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肥胖基因的人很瘦(人体的肥胖基因能改变吗)
“糖友”日渐消瘦?可能是这4个原因!增重要讲究科学方法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超重或者肥胖状态,部分降糖效果是以增加体重为代价的,比如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尤其是长期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的病人,容易出现体重增加。控制体重有利于血糖控制。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体重下降,甚至明显消瘦,这是什么回事呢?
01血糖控制不达标
虽然患者进行了降糖治疗,但是由于平时忽视了血糖管理,未定期监测血糖,不了解血糖状况,治疗方案未能及时调整,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甚至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葡萄糖利用不足,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出现体重下降或消瘦状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体重下降,伴有多食、易饥饿,说明血糖可能又升高了。
02治疗方案不合适
有一些降糖药物有减重作用,比如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钠-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对于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选用这类药物是合适的。但是体重偏低或者是体质较差、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的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后,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如纳差、恶心、腹泻,也会出现体重明显的减轻。
03饮食控制过于严格
还有一部分患者患病后心理压力过大,过于紧张、焦虑,为了血糖数据漂亮主食都不敢吃,什么都忌口;或者过于追求血糖正常范围,运动量过大,而能量的摄入不足。这样出现了负平衡,最终出现体重减轻甚至消瘦的情况。注意锻炼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而不是过度消耗。
04病情有变化
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或合并发症,比如近期出现感染性疾病、较大的手术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原有方案不合适、血糖升高了;或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反复腹泻;或者是合并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肿瘤;或长期的失眠,抑郁症等,也会出现体重的减轻。要注意出现体重减轻伴有相关系统的一些症状,提示病情有变化,需要警惕,仔细查找原因,及时就医。
01专业指导,制定个体化方案
糖尿病患者如何增重,首先要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比如说高血糖状态时就应该及时用胰岛素治疗;胰岛ß细胞功能衰竭的患者在多种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也应该予以胰岛素控制血糖;体重不达标患者慎用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注意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达标的范围内。
02科学饮食
饮食一定是要科学,定时定量,不要担心血糖升高而过于严格的饮食管理,特别是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要注意不同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不同的,伴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的血糖应宽松管理,注意血糖控制达标的同时要重视生活质量。对于体重不达标人群,在医生的帮助下,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或者调整饮食结构。
03坚持运动
坚持适当的运动,运动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控制餐后血糖,还能增强体质。适当进行抗阻运动,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能够增加肌肉含量,保持健美的形体。
04定期体检及专科复诊
定期体检及专科复诊,出现合并症或者是并发症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干预和治疗。此外,要加强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还要经常测量体重,发现体重突然增加或减少,都要认真查找原因。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有些瘦子天生很瘦,怎么吃都长不胖,遗传瘦子到底遗传了什么?
在大家的身边,或许有这么一群瘦子,他们明明身体很健康,可无论怎么吃都长不胖,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是遗传性消瘦了。可是这些天生的瘦子,到底遗传了哪些东西呢?
食欲是可以遗传的,但是也是可以训练的!
1、食欲较差有一小撮瘦人,天生食欲就比正常人要差,主要跟FTO基因抗体、身体的瘦素、甲状腺、肾上腺等激素水平有关。
但是,大部分的瘦人的食欲,通过科学的食欲锻炼,是可以明显的提升的。所以这一类遗传瘦子,其实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还是可以成功增重并保持体重的。
天生代谢高更容易瘦,但是一般偏瘦并不多
2、代谢偏高有一部分瘦人,他们的代谢率比正常人要高,因此即使每天做同样的事情,热量消耗也要比普通人更多一些,只要饮食没做适应性的调整,都是比较容易身体偏瘦的。
不过,遗传性的代谢偏高,实际上没大家想的那么离谱,一般也就比普通人高10%-15%。因为代谢偏高超过15%,就会被认定为代谢异常;而代谢偏高超过20%,就会被认定为甲亢了。
所以,单纯的代谢偏高导致的身体偏瘦,身体偏瘦绝对不会超过15%,大部分人偏瘦都在10%上下。如果身体偏瘦超过15%,那就说明还有其他原因,共同导致了你的消瘦问题。
肠胃功能天生有强有弱,但是科学饮食能长胖
3、肠胃功能人的肠胃功能,天生就是存在差异的,有些人肠胃功能天生就很好,有些人肠胃功能天生就偏弱。
另外,不同的个体之间,肠胃对不同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有些人碳水消化吸收率很高或很低,有些人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很高或很低,还有些人脂肪消化吸收率很高或很低。
但是,肠胃功能的差异,并不会导致肥胖或消瘦的必然差异;肠胃功能只有结合饮食,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肠胃功能偏弱的人,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肠胃特点,安排适合自己的食物,其实身体并不会出现消瘦问题。
某些遗传性疾病,容易导致身体消瘦
4、遗传疾病某些遗传性疾病,是会导致身体消瘦的;比如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等等;如果你有这些遗传性疾病,那么出现身体消瘦,也可以理解为遗传性消瘦。
另外,这一类特殊人群,如果疾病控制不理想,或者饮食没有相应的调整,身体偏瘦几乎是必然结果。但是这类人群整体占比很小,而且基本都有其他症状,所以很容易被发现。
总体来说,遗传因素对体重的影响,实际上被严重高估了。绝大部分的遗传性消瘦,其实都可以顺利地成功增重,而且能够长期保持体重;如果你还没有成功增肥,主要还是因为你还没找到正确的方法。
瘦人也有脂肪肝,要不要治
门诊一个患者,男性,大约40岁,身材高高瘦瘦的,一坐下,就拿出一份体检报告,翻了几页,指着其中一行字,说:“医生,是这样的,几个星期前我去体检,B超居然发现我有脂肪肝,喏,就是这……”
这是一张B超报告单,我顺着他指的地方看,上面清楚写着:脂肪肝声像。再看看“超声所见”中的描述,并没有其他异常。
李先生继续说:“做B超的医生说是中度脂肪肝,不算特别严重,让我到内科挂号,问问要不要治疗。其实,人家都说我瘦得猴似的,平时吃得也不多,不知道怎么就得了脂肪肝。”看样子,他并没有对这个病很焦虑,反而有些疑惑。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体型偏瘦的人也被检查出了脂肪肝,临床上称为瘦人脂肪肝。
通常,我们都认为脂肪肝和肥胖密切相关,而瘦人患的脂肪肝又是怎么回事呢?
