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指数型基金(肥胖基数怎么算)
- 1、21健讯Daily |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呈下降趋势;我国唯一获批的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者的口服治疗药物,获再注册批准通知书
- 2、减肥概念股再度“滚烫”,这些基金跟着“沾光”
- 3、歌礼制药股价从低位攀升超7倍 减肥药概念又火了
21健讯Daily |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呈下降趋势;我国唯一获批的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者的口服治疗药物,获再注册批准通知书
这里是《21健讯Daily》,欢迎与21世纪经济报道新健康团队共同关注医药健康行业最新事件!
政策动向
医保结算提速
2月17日,国家医保局官微转载文章显示, 长期以来,“回款慢”是医药领域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结算采用“后付制”,一笔医保应付费用,自患者出院后一般需要40天至60天才能到医院账户上,而药品耗材供货企业的货款回款时间则平均在半年左右。
根据部署,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将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推广至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也将于2026年全面实现。
药械审批
华森制药:收到奥利司他胶囊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
2月17日晚间,华森制药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公司产品奥利司他胶囊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奥利司他胶囊的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至2030年01月22日。该产品原为公司合作产品,2021年年底,公司通过与合作伙伴达成进一步约定,以自营品牌“曲畅”对奥利司他胶囊进行销售运营。
公告显示,奥利司他胶囊是我国目前唯一获批的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体重指数≥24kg/m2)患者的口服治疗药物,其主要通过减少食物中脂肪吸收来降低体重。该产品是《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2011年中国成人肥胖专家共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等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用药。据米内网数据显示,该产品2023年在中国网上药店终端的销售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101.64%。
万邦德:子公司产品甲钴胺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
2月17日晚间公告,万邦德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2月13日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定函,甲钴胺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称渐冻症)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翰森制药ADC新药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针对骨肉瘤
2月17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翰森制药申报的注射用HS-20093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用于治疗经至少二线治疗后进展的骨肉瘤患者。HS-20093(GSK'227)是一种新型B7-H3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其后线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骨肉瘤适应症刚刚于今年1月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BTD)。本次也是继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后,HS-20093第二次被CDE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此次针对适应症为骨肉瘤。
信达生物双抗融合蛋白新药再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2月17日,信达生物宣布,其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获得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fast track designation,FTD),拟定适应症为抗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这是在继黑色素瘤后,IBI363再次获得治疗肺鳞癌的FDA快速通道资格。
同和药业:公司米拉贝隆原料药获得韩国药品注册证书
2月17日,同和药业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颁发的米拉贝隆原料药药品注册证书,标志着公司米拉贝隆原料药获得了韩国市场的准入资格,将对公司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业务起到积极作用。
辉瑞泛KRAS抑制剂癌症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
2月17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辉瑞(Pfizer)1类新药PF-07934040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携带KRAS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根据辉瑞公司公开资料,这是一款在研泛KRAS抑制剂,正在国际范围内开展1期临床。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本次是该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IND。
