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欧美健身与肥胖率(胖人健美)

青云通史 0
文章目录:

该减肥了!中美印肥胖率差距明显:美国40%,印度24%,中国是多少

前言

如今已经是2025年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在已经几乎很少看到有人吃不饱饭的情况了,2024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更是一举突破1.4万亿斤,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肥胖,减肥问题似乎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老大难。

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其肥胖率高达40%,相当于每5名美国人就有两人受到肥胖的困扰,而印度也有24%的肥胖率,那么我国中国的肥胖率又是多少呢?

健康危机

肥胖远不是影响美观的小问题,它依然成为了影响全球健康的严峻挑战,由肥胖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了消灭人类的一大杀手,尤其对于不少饱受由肥胖引发疾病的病人,减肥已经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必要事项。

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同时也是世界主要产粮国,粮食自给率高达128%,每年都会把自己国内吃不完的大豆和玉米等作物销往外国,其国民可以说是完全不愁吃喝,并且得益于美国极度发达的粮食加工产业,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零食出口国和生产国,其弊端就是造成了大量的肥胖人群。

美国的肥胖率高达40%,除了美国本身发达的粮食加工产业之外,还要归功于美国人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汉堡、薯条、炸鸡、可乐,这些商业属性浓厚的快餐食品不仅在他们国内大受欢迎还远销海内外,为全世界的肥胖率提升做出了“贡献”。

美国的快餐早已不单单是吃食,甚至衍生出了相关的文化产业,美国的快餐充斥在他们的各种文化产品中,比如提到美国的警察,就有人会联想到一个大腹便便的吃着甜甜圈的警官形象,提到美国的棒球联赛,就有人会联想到热狗,高热量的快餐已经充斥在美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尽管肥胖率很高,但肥胖人群的分布却有迹可循,我们会注意到,越是富有的人群肥胖率越低,反倒是越贫穷的人群,肥胖率越高,在美国,肥胖率似乎成为了贫富之间的一道分界线。

这种现象乍一看是有些反常理的,因为过去我们常常用体态臃肿来描绘敲骨吸髓的企业家,用瘦骨嶙峋来表现穷人,但在美国这种情况却完全反了过来,但其实只要这并不难理解,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健康也是一种财富。

富人在美国作为特权阶级,享受着荣华富贵,他们是极其惜命的,自然也就愿意在健康领域付出更多的精力和金钱,而穷人每天疲于奔波,根本没有时间和金钱去做专业的身材管理,自然也就对肥胖问题任其发展了。

“健康又卫生”的印度

印度作为文明古国,其饮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尽管在我们看来印度似乎只钟情于各种糊糊,但其实那也是人家的饮食哲学,印度作为许多珍贵香料的原产地,在饮食中自然也少不了各种香料。

同时,印度也是粮食出口大国,国民肥胖率也有24%,和美国的情况有些出入的是,印度肥胖率高是由于普通平民劣质碳水摄入过多,所谓的劣质碳水,就是指精加工食物,这些食物往往缺乏膳食纤维和营养素,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快速升高,最终导致肥胖。

比如印度的底层人民每天的标配就是“糊糊”配大饼,饮食过于单一,而大饼就是劣质碳水,而上层人有时间和精力去规划自己的饮食,并且会有计划的进行科学健身和作息,这是底层人望尘莫及的。

中国的肥胖率警钟

说过了印度和美国,那我们中国呢?我国的成人肥胖率为16.4%,学龄儿童超重率为20%,这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作为世界四大料理的中餐的故乡,中国从古至今在吃这方面那是相当看重的。

对此甚至有人说出恩格尔系数不适用于中国的论调,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这一计算方法由19世纪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比就越大。

但为什么说这种计算方式对中国来说可能不是太准确呢?因为中国人太爱吃,也太会吃了,即使是“月光族”,也有不少在拿到工资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去胡吃海喝,倒不是说这些人有多么饥饿,只是单纯的喜欢享受美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的肥胖率,我国的肥胖率尽管和印度还有些差距但也要注意,因为我国有不少底层民众也有饮食习惯过于单一的弊病,一天三顿不是米饭就是面条,这些都属于劣质碳水。

劣质碳水的含义不是这些食物有多不健康,而是指这些食物更容易被身体转化为脂肪,而普通人大多又没有坚持健身的习惯,久而久之体重就会变胖,而想要减下来,就难上加难了。

肥胖问题必须重视起来,它带来的可不单是体型不美观,还会带来大量的健康问题,肥胖会严重影响人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一旦内分泌出了问题,人就有很大可能会患上各种慢性病,而这些慢性病如果又长期得不到重视,最终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为了减缓肥胖我们普通人应该在饮食上尽早做出改变,少吃精加工食品和高油高糖食品,多吃五谷杂粮,如果能抽出时间,尽可能的多去运动,个人健康无小事。

