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为什么腿部容易肥胖(为什么腿部容易出汗)

阿飘聊减肥 0
文章目录:

4个粗腿原因,3个瘦腿阶段,5个动作燃烧腿部脂肪,建议收藏

俗话说的好,美不美,先看腿。说的也是,除了腹部的赘肉,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最想瘦的,还有腿。尤其梨型身材的人,下半身不怎么胖,但因为腿比较粗,看起来也会不协调。

想要瘦腿,说简单也难,因为在瘦腿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腿粗,是大腿,还是小腿。


说到这里,可能你会疑惑,腿粗就是腿粗啊,还要分大腿和小腿?是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腿粗、腿胖,一般指的是大腿。表现就是,腿上的肉特别松松垮垮,坐着的时候,用手掐,能掐起来一大块肉,走路的时候,腿上的肉也会跟着颤抖。

这就是典型的脂肪型粗腿。

而小腿其实是不容易堆积脂肪的,相反,大多数人的小腿都比较紧致,以至于摸上去会有一些硬,所以我们会说小腿好粗啊。


如果搞不清这个问题,即使遍寻瘦腿方法也不会有效。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脂肪型粗腿应该怎么瘦的问题。

一、为什么会大腿粗


1.基因决定

这个原因大家应该不会感到意外,毕竟虽然类型的粗腿比较少,但还是有的。


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遗传导致的大腿粗,可以去观察下父母亲戚兄弟姐妹,如大家都差不多,大腿上的脂肪都比较多,那么很遗憾,你的瘦腿之路可能会比正常人难一些,需要做的功课也会比较多。

2.久坐不起

久坐不仅伤身体,长期久坐,热量消耗较平时大大减少,还会造成人的肥胖,肚子容易凸起,腿部脂肪堆积。


这是因为,久坐会造成血液流动和血液循环受阻,致使下肢肌肉不收缩,血液回流减少,出现腿肿的情况。导致体内废物无法分解,令脂肪水分堆积形成橘皮组织。

3.跷二郎腿

跷二郎腿和久坐相辅相成,同样构成了下半身肥胖的主要诱因。


如果经常跷二郎腿,除了影响体态健康,也会严重阻碍腿部的血液流通。长期如此会导致下肢静脉突出变形,影响下半身代谢循环,致使脂肪变厚、大腿变粗。

4.雌激素分泌紊乱

这个原因粗腿原因很多人意识不到。


生活习惯的问题,如果你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为了减肥吃减肥药,这些会导致让你散发女性魅力的雌激素分泌出现紊乱,导致脂肪在腹部和大腿堆积,下半身越来越胖。

二、大腿肥胖该如何解决?

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腿胖,接下来讲方法。


其实对脂肪腿来说,和减肚子一样,减脂减全身,当全身脂肪减少了,腿也就跟着瘦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有氧运动和无氧训练结合起来做,减脂瘦腿效果会更好。


当然了,在瘦腿过程中,如果发现大腿虽然没有变细,还变粗了,希望你不要大惊小怪,因为你要经历这3个阶段:


1.充血假象

经常跑步的人会有这种感受,那就是,运动完之后,腿变得比原来粗了,很多人以为是跑步将腿跑粗了,其实只要姿势正确,这种粗腿主要是因为运动后肌肉充血导致的,发胀发热,如遇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

2.基础代谢增长阶段

运动后肌肉充血会消失,但如果过了好久好几天以至于一个月都没有消失呢?


遇到这种情况,也无需感到惊慌,这有可能是因为脂肪虽有减少但是肌肉增加了,一个减少,一个增加,这样看上去维度还是太大变化。


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啦,由于生理原因(男女激素分泌水平的差异),肌肉没有那么容易长的,女生可以放心练。


3.脂肪消耗阶段


到了这个阶段,真的要说声恭喜了。


经过有氧和腿部塑型运动,持续减脂3个月,你会发现自己的大腿围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没有原来松松垮垮的那种感觉了,用手掐一掐,非常紧致,甚至出现了微微的肌肉线条,穿裤子什么的,也很容易就穿进去,这说明你的瘦腿之路走得很顺利。


