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斌
11岁少儿不吃早饭患严重胆结石,扬大附院施首例儿童双镜联合手术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近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肝胆外外科、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合作,完成了该院首例儿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造影取石术,这也是该院完成的首例儿童ERCP手术。
图为术中胆总管结石取出
患儿今年才1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阵发性腹痛,在扬大附院儿外科住院后查磁共振示胆总管下端结石、胆囊多发结石,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稍有好转,但仍有进食后腹痛,伴转氨酶进行性上升。 2009年扬大附院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对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双镜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ERCP取石),即在同一麻醉下先后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目前技术已十分成熟。ERCP手术是目前消化介入治疗的顶级技术,是用十二指肠镜进入十二指肠,找到胆管和胰管排泄胆汁和胰液的开口处,然后进行造影,可选择性使胆管和胰管在X线下显影,从而发现胆管或者胰管内的病变。起初是一种检查手段,但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检查和 治疗胆胰疾病,如胆总管结石、胰管结石或者胆道梗阻,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需要引流的患者。 不过,ERCP技术操作难度大,对操作医师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经验有很高要求,尤其是儿童的胃肠道较薄,胆管和胰腺管较细小,稍有不慎可能造成穿孔和大出血。因此,ERCP目前在儿科病例中还少有开展,我国小儿ERCP的应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均处于空白状态。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本着解决痛苦、减轻创伤、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目的,扬大附院消化内科吴健、王远志主任,肝胆外科戴勇、刘茂安、虞卫主任,儿外科杨鹏程等医师等进行了充分周密的术前讨论,一致决定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ERCP取石的双镜手术。 9月15日,消化内科吴健、王远志主任,肝胆外科虞卫主任、曾佳医师,儿外科杨鹏程主任等共同为患儿进行了双镜联合手术。手术过程顺利,仅用时100分钟,术后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择期可以很快出院。这例患者的顺利诊治也开启了扬大附院小儿胆胰疾病诊治的新航程,标志着该院消化科ERCP诊疗水平进入了更高层次,将造福更多胆胰疾病患儿。 据医生介绍,造成胆囊结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最为常见,其导致胆汁分泌紊乱、胆汁成分的改变,胆汁内有结晶析出,形成的固体就是结石。再加上现在孩子平时运动量少,胆囊肌收缩功能就会下降,胆汁存留过多,大量胆汁淤积,结晶析出,形成胆囊结石,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肥胖的症状。 医生提醒,近些年儿童胆石症呈增长趋势。患儿此病与她的体重和饮食习惯、经常不吃早饭有很大关系。家长应给孩子科学膳食,早饭要吃,少吃垃圾食品,减少油腻类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一定的活动量,以保持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平衡,避免出现超重甚至肥胖。 通讯员 仇上斌 朱婷 交汇点记者 张晨
可怕,肥胖女性只能洗澡,在丈夫的照料下,最后发展让人意外
一个女人的丈夫正在为她穿裤子。在这个600多斤的女人身旁,骨瘦如柴的丈夫显得就像一个孩子一般。这名女子叫罗宾,他对自己的描述是宛如一个丑陋的怪物。他肚子上的肥肉层层堆积,粗略一看至少有5层,这般模样连他自己都觉得恶心。罗宾的生活范畴十分狭窄,除了吃之外,唯一能够凭借自身力量完成的活动只有洗澡,这也是她最后的底线。
每日,丈夫在精心照顾完她之后便去上班。接着罗宾就满心期盼着侄子的到来。侄子的体型也是相当庞大,丝毫不比罗宾苗条。
他特别喜欢给姑姑送早饭,原因就在于这样可以和姑姑一同享用第二顿早餐。
那超大号的汉堡对于他们而言,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硕大的胃口。刚刚吃了三分饱的罗宾,即便身体疼痛,男人也会和侄子一起。赶往超市购物,碳酸饮料、薯片、奶酪等各种高脂高热的零食堆积的如同小山一般。