21点评:公开资料显示,KRAS是最早发现的癌症基因之一,其突变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见。在发现KRAS G12C抑制剂之后,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将目标转向其它KRAS突变体,旨在开发出能够靶向多种、甚至全部KRAS突变体的泛KRAS(pan-KRAS)靶向疗法,为携带KRAS突变的诸多癌症类型提供治疗选择。
资本市场
深交所:终止对迈百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
深交所2月16日公告,决定终止对迈百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
21点评:迈百瑞主要聚焦于生物药领域的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服务,据公开资料,曾经是荣昌生物的子公司。迈百瑞成立于2013年6月25日,由同济生物、同益生物、荣昌生物和烟台业达共同出资设立,其中荣昌生物出资73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9%。
默达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1轮融资,晶泰科技领投
2月17日消息显示,默达生物(META Pharmaceuticals Inc.)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晶泰科技领投,由IMO资本、雅亿资本等跟投。此次融资将用于加速默达生物在研的两款管线药物向临床试验推进,并进一步拓展其AI代谢酶靶点发现平台的开发,在更多不同适应症上实现创新靶点突破和管线资产转化。
步长制药拟投资1113万元设六家控股子公司,三家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2月17日,步长制药发布公告显示,公司于2024年11月22日召开董事会,通过了拟投资设立六家控股子公司的议案,计划出资总额为1113万元。其中,济南步长驰骋商贸有限公司、济南步长财淦商贸有限公司与济南步长瀛玺商贸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手续,并取得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审批服务部核发的营业执照。
行业大事
国家卫健委: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呈下降趋势
2月17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介绍,根据当前监测结果提示,我国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流感病毒是导致近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目前我国还处于流感季节性流行期,但是流行强度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北京新增7家医保定点机构
2月17日,北京发布官微显示,北京市医保局近日发布通知,本市新增7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9家机构中止医保协议。另外,7家违规机构受到处理。其中7家定点医药机构存在超适用症用药、过度诊疗、诱导他人冒名就医以及诱导参保人员医疗消费等违规行为,被分别给予黄牌警示,中止违规科室及医师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医疗服务等处理,并追回违规费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减肥概念股再度“滚烫”,这些基金跟着“沾光”
电影《热辣滚烫》以27.2亿元票房拿下春节档冠军,“贾玲减重100斤”也冲上了热搜。
贾玲减重引起的热烈讨论,背后是减肥人群的巨大需求。资本市场上,减肥概念股似乎也有“卷土重来”之势。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收盘,减肥药指数上涨2.61%。近5个交易日,减肥药指数累计上涨18.13%。
减肥药概念股势头强劲,持仓的基金公司也因此而沾光,已有基金经理提前布局。
减肥概念股火热
2月20日,医药股开盘冲高,减肥药概念股领涨。当日收盘,减肥药指数上涨2.61%。
个股来看,2月20日,博济医药、常山药业20%涨停,金凯生科、华森制药涨幅超过10%,翰宇药业、博瑞医药、圣诺生物等多只概念股涨幅超过5%。
事实上,自去年三季度因司美格鲁肽频登热搜,就曾引发一波A股的减肥概念股热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9月8日至2023年10月16日,减肥药指数上涨超过20%。
自今年2月6日起,减肥概念股似乎也有“卷土重来”之势。2月6日至2月20日的5个交易日,减肥药指数累计上涨18.13%。
潜力巨大的减肥药市场,也吸引了国内药企角逐,国内GLP-1药物也进展不断。
2023年7月,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由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利拉鲁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已经获得批准,拿下首个国产GLP-1“减肥针”。
2月6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HRS-7535用于减重的二期临床获批。同日,通化东宝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东宝紫星(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THDBH120(GLP-1/GIP)减重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2月7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信达生物申报的玛仕度肽(GLP-1R/GCGR)首个减重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谈及减肥概念股火爆的原因,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肥胖人群增加以及人们对肥胖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减肥药需求增长,《热辣滚烫》明显刺激了这种需求。春节过后消费者的体重焦虑也短期带动了减肥药的需求。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偏低,具有一定投资安全边际。
