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型肥胖纹怎么(肝脏肥胖如何治疗)
肝“胖”了不容小视 运动比饮食更关键
今天(18日)是“全国爱肝日”,和肝脏相关的疾病,现在大家最常见的就是体检查出了脂肪肝,临床数据显示也确实如此,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最新的估算,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达到20%~30%,也就是说,几乎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肝脏“胖”了,不是简单的减肥就能解决,不加以重视的话,同样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浙江湖州的刘女士半年前体检发现有脂肪肝,因为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也一直没当回事。但最近她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就赶紧到医院来就诊。
患者 刘女士:当时我本人也觉得挺意外的,因为本身自己也不是很胖,我最近一两个月来觉得吃了东西以后肚子有点胀气,然后胃口也没有之前好。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李雷:脂肪肝患病的一个趋势偏向于年轻化。长期大量的饮酒啊,还有就是说吃一些高糖、高脂肪的一些食物,比如说这种油炸的。跟一些疾病也相关的,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还有一些高脂血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脂肪肝根据病因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大量饮酒引起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脂肪肝就是指非酒精性的单纯脂肪肝。哪些人群是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呢?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肥胖患者患有脂肪肝。
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发生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中,严重的肝脏纤维化的比例更高。
专家介绍,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中,不运动可能比不控制饮食危害更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不太运动这一点可能是脂肪肝导致疾病进展危害更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说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脂肪肝导致的一系列危害,包括糖尿病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当然脂肪肝导致肝炎,疾病就开始进展了。单纯脂肪肝是稳定的,那么出现脂肪性肝炎就开始进展,可能有肝硬化,甚至肿瘤的问题。
脂肪肝没有特异表现 超重人群要重视体检
肝脏的修复再生能力非常强大,而且它没有痛感神经,因此,一般的轻中度脂肪肝,患者都没有什么感觉,可能仅仅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脏肿大,或转氨酶轻度升高等,这种隐匿的进展导致很多病人发现时已经是肝硬化甚至肝癌了,因此专家提醒大家,超重的人群一定要重视体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超重人群一定要做肝生化的检查,做个B超,还有现在我们有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脂肪肝程度的肝弹性检测等等,通过这些检测就很容易发现是否有引发脂肪肝,是不是有脂肪肝炎,有没有肝纤维化,有没有肝硬化,是容易被发现的,关键得重视要去体检。
轻度脂肪肝通常不需要治疗,主要通过积极减重和改善饮食就可以逆转。平时生活中注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运动”“饮食”“药物”三个方面:包括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高油、高糖、高盐、高热量的食物;尽量避免久坐久卧,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合理谨慎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等。但如果肝脏已经发生了炎症甚至出现纤维化,单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很难恢复健康了,需要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肝“胖”了不容小视 运动比饮食更关键
今天(18日)是“全国爱肝日”,和肝脏相关的疾病,现在大家最常见的就是体检查出了脂肪肝,临床数据显示也确实如此,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最新的估算,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达到20%~30%,也就是说,几乎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肝脏“胖”了,不是简单的减肥就能解决,不加以重视的话,同样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浙江湖州的刘女士半年前体检发现有脂肪肝,因为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也一直没当回事。但最近她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就赶紧到医院来就诊。
患者 刘女士:当时我本人也觉得挺意外的,因为本身自己也不是很胖,我最近一两个月来觉得吃了东西以后肚子有点胀气,然后胃口也没有之前好。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李雷:脂肪肝患病的一个趋势偏向于年轻化。长期大量的饮酒啊,还有就是说吃一些高糖、高脂肪的一些食物,比如说这种油炸的。跟一些疾病也相关的,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还有一些高脂血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脂肪肝根据病因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大量饮酒引起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脂肪肝就是指非酒精性的单纯脂肪肝。哪些人群是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呢?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肥胖患者患有脂肪肝。
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发生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中,严重的肝脏纤维化的比例更高。
