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体(肥胖人体内脂肪解剖图片)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进来了解一下
//
关于肥胖,很多青年男女只关注肥胖带来身材走样的问题,而更多的中老年人已经开始承受肥胖相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困扰。但是努力减肥谈何容易,减重真的只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有些人哭诉自己喝凉水都胖,有些年轻人看起来明明不胖却还在拼命节食,也有些人把自己的肥胖归咎于父母的遗传……肥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你又是属于哪种肥胖类型?了解这些,你才不会在减重的路上越走越艰难。
由于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部位、程度不同,临床上对肥胖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以肥胖原因分类
根据肥胖发生的原因,可将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医源性肥胖等。
原发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一般与遗传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关。而继发性肥胖(也叫获得性肥胖),则是由于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包括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一般占总肥胖人群的1%。医源性肥胖是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因为药物和治疗方式等医疗手段而导致的肥胖。
以脂肪分布分类
根据脂肪分布的不同,肥胖还可以分为外周性肥胖(也叫均匀性肥胖、全身性肥胖等)和中心性肥胖(也叫内脏性肥胖、腹型肥胖等),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肥胖分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是利用人体成分检测仪器来判断是哪一种肥胖。如果脂肪均匀分布于四肢及皮下,或者下半身(臀部及大腿)脂肪较多(常见于“梨形身材”),我们称为外周性肥胖。而脂肪主要集中在躯干部、腹内,或仪器检测出内脏脂肪超标而四肢较细的“苹果型”身材,则被称为中心性肥胖。
苹果型身材常见于男性,因而也被称为男性型肥胖,但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超过男性。
由于脂肪分布的差异,脂肪集中于腹部和内脏的中心性肥胖的危害,远大于脂肪分布于四肢或下半身的外周性肥胖。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同时内脏脂肪的聚积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脂肪心、脂肪肾、脂肪胰等,最终使得这些内脏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
另外,中心性肥胖也与一些妇科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有研究指出,腰臀比(更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特征)的升高会使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79%,使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50%。也有研究指出,由于中心性肥胖者体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下降,游离雌激素水平升高,且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反应,因而较外周性肥胖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相较于中心性肥胖,外周性肥胖者由于脂肪主要集中在大腿及臀部的皮下,因而患以上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了。
其他分类方式
近几年,有科学家依据人体是否存在肥胖伴发的相关疾病,将肥胖分为代谢正常性肥胖和代谢异常性肥胖。也有专家根据个人的BMI数值大小,将肥胖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
由于肥胖发生的原因复杂,目前临床上的干预和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不分原因的盲目减重很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无论怎样,正确认识肥胖,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
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营养科 秦桐
来源: 健康报
科普|关于肥胖,世卫组织这么说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是“让我们谈谈肥胖和…… ”,关注日益增长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如何界定肥胖?肥胖有何危害?如何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介绍,超重和肥胖是指对健康构成风险的异常或过度的脂肪积累。超重和肥胖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对成年人来说,BMI超过25被视为超重,超过30被视为肥胖。对于儿童和青少年(19岁及以下人群)来说,在定义超重和肥胖时需考虑年龄因素。
世卫组织1日援引英国《柳叶刀》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报告说,2022年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过10亿,约占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约1.59亿肥胖人口为5岁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8.79亿为成年人。该研究还显示,从1990年到2022年间,全球成年人中的肥胖人口增加了一倍多,5岁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中的肥胖人口更是增加了约3倍。
世卫组织说,肥胖是一种复杂慢性病,且会导致其他多种疾病发病风险提升。例如,肥胖会导致患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增加,影响骨骼和生殖健康,还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此外,肥胖还会影响睡眠、活动能力等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因素。
从社会层面来看,肥胖造成的公共卫生负担正在加重。世卫组织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约有500万人死于与BMI过高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超重和肥胖在全球产生的经济成本预计将达到每年3万亿美元,到2060年将超过每年18万亿美元。
世卫组织强调,超重和肥胖以及与其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从成因来看,超重和肥胖是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不平衡的结果。多数情况下,肥胖是一种由易导致肥胖的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和遗传变异等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在个人层面,预防肥胖的关键在于实现消耗能量与摄入能量的平衡。世卫组织建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可以限制脂肪总量摄入,并将脂肪摄入从饱和脂肪转向不饱和脂肪;增加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和坚果的摄入并限制糖的摄入。为了增加能量消耗,人们可以提高体育活动水平,例如日常进行至少30分钟的定期、中等强度的活动。在社会层面,预防肥胖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包括食品的制造、营销和定价等部门以及与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部门等。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超重和肥胖会直接影响健康,并与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更高风险和更早发病相关。据世卫组织建议,遏制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核心干预措施包括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监管向儿童不当营销食品和饮料,监管学校附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产品的销售等。
为倡导全球和全社会重视肥胖问题,世界肥胖联盟于2015年设立世界肥胖日,时间定为每年的10月11日。自2020年起,世界肥胖联盟将世界肥胖日从原先的10月11日改为每年3月4日。
来源: 新华网
全球肥胖人口超十亿!计算公式来了,算一算你是哪个档?
世界卫生组织3月1日援引一项研究结果说,2022年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过十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约1.59亿肥胖人口为5岁至19岁儿童或青少年,8.79亿为成年人。
研究论文2月29日由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刊载。论文写道,1990年到2022年间,全球5岁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增加了三倍多;成年人肥胖率达43%,增加一倍多。从性别上看,成年女性肥胖率增加了一倍多,成年男性则增加了近两倍。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弗朗切斯科·布兰卡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肥胖是富人的问题。如今肥胖是个世界性问题。”
这项国际研究由来自多个国家、逾1500名研究人员参与,从3000多项研究中收集了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计超过2.2亿人的数据,被认为是颇具权威的独立调查。研究人员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在18.5至25之间代表体重正常,25至30为超重,不低于30则为肥胖。
结果显示,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许多先前长期存在营养不良问题的中低收入国家,肥胖已变得比体重不足更常见,越来越多国家因此面临营养不良的“双重负担”。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说法,体重不足、超重和肥胖都属于营养不良。
截至2022年,全球约5.32亿人体重不足,其中包括1.83亿成年女性、1.64亿成年男性、7700万女孩和1.08亿男孩。与1990年相比,女孩、男孩和成年人中体重不足者占比分别下降了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一半。
论文指出,一些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面临的营养不良“双重负担”增加得最为严重,包括加勒比海和中东部分地区。这些地方的肥胖人口比例甚至高于许多高收入国家。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吉德·伊扎蒂说,儿童肥胖率的上升“非常令人担忧”,而与此同时,仍有数以亿计的儿童食不果腹。“要解决这两种形式的营养不良问题,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健康营养食品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
专家指出,肥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提升糖尿病、心脏病、部分癌症等的发病风险,而幼年肥胖影响更大。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为遏制肥胖人口增长,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如对高糖食品征税、推广健康的学校餐饮等。“重要的是,这需要私营部门的合作,它们必须对其产品的健康影响负责。”
转自:新华社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