广州圆石投资基金经理李益峰对记者表示,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数量不断上升,中国成年人的肥胖率也在增长,减肥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减肥药的需求不断增长,礼来、诺和诺德的销售业绩超预期,带动GLP-1行情,映射到国内,企业申报数量持续增加,多家企业布局GLP-1/GLP-1R(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争相研发,与时间赛跑。随着经济增速的转变及市场风格切换,减肥大品种商业模式确定性高、持续性强,后续海外不断获批新的适应症,进一步引爆了减肥药行情。
或将迎来千亿美元市场
目前的减肥药物主要是围绕抑制胃肠道吸收、抑制脂肪合成、增加能量消耗、抑制食欲等机制进行药物研发。其中,GLP-1R是减肥药物主流研发靶点。
作为一种潜在的减肥解决方案,GLP-1药物吸引着众多消费者和专业人士的关注,该类药物2023年的销售额取得了强劲的增长。
目前,减肥药市场形成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家独大的形势。
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司美格鲁肽作为诺和诺德的明星产品,2023年共取得了212.01亿美元的销售额,距离Keytruda的“药王宝座”仅一步之遥。其中,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2型糖尿病适应症)收入139.17亿美元,同比增长60%;司美格鲁肽片剂Rybelsus(2型糖尿病适应症)收入27.26亿美元,同比增长66%;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肥胖适应症)收入45.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7%。可以看出减肥适应症的增长尤为强劲。
“替尔泊肽(tirzepatide)是礼来2023年最有看点的产品,2023年的总营收达到了53.39亿美元,超出了礼来最初40亿美元的预期。其中,Zepbound(tirzepatide减重版)在2023年11月获得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之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便贡献1.76亿美元的业绩。”太平洋证券研报进一步指出。
摩根士丹利预测,礼来有望凭借正在试验中的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成为首家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生物制药公司。
高盛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全球抗肥胖症药物的市场规模可能会增长到约1000亿美元(2023年初的市场年销售额约为60亿美元)。
基金经理提前布局
减肥概念股受到热捧,股价节节攀升,已有基金经理提前布局。
圣诺生物2023年三季报显示,中信建投医改灵活配置、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分别为其第二、第八大流通股东。
2月20日,圣诺生物报收24.93元/股,当日股价上涨7.6%。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近5个交易日,圣诺生物股价累计上涨40.85%。
博瑞医药在2月19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显示,招商优势企业灵活配置为该公司第七大流通股东。博瑞医药在2023年四季度获得万家基金、华安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的加仓。
2月20日,博瑞医药报收28.23元/股,当日股价上涨7.95%。近5个交易日,博瑞医药股价累计上涨39.06%。
此外,众生药业、诺泰生物等多只减肥概念股均在2023年四季度获得了公募基金的加仓。
那么,减肥概念股的火爆是否可以持续?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记者表示,看好减肥药板块的市场前景。一是,肥胖人群数量在持续增长,为减肥药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居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有望进一步增加减肥药市场需求。三是,新药的不断研发,可以激活减肥药市场更多的潜在需求。
减肥药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投资者也需要注意控制风险。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记者表示,减肥药的市场前景受到人们健康意识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监管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制约。一些减肥药可能存在安全性和效果不明确的问题,需要审慎评估。投资减肥药概念股需要注意风险。减肥药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变化快速,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企业业绩,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如政策变化、产品安全性等。
“投资减肥药概念股也需要考虑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减肥药市场可能会逐渐向健康减肥产品和服务转型,投资者需要关注行业的创新方向和趋势,选择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投资。投资者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风险评估,谨慎决策,同时注意控制好投资风险。”张雪峰坦言。
记者:魏来
编辑:陈偲
责任编辑:毕丹丹
歌礼制药股价从低位攀升超7倍 减肥药概念又火了
近日,美国的减肥药概念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亮眼,这一热潮也蔓延至港股市场。作为港股市场减肥药赛道的龙头股,歌礼制药的股价走势堪称惊艳,其在2月20日大涨34.45%;自2024年8月底以来,歌礼制药股价从0.76港元的历史低位一路攀升,至今天收盘累计涨幅超过7倍。
除歌礼制药外,港股还有多家公司在减肥药赛道积极布局,例如来凯医药、信达生物、复星医药、联邦制药和九源基因等,它们各自凭借独特的研发管线和产品进展,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部分公司股价也明显异动。与此同时,派格生物、银诺医药和泰德医药等公司正全力冲刺港股IPO,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港股减肥药板块的新生力量。
