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手术后肥胖怎么办(手术后胖了是好现象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超重、肥胖关联部分术后并发症风险上升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超重或肥胖患者手术后有些并发症的风险会上升,包括感染、血栓和肾衰等肾脏病并发症。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运营的优睿科网站5月1日报道,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园区研究人员分析了2012年至2018年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关于全美外科手术质量的数据,涉及普通外科、妇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等9个外科门类557万余名患者的信息,得出上述结论。这些患者中,44.6%属于肥胖。

2019年6月3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人们参加世界自行车日活动。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肥胖程度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衡量。BMI在18.5至25之间代表体重正常,25至30为超重,30至35为肥胖,35至40为二级肥胖,不低于40为三级肥胖。

研究人员在美国《外科学》杂志刊载的论文中写道,与体重正常的患者相比,肥胖患者手术时间平均长6分钟;超重或肥胖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肾衰竭和静脉栓塞的风险更高,但在死亡率、总发病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出血、中风等方面的风险没有升高;三级肥胖患者发生计划外再入院的风险更高。

研究牵头人、科罗拉多大学心胸外科教授罗伯特·马吉德说:“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到,超重和肥胖可能产生的医疗影响不仅局限于心脏病、糖尿病和肝功能衰竭,还会使术后恢复变得更加困难。”

马吉德在外科实践中发现,患者腹部多余的脂肪组织会延长手术时间,使手术变得更复杂。另外,超重和肥胖也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他说,“特别是肺部手术,术后走动是康复的关键部分,可以改善患者精神状态,降低肺炎和血栓风险,帮助肠道恢复”,然而对超重和肥胖患者而言,“术后起身走动可能更具挑战”。

数据显示,在美国,20岁及以上人群中近74%超重或肥胖。(王鑫方)

来源: 新华社

一家三口减重235斤!减重手术助力肥胖患者重获健康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青云】“要是早点做减重手术,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了,也不会让孩子的青春被肥胖困扰。”近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治疗专病专家门诊复查的李女士感慨道。一年前,李女士一家三口通过减重手术成功减重235斤,不仅体重显著下降,相关代谢综合征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逐年攀升,减重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正在帮助更多患者摆脱肥胖困扰。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4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表明,我国6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可高达19%,这就相当于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个超重肥胖。肥胖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引发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介绍,肥胖的发生不仅与个人饮食、运动习惯有关,还受到工作环境、食品卫生、肥胖防控观念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常将肥胖归因于个体的懒惰或不自律,但实际上,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健康问题。”

减重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重获健康。张鹏介绍,减重手术的机制是通过缩小胃容积和/或缩短小肠有效长度,限制摄食量或减少营养吸收,从而达到减重效果。手术不仅能帮助患者减轻体重,还能显著改善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然而,减重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肥胖患者。张鹏强调,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要求。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对于BMI≥32.5kg/㎡且合并较多代谢疾病的患者,建议优先考虑减重手术。“手术只是解决肥胖带来的健康威胁的第一步,术后仍需通过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来维持体重。”

为了让更多患者获得专业、便利的肥胖症治疗,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于2023年7月开设了代谢疾病减重治疗多学科协作(MDT)门诊。每周三上午,减重与代谢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相关学科的专家联合出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减重治疗方案。

张鹏介绍,多学科协作门诊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术前评估和术后指导,还通过免费的代谢疾病减重治疗专科护理咨询,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体重和健康。“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患者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长期健康的体重管理。”

2024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的主题为“系统改革肥胖防治,塑造健康生活环境”(Changing Systems, Changing Lives),强调肥胖问题不仅是个人健康挑战,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的系统性议题。

作为“减重国家队”,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在肥胖症治疗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医院不仅牵头制定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还通过推动权威减重科普、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积极倡导全社会关注肥胖问题,推动肥胖防治的系统性改革。

张鹏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治疗手段和系统的防控策略,帮助更多患者摆脱肥胖困扰,让全社会共同保持健康体重,追求幸福生活。”

肥胖病人的术后护理

2016年7月5日中午,呼吸内科监护室收入一名29岁“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后”的男子,推进病房时患者为经口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麻醉还没清醒,男子肥胖的身躯占据了整张病床,经过测量男子身高4500px,体重209Kg,BMI:64.5,腹围4000px,胸围3800px,腰围3875px,臀围4125px,上臂围1625px,大腿围2125px。

患者是单纯性肥胖,逐渐导致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得知世纪坛医院“肥胖手术”治疗效果好,特慕名前来医院就诊。

这已经不是呼吸监护室联合普外科收治的第一名术后的肥胖病人了,针对这种肥胖病人的术后应该如何护理呢?世纪坛医院呼吸监护室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1、 预防低氧血症。因肥胖病人的肺功能较差,多数病人以阻塞为主,拔管后要警惕低氧血症的发生。必要时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是这位病人袖状胃切除,呼吸机压力不能过大,嘱病人带呼吸机面罩时不要张口呼吸,防止气体吹进胃内压力过大吹破伤口。而且肥胖病人脂肪含量较大,体内需氧量高,术后应持续吸氧,给氧方法以面罩主。

2、 体位调整:肥胖患者体重较大,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应严防臀部、背部,足部等出现褥疮,我们应用电动病床后,既能监测病人的体重,对于肥胖病人可以进行各个体位的调整。术后可以改为半卧位,促进术区伤口引流管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利于呼吸道通畅。

3、 预防深静脉血栓:肥胖病人肺梗阻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倍,约为48%,应主动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对于属猴的给予病人双下肢血液循环驱动泵治疗。

4、 皮肤护理:肥胖患者的皮肤褶皱多,出汗量多,褶皱处易存留容易出湿疹,我们应用无菌纱布分离褶皱处,及时更换。还有些病人会出现毛囊炎,分泌物流出,应予无菌生理盐水清理后与无菌纱布覆盖。

5、 预防并发症:袖状胃切除术后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告诉患者若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要头偏向一侧,防止出现窒息的风险。观察胃内容物的量和性质,如为鲜红色应立即通知医生。

6、 疼痛及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时手术创伤刺激的反应,多为病人主观的感觉,焦虑,恐惧。转到监护室的病人会怀疑自己的手术是否成功,是不是病情加重,影响病人对治疗的配合,我们要及时疏导病人的情绪,分散注意力。

(呼吸内科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