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型肥胖图片(腹型肥胖的概念)
- 1、研究证实:腹部肥胖可能诱发癌症,做好这2点,帮你减掉“肚腩”
- 2、\u0026#34;腹型肥胖\u0026#34;或致命,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海吃海喝的你快自测
- 3、“你就算死了,也只是个死胖子!”腹型肥胖的伤害到底能有多大?
研究证实:腹部肥胖可能诱发癌症,做好这2点,帮你减掉“肚腩”
48岁的梁叔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最近他非常苦恼。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坐在驾驶位上,吃完饭还没休息好就得继续开车。
一段时间下来,梁叔的肚子越来越大,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像一个充满气快要涨破的气球,都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
后来梁叔出现了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的情况,去检查医生竟告知是早期胆囊癌。
梁叔被吓坏了,没想到这个“大肚腩”竟然会引发癌症。
在日常生活中,身边有“啤酒肚”或“肚腩”的人并不少,在医学上,将这样的“腰粗肚子大”称为“腹型肥胖”。与全身性的肥胖相比,腹型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甚至有致癌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研究发现:腰围越粗,患癌风险越大近日,《BMC医学》 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腰围越粗,患癌风险越大。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350万参与者进行了平均8.3年的长时间随访研究,发现20万以上的参与者罹患癌症。
根据以上参与者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与罹患癌症的几率有很大的关系:体重指数(BMI)越高,罹患子宫癌、肾癌、胆囊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绝经后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这九种癌症的风险越大。
此外,较高的体重指数(BMI)还与头颈癌、霍奇金淋巴瘤和中枢神经肿瘤的患病率成正比。
人们一般将“腰粗”称为“腹型肥胖”,又被称为内脏型肥胖和中心性肥胖。
目前,腰围的大小是衡量腹型肥胖的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当男性的腰围大于94cm,女性的腰围大于80cm时,便可以判定为中心型的肥胖。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人种体质有较大差异,判断标准不尽相同,因此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将中心型肥胖标准定为: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cm,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0cm。
若符合以上标准,那么你可能就属于腹型肥胖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健康问题了。
肥胖有多可怕?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学营养减重门诊主任医师陈伟表示,目前中国人的肥胖率在逐年增长,并且中国已经成为了腰围增长速率最快的国家之一。
陈伟还表示,肥胖会对身体的所有器官系统产生影响,引发糖尿病,痛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的社交。
根据2018年《国际癌症杂志》的研究数据,肥胖容易提高人们罹患18种癌症的几率,例如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等。
根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全球肥胖人数已高达6.41亿,而中国的肥胖人口居于全球首位。肥胖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病,面对人口逐渐肥胖的问题,有研究发现除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还和以下三种因素息息相关:
- 1.基因对肥胖程度影响较大
有专家表示,基因、饮食方式和环境因素是中国人容易肥胖的根本原因,其中人种基因对肥胖的影响较大。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朱善宽表示中国人的脂肪容易堆积在深皮下组织和内脏组织中,对周围器官产生影响,对人体的危害远远大于体型的改变。
- 2.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人体肥胖,例如喜欢吃零食和甜食等习惯。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表示中国人自古以谷物粮食为主食,因而遗传基因对粮食的代谢效率也比较强,但如果摄入过多富含脂肪类的食物,则不易人体代谢,进而引起人体肥胖。
- 3.久坐不动,缺少运动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多以坐姿为主,但是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容易使脂肪堆积在体内,从而导致肥胖。
减肥需要积极锻炼,但均衡饮食也很重要。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的一份报告显示,均衡饮食和运动相结合可以预防肥胖,降低发生癌症的风险。
- 1.均衡饮食很重要
大部分腹型肥胖人群并不是因为体质导致的,而是由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高油脂,高盐,高糖的摄入,多摄入蔬菜水果,平衡膳食。这样才可以早日摆脱腹型肥胖。
- 2.运动不可少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减肥光管住嘴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的一份报告显示,均衡饮食和运动相结合不仅可以预防肥胖,还能降低发生癌症的风险。
