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会导致肥胖吗(肾炎会引起体重增加吗)
珠海一男子确诊肾炎,竟是肥胖引起?
吴叔一个月前尿液出现泡沫,到医院检查确定是蛋白尿,被确诊为肾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肾内科为他完善了详细检查,他的肾炎竟然是肥胖导致的!
每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主题为“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旨在呼吁关注点从个人转移到塑造我们健康的系统上。肥胖会引发许多疾病,最典型的包括“三高”、脂肪肝、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而在其中,肥胖相关性肾病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沉默的杀手”之一。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肾内科医生何培华提醒,出现这4种症状尤其要警惕。
吴叔到医院检查时,体重指数(BMI)高达29.3kg/m2,远超国内常用的肥胖标准(BMI≥28),属于典型的肥胖。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病史,这些都是典型的肥胖关联疾病。
肥胖导致肾脏损伤的机制很复杂,与脂肪堆积直接压迫肾脏、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在其中,最普遍的一个原因是,肥胖会导致人体血液内的“垃圾”增加,让肾脏承担过重的负担,这就容易让肾脏遭遇损害,诱发肾炎等疾病。
据了解,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仍有蛛丝马迹可循。当出现泡沫尿、双下肢水肿、血压控制不佳、血肌酐升高等情况时,就要提高警惕。
不过,肥胖不一定会导致肥胖相关性肾病,肥胖及蛋白尿也不一定就是肥胖相关性肾病,要诊断疾病,还需要经过“黄金手段”肾穿刺活检术最终确定。
何培华表示,预防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状态和保护肾功能,一是要减轻体重,二是要科学饮食管理,三是规律运动,四是定期体检。
文|记者 郑达
肥胖人群为什么容易得肾病?高蛋白肉类吃多了,增加肾脏代谢负担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大鱼大肉可以随便吃。脂肪的香味的确是非常诱人的,平时不用担心长胖的人都非常喜欢吃肉,毫无节制。殊不知,经常吃大鱼大肉即使不会长胖也会造成脏器的伤害尤其是肾脏的损伤。
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成分,充斥身体每一个部位,维持着我们的正常生命活动。我们提到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首先想到的作用就是补充营养,但如果经常大量地摄入蛋白质的话,不仅对身体没有补益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伤害。
蛋白质在体内会被分解、利用,还会留下一些含氮废物,这些代谢废物需要通过肾脏进行过滤排泄。如果大量地吃一些大鱼大肉,体内产生大量的含氮废物必然会对肾脏造成负担,损害我们的肾脏健康。
另外,蛋白粉也是一样,很多人在孝敬长辈、馈赠亲友时喜欢送保健品,但保健品可不能随便吃,尤其是蛋白粉。
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基础的医学知识,如果随便乱吃蛋白粉,不仅会对肾脏造成很大伤害,还可促进钙从骨中溶解,增加钙的丢失,严重的还可能会患上尿毒症,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损害很大。
中老年人本身钙质流失就越来越快,应该适量地进行补钙,如果吃太多蛋白粉,就会更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影响中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从而大大损害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每日膳食中,适量的瘦肉、蛋奶类食物完全可以满足蛋白质需求,不必额外补充所谓的蛋白粉。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问题或胃口不佳,晚期癌症,无法通过正常饮食摄入足够蛋白质的人群才适合补充蛋白粉,而且要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建议之下按要求来吃,普通健康人群绝对不能乱吃。
此外,大部分蛋白粉的嘌呤含量非常高,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更要慎重。
大家在日常饮食中,还应该注意不能吃太多盐,尽量选择低盐饮食和低盐的烹饪方式,如果饮食过程中,盐摄入量太高的话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而且高盐饮食还会增加血管硬化的危险,对心血管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
各位朋友,你还知道大鱼大肉吃多了,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毁掉”肾脏的坏习惯,得注意了
近日大连市医保局公布,为进一步减轻重症尿毒症患者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自2020年7月1日起,大连医保将提高重症尿毒症患者门诊透析治疗待遇支付标准。一是降低门诊血液透析个人负担。二是将门诊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灌流纳入医保支付。三是将腹膜透析患者在门诊使用的部分耗材和检验项目纳入医保支付。
预计将有7000余名透析患者受益,每年减轻患者负担7200余万元。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霍然
在过去,尿毒症几乎是老年人的“专利”。而近年来,据统计,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已达到10.8%,也就是说,大约10个人中,就有1个慢性肾病患者。特别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肾病,甚至一经发现就已经是尿毒症,令人痛心。为啥年轻人成了尿毒症高发人群?慢性肾脏病引发因素中,跟现代人生活方式相关的原因有哪些?这些“毁掉”肾脏的坏习惯,你有吗?