不过话虽如此,其实大多数人,在第一、第二阶段就“阵亡”了,想要达到第三阶段,建议你付出以下努力,瘦腿可以这样做:


1.有氧运动是非常好的减脂形式,大家可以选择慢跑、游泳、骑车等,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每周锻炼不少于4次。

当然了,如果你具备运动基础,也可以练习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减脂效率高,节省时间。

2.推荐5个腿部塑型动作

动作一:宽距深蹲(15-20次)

动图来自网络,侵删歉

动作二:侧卧抬腿(双侧各15-20次)

动图来自网络 ,侵删歉

动作三:站姿抬腿画圈(双侧各15-20次)

动图来自网络,侵删歉

动作四:侧卧屈膝抬腿(双侧各15-20次)

动图来自网络,侵删歉

动作五:站姿前 侧 后抬腿(双侧各15-20次)

动图来自网络,侵删歉

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每次进行2-3组,动作间休息45秒左右,每周3-4次。


只要规律地坚持,时间就会给予良好的回报。

每天都锻炼瘦腿,为什么腿上的肉还是减不掉?别着急,先找对原因

春节假期结束后,不少人都表示自己圆了一圈。本想提前拿出春装试一试,谁知道裤子刚往上拎了一半就卡住了。看着自己的“大象腿”,深深的陷入了自卑中。想着在夏天到来之前一定要让自己瘦下来,尤其是腿上的肉一定要减下去。

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有些人开始每天做瘦腿运动,每天躺在床上把腿竖起来,坚持跑步锻炼等。但是在锻炼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腿上的肉怎么还是怎么多?

每天都坚持锻炼,为什么腿上的肉还是减不掉?

其实从减肥瘦身的角度来看,增加运动量时会消耗人体内的脂肪,最先瘦下来的是腰腹部位,这里堆积的脂肪相对松散,更容易被消耗。而比较难瘦的是四肢

而根据腿胖的程度不同,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水肿型肥胖、脂肪型肥胖、肌肉型腿胖等。面对不同的性别,瘦腿的难度也会更不一样。比如对女性来说,体脂率天生就比较高,相同的身高体重,男性的腿也可能比女性更瘦。脂肪不容易堆积腿上。

相比于男性来说,女性的骨盆会更宽一些,这也是考虑到分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腿看上去也会更显粗一些,更容易发胖。在腿变胖之后,想要瘦下来难度也会更大。

腿上的肉瘦不下来很可能和用错了方法,天生基础比较差以及一些外在因素有关。人们不妨学习一些比较有效的瘦腿锻炼,或许瘦腿会更省力一些。

第一种,侧卧抬腿式

先选择侧卧在瑜伽垫或者比较硬的支撑物上,用自己的一侧手臂支撑在地上,稳定身体。然后将侧卧时位于上方的腿放在身前,脚底贴近地面。随后将下方的腿伸直,然后抬离地面,缓慢的放下。重复这样的抬起、放下的运动,每15-20个为一组,每次重复2-3组,左右交替进行。

这种姿势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大腿内侧的肌肉紧实度。不少人的腿比较粗是因为肉很“松”,没有线条。在锻炼这种动作后,能够让大腿内侧的肌肉更加紧实,从而形成线条,让腿更容易瘦下来。

第二种,空中骑自行车

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平躺在床上,然后双脚抬起,模拟骑自行车的方式前后蹬腿,每次锻炼3-5分钟,大约200下至300下左右,能够较好的消耗大腿上的脂肪,从而起到瘦腿的作用。

当然了,这些锻炼方法都要坚持做,形成一定的锻炼规律。在瘦腿运动的时候,还应该保证一定的生活方式调整。比如对经常坐着不动的人,最好每隔1个小时左右起来走动一下,能够较好的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避免出现水肿型腿胖

最后警惕一种错误的瘦腿方法,小腿神经阻断术

医美行业不断发展,有些人急于求成,想着做过了这个手术就能瘦下来。但是,这种手术风险很大。通过阻断小腿的一些肌肉神经,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从而起到瘦腿的效果。但这是一种对小腿肌肉、神经永久性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早就被淘汰了。