这让罗宾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满足感。回到家后,他们就会将这些食物用最快的速度全部吃完。然而每次暴饮暴食过后,罗宾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当中。
回忆往昔,罗斌自小就是个胖妞,但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因为全家人都对美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罗宾的记忆深处,父亲常常对母亲施加暴力,殴打、虐待不断,在他16岁那年,父亲竟然对他也动起了手。
无奈之下,母亲带着罗宾悄悄逃离了那个家,但暴饮暴食的习惯却一直跟随着他。到高中毕业的时候,罗斌的体重已经达到了350斤。成年之后,罗斌从母亲家搬了出来,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一个看上去成熟。善良且充满爱心的男人。
经过一年的相恋,他们订了婚。可谁能想到,未婚夫很快就变成了一个虐待狂,在罗宾怀孕的时候对着她的肚子拳打脚踢,这不仅导致了罗斌流产,还让她落下了终生不孕不育的后遗症。
在21岁那年,罗斌和另一个男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在26岁的时候,丈夫背叛了她,爱上了别的女人,两人最终以离婚收场。多次被情锁伤,罗斌将这一切都化作吃饭的动力,体重随之来到了550多斤。幸运的是,不久之后,罗斌在网上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丈夫虽然看起来骨瘦如柴,弱不禁风,但对她百依百顺,不离不弃。在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罗斌渐渐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放纵下去,死亡必将成为她不可避免的结局,于是她召集全家人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他有事情要宣布,只是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候,那场面着实惊人,谁能想象得到,这对肥胖的兄妹竟然是那个骨瘦如柴的老妇人所生。他的四个孩子体重全都在500斤以上,而最胖的罗斌更是到了快要被肥胖压垮的地步。
家庭会议上,罗宾做出重大决定,他要前往休斯顿找格格巫减肥。这个决定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和他亲如母子的侄子。
然而这一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车内狭小的空间让罗斌浑身被挤的疼痛。难忍每经过一个休息战,罗宾都会被强烈的饥饿感所笼罩,必须下车去买食物。
更让他感到无比难堪的是,由于肥胖的身体,长时间坐在车里,他的下身会暂时失去知觉,直到一股热流顺着腿缓缓滑落,他才惊觉自己竟然尿了出来。他不得不赶紧去服务区超市的厕所进行处理。历经千辛万苦,罗斌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休斯顿。到了减肥医院,罗斌和侄子先去称体重,罗斌648斤,侄子607斤,两人加起来超过了1000斤。减肥医生在询问过程中得知,罗宾和侄子之所以会这么重,是两人相互影响以及丈夫放纵的结果。所以减肥医生决定,如果要减肥,他们两人必须一起行动。医生提出,倘若他们在一个月内通过特制的减肥食谱控制饮食,各自瘦下50斤,就可以为他们进行缩位手术。然而,第一个月后,罗斌仅仅瘦了33斤,侄子更少,只瘦了22斤。
但是医生还是给了他们一次机会。为了后续的治疗,罗斌决定把家搬到休斯顿。一个月后,他们再次回到医院复诊。这一次,罗斌紧紧。减轻了9斤,而侄子却瘦了50多斤,所以侄子获得了手术的机会,罗斌则失去了这次资格。罗斌未能减重的原因是丈夫的再次纵容造成的。在这一个月里,丈夫不仅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反而成了罗宾的投喂者。同时,由于肥胖,罗斌身体的炎症感染越发严重。在侄子接受手术的时候,罗斌只能躺在病床上干瞪眼。减肥医生告诉斌,如果她想做手术,必须在两个月内自行减重75斤,并且警告罗斌的丈夫绝对不能再放纵罗斌暴饮暴食。看到侄子成功手术后,罗宾备受鼓舞,他开始严格按照减肥医生的嘱咐安排自己的饮食,还跟着侄子一起走路运动。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罗斌的体重降到了511斤,足足减了87斤,远远超过了医生的要求。减肥。医生也同意了为罗宾进行切位手术,但是由于罗宾的感染非常严重,需要调理两个月才能进行手术,这两个月对于罗斌来说又是一场艰苦的考验。让医生感到欣慰的是,两个月后,罗斌不仅控制住了感染,还再次减重48斤,这表明罗斌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接受切位手术。
罗斌的手术进行的十分顺利,在罗宾和侄子减肥的12个月里,侄子共减重270斤,目前体重只有337斤,而罗宾也减重了254斤,目前体重来到了395斤。如今,罗宾和侄子的减肥之路仍在继续,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毅力证明,只要有决心有行动,就一定能迎来全新的人生。
8岁肥胖儿童查出高尿酸血症,只因有这些习惯...
