃一两多,会用玉米、红薯来代替主食。”
对胃口一直很好的梅梅来说,一天下来,会时常有饥饿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二次参加训练,她的体重很难再减轻
“运动量大,吃上面又限量,再加上体重基数大,前面一个月,体重下降还挺明显的。”梅梅记得自已一个月就减掉了近30斤,不过,很快,她就进入了瓶颈期,“这是很多进去的人都会经历的阶段,基本一个月左右就会出现吧,无论你怎么加大运动量,怎么去节食,体重都不会减少了。”
梅梅曾经在吃完饭后,通过用手指抠喉咙、呕吐的方式来让自己掉称,“有时候,教练会让我们吃一顿‘欺骗餐’,就是当天放开吃,然后再减,就很有成效。我也不知道什么原理。”
第一次,梅梅在减重训练营里待了3个月,最后减重到145斤。
回去大概一年后,梅梅复胖,体重回到了180斤。“你出去后,不可能像在训练营里那样吃东西、每天都锻炼。”
对梅梅来说,这样的体重不仅影响到她的外貌,加剧自卑,更重要的是,身体已经不健康。“我试过很多办法,吃减肥药,节食,吃中药,都没效果,最后决定再去一次减重训练营。”
第二次的效果明显要差很多。梅梅的体重似乎很难再下降。
她哪怕每天只喝水,体重也会往上走;自我催吐也没办法减重;她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时不时会突然眼前一黑;拳击课上,她用尽了全力,但出拳依旧是轻飘飘;本来就有的心脏早搏,也越来越明显。
来源视觉中国
这一次,训练营还没结束,梅梅就因为坚持不下去,退了出来。两次参加训练营,梅梅花了差不多四五万元。
“训练营里的训练其实很辛苦,但说实话,我很开心。因为大家都是胖子,就不会自卑。”这也是梅梅觉得训练营中最让她珍惜的地方,“很多肥胖的人在生活中都会自卑。”
在训练营里,梅梅遇到的大多都是体重比较大的人,一百八九十斤,甚至两三百斤的,“也有体重不足110斤的女孩,对自己要求高,想更瘦。不过,他们这种体重轻的人,其实减重的效果不会很明显。”
在梅梅看来,待在减重训练营里,体重肯定会减轻,“但是出来后,很难维持,复胖的可能性也挺大的。”
住宿的地方晚上没空调,他热到无法入睡
小范是浙江人,身高170公分,体重200斤左右。前段时间,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当地一家减肥训练营,决定报名试试。“看他们的宣传,吃住都在一家酒店,两人一间,条件还不错。还有专业营养师,负责配置三餐 。还承诺训练期间能减多少斤。”
为了减肥,小范吃过减肥药、去过健身房,“吃药吃出过问题,在健身房里锻炼,还是有效果的,我一个月减掉过10多斤。”
后来,一起健身的小伙伴不去了,小范一个人觉得很难坚持,“所以才想去训练营,很多人在一起,有动力。”
小范最后花了11000多元报名了三个月的课程。让他没想到的是,训练营里的情况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入营后,小范首先接受了所谓的体检,“主要是测体脂率,脂肪,没有抽血这些项目。”
“本来说的是住酒店式公寓,实际上是那种工厂宿舍,感觉很久没人住了,三人一间,有些床的螺丝是松的,感觉晃一晃都能掉下来,有人睡到半夜摔下来。”
最让小范不能忍受的是,宿舍里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热得睡不着,我每天晚上三四点睡,六点多就醒,眼睛熬得通红。”
这种状态下,小范根本没有精力进行训练。
不满条件太差,他不到一周后退营
让他不满意的还有一日三餐。“食谱上说有水果、荤素搭配,其实早饭是馒头、咸菜、粥;午饭是各类青菜,荤菜不多,我只记得有一些鸡肉丝。我反正是觉得吃不饱。”
训练时间是每天4个小时,场地中的器材主要是跑步机、杠铃,然后就是做操。
“我以前在健身房练过,这里的教练我看一点都不专业,看他们的动作和身体,也不像健身的人。”
因为空调和训练条件的问题,小范去找训练营的负责人反映,觉得没有效果后,他提出退营退款。
双方协商不成后,小范拨打了当地的市长热线,最后市场监管部门介入,最终,小范被退回了两个月的费用。
“我本来是想报另外一家训练营的,但它在我们这里没有营地。我朋友去了,最后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就是里面的条件和说得不一样,他待了一个半月,瘦了10多斤,受不了,也退营了。”
不过,虽然有了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小范还是对减重训练营抱有期待,“可能是我们去的地方不正规吧,说实话,对我们这些大体重的人来说,做梦都想掉体重,能帮我们做到这点,有时候,都不会计较那么多。”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