想要在春天、夏天穿上好看的裙子,露出纤细的腿,也不一定要采用这样的手段。找到腿瘦不下来的原因后,采取对应的方法。用合理的方式有节制的瘦腿,更加安全。

参考资料:

1、每天锻炼多久才能减肥?美国疾控中心这样说·科普中国·2020-11-14

2、靠墙竖腿不瘦腿!真正有用的动作很简单·丁香医生·2021-5-19

3、腿总瘦不下来?可能是因为没搞清楚这一点·丁香医生·2021-3-29

下肢水肿不简单,原因多样需辨别

受访专家: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医师李永磊

对于“水肿”,人们大多都会识别,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手摁一下患处,若皮肤凹陷出一个小坑,且不能马上复原,那就是“肿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居家生活,很多中老年人也出现了类似的水肿现象。需要警惕的是,水肿原因除了居家人群运动量明显减少、年龄偏高之外,还可能有一些病理性原因隐藏其中。

临床上,“水肿”一般是指下肢水肿,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先始于足踝部,然后波及整个下肢,有时也可发生于四肢,但以下肢水肿最为常见。

(1)肾病为何会导致水肿

马先生近来总感觉腰酸乏力,尿色深且泡沫多,脱袜时发现小腿压痕明显。在就医后,他被查出血尿、蛋白尿、中度高血压等问题,后确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腿部出现的水肿,就是肾脏病变导致的继发性水肿。

水肿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不同的水肿有不同的特征。由肾脏疾病引起水肿称为肾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水肿原因,也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为何肾脏出问题会导致水肿?肾源性水肿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肾小球对水、钠的滤过功能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滞留,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分滞留;二是体内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肾源性水肿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足踝部、眼睑或颜面部,以晨起最为明显,严重时可波及下肢及全身。其特征是软而易移动,临床上呈现凹陷性浮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

临床上,肾源性水肿主要分为肾病性水肿和肾炎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主要是指肾病综合征,患者除全身水肿外,还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凡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包括原发性原因(微小病变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继发性原因(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骨髓瘤性肾病)都能引起肾病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患者临床表现除水肿和高血压外,还表现为尿的变化,如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少尿等,待急性期过后,水肿可消退。

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尽早治疗是关键,总体治疗原则如下:

1、限制钠盐摄入:肾病性或肾炎性水肿都有钠、水滞留,必须限制钠盐摄入,但要适当,避免造成低钠血症;

2、利尿:必要时在限钠的同时使用利尿药,可促进钠、水排出缓解水肿,并可缓解高血压和减轻心脏负荷;

3、控制蛋白尿:对肾病性水肿须控制蛋白尿,可用免疫抑制药(地塞米松、泼尼松等)以恢复肾小球的正常通透性;

4、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血浆蛋白。

(2)有的水肿源自心脏疾病

75岁的刘女士有多年高血压病史,但自认身体状态不错,未正规服药。两周前感冒后,感觉喘憋乏力、心悸,双脚肿胀明显,穿鞋困难。来医院就诊后,被心内科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脏衰竭。

高血压患者刘女士感冒后导致心脏病、心衰,是由于肺部充血组织水肿,气道阻力增加,肺泡弹性降低,造成了呼吸困难,形象些说就是呼吸又快又浅。其实在临床上,大部分高血压都会合并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同时,心脏病的不同阶段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者,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有研究显示,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压所致,同时可能出现与之相关的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心脏合并症。在早期,患者容易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如在上楼、负重、买菜时,甚至在看孩子时也会出现。有些人会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多在入睡后1-2小时发作,患者因气闷、气急而惊醒,可有咳嗽、泡沫样痰。症状轻者可自行缓解,白天如常生活,严重者可持续发作,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那么,水肿怎么又跟高血压、心脏病扯上了关系呢?