近日,一名8岁男童被诊断高尿酸血症,家属为此疑惑不解,一起看看江西省儿童医院专家是如何解说的。
8岁的儿童峰峰(化名)近两年的时间长胖20斤,身高136cm的他体重已经突破100斤,BMI(身体质量指数)更高达27kg/m²(8岁儿童大于20kg/m²为肥胖),而更让家长傻眼的是,峰峰的血尿酸高达726umol/L(正常范围:210-420μmol/L),最终江西省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专家诊断峰峰为高尿酸血症。
“孩子就是胖一点,平时也没有哪里痛或不舒服,怎么尿酸会这么高呢?”峰峰的妈妈吓了一跳,顿时紧张了起来。
据了解,峰峰十分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无肉不欢,还很挑食,不仅爱吃蛋糕、甜食,还爱喝各种甜饮料,平时经常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很少出去运动。
如何诊断高尿酸血症?
对高尿酸血症的检查主要是进行抽血化验,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7.0mg/dl,1mg/dl≈6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图片来源“李青大夫”公众号)
这是一位患有高尿酸血症的高三学生的双手,右手可见“痛风石”,现在手痛得无法握笔。
什么是无症状高尿酸?
无症状高尿酸是指在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的同时,患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等。这种情况通常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进行血液检查时被发现。然而,无症状高尿酸并非无害,它可能对肾脏、心血管系统、代谢等产生潜在危害。
儿童痛风症状与成人相同吗?
很多人觉得同一种疾病,症状应该相同。还有些孩子被诊断痛风后家长有点接受不了,“孩子没有脚趾头痛,咋就是痛风了呢?”
这是因为,儿童痛风症状往往不典型,大多仅于体检时发现。而成人常见的发作部位是足第1跖趾关节、踝关节,在儿童中,相对膝关节肿痛更常见。
无症状高尿酸有什么危害?
1肾脏损害
高尿酸在肾脏中积累可导致肾结石、慢性肾炎、肾小球损伤等问题。长期的高尿酸状态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要透析治疗。
2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尿酸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中风的风险。
3代谢综合征
高尿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共同构成了一个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风险的因素。
4痛风发作
尽管无症状高尿酸患者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关节症状,但长期的高尿酸状态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一种因血尿酸升高,尿酸盐晶体在关节沉积,而引起的剧烈的关节疼痛和炎症,可导致关节变形和功能丧失。
小孩尿酸高,要吃药吗?
