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对卵泡有影响吗(胖会影响卵泡的成长)
“大码”女士想备孕先减肥
本报讯(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锋)陈女士(化名)身材较胖,被朋友戏称为“胖墩墩”。最近,她去咨询备孕事宜,医生告诉她想备孕得先减肥。怀孕和减肥有什么关系?医生解释说,肥胖对生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备孕前要先把体重控制好。
判断肥胖的指标很多,最常用的就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 [身高(m)]2。我国人群正常BMI范围是18.5-23.9,BMI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
市妇幼保健院专家介绍,女性体内需要一定的脂肪来维持正常月经和生殖功能需要,但肥胖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通俗地说,胰岛素抵抗就是胰岛素失效了,不起作用,胰腺就会代偿性分泌胰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比如引起高雄激素血症,进而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常见的就是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这类患者约70%合并肥胖,容易不孕。而且,肥胖女性存在瘦素抵抗。瘦素是一种生化元素,肥胖患者大多存在瘦素抵抗,也就是外周血的瘦素水平很高,但是却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瘦素抵抗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阻断对卵泡生长的刺激作用,抑制卵泡发育及排卵,进而降低肥胖女性的生育能力。并且,瘦素抵抗诱发的高瘦素水平还能抑制卵泡膜细胞产生雄烯二酮,阻止雄烯二酮芳香化作用,进而减少雌二醇合成,从而导致不孕。
另外,肥胖女性体内还存在免疫系统紊乱。研究发现免疫细胞可能在体重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当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不仅诱发肥胖,阻碍免疫活动,还干扰卵泡发育和胚胎着床,进而导致不孕和流产。
【提醒】
高纤饮食
有效瘦身减脂
需要减肥的女性,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科学膳食。适当控制饮食摄入量,膳食结构以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蘑菇、海藻类食物。
2 有氧运动。每天坚持运动40分钟以上,即出汗后继续坚持运动半小时以上,如跳绳、踢毽子、快走、游泳、跳健美操、打球等。
3 有特殊疾病的,咨询营养师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营养摄入。
来源: 厦门日报
肥胖——女性备孕的绊脚石
现代研究证实,肥胖可从多个环节导致女性不孕。
第一,肥胖能激活炎症因子网络,导致机体处于持续的慢性炎症状态。
肥胖不仅影响全身代谢,同样影响子宫内膜的受孕功能。如常见的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子宫颈囊肿、输卵管粘连及阻塞、盆腔积液等,都是影响受孕的常见因素。
第二,肥胖影响卵泡的发育与排卵。
肥胖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尤其是腹型肥胖常处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过多的胰岛素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甾体激素及雄激素,使卵泡过早闭锁。肥胖还可通过氧化应激与内质网应激、脂肪因子等方面来干扰卵泡与卵母细胞的正常发育,导致排卵障碍,甚至不孕。肥胖患者常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而多囊卵巢激素分泌的紊乱,如高雄激素血症等又是进一步加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雄激素过高的内分泌紊乱,会导致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常表现为月经稀发,甚至闭经、不孕、肥胖、多毛、痤疮和黑棘皮症。
第三,肥胖影响受孕及着床。
肥胖会降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肥胖患者的子宫螺旋动脉血供少于正常者,而子宫内膜的血供与受精卵着床是否成功关系密切。肥胖,尤其是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早孕期HCG水平与体重指数成负相关,肥胖孕妇脂肪组织中的某些因子影响了种植胚胎的HCG分泌。这说明,越肥胖,着床能力越差。
第四,肥胖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停育。
肥胖多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导致子宫内膜的性激素受体表达异常,易导致早期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风险增高。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有严重的影响:孕早期自然流产发病率高达15%~30%;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的病例临床也不少见;并发子痫的发生率是正常孕妇的3~5倍;羊水过多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巨大胎儿的发生率高达25%~40%;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为21%。
现在,年轻女性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明显影响怀孕的成功率。所以肥胖女性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或者劳动强度,应用降脂化瘀、补肾祛湿的中药调整来减轻体重,改善激素紊乱的状态,从而提高受孕能力。
文/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教授 李炳茂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婚后数年不孕,一查8种疾病缠身!90后女子减重52斤后奇迹发生了
来源:广州日报
减肥的理由有N个,
减肥失败的借口就有N 1个。
但如果肥胖带来的
不仅仅是外形不好看,
还跟着一长串疾病时,
减肥就更势在必行了。
28岁的李小姐在一年多前被诊断为患有“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8种疾病,而这些病多跟她一身“赘肉”有关。
不到一米六的她,体重足足有94公斤,典型的肥胖超重。不止如此,肥胖还使她月经紊乱,排卵异常,婚后三年不孕,这让一心想要宝宝的她十分苦恼。
历时7个月,由广医三院内分泌专家、专科医师、教育护师、糖尿病营养师等组成的内分泌代谢管理团队,为她制定详细的生活方式干预及治疗方案,成功控糖减脂,减重52斤,于2019年9月自然受孕。
专家提醒,肥胖可致不孕,如多次尝试减肥却无效还可能患上了代谢综合征。肥胖 不孕的女性,如打算备孕,建议先规范诊疗、科学减重。
01
PART
90后姑娘婚后数年不孕,一查八种疾病缠身
“医生,你在开玩笑吧,我才20多岁怎么可能糖尿病,还有这么多病都是什么啊!”28岁的李姑娘,一年多前,因月经紊乱、婚后三年不孕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居然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症、代谢综合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8种病!
