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为什么血糖高(肥胖引起血糖)
中医视角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联及应对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糖尿病与肥胖之间紧密的联系。
从中医理论来看,肥胖的根源往往在于脾胃功能的失调。
脾胃作为人体运化水谷精微的关键脏腑,一旦失健,水谷难以正常代谢,痰湿、膏脂便会在体内逐渐堆积。而糖尿病在中医里归属于 “消渴” 范畴,其发病与阴虚燥热、气虚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
肥胖人群体内大量的痰湿等病理产物,会严重阻碍气机的顺畅运行,进而影响气血的流通,加重阴虚燥热的状况,成为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助推因素。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中医在解决糖尿病合并肥胖问题上的效果,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患者的真实案例。
我的患者赵女士,今年 52 岁,患 2 型糖尿病已经有五年时间,体重高达 88 公斤,BMI 指数达到了 32,属于重度肥胖。她不仅血糖控制不稳定,还经常感到疲倦、气短,日常活动都受到很大限制。
针对赵女士的情况,我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在中药调理方面,以健脾益气、化痰祛湿、清热滋阴为原则,精心选用了党参、黄芪、薏苡仁、黄连等药材组方,以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清除体内的痰湿燥热。
同时,我还为她制定了详细的饮食计划,要求她严格控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
运动上,建议她从简单的散步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尝试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
经过半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赵女士的身体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她的体重成功降到了 75 公斤,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疲倦、气短的症状基本消失。更令人欣喜的是,她的血糖水平趋于稳定,原本需要较大剂量药物控制的血糖,现在药量已经明显减少。
我相信,通过中医的整体调理和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一定能帮助更多被糖尿病与肥胖困扰的患者重获健康,拥抱美好的生活。
为什么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做好饮食8大原则,控制好体重
一般认为,肥胖程度越高,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国外研究发现,中度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4倍,高度肥胖者则为正常体重者的21倍。肥胖者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下降,因此机体会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它与肥胖者存在糖代谢异常不无关系,肥胖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胰岛素血症:肥胖的人血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常人。其升高程度与肥胖度是平行的,但可随着体重的减轻而得到降低。引起肥胖者体内高胰岛素血症的原因有二:一是肥胖的人胰岛素分泌亢进;二是肥胖者肝脏内胰岛素清除率降低,这都是经过研究而被证实的。
(2)胰岛素抵抗:肥胖者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下降,因此机体会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然而,高胰岛素血症又可加剧组织对胰岛素抵抗,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靶组织胰岛素抵抗发生有以下几个原因:①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②胰岛素亲和力下降。③第二信使异常。④葡萄糖转运蛋白异常。⑤游离脂肪酸的“毒性”作用。
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饮食原则
1.基本为低脂肪、低糖、低胆固醇和高钾低钠膳食为主,可选用富含必须脂肪酸的植物油控制饮食总能量,膳食营养均衡,每顿饭以“半饱”为好。
2.饮食要清淡,烹调宜采用蒸、煮、烧、炒、拌等方式,少用油炸、腌、熏等方式。
3.食谱中要有丰富的食物来源,食物种类多、种属远、营养素含量丰富。保证蛋白质的充分摄入,供给量以每日每千克体重1克蛋白质为宜。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能过低,以免造成免疫力下降。
4.吃些杂粮或粗粮,增加饱腹感,这样有助于减肥,对控制血糖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5.多吃些新鲜蔬菜,有助于减肥。最好每天一斤半左右的蔬菜,菜肴花样要每日更新。
6.禁食甜食、水果和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品。
7.戒烟戒酒和甜饮料。
8.少量多餐,细嚼慢咽,用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体重标准
如何进行体重的自我评价?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标准体重(千克)=身高(cm)-105。超过理想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较精确的计算方法是采用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按照亚太地区标准,BMI值<23为正常,BMI值23~25为超重,BMI值≥25为肥胖。建议每周测量一次身高和体重,评估体重的变化,以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得了糖尿病为什么会胖
糖尿病患者体重增加的情况,尤其是2型糖尿病中较为常见,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胰岛素的作用
1. 胰岛素治疗: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是那些需要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水平的人群,胰岛素不仅帮助调节血糖,还具有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这意味着使用胰岛素可能导致体内能量储存增加,进而引起体重上升。
2. 体内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初期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即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为了克服这种抵抗,身体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胰岛素。高水平的胰岛素同样能促进脂肪存储。
饮食习惯
3. 饮食管理不当: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误认为只要限制糖分摄入即可,而忽视了总热量的控制。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即使它们不是高糖食品,也会导致体重增加。
4. 过度依赖低GI(升糖指数)食物:虽然选择低GI食物有助于血糖控制,但如果不注意份量控制,也可能因为总热量超标而导致体重增加。
生活方式
5. 缺乏运动:体力活动不足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运动不仅能帮助消耗多余热量,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缺乏足够运动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促使体重增长。
6. 心理因素:面对慢性疾病的压力,部分患者可能会通过进食来寻求安慰,这同样会导致额外的热量摄入。
其他原因
7. 药物副作用:某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可能会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从而间接促进体重增加。
了解上述原因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定期运动以及必要时咨询营养师或内分泌科医生的专业意见来预防或减轻体重增加的问题。同时,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体重管理和血糖控制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两者都需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