目前降尿酸药物可分为两类:
(1)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包括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
(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推荐苯溴马隆。
以现在成人指南为基础,儿童及青少年高尿酸血症在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时,可进行药物治疗,药物选择上可以考虑别嘌呤醇。推荐在使用前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如基因阳性,则不推荐使用。
如何应对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
1、基本原则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注意避免完全素食、极低碳水化合物或生酮饮食等极端行为,这些行为或饥饿疗法导致体重快速下降,可导致脂肪分解增多、血酮体及尿酮体增高,阻碍尿酸排泄,甚至诱发痛风发生。
合理分配:
限制总热能,参照《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根据不同年龄及身高、运动量、肥胖度进行热能设定,5016~9196 kJ/d。
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三餐食物占一日总能量的供能比例建议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6岁以下儿童建议每日5~6餐。
食物结构:
主张低嘌呤、低脂、低盐、高果蔬饮食。
依据100g食物中含嘌呤的量进行食物分组,低嘌呤组食物嘌呤含量150mg/100g。目前主张不能单纯以嘌呤含量来界定食物的选择,强调每日饮食嘌呤含量控制在200mg以下即可。
2、食物种类
建议多样化饮食,便于患儿的长期坚持及保证生长发育。通常参照《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推荐指南(2022)》,儿童每日应摄入 2 种奶类、豆类或坚果、3 种谷物、3 种鱼禽肉蛋和 4 种蔬菜水果,每周至少进食25种以上食物。
主食类:
通常建议主食类能量供给占比50%~55%为宜。谷薯类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但含量低,且富含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提倡与精米、白面搭配使用。
但需注意:黄豆、黑豆、豌豆等含嘌呤较高,限制摄入。土豆、红薯属于低嘌呤食物,建议增加摄入量。
肉蛋类:
由于绝大多数动物性蛋白质含嘌呤丰富,建议减少摄入,痛风患者每日肉类摄入量不宜超过100g,且以白肉为主。避免摄入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
严格限制肥肉,因其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可选择性地适量食用嘌呤含量中等或较低的海鲜。鸡蛋的蛋白为无嘌呤食物,每天保证1~2个摄入为宜,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儿可去掉蛋黄部分。
乳制品:
乳制品不含细胞,属于无嘌呤食物,是预防痛风的保护性食品,建议增加食用量,每天饮用牛奶至少1次以上。建议青少年每天食用300mL以上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蔬菜类:
大多数瓜类、块茎、块根类及大多数叶菜类蔬菜的嘌呤含量非常低,可放心食用,且属于碱性食物,可以促进尿酸盐溶解。豆芽、豌豆苗、新鲜香菇、芦笋、紫菜,嘌呤含量也较高,但不增加尿酸升高的风险,仍然可以食用,但要避免短期大量食用。
水果类:
多食果糖含量较低的水果,如青梅、青瓜、西瓜、椰子水、葡萄、草莓、樱桃、菠萝、桃子、李子、橄榄等;尽量少吃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 如苹果、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圆、香 蕉、杨梅、石榴等。
坚果类:
多属于低嘌呤饮食,但由于脂肪含量多,应当适当限制。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50g左右。
参考文献:
卫海燕,林一凡,袁淑娴.儿童青少年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评估及营养管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3,38(10):735-740.DOI:10.19538/j.ek2023100604.
-END-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杨 玉:一级主任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儿科疾病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儿童生长发育异常、青春期发育异常、性发育异常、遗传代谢疾病罕见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东湖院区);周三下午特需门诊(红谷滩院区)。
杨 利:大内科主任兼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内科、内分泌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甲状腺疾病、性早熟、矮小、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红谷滩院区);周一上午特需门诊(红谷滩院区)。
谢理玲: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常见病及内分泌疾病、遗传代谢病的诊治,尤其对矮小症、性早熟、青春发育与性发育异常、肥胖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症、尿崩症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红谷滩院区);周四上午特需门诊(红谷滩院区)。
张东光: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常见病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矮小症、青春发育与性发育异常、肥胖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症、尿崩症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四(红谷滩院区)。
吴 限,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常见病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矮小症、青春期发育与性发育异常、肥胖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症、尿崩症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五(红谷滩院区)。
余丽蓉: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内分泌疾病(性早熟、矮小、肥胖症、肾上腺及性腺发育异常等)、小儿妇科疾病(外阴阴道炎、阴道异物、先天性外阴发育异常、围青春期月经失调等)的诊断和治疗。出诊时间:周一(红谷滩院区)。
邹海英:副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常见病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矮小症、青春发育与性发育异常、肥胖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症、尿崩症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出诊时间:周五(红谷滩院区)。
袁 意:副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常见病及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矮小症、青春发育与性发育异常、肥胖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尿崩症及遗传代谢病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红谷滩院区)。
余 珍:副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常见病及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矮小症、青春发育与性发育异常、肥胖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尿崩症及遗传代谢病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红谷滩院区)。
周 斌,副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常见病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矮小症、青春期发育与性发育异常、肥胖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症、尿崩症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红谷滩院区)。
注:出诊时间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医院微信平台挂号排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