结语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最重要的个人财富,为了个人健康少去医院,一定要科学的进行饮食和锻炼。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4-12-20————用“减肥神药”解决美国肥胖问题?美国候任卫生部长与马斯克唱反调

信息来源:青岛新闻网2024-12-26————如何应对肥胖问题?专家给出这些科学减重方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4-12-31————十大跨年健康提示发布,“体重管理”为年度关注话题

中美日肥胖率差距对比:日本4.3%,美国降至43.96%,中国持续上升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胖子梁用

| 科普10克

编辑 |科普10克

前言

肥胖率是每个国家都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肥胖不仅能看出一个国家的饮食习惯,还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

根据数据显示,日本的肥胖率仅仅只有4.3%,而美国竟然高达43.96%,那么相比之下,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肥胖率又是多少呢?

肥胖的外国女性

日本是寿命最长的国家

提起日本这个国家,不少人能想到的就是日料、富士山、动漫,这三样几乎成为了日本的代表名词。

但其实有个事实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本是世界上健康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达到74.8岁,说直白点就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寿命比较高。

与此同时,日本的肥胖率也不高,仅仅只有4.3%,与美国的43.96%可以说是天上、地下两个模样。

那为何日本人如此健康呢?说到这个问题就离不开日本的饮食习惯了。

日本街头的行人

吃过日料的人应该都知道,日本的饭无非就是生鲜、寿司还有那清汤寡水的寿喜锅,这些食物的油都不大并且份量很小。

虽然也有碳水的摄入,但日本对于碳水摄入的解决办法和控制还是比较“变态”的。

我曾看过一个视频,一位日本女性的饭就是一丢丢米饭、一点点肉、几根青菜,甚至都不能用根来算,这就是她的一顿饭。

日本饭

她倒不是为了减肥,人很瘦但就是饭量不大,真别说,她几天的饭加起来估计都不够我一顿吃的。

除此之外,日本人和韩国人一样都喜欢在吃饭的时候饮用一些茶、味增汤等等,这些就算是他们的主食而并非配菜,这么清淡的吃下来,日本人自然肥胖率不高。

那说完了日本,我们来看看美国的肥胖率情况如何?

美国街头的行人

美国肥胖率首次下降

与日本饮食清淡、食量小明显不同,美国的饭那可都是高糖、高热量,什么汉堡薯条都是他们的正餐、加餐。

2023年,美国的肥胖率是43.96%,虽然这个数据很高,但不得不说较之前已经有所下降,这可是美国肥胖比例十年来首次下降。

不过下降的原因可不是因为美国人改变了饮食习惯,而是得益于减肥药的力量。

最近几年有一款减肥药的出现备受欢迎,它就是“司美格鲁肽”,据说打一针它能够瘦不少,因此在咱们国内的热度也居高不下。

司美格鲁肽

但说实在的,这样多少有点“自欺欺人”,靠减肥药减肥有点治标不治本,美国的肥胖率一直很严峻,甚至可以说整个欧美地区的肥胖率都很吓人。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国民经济自然不低,虽然贫富差距很大,但不少家庭都处于小资标准,所以吃肉不是难事,更何况美国人也爱吃肉。

与中餐不同的是,美国吃饭喜欢用煎炸的方式,特别是炸鱼、炸薯条、烤鸡等等,这些都是美国人餐桌上的“常客”。

美国汉堡、薯条、炸鸡腿

而且我最近还关注到网上有很多国外的家庭妇女分享做饭视频,什么芝士、糖、黄油、甜酱都是疯狂放,隔着屏幕我都觉得齁。

长此以往,美国人要是不胖我都觉得奇怪。

那说完了美日两国,我们来看看咱们中国的肥胖率是多少?要知道,自从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后,不少人也都胖了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肥胖率持续上升

今年12月份,广东冲上了热搜,原因是因为这个省份夺得了一个“倒数第一”的名衔,是不是很惊讶?