腹型肥胖者可以每周进行三天的有氧运动和两天的力量训练来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有氧运动可以是45分钟至一小时的慢跑或游泳等,力量训练则可以做仰卧起坐或是借助器械进行锻炼。
俗话说“肥胖是疾病的开始”,肥胖对人体健康及正常生活会产生各种影响,而腹型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因此我们需要预防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积极运动。#清风计划##谣零零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肉长在哪最可怕?肚子上!与几十种癌症有关!》.健康时报.2021-02-01
[2]《“一胖生百病”中国式肥胖有两大特点,减肥记住三原则》.健康时报网.2020-06-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u0026#34;腹型肥胖\u0026#34;或致命,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海吃海喝的你快自测
"腹型肥胖"或致命,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海吃海喝的你快自测我们口中常说的"将军肚""游泳圈"其实就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又称为内脏型肥胖、中心性肥胖,过多的脂肪不仅堆积在皮下,更重要的是堆积在内脏,内脏脂肪堆积的腹型肥胖危害很大。
"内脏肥胖"的另一典型症状是脂肪肝,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具有低龄化发病趋势。据统计,每年节日前后是发病高峰。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内脏脂肪游离入门静脉,会直接对肝脏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脂类代谢异常。
另一方面,许多人节前节后忙于应酬,吃多了又少动,能量消耗少,增加的全部营养物质就跑到肝脏内储存起来,成了"大仓库",脂肪肝当然发生。
除此之外,腹型肥胖还会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类疾病,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根据美国CDC的最新报告显示,腹型肥胖是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绝经后乳腺癌、胆囊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子宫癌和结肠直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腰围每增加11厘米和肥胖相关的十种癌症(比如肾癌肝癌)增加 13%,大肠癌的风险增加22%。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腹型肥胖?腰围/臀围判断腹型肥胖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 cm。
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内脏型肥胖,即腹型肥胖。
当你站立时,量腰围和臀围的尺寸,臀围以臀部最大处为准,然后用腰围尺寸除以臀围尺寸,得出腰臀比。
如果某人的腰围是79厘米,臀围是92厘米,那他的腰臀比便是0.86。男子腰臀比的上限是0.85至0.9,女子为0.75至0.8,超过这个范围就可以定义为腹型肥胖。
测量腰、臀围的方法如下:测量工具为无弹性卷尺,穿薄形的紧身衣裤进行测量。测量时,卷尺紧紧地贴在皮肤上,但不能陷入皮肤,测量数据应精确到毫米。
测量腰围时,把卷尺放置于肚脐水平处,在呼气结束时测量;测量臀围时,把卷尺放在臀部的最大周长处。完成测量后,用腰围数据除以臀围数据,得出腰臀围比例,用以评定腰臀围比例等级。
测量的原理过多的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是直接相关的。
腹部有大量脂肪堆积的人腰臀围比例高,他们比腰臀围比例低的人更容易患代谢综合征,引发心血管病的危险。男人容易长腰腹,女人容易长臀部,这是个常见的生理现象。
当男人的腰围增加到2尺8寸,即93公分以上,女人的腰围长到2尺4寸,即80公分以上时,就要意识到腰腹部脂肪过于肥厚,使身体的负担加重,对心脏的压力增大,是个临界信号,要引起重视。
人是动物,必须要锻炼,有氧运动是对人体最受益,像游泳、慢跑运动对于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
据调查快步走可以提升体内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掉的内脏脂肪比慢走要多47%。每次运动至少要45分钟。
平时可多食用膳食纤维。因为膳食纤维,具有吸水作用,吸水后体积增大,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摄入。摄入的热能减少,在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也下降,最终使体内脂肪消耗而起减肥作用。
杜绝暴饮暴食、偏食肉类、贪食甜点、长期大量饮酒抽烟,以此减少脂肪的摄入,避免脂肪在内脏的堆积。
3、呼吸人体存在3种呼吸方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
腹式呼吸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能,还对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生命活动等皆有重要意义。
关注@妙手医生随时问医
更多阅读
你哪个部位胖?请对号入座
减肥请注意!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全新BVI已推出,2个月高效瘦身
导致肥胖的真凶:肠胃中脂肪酶,减肥从源头抓起
“你就算死了,也只是个死胖子!”腹型肥胖的伤害到底能有多大?
猝死,是生命最猝不及防的戛然而止——
舞台上永远都笑呵呵的高秀敏,在睡眠中猝死。
相声演员马季突发心肌梗塞,猝死。
川人熟悉的“哈儿师长”刘德一,心脏骤停,猝死。
就在上周末,45岁的大特保CEO周磊猝死的新闻也刷爆朋友圈。
回不来的他们……
小康妹儿发现,这些逝去的名人都有着同一种特征: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已成为一种新概念,引起全球关注!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腹部作为包裹着重要脏器的部位,该部位的肥胖比全身肥胖更可怕,它可能引起致命性心脏病!