脂肪肝并非肥胖者的“专利”严格地说,只要脂肪肝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小于23,没达到超重以上,都属于瘦人脂肪肝。
不过,这个标准是有人种和地区差异的,所以瘦人脂肪肝没有一个世界统一的界定标准。例如,对亚洲来说,BMI低于23是适用于亚洲瘦人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但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低于25,而欧美要低于28才能诊断瘦人脂肪肝。
数据显示,瘦人在肝脏超声检查中发现脂肪肝的比例在3%~30%之间,明显低于胖子的患病率,但同样不容忽视。这是因为,肥胖者发生脂肪肝一般就是能量过剩,脂肪堆积在肝脏,而瘦人脂肪肝则主要是身体代谢功能紊乱导致的,虽然病变相对比较轻,但远期的危害更大,而且如果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很容易漏诊和忽视,很多患者都不能尽早治疗。
跟胖子一样,营养摄入不均衡,是瘦人脂肪肝发病的重要原因。
细心研究瘦人脂肪肝患者的膳食可以发现,他们的食量并不低,无论是总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还是胆固醇、谷物、肉类及蔬菜水果等,吃得都比体型相近的健康人多,甚至跟肥胖脂肪肝患者差不多。
其实,这些人虽然体型总体正常或偏瘦,其实腹部脂肪堆积比较严重,大多存在腹型肥胖。腹部脂肪与身体其他地方的皮下脂肪不同,是受内脏神经调控和血管供应的,合成和代谢更为活跃,分解的代谢产物含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并“优先”进入肝脏,堆积在肝脏。
有些药物,比如治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抗雌激素药他莫昔芬等,长期服用会继发脂肪肝,空肠旁路手术后的患者,长期饥饿或全胃肠外营养患者,也有可能发生瘦人脂肪肝。
除此之外,瘦人脂肪肝还可能与遗传有关。
由于瘦人脂肪肝多有腹型肥胖,它是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尽早发现这个病变。
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测量腰围、臀围、腰臀比来评估腹型肥胖,特别是对于BMI正常的人,都非常有效。WHO建议亚太地区人群的标准是男性90cm,女性80cm,腰围超过以上标准就是腹型肥胖。成年男性正常腰臀比应<0.85;超重腰臀比0.85~0.90;肥胖腰臀比>0.90;成年女性正常腰臀比<0.75;超重腰臀比0.75~0.80;肥胖腰臀比>0.80。
在医学层面上,诊断瘦人脂肪肝必须先排除脂肪肝的继发原因和其他肝病,例如长期酗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不佳也可以导致脂肪肝。如果存在这些基础病变,必须优先治疗它们。
所以,患者如果到医院检查,医生会先进行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排除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继发的肝脏脂肪变。
还要通过抗核抗体谱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看是不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脂肪肝。
另外,有特殊病史的人,需要查血清铜、铁蛋白等,鉴别肝豆状核变性和血色病。对于可能合并先天性代谢缺陷,比如家族性低脂蛋白血症、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的,还需要用到基因检测。
腹部超声是发现脂肪肝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往往在健康体检时早期发现患者,但缺点是不能确定肝功能受损的程度,也很难发现早期肝硬化,可能会应用瞬时弹性成像,以辅助判断肝脏是否有硬化。必要时,磁共振可以准确测量肝脏脂肪分数,是判断脂肪肝严重程度最灵敏的方法。
由于影像学检测始终不能对脂肪肝的病因作鉴别诊断,所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瘦人脂肪肝诊断和评估炎症的金标准。
治疗,跟肥胖一样瘦人脂肪肝的治疗原则,最重要的就是治疗肝脏病变和纠正全身代谢紊乱。
和胖子脂肪肝一样,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肥、节食、运动、劳逸结合,戒除零食、宵夜、垃圾食品、夜猫、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是最最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代谢异常的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应该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坚持终生。
如果干预了8个星期,没有什么效果,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综合防控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等危险因素。
不过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可供选择的药物有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等降糖药,他汀类、贝特类降脂药,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E和熊去氧胆酸等护肝药。#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