当时的她身高159 cm,体重却有94公斤,BMI为37.1kg/m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9.1%,远超正常值(4.3%~5.9%),同时伴有雄激素水平增高等表现。
广医三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莹坦言,肥胖是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BMI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平方)大于28称为肥胖,由于过多的能量摄入和脂肪堆积,导致胰岛素水平代偿性升高,出现胰岛素抵抗,继而引起全身内分泌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是引起排卵障碍的重要原因。高胰岛素血症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层面,间接促进卵巢雄激素分泌;同时胰岛素直接作用于卵巢的卵泡膜细胞,增加雄激素的合成。过多的雄激素阻止优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闭锁,引起无排卵。此外,胰岛素抵抗可导致卵泡发育障碍。”
张莹说:“胰岛素抵抗不仅参与慢性无排卵的机制,也是导致糖脂代谢紊乱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所以多数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同时合并糖调节紊乱、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
肥胖女性不孕症的发生是正常女性的3倍,而女性不孕的肥胖患者常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该病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自然受孕,还会明显降低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可致患者远期代谢紊乱。
有研究表明,适度减重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雄激素和高胰岛素水平,恢复规律月经、明显改善排卵功能甚至妊娠。
02
PART
七个月减重52斤自然受孕
为了健康,必须减重,但尝试过吃减肥药、节食、用瘦身包按摩等多种方式减肥均告以失败的李小姐,在无限饥饿和反弹后已对减肥不抱有希望,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天生易胖体质”。
为短期内控制患者高血糖,李小姐住院一周进行了系统检查及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纠正甲状腺功能紊乱治疗,调脂等综合治疗,并接受有关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教育。
出院后,由广医三院内分泌专家、专科医师、教育护师、糖尿病营养师、组成的内分泌代谢管理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控糖减脂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方案,并进行后续治疗和随访。
“我们对她开展了以控糖减脂、改善代谢平衡为目的的院外序贯综合管理,每周一次糖尿病线上随访结合定期线下门诊,帮助她科学控糖减重。”张莹主任介绍道。
线上课程不仅包括了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知识、科学制定控糖食谱等知识,还有非常详细的科普宣教,比如不同药物如何服用、如何监测血糖等等;
此外,专家团队每天上线及时跟进指导,纠正她日常行为饮食误区,动态跟进血糖、体重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减重4个月,李小姐瘦了18公斤。
四个月后,李小姐成功减重18公斤,血糖、血脂、尿酸水平恢复正常,她所患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均获得逆转,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月经恢复正常,糖尿病治疗药物由最初的三种降为每天一种,直至实现完全停药。
持续管理下,七个月后她的体重下降至68公斤,于2019年9月顺利自然受孕,孕期血糖正常。
03
PART
体重居高、减不下来可能患有代谢综合征
肥胖症是因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 导致体内脂肪过多堆积和异常分布的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今,全球范围内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
相比体重正常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罹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各种代谢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骨关节病、肿瘤等疾病风险倍增。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体重管理对健康的重要性。很多超重、肥胖的人通过节食、运动等各种方式减肥,可体重却总是居高不下,张莹提醒,体重一直减不下来,可能是患上了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多种代谢性疾病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达14%~16%,即每6~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以及二者的死亡风险是非代谢综合征人员的2~3倍。
张莹提示,糖脂代谢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超重、肥胖人士,应接受规范的内分泌代谢治疗,同时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争取缓解疾病甚至获得临床逆转。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张莹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慧、白恬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涵茜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