触目惊心!胖子解剖后长这样!
BBC的一部纪录片,《解剖肥胖》,将一具1.65米高,体重却重达215斤的女尸被逐步解剖……
尸体的捐赠者正是死于心脏衰竭,并在去世之前同意将尸体捐赠给医疗研究。
这张图正是腹部的解剖图,很明显就能看到厚厚的一层脂肪。
腹部,往往是胖友们,最先发胖的地方。
甚至就连不少全身上下都很瘦的家伙,偏偏都凸着腹部。
腹部的肥胖,不仅仅是影响美观,还是致命的风险!
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危险!
据四川省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生蔚浩介绍,人体脂肪主要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肥肉;而内脏脂肪,则是指存储在腹腔内,围绕在很多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譬如肝脏、胰腺和肠等。
这,正是造成腹部肥胖的主要原因。
非要说这两种脂肪区别的话,皮下脂肪再多,它也只是横着长,顶多影响你的形象。
而内脏脂肪就不一样了。少量的内脏脂肪能对内脏起到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一旦多了,它会大量挤占正常组织的空间,引起一系列症状。
腰粗一公分,寿命缩短一岁
腹部肥胖的危害极大,大量内脏脂肪可能会把胃往上顶,从而引发胃灼热;会挤压肺的扩张空间引起呼吸困难;分泌各种物质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比如:
1、脂肪肝
内脏脂肪会导致肝脏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引发脂肪肝。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还会发展成肝硬化,乃至肝癌。
2、糖尿病
腹部脂肪堆积过多,易引起糖代谢功能异常,导致血糖不稳定,从而引发糖尿病。
3、心脏疾病
上文中提到的名人都是因为心肌梗塞猝死,而腹部脂肪过多会造成血流量需求增加,从而加重心脏的泵血负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更大。
同时,在动脉壁上日益累积的脂肪,会引起人体动脉脂肪斑块,这些脂肪斑块一旦脱落就会堵塞血管,从而引发心脏类疾病。
4、癌
腹部脂肪堆积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如长期处于内分泌失调状态,女性很容易患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
而男性过量的腹部脂肪,则会造成胰腺负荷过大,容易患胰腺癌。
此外,过多的脂肪组织会释放雌激素等肿瘤组织需要的营养因子,促进癌细胞生长。
5、不孕不育等其它问题
腹型肥胖者的生殖内分泌容易出现问题。
具体地说,男性脑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水平较低,导致精子质量随之下降。
而女性腹型肥胖,体内雌激素代谢发生改变,易导致不能诱发排卵。
来测下,这就是腹部肥胖!
通常,我们通过体重指数 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 判断是否肥胖,我国 BMI 大于 24 为超重,大于 28 为肥胖。
而腹部肥胖的主要表现是腰围增加,所以更常见的是通过腰围估测是否属于腹部肥胖。
男性腰围 ≥ 85 厘米,女性腰围 ≥ 80 厘米,即为腹部肥胖,应多加注意。
另外,CT 和磁共振是诊断腹型肥胖最精准的方法,但由于价格偏昂贵,临床上不常用到。
内脏脂肪,到底该怎么减?
第一步:拒绝投机取巧的诱惑。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局部减脂是不靠谱的。
比如什么减肥带、什么震动环……都不靠谱。减肥的第一步,先把这些诱惑你投机取巧的东西给彻底屏蔽掉。
第二步:调整饮食
说直接一些,就是多摄入纤维素,少吃碳水化合物。
食物纤维,可以让排泄顺畅,吸收有害物质和胆固醇,并将其排出体外。包括:燕麦、绿豆、蕃茄、葡萄柚等。
另外,可溶性的食物纤维更有助于排出内脏脂肪,如木耳。
而米饭、面包等主食属于碳水化合物。过多地食用这些食物将导致过多的糖分被代谢出来,从而会让内脏脂肪囤积在腹腔。当然也不能完全不吃,还是那句话,按照自己的体质需求,适量摄入。
第三步:运动
这是避免不了的一条减肥准则。
对于内脏脂肪来说,有氧运动,尤其是游泳、慢跑和快走这几项效果显著。
据调查,快走可以提升体内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掉的内脏脂肪比慢走要多47%。如再配合一些腹部训练,效果会更好。
内脏脂肪,被人称作是“最危险的脂肪”。
我们渴求的真正的健康,是容不下它的。
而如果真的想将多余的内脏脂肪给驱逐掉,唯一的真理就是:精食 运动。
永远记住一句话,在通往健康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