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肥胖(如何判断是否肥料烧根)
真的胖了吗?对照这三个标准查查看!健康“三减”,科学减重
最近坐着的时间多,运动的时间少,感觉自己又长胖了!
光感觉可不太准,胖不胖还是要看身高体重才算数~
这要怎么看呢?
一起来学学判断体重是否健康最常用的方法吧!
人体BMI指数
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腰围
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人体体脂肪率
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这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因为有的人虽然看着瘦,但是内脏脂肪高,是否肥胖还是需要按照科学的标准来判断。
如果发现自己真的长胖了
要怎么办?
在减肥过程中
有人常说要节食减肥
其实减肥贵在平衡
注意四个减肥误区
误区一:节食
有些人通过节食来减肥确实能收到短期效果,但这并不是科学持久的减肥方式。
节食会导致营养失衡,短期减下来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和水分。而节食因为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基础代谢率低。基础代谢率一旦降低,人体消耗热量变少,热量就很容易堆积在体内。
另外节食带来的基础代谢率降低,让节食人群在恢复正常饮食后,陷入吸收高、消耗低的状况,反弹是必然的。
误区二:光吃素
水果、蔬菜被很多人视为减肥圣品,殊不知,有些水果和蔬菜比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特别是某些水果,其含糖量很高,完全不适合减肥人士。
吃过多的高糖分水果和蔬菜,不但不能减肥,还可能适得其反。相反,有些肉类,尤其是瘦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反而较低。
误区三:只吃粗粮杂粮
对于正常人群而言,粗粮是好东西,但只吃粗粮其实与只吃水果蔬菜来减肥是一个道理。大多数的粗粮不仅含有纤维,同样也含有碳水化合物。
单一营养物的摄入,一方面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多;另一方面不吃肉类和奶蛋类食物,蛋白质的匮乏会让肌肉流失,基础代谢率降低。因此,恢复正常饮食后,都容易反弹。营养摄入不能过于单一,均衡的饮食才是硬道理。
误区四:运动后喝饮料
“一瓶运动饮料的能量相当于小半碗米饭!”运动过程中应该多次少量喝水,以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不含糖的水为主,运动后不要马上进食、喝碳酸饮料及运动饮料、吃宵夜啤酒等,不然很容易把运动消耗掉的能量马上补回来,这是导致运动减重失败的常见原因。
科学减肥收好这三点建议
01
加强锻炼,坚持“五三一”法则
想减肥,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五三一”法则就是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每分钟心跳至少要达到110下。
慢走一个小时或散步对于想要通过运动来减重的朋友可能收效甚微,推荐快步走、游泳、平板支撑等。
02
运动过后这样吃
1.运动后喝白水、淡茶水等不含热量的液体。
2.运动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水除外),不要选择在运动完第一时间即身体最饥饿的情况下进食。
3.运动后大概30~40分钟,进食的欲望降低后,可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作为加餐,如鸡蛋、牛肉棒、牛奶等。
03
减盐、减油、减糖
1
生活中要注意“隐形盐”,比如调味料里的鸡精、酱油、蚝油,包括酱类,都是含有盐分的,要减少摄入;
2
烹饪的时候,把先放盐变成后放盐,在快出锅时撒上盐,这样口感既好,又能控制盐分的摄入量;
3
每人每日摄入不超过25克的食用油,相当于三小勺的油;
4
多用蒸煮炖烩等烹饪方式,少用煎炸,减少油的使用;
5
烹饪时用葱、姜、蒜,或者胡椒等一些芳香配料来代替,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糖和盐的摄入。
6
在生活中,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物和饮料,减少糖的摄入;
7
减少在外就餐,点餐时可以让厨师少放盐油糖,达到“三减”的目的。
综合自人民网健康、中国疾控动态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4大肥胖判断指标,帮你识别自己是不是属于肥胖?
人人都爱美,高高瘦瘦是所有人理想的身材,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大多数人都有肥胖的困扰,太胖了,漂亮的裙子穿不了,好看的照片拍不出,胖好像毁了一切美好的事物。于是,人人都在喊着太胖了,要减肥。但是你真的胖吗?还是你觉得自己胖?那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清楚吗?