糖尿病肾病显著增加
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媛的门诊中,每年都会碰到十余个年轻患者,有刚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乏30多岁的家庭顶梁柱。然而,不少患者发现时已经是尿毒症,没有逆转的机会了。
王媛告诉记者,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引起尿毒症的原因以原发性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人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排第二位的糖尿病肾病逐渐“冒头”,大有赶超第一位的趋势,令人担忧。
肾病与这些习惯相关
大连知名肾内科专家、主任医师常明介绍,代谢综合征和慢性肾脏病是“亲密伙伴”,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大量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的各项因素都有引起和加重肾脏病损害的可能。
老年人群由于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运动量减少、饮食习惯不当或其他原因,很多人患有代谢综合征。对于年轻人,生活压力较大,很多人生活饮食不规律,常常过度进食或摄入含糖量高的糕点、饮品、饮酒,“无辣不欢”“吃糖上瘾”的人越来越多,长期摄入高热量、高糖分、高盐量的“重口味”饮食,不仅让肥胖尾随而来,还会给身体的代谢功能带来极大的负担,久而久之就会患上代谢综合征。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本身会相互影响,是引发代谢综合征的“同源三姐妹”。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均是诱发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
指标异常应到专科随诊
不久前,一名30多岁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自己血肌酐的数值达到100多微摩尔每升,比适龄人群的正常水平高出一点。为了安心,他来到大医二院就诊。王媛解释,血肌酐的数值反映了肾脏的滤过能力和肾脏功能。一般情况下,滤过能力下降,血肌酐浓度升高,意味肾脏受损。患者纳闷,自己年年都体检,没觉得肾脏有问题。王媛拿到体检报告却发现,其实患者近年来一直呈尿蛋白阳性,却被忽视了。幸运的是,患者发现得还早,只是轻微的肾功能异常,及早治疗还可逆转肾病的进程。
王媛表示,近几年临床发现年轻人IgA肾病发病率较高,而这种疾病起病隐匿,不像其他肾病起病时肿得严重,可能只是有点轻微血尿、蛋白尿等不太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不重视体检,蛛丝马迹的症状就容易被忽视。而其可怕之处在于,这种疾病的进展较快,不少年轻患者短短几年就可能达到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专家建议市民应定期到正规、有资质、体检项目设置合理的体检机构体检,发现指标异常应该到专科随诊,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运动过度也伤肾
大壮是一名美食爱好者,他最喜欢约三五好友不醉不归。和很多现代年轻人一样,除去工作,吃吃喝喝、熬夜打游戏就是他的生活常态。时间久了,问题来了,最近他发现身体疲乏无力,经常头晕,工作也容易出错。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成为“三高”人群,由于体重超标,医生建议他控制体重。然而,大壮觉得运动减肥效果太慢了,他开始节食、吃特效减肥药,有一天就在他跑步时,忽然晕倒在健身房里。经检查,大壮由于运动过量导致脱水,加上长期节食并服用来历模糊的药物,导致了肾脏损伤。
常明介绍,适当运动确实有益健康,可是过量运动结局不一定“美丽”。因为过度运动很容易打破人体各项机能的平衡,而肾脏又具有维持机体内元素稳定,调节平衡的功能。当一个人长期过量运动时,他的肾脏也会长期处于超负荷运作的状态,时间久了就会引起慢性肾功能损伤。
警惕药物性肾损伤
常明介绍,药物性肾损伤也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肾脏作为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更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来历不明的药品,小到减肥、养生、滋补药,大到消炎、镇痛、中草药,不少成分不明、产地不清,损害肾脏“积极”得很。此外,很多患者随意就医,当身体感到不适时,轻信“祖传偏方”,不愿去正规医院检查,贪图便宜,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