歌礼制药成港股减肥药概念明星股
2月19日晚,歌礼制药发布公告,宣布公司的小分子口服GLP-1R激动剂ASC30在美国的Ib期多剂量递增研究取得积极期中结果。ASC30是歌礼自主研发的一款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小分子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具有独特和差异化性质,使得这一小分子能够同时适用于皮下注射和口服片剂给药。
公告显示,在MAD队列2中,每日一次服用ASC30口服片治疗28天后,肥胖症患者的体重相对基线平均下降6.3%;在MAD队列1中,每日一次服用ASC30口服片治疗28天后,治疗体重相对基线则平均下降4.3%。相较之下,服用安慰剂28天后,肥胖症患者体重相对基线仅平均下降0.1%。
公告称,该临床是一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b期多剂量递增研究,针对体重指数在30~40kg/㎡的肥胖症患者。这项Ib期MAD研究包含3个队列,每个队列各有8名患者服用ASC30或安慰剂。队列1、2组的ASC30平均每日剂量为9.25mg和18mg,在整个28周的治疗期内,队列1组患者体重相对基线平均下降了4.3%,队列2组则平均下降了6.3%,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减重效果。歌礼制药预计,队列3(5毫克、15毫克、30毫克和60毫克)将于2025年3月底完成,顶线结果预计将随后发布。
受此刺激,2月20日港股市场整体表现平淡,歌礼制药逆市大涨34.45%,最高触及6.52港元,创下2022年1月以来三年多新高。今年以来,歌礼制药累计涨幅则已达100.33%,成为港股市场减肥药概念的明星股。事实上,自从去年宣布将进军肥胖药物领域以来,歌礼制药的股价节节攀升,从2024年8月底的0.76港元历史低点强势反弹,一路走高,截至今天收盘累计涨幅已超过7倍。
这些公司也在积极布局
除歌礼制药外,港股市场中还有不少医药生物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减肥药赛道,部分股价表现也十分出色。
其中,来凯医药今年以来累计涨35.11%。其股价在去年9月中旬以来持续拉升,至11月27日两个多月中,区间涨幅超过2倍。
据了解,来凯医药自主研发的LAE102针对超重/肥胖的I期临床试验启动皮下注射部分,已获中国和美国IND批准。来凯医药去年10月公告LAE102肥胖症I期临床取得重大进展,已启动皮下注射相关研究。公告称,公司已经在其I期单剂量递增研究中启动了皮下注射队列。该I期临床试验系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通过静脉输注和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评价LAE102注射液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该I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有过半数的静脉输注队列完成了给药,并在低剂量组中就观察到靶点结合的早期迹象和预期的PD生物标志物变化。
信达生物的股价自1月17日一路上行,至今天收盘区间涨幅接近40%,今天更是大涨6.11%。 信达生物的GLP-1/GCG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走在国产GLP-1创新药的前列,相关新药注册申请已获受理,有望2025年上半年获批,若玛仕度肽成功上市,有望在减重和糖尿病治疗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复星医药作为综合性药企,在医药领域布局广泛,也涉足减肥药相关业务;翰森制药研发的HS-20094也正处临床实验阶段;联邦制药在减肥药赛道同样有一定的研发和业务布局。
减肥药概念阵营还在扩容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的减肥药概念阵营还在扩容,包括派格生物、银诺医药和泰德医药。
其中,派格生物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公司通过18A上市规则申请IPO,据传将于本月底开启招股。其核心产品PB-119是一款自主研发、接近商业化阶段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T2DM及肥胖症的一线治疗。PB-119通过增强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和抑制食欲,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并减轻体重。临床试验显示,PB-119具有快速、显著及持续的降糖效果,且兼具减重、改善整体脂代谢及降低血压的效果,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派格生物预计最早于2024年四季度获得国家药监局的NDA批准,并于2025年在中国商业化推出用于治疗T2DM的PB-119。
从2008年至2023年,派格生物共进行数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1亿元,投资方包括联想之星、君联资本、云锋基金、元生创投、建银国际等。截至2023年6月的F 轮融资后,公司的估值达到40亿元。
银诺医药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其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用于治疗肥胖和超重的IIa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减重Ⅱb期和Ⅲ期临床研究将于今年开展,若研发顺利,未来上市后也将在减肥药市场分一杯羹,此外,用于治疗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的IIa期临床试验也已获得美国FDA的批准。
泰德医药曾在2024年5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但最终以“失效”告终,随后在近期又再次递表。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在减肥药领域也有自己的研发管线。招股书显示,公司于2021年进行了一轮股份认购,投资方包括普华夏星、杭州海邦博源、深圳民和投资、南京欧陶、海南景盛一期。按22.50元的平均每股成本计算,泰德医药的投后估值达到28.12亿元。
随着全球减肥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据巴克莱数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减肥药市场规模将增至1300亿美元,也有部分金融机构预计规模将增长至1500亿美元。近期港股“减肥药”股价表现出彩,引人瞩目,也再次点燃了市场对于减肥药概念的热情,未来减肥药赛道的竞争与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