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会导致肥胖(长期便秘会导致口臭吗)
便秘会不会引起肥胖?千万别让便秘拖了减肥后腿
人的正常的排便应该是一天1-3次,一天一次的都属于轻度便秘,肠道蠕动不活跃的情况。长期的便秘可引起或加重直肠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疮等,同时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等。那造成便秘的原因是什么?脂玫乐首席营养师刘洁给大家分析其中原理。
为什么会便秘?
人的胃肠道是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地方,他们各有分工。胃有胃酸,主消化,胃主要是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又称物理消化),并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较小的分子(又称化学消化),所以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而非吸收;但也不是不吸收,它会吸收很少量水和少量酒精以及很少的无机盐。
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主吸收,承接胃消化过来的食物。但小肠只吸收所有的营养物质,并不吸收水分!因为小肠一但把食物中的水分吸走,干燥的食物就会堵住肠管,这将会是致命的疏漏!
最后吸收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残渣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如氨、胆汁酸等),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当我们缺少水分时,大肠会反复吸收利用粪便里的水分,导致粪便变成粪球,因此也有句这样的话:大肠是我们人体的自来水库。所以日常一定要多喝水,如果身体缺水,细胞的运转工作会受阻,整个机体的代谢都会降低。一旦新陈代谢变慢,很容易就导致成为易胖体质。
大肠内有许多细菌,这些细菌主要来自食物和大肠内的繁殖,可以分解一部分的有害物质,剩下的就会被被吸收入血到肝脏解毒以及随粪排除。如果我们便秘,会导致一部分毒素无法排出而。
关于肠道的运动(推动食物前进)
小肠的运动分两种分节运动和蠕动。分节运动在空腹时几乎不存在,进食后逐渐变强,常在一段小肠内进行约20分钟。蠕动是在分节运动作用后把食糜向前推进。蠕动又分快和慢两种,慢的约1~2cm/s,只把食糜推进一段短距离(约数cm)后即消失,而快的速度为2~25cm/s,可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小肠末端,有时还可至大肠。大肠具有类似小肠的分节运动和蠕动,但其频率较慢,这与大肠主要是吸收水份和暂时贮存粪便的功能相适应。
但是大肠有另一运动形式称集团运动,这是一种进行很快且移行很远的强烈蠕动。这种运动每日约发生3~4次。通常发生于饭后,是胃内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所引起。集团运动常自横结肠开始,可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一直推送到结肠下端,甚至推入直肠,引起便意。所以为什么有些人吃饭之后就有便意,为什么正常的排便是一日3次,大家明白了吗?
备注:
小肠 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段;
大肠 细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四部分。
减肥和便秘
大家日常一定要讲究营养均衡,不要因为怕胖而节食。其实适量吃一些促消化、脂肪低且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是不会引起肥胖的。多吃水果和蔬菜,蔬菜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吸收,而且像猕猴桃、苹果、火龙果都有一定缓解便秘的效果。
千万不要过度的节食减肥,我们的身体在没有摄入营养的时候,无法进行排毒,这样不仅对我们的身体不好,也会使新陈代谢变慢,慢慢形成易胖体质。要注意平时多喝水多运动,这些都可以提高代谢,不容易引起便秘。
54岁中年男子长期便秘,检查出肠癌:平时喜欢吃肉,属于轻度肥胖
据大象新闻视频报道,北京的张先生长期便秘,不在意,结果肠癌早筛检查为阳性。
张先生表示:“我172,没做手术之前体重是83公斤,现在是78公斤。平时就有点便秘,大概1年多吧。我儿媳妇在医院工作,她建议去做检查的。”
张先生今年54岁,之前从事个体餐饮,喜欢肉食、饱食,BMI值28属于轻度肥胖。家族没有癌症史、肿瘤病史,因此便秘一年多不在意。近日在儿媳妇的劝说下做肠癌早筛,结果显示阳性。
看到了初筛结果后,张先生去医院做了进一步的检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肠镜检查后确诊为直肠癌,病理显示中分化腺癌。
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刘正教授说:“这位患者还是比较幸运,因为他的肠镜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仅仅提示是一个原发性的病变,并没有发现远处的转移。”
张先生的手术医生提醒,肥胖和肠癌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肥胖者患癌风险更高,临床中看到很多肠癌患者存在肥胖现象,“据统计,体重指数也就是BMI每升高5,肠癌的患病风险就会增加5%。”
医生建议,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管住嘴,一定要通过科学健康的饮食来保证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另外就是要迈开腿,多运动、勤运动,使体重指数保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就不做检查。
对于肥胖的朋友来说,特别是到一定的岁数之后,比如像45岁之后,一定要做健康体检,这样才能尽早地防患于未然。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大象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肚子越大,脑子越傻?这5个“胖肚子”的习惯,劝你趁早改了吧
生活节奏加快,久坐不动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
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
让很多圈友的肚子越来越大
很多人却不当回事
但是你知道吗?
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
还会给健康带来“暴击”!
有研究显示“肚子越大,脑子越傻”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肚子大还有哪些不利影响?
我们又应该如何减掉大肚腩呢?
史文丽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任营养师
划重点
01
肚子越大,脑子越傻?
近日,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上刊登的研究揭示了肥胖的又一大危害——肚子越大,脑子越伤!
这项在近万名亚洲人群中开展的流行病学分析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研究显示:内脏脂肪和BMI升高,均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来说,内脏脂肪每增加0.27kg,认知能力便会随之下降,相当于认知年龄衰退了0.7年。
综上,在亚洲人群中,人体脂肪含量是认知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MR分析显示,内脏脂肪和BMI的升高与认知表现下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看来,减肥再添新好处——“益脑防痴呆”!