专家介绍,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中,不运动可能比不控制饮食危害更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不太运动这一点可能是脂肪肝导致疾病进展危害更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说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脂肪肝导致的一系列危害,包括糖尿病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当然脂肪肝导致肝炎,疾病就开始进展了。单纯脂肪肝是稳定的,那么出现脂肪性肝炎就开始进展,可能有肝硬化,甚至肿瘤的问题。
脂肪肝没有特异表现 超重人群要重视体检
肝脏的修复再生能力非常强大,而且它没有痛感神经,因此,一般的轻中度脂肪肝,患者都没有什么感觉,可能仅仅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脏肿大,或转氨酶轻度升高等,这种隐匿的进展导致很多病人发现时已经是肝硬化甚至肝癌了,因此专家提醒大家,超重的人群一定要重视体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超重人群一定要做肝生化的检查,做个B超,还有现在我们有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脂肪肝程度的肝弹性检测等等,通过这些检测就很容易发现是否有引发脂肪肝,是不是有脂肪肝炎,有没有肝纤维化,有没有肝硬化,是容易被发现的,关键得重视要去体检。
轻度脂肪肝通常不需要治疗,主要通过积极减重和改善饮食就可以逆转。平时生活中注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运动”“饮食”“药物”三个方面:包括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高油、高糖、高盐、高热量的食物;尽量避免久坐久卧,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合理谨慎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等。但如果肝脏已经发生了炎症甚至出现纤维化,单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很难恢复健康了,需要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全国爱肝日丨肝“胖”了不容小视 运动比饮食更关键
今天(18日)是“全国爱肝日”,和肝脏相关的疾病,现在大家最常见的就是体检查出了脂肪肝,临床数据显示也确实如此,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最新的估算,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达到20%~30%,也就是说,几乎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肝脏“胖”了,不是简单的减肥就能解决,不加以重视的话,同样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浙江湖州的刘女士半年前体检发现有脂肪肝,因为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也一直没当回事。但最近她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就赶紧到医院来就诊。
患者 刘女士:当时我本人也觉得挺意外的,因为本身自己也不是很胖,我最近一两个月来觉得吃了东西以后肚子有点胀气,然后胃口也没有之前好。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李雷:脂肪肝患病的一个趋势偏向于年轻化。长期大量的饮酒啊,还有就是说吃一些高糖、高脂肪的一些食物,比如说这种油炸的。跟一些疾病也相关的,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还有一些高脂血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脂肪肝根据病因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大量饮酒引起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脂肪肝就是指非酒精性的单纯脂肪肝。哪些人群是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呢?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肥胖患者患有脂肪肝。
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发生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中,严重的肝脏纤维化的比例更高。
专家介绍,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中,不运动可能比不控制饮食危害更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不太运动这一点可能是脂肪肝导致疾病进展危害更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说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脂肪肝导致的一系列危害,包括糖尿病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当然脂肪肝导致肝炎,疾病就开始进展了。单纯脂肪肝是稳定的,那么出现脂肪性肝炎就开始进展,可能有肝硬化,甚至肿瘤的问题。
脂肪肝没有特异表现 超重人群要重视体检
肝脏的修复再生能力非常强大,而且它没有痛感神经,因此,一般的轻中度脂肪肝,患者都没有什么感觉,可能仅仅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脏肿大,或转氨酶轻度升高等,这种隐匿的进展导致很多病人发现时已经是肝硬化甚至肝癌了,因此专家提醒大家,超重的人群一定要重视体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超重人群一定要做肝生化的检查,做个B超,还有现在我们有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脂肪肝程度的肝弹性检测等等,通过这些检测就很容易发现是否有引发脂肪肝,是不是有脂肪肝炎,有没有肝纤维化,有没有肝硬化,是容易被发现的,关键得重视要去体检。
轻度脂肪肝通常不需要治疗,主要通过积极减重和改善饮食就可以逆转。平时生活中注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运动”“饮食”“药物”三个方面:包括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高油、高糖、高盐、高热量的食物;尽量避免久坐久卧,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合理谨慎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等。但如果肝脏已经发生了炎症甚至出现纤维化,单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很难恢复健康了,需要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