1.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是结合身高和体重用于判断人体肥胖或超重与否和程度的指数,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米)的平方。
2.腰臀比
腰臀比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是判断腹型肥胖的良好指标。腰臀比的正常范围是男性<0.9,女性<0.8,超标者属于典型的苹果型肥胖,也称为腹型肥胖,表明内脏脂肪含量增加,更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即使在体重指数正常的情况下,腰臀比超标也可以单独诊断为腹型肥胖。
3.体脂率
体脂肪含量测定简称体脂率,与体重指数、腰臀比等指标相比,能够更准确地评价肥胖程度和体脂肪的分布状况。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磁共振成像术、生物电阻抗方法等。我国的标准是男性≤20%,女性≤30%。
4.腰围
计算公式:无(使用软尺直接测量得出数据)
判断方法:男性>85cm,女性>80cm,则可以判断为中心性肥胖,急需减肥。
肥胖不是你说了算的,要根据指标来算自己究竟胖不胖,如果不胖却盲目减肥只会给自己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到正规医院去做评估,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真正的肥胖?不妨用这两个指标计算一下
“今天开始要减肥!”这句话都快变成反复减重失败的人的口头禅。电视里的女明星,网络上的红人,大都身材消瘦。减肥就变成了很多男性女性的“终生的事业”。但是在减肥上的误区很多人还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所谓的减肥的“神奇”方法再次火爆网络。
曾经的21天减肥方法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顿热潮。有些女性在尝试的时候却出现了停经,低血糖等症状。这种靠一段时间的少吃甚至不吃对身体有严重的损害。减肥靠饿是不行的!
在《我的最后一本减肥书》中,提到了一个案例,身高169的小菲就经常玩“体重过山车”。使用极端的方法突击减肥,恢复正常生活后又很快反弹。在突击减肥的时候,就因为心律不齐进了医院!
肥胖的定义可不是靠眼睛看。这两个定义肥胖的指标不妨计算一下:
根据Body Mass Index即体质指数定义,将体重和身高的比例做比较,衡量人的体重是否过重后太瘦。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 (m)^2
计算体质指数在18.5-23.9为正常情况,大家不妨计算一下,你的体质指数正常吗?依据此计算公式,165的身高体重正常在50.36kg-65.34kg都是正常的体重。
其实除了体质指数,还有个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体脂率。
肉眼可见,体型越宽的人体重越重,但是体脂率的不同可能可以让两个外形相似的人体重差距达到几公斤。这就是体脂率的不同。肌肉和脂肪密度的差异带来的。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的健身达人,可能只是160的小个子,虽然体重能达到55kg,但是身体看起来十分纤细,女性曲线也是十分好看。这就是健身带来的体脂率降低。能让身体的肌肉线条更加好看。
体脂率的计算公式: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手动计算体脂率较为麻烦,随着健身的普及。很多家用的体重秤都已经升级成体脂称了。成年女性的体脂范围20%-25%,男性15%-18%。根据公式,体脂率越高肥胖程度就越高。身体的脂肪含量就越高。
想要了解自己是否处于肥胖,上述两点如果都超标,那你就可能是肥胖了!
这几点减肥误区是真的吗?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是真的。不是只有运动的时候身体才会消耗能量!在你坐着不动,睡觉的时候身体的器官,肌肉随时随地的都在消耗热量。如果靠饿使得身体变瘦,一方面肌肉燃烧的热量会越来越少,即我们说的基础代谢在降低。另一方面,身体会为了“自保”将摄入的能量最大限度的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所以,保证充足的摄入能让身体肌肉保持在健康的状态!正常情况下基础代谢才是每日消耗的“大头”,占每日消耗热量的60%-75%。所以,提高基础代谢就是提高自己热量的消耗。
不要盲目相信吃所谓的“减肥药”能减肥。杭州的63岁阿姨的肠镜检查图可让人吓一跳。肠道表面都已经发黑。目前市面上还有不少宣传某些药物或者保健品能够不运动不少吃达到减肥的效果,短期可能会出现体重的下降。这种保健品一般能有润肠通便的效果,短期使身体的水分等随着排泄物排出来,但是长期服用危害不可知!减肥还是老老实实的少吃多动才靠谱。
优质的早餐对于减肥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国家院士钟南山出生于1936年,今年已经85岁了。但是从新闻里可以看到他的身材保持得完全不像一个老年人。肌肉还是十分强壮。这与他早饭的营养是分不开的。早饭要完成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牛奶,鸡蛋等。
锻炼增强肌肉,让基础代谢提高。让身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消耗。实现“躺着都能瘦”。
训练建议进行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这种训练比常见的跑步训练的效率更高。根据研究显示,20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比连续跑步1小时更有效。在长时间的跑步中,身体会渐渐适应这种消耗,后期可能很难再达到很好的运动效果。所以更加建议使用高强度的间接训练方法。当然对于运动能力不强的人来说,还是建议先从跑步开始,提高身体的基本素质。
减肥的误区有很多,要擦亮眼睛辨别。肥胖和很多慢性疾病都有关联。但是减肥不科学,不仅可能导致越减越肥,还有可能破坏身体代谢,严重的还会进医院。牢记减肥的四字箴言“少吃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