广东作为一个年年GDP全国第一的省份,能有什么成绩让他们“差劲”到成了倒数第一呢?就是肥胖率。

根据统计,我国18 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到 34.3%和16.4%,按照比例来算,广东的超重比例则是全国倒数第一。

说白了就是广东没胖子,或者胖子很少很少。

新闻视频截图

得益于广东人爱吃早茶的习惯,他们那少盐少油的清淡饮食让这个省份出了不少身材高挑的俊男美女。

不过放眼全国而言,我们的肥胖率可不低,34.3%的数据虽然没有美国的夸张,但按照人口基数来算,中国的情况也有点危险。

从性别来看,我国肥胖的男性要比女性更多,超重男性占比41.1,女性占比27.7%,肥胖男性占比18.2%,女性占比9.4%。

或许是因为男性的工作压力大,再加上所谓的酒桌文化、熬夜,以及对形象的要求不高等因素,胖男人要比胖女人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也不低,在6~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达到11.1%和7.9%。

随着如今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吃上面肯定要比父母一辈小时候好很多,再加上外卖的兴起,有时候吃家里的饭反而成了一种“奢侈”。

那面对我国这连年上升的肥胖率,该如何做出调整呢?

新闻报道

肥胖问题不可小觑

肥胖可不单单只是身体胖了起来,它的背后可是能够带来很多的并发症,比如我们熟知的“三高”,特别是糖尿病,这个是非常折磨人的。

所以对于那些体重过高的人而言,减肥刻不容缓。

不过说到减肥这个提问,最近几年我国的审美也真的有点“畸形”,瘦的人不断追求更瘦,而胖的人则选择摆烂。

很多女性都反应如今的衣服那是越做越小,似乎在逼迫人去减肥,瘦固然好看也能带来健康的身体,但过瘦同样会导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

太古里的美女

凡事过犹不及才是刚刚好,不胖不瘦,不完全抛弃碳水但也不能摄入过量才是最好的饮食习惯。

另外,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减肥药其实并没有用,哪怕是前面提到的“司美格鲁肽”,它的作用其实就是“减糖”、“减重”。

可归根到底这就是款药物,它用于糖尿病人比较多,并不是专门针对减肥而诞生的,不少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身材去打它,其实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还是得正常减肥。

通过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适合的运动量才是减肥最好的方法,虽然他们不会立竿见影,但至少不会损伤身体。

运动

结语

肥胖是很多人都面临的问题,而且大家还得注意“肥胖”和“超重”是两个概念,大家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肥方式,并且在医生的建议下减肥。

陪胖不可怕,摆烂才可怕,所以希望大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但还是得记得那句话“凡事过犹不及”,祝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个好身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减重版”司美格鲁肽上市 “躺瘦”的机会来了?专家详解

财联社:研究:据测美国肥胖比例十年首降,减肥药力量不可忽视

澎湃新闻:同样一日三餐吃碳水,为什么日本肥胖率这么低?

深圳新闻网:广东人的肥胖率全国倒数第一 网友:喝个早茶压压惊

央视新闻微博:我国成年人过半超重或肥胖

中国科学报:儿童青少年肥胖:一个被低估的公共卫生挑战

揭秘欧美高肥胖率:这些陷阱你避开了吗?

# 肥胖#

在欧美,胖的人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这并非巧合,而是由一系列深层的文化、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如同一张隐形的网,让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落入了增肥的陷阱中。

让我们先从美国谈起。

美国的肥胖问题尤为严重,部分原因是其食品工业的过度发达。

为什么美国的富人都瘦,穷人反而很胖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在美国的蔬菜比肉贵,你把快餐和沙拉的价格比一比,你就会发现,一份沙拉的价格差不多可以买好几个汉堡了。而且啊,汉堡提供的热量是沙拉的好几倍,就导致了穷人吃不起健康的食品,仅有约12.3%的美国成年人,达到了水果摄入的建议,只有10%的人达到了蔬菜摄入的建议。

这个呢就导致很多人的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的饮食方式有问题,但是啊穷人啊,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啊。

第二,因为美国食物中大量的使用了玉米糖浆,因为美国玉米种植业高度发达,玉米供应充足,而且价格低廉。所以相比于生产成本更高的蔗糖,资本当然更青睐于玉米糖浆了,但是这个玉米糖浆啊,会直接被肝脏所吸收,它转化为脂肪,那么这样呢就可能会引起脂肪肝等各类的疾病。

第三,快餐虽然不健康,但是真的很方便。普通人不像富人有专门的人负责他们的饮食,所以呢便宜又方便,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青睐的对象。

这个就是为什么美国的穷人反而更胖的原因了。类似的趋势也在英国等其他欧美国家显现。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意识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了解,肥胖并不仅仅是个人意志力的问题,更多的是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其次,改变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比如,尽量选择健康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增加日常的运动量,哪怕是简单的散步或做家务;改善工作环境,避免长时间久坐。

除此之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发挥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公共健康教育,帮助人们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例如,对不健康食品征税,提供更多公共运动设施等措施,都是值得考虑的方法。

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文化、经济和政策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全面分析和综合治理,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