近期,门诊接诊了多名因下肢水肿来院的患者,其中有一部分人诊断为心脏病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是心脏功能障碍引发的机体水肿。此病可呈现全身性或局限性水肿,首先表现为尿量减少、肢体沉重、体重增加,然后逐渐出现下肢及全身水肿。一般情况下,患者的踝部首先出现可凹陷性水肿,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伴有右心衰竭时,患者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和体征,如心悸、气喘、颈静脉怒张、肝大,甚至胸腔积液、腹水等。治疗心源性水肿的原则是强心、利尿、保护心脏。

在心脏疾病中,心衰是引起肢体水肿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血液与周围组织中的各种蛋白质、盐分等浓度不一,血液流通淤塞时,周围组织很容易过度吸收血液中的液体而导致水肿。不过,心脏病引起的腿肿发展相对缓慢,很多老人都是因脚肿穿不进鞋,才留意到异常。心源性下肢水肿不用刻意治疗,心脏功能恢复了,水肿症状自然能明显改善。

(3)蚊虫叮咬也能造成下肢水肿

近日,王先生外出踏青时被小虫叮咬,抓挠小腿伤处后出现发红、水肿,就医后被诊断为丹毒。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都可成为致病菌侵入人体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

感染了丹毒,淋巴系统为何会出现水肿呢?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资源回收杀毒系统,广泛分布于人体内。淋巴源性水肿主要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若为肢体受累则表现为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

淋巴系统发育不良或感染病变,均可导致相应区域组织肿胀。还有些人本身下肢血管发育就有轻微异常,更容易出现水肿症状。我们一般通过穿刺皮下水肿组织液来分析患者淋巴系统的病情。淋巴水肿液蛋白含量通常很高,在1.0-5.5g/dl,而单纯静脉郁滞、心力衰竭或低蛋白血症的水肿组织液蛋白含量在0.1-0.9g/dl。不过,这种方法不能了解淋巴管的病变部位及功能情况,需要通过淋巴管造影确定淋巴管发育或受阻情况。

(4)腰痛患者当心静脉血栓性水肿

刘先生体型肥胖,三餐不定时,且长期熬夜,是碳酸饮料爱好者,有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病史。最近几天,他单侧小腿出现了肿痛,坐位、站立后明显,卧床后无明显缓解。经医生检查,其下肢已形成深静脉血栓。

看到医生的诊断,刘先生十分不解,觉得这个血栓来得很突然。其实不然。他体型肥胖、运动量少、熬夜、饮食不合理,这些因素本就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另外,他患有腰部疾病,疼痛发作时会卧床休息并服药治疗。而长时间卧床会使血流缓慢,肌肉泵血不足,容易形成血栓。同时,服药虽缓解了腰部炎症,也隐匿了其他症状,从而耽误了就诊时机。因此,我们提醒有腰病的患者要重视肢体出现水肿的现象。

静脉血栓性水肿常见于术后、外伤后、长期卧床及长时间伏案工作者。绝大多数下肢静脉血栓都是先痛后肿,越肿越痛。此病对人体最常见的危害是血块脱落引起肺栓塞,导致死亡,一部分血块还可能引起脑血栓、肾血栓、肠道血栓。其危害程度主要看血管堵塞的比例和血栓的形态,经过正规抗凝抗炎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稳定,后期规律服药即可。对于血管堵塞严重,血栓有脱落风险者,需及时手术。目前,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是预防急性期血栓脱落导致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主要方法,通过介入方法放置,属于微创手术。如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后血栓消融,可以避免手术;如患者出现高热不退、脓毒血症、感染难以控制、下肢出现不可逆坏死等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截肢。

总体来看,下肢水肿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在这里无法一一枚举。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我们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3点,尽量避免水肿的出现。一是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坐、卧,长时间乘飞机时注意活动下肢;二是适量补充水分和合理摄入水果、蔬菜,避免血液粘稠;三是因疾病或各种原因导致身体损伤者,经专业医生指导需应用抗炎抗凝药物进行预防的,要遵医嘱规律、正确服药。

【延伸阅读】

双下肢水肿是何表现

1、尿量与之前相比明显减少,一天的尿量加起来装不满1个矿泉水瓶(1瓶约500毫升);

2、觉得袜子、鞋子变紧了,皮肤经常会被勒出痕迹;

3、觉得下肢酸胀、乏力,有时会有麻木感,活动时感觉沉重,抬不起来;

4、水肿严重时下肢明显变粗、变硬,用手指一按就是一个坑。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