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过度肥胖的危害视频(过度肥胖的危害的图片)

红网·红视频 0
文章目录:

34岁男子3个月体重“狂飙”40斤引发心衰

王先生在病房走廊上运动

红网时刻新闻2月26日讯(通讯员 周妍 吴娟 周燕)“出院后我一定会控制饮食,争取每天坚持锻炼,慢慢将体重减下去。”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收治了34岁心衰患者王先生。经利尿消肿、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王先生一周内减重40斤,目前即将出院。

近日,身高175cm、体重达400斤的王先生因严重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被紧急送医。经检查发现,其心脏射血分数仅45%(正常值>50%),确诊为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更令人震惊的是,患者过去3个月内体重暴增40斤,直接诱发此次生命危机。

王先生肥胖问题自幼存在。在当兵服役期间,他通过高强度训练保持壮实体格,然而,退伍后,王先生因久坐、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导致代谢紊乱。其激素水平异常刺激食欲,运动能力下降加剧脂肪堆积,形成“越胖越不动,越不动越胖”的恶性循环。发病前,他步行数米即气喘不止,心脏已不堪重负。

经利尿消水肿,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王先生由心衰引起的钠潴留水肿消退后,减重了40斤,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缓解。目前,王先生即将出院。

“生活方式改变是疾病治疗的基础,如果体重不减下来,下次心衰加重入院可能就是生死劫!”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范文娟副主任医师提醒,针对肥胖相关性心衰预防,减重不是“外貌工程”,而是“救命刚需”,严重肥胖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夜间有猝死风险。生活方式的改变永不嫌晚,每一次饮食选择、运动坚持,都是在为未来的人生“续航”。

科学减重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饮食、运动和睡眠三个关键方面进行全面管理,与此同时,应定期体检并家庭自测,每月测量腰围及体重,男性<90cm,女性<80cm,计算BMI,18.5-23.9为正常,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家庭自备血糖仪、血压计,并定期体检。

“心脏没有‘后悔药’,一旦出现心力衰竭,心功能很难逆转。”范文娟副主任医师表示,如果出现BMI≥28或合并“三高”代谢综合征,活动后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夜间难以平卧等‌这些危险信号,需立即就医,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发病率上升、死亡率高!25岁小伙长期熬夜、暴饮暴食确诊心衰

据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报道,近日,山东一名25岁的小伙确诊心衰。小伙接受采访时称自己生活“不规律”,有时不吃饭、有时又暴饮暴食,且经常性熬夜。目前,小伙正在接受治疗。“感觉自己还很年轻,有点难以接受。”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指出,控制肥胖、糖代谢异常也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衰发生,戒烟和限酒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心衰发生。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永康建议,除了戒烟戒酒、饮食有节,定期体检也十分重要。另外,学会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也有利于守护心脏健康。

心衰患病率持续升高,应引起重视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指出,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

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多数急性心衰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而转入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患者常因各种诱因急性加重而需住院治疗。

《指南》还介绍,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这些因素均导致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

预防心衰,饮食要有节制,注意定期体检

对于心衰,采取措施来预防是十分必要的。高血压是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可以使心衰风险降低50%。另外,血脂异常和冠心病患者,可以根据血脂异常指南进行调脂治疗以降低心衰发生风险。对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危人群,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衰。糖尿病是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女性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更高。

控制肥胖、糖代谢异常也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衰发生,戒烟和限酒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心衰发生。对肥胖或具有久坐习惯的患者,在生活管理上应加强身体活动或体育锻炼,注重健康饮食。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永康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守护心脏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饮食有节、加强锻炼。“饮食中药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蛋白质。限制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脏的负担,每日摄入食盐量不可超过5g。另外还要避免食用过多的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饮料,甜点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此外,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戒烟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过度饮酒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风险。因此,戒烟戒酒也十分有必要。

杨永康提到,定期进行身体体检,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除了这些,还要保持情绪稳定,学会通过深呼吸,肌肉放松训练,运动锻炼等方式舒缓情绪,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视频 | 肥胖正影响着全球超10亿人口!世界肥胖日来聊聊“肥胖”这件事

今天是世界肥胖日。肥胖正影响着全球超10亿人口。在我国,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达50.7%,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70.5%。

肥胖的成因有哪些?中国人的肥胖特点与西方人有何不同?靠“减肥神药”是否真能“躺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管理体重?正值世界肥胖日,一起来聊聊“肥胖”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