研究者强调,全球痴呆症的负担正从西半球转移到亚太地区,每年约有400万的亚洲人罹患痴呆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40%左右。此外,亚太地区的肥胖流行率已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了7%,甚至还处于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在维持亚洲人群的认知功能、预防痴呆症及其他慢性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划重点
02
肚子大还容易导致哪些疾病?
一、高血压
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组织大量增加,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增加,心脏的输出量增多,致使每分钟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加,同时也使小动脉的外周阻力增加,进而导致小动脉硬化,促使高血压发生。
二、高血脂
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也可以说是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
三、脂肪肝
肥胖者体内大多存在血脂升高,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对脂肪的摄取、合成、转运、利用等环节都处于平衡状态,人体摄取能量过量,会导致肝脏对脂肪的摄取过量,从而导致过量甘油三酯在肝脏内堆积,引起脂肪肝。
四、糖尿病
肥胖者大多会存在体内的胰岛素利用效率下降,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工作量也会加大,因此机体只能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发挥作用。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容易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出现不易控制的高血糖,发生2型糖尿病。
五、心脏病
肥胖的人,体内由于存在过多脂肪堆积,引起心脏负荷加重;体内脂代谢紊乱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细胞脂肪沉积,心室壁增厚,心肌顺应性降低,从而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
六、骨关节病
肥胖导致下肢关节负荷增加,如果承载的负担超过其负荷量,关节表面受力不均,加速软骨丢失、骨赘形成,导致关节炎的发生。同时,肥胖还会增加患手关节骨关节炎的风险。
七、痛风
由于肥胖导致的体内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等可以造成尿酸过高、诱发脚趾、腿关节等疼痛,形成痛风。有调查表明,肥胖者的痛风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出50%以上。
八、增加多种癌症风险
最新研究显示,腹部肥胖和人体18个部位的癌症发病率呈正相关,如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道癌等。
划重点
03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肚子大?
腰围,可以反映人体腹部肌肉、脂肪分布的情况,是除BMI之外的另一个衡量肥胖的指标。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具体的计算方法为:BMI=体重(kg)/身高(m)²。BMI<18.5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
但是BMI只能从大体上判定体重是否超重,却不能反映人体的脂肪分布情况。
腰围测量:被测者需持直立站势,双脚分开25~30厘米(与肩齐)。普通人群将软尺经肚脐上方0.5~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的地方水平绕一周测腰围。
对于中国人来说,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正常腰围标准,而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 cm,称为腹型肥胖(也叫中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
划重点
04
哪些习惯专门胖肚子?
一、吃太咸
盐吃多了,不仅会让你“长”血压,国内外的多项研究都表明,盐是独立于能量摄入之外的肥胖风险因素,让人长胖、长肚子。
二、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经过复杂的工业加工制作而成的食品,通常是即食的方便食品或零食,比如碳酸饮料、乳饮料、饼干、薯片、方便面、奶油蛋糕等。
这类食品的特点是能量高而营养价值低,而且含有多种添加剂或防腐剂,摄入过多不仅容易发胖,还会造成营养不均衡。超加工食品往往随手可得,而且经常是一吃就停不下来,甚至很多人常用它来代替正餐,长此以往,很容易变胖。
三、不爱吃蔬菜
长期少吃蔬菜甚至不吃蔬菜的饮食习惯,会直接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长此以往会由于摄入膳食纤维过少而导致肠胃蠕动缓慢,导致肥胖、便秘等问题。
四、吃饭速度过快
吃饭速度过快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这时候身体就会开启降糖机制,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这也是吃得快容易胖的另一个原因。
五、久坐
有研究显示,每天多坐1.5小时,腰围增加0.57厘米,体脂肪也会增加0.44%。而另一项研究表示,如果每天把30分钟坐着的时间拿出来做中高强度运动,我们的体脂肪就可以减少1.3%,内脏脂肪可以减少7.8cm²。
划重点
05
如何减掉大肚腩?
一、别吃得太咸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提出,成年人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要低于5克。除此之外,选购食物时多看看食品标签和营养成分表,选择低钠食品,辨别“隐形盐”;放盐、酱油等调料时,使用量勺;没禁忌疾病的人多吃新鲜蔬果,增加钾的摄入,钾有利于钠的排出。
二、摄入更多的纤维素
膳食纤维一方面能增加饱腹感,防止过多能量摄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通便,促进有害物质和过多的胆固醇排出体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有:粗粮、豆类、薯类、蔬菜、水果等,在饮食中可以多加选择。
三、适当多运动
多动动不单指专门的体育锻炼,也可以在坚持每周有氧运动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增加活动量。比如,可以在饭后散步、空闲时间做家务、上下班途中尽量多走路等。日常运动也可以选几种自己能够完成并且感觉适合的项目,如跑步、游泳、跳绳、开合跳、瑜伽和健身操等。每天坚持做30分钟左右,就能起到很不错的减肥效果。此外,还要拒绝久坐不动,每坐1个小时,就站起来走动5~10分钟。
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速度快、爱吃宵夜,嗜好肉食、晚饭吃得太晚、熬夜睡眠质量差、嗜酒……这些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是造成内脏脂肪堆积的重要原因。建议做到早睡早起、三餐定时、饮食均衡,不仅能帮助内脏脂肪含量减少,还能让身体更健康。
转自:CCTV生活圈
来源: 经视健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