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肥胖该怎么办(小孩肥胖该怎么补充营养)
儿童肥胖如何减肥 6种方法健康又有效不影响长高
儿童肥胖减肥的方法是一定要改变进食习惯,避免减肥误区,多吃减肥食物,多运动才能瘦下来。
一、改变进食习惯
孩子的一日三餐要保证,不能减少饮食次数。
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鱼宜清蒸,不宜油炸、红烧。多吃蔬菜,尤其是凉菜,清淡、体积大、营养损失少。炒菜时尽量少油、少盐。
培养慢食习惯。进食20分钟以上,饱食感会提前到来。建议胖孩子中、晚餐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二、限制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小孩子出现过度肥胖往往是由于每天摄入的热量过多,导致体内的脂肪积累,从而越长越胖,所以儿童肥胖如何减肥呢?一定要控制小孩子摄入高热量以及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说肥肉类,冰淇淋以及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当中蛋白质,脂肪含量都非常高,平时生活当中应该少吃这类食物。
三、避免减肥误区
减肥的方法很多,但是并非任何的方法都适合儿童,特备适合我们熟悉的节食方法,或者是减肥药等的使用,不仅影响儿童骨骼、器官、智力等还在生长发育,而且还会造成诸多的副作用问题,鉴于儿童身体免疫力比成人更低,所以儿童减肥不能以牺牲身体健康作为前提。
四、解除精神负担
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过于肥胖而十分忧虑,到处求医问药,甚至会过分指责孩子的饮食习惯,让孩子变得紧张甚至与之对抗,因此家长要避免这种情况。如果孩子比较受伤,心理不适,需要及时去除孩子的忧虑。要让孩子有信心,并且帮助孩子改掉吃得多运动少的不良习惯。
五、减肥食谱
虾米白菜
原料:干虾米10克,白菜200克,植物油10克,酱油10克,食盐3克,味精少许。
制法:先将干虾米用温水浸泡发好,再将白菜洗净,切成约3厘米的段。将油锅烧热,放入白菜炒至半熟,将发好的虾米、食盐、味精放入,稍加清水,盖上锅盖烧透即可。
功效:虾米白菜具有补肾、利肠胃等功效,适合肥胖儿童经常食用。
黄瓜拌肉丝
原料:鲜嫩黄瓜750克,猪瘦肉100克,当归3克,白糖50克,醋30克,食盐2克,生姜10克,菜油50克。
制法:黄瓜切段,生姜切丝,当归切片;猪肉用开水烫熟后切丝。在肉丝、黄瓜段里加入糖、醋、盐、姜丝拌匀;油锅烧至八成熟,放当归片,待浸出香味弃用当归,淋油拌匀即可。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清热利湿之功效,不仅帮助肥胖儿减肥,亦可红润肌肤。
蜜饯山楂
原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制法:先去除山楂的果柄及果核,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时加入蜂蜜,再以小火煎煮至熟透,收汁即可。待冷却后放入瓶内贮存备用,每日服数次。
功效:能消除脂肪,并具有补虚、活血化瘀等功效,对肥胖病有一定疗效。
六、减肥运动
步行
步行运动是最常见,最简便易行的一种健身方法,它适宜于男女老少。对于想要减肥的儿童,训练的标准就是:速度,80-100米/分钟。从第次30-40分钟逐渐增加至60分钟,时间安排在晚饭后。每天一次,每周五天。心率控制在85-110次/分钟。同时每晚睡前可配合做儿童减肥操1次。
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可使身材匀称。由于自行车运动是需要大量氧气的运动,所以还可以强化心脏功能。同时还能防止高血压,有时比药物更有效。如果想要减肥话,那就要控制好骑行的一些要求,比如:速度180-200米/分钟,每次骑20-30分钟,每天1-2次,时间可分别安排在上午10-11时/下午4-6时,每周5天。要求心率达到90-100次/分钟。
跳绳或踢毽
每天5组,每组连续跳或踢5分钟,组间休息1分钟,每周跳或踢6天。心率控制在120-130次/分钟。另外,每天可配合低强度的散步或做操。
游泳
游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要求长时间慢速游,即速度控制在10-20米/分钟,每次60分钟,每天1-2次,时间最好安排在下行或晚上。此处方适合所有会游泳的肥胖儿。
儿童肥胖如何减?这几个方法健康减肥不反弹
儿童正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不能通过节食的的方式来减肥,以免影响骨骼的发育。另外减肥也不能急于求成,可以通过有氧运动以及调整饮食的方式来帮助瘦身。
儿童肥胖如何来减肥?
1、运动减肥
爬楼梯:爬楼梯不仅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时也克服自身的重力,经过研究发现上下楼梯比游泳消耗的能量高于三倍以上。每次爬楼梯运动30分钟,每天1~2次,要先从小量的运动开始,然后慢慢的增加运动量,每分钟爬50个台阶,爬10分钟左右再休息5分钟。
快步走运动:快步走强度并不大,能调动全身的生理功能,特别适合于肥胖儿童,但是必须要持续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提高基础代谢率。快步走运动的时候要让孩子抬头挺胸,让手臂正常的摆动,不能有意识的加大摆动的幅度,这样可能会因为失去平衡而摔倒,要选择平坦的场地,让孩子穿上厚底高帮的鞋子,以免脚部扭伤或者擦伤。
骑行:骑行减肥特别适合于学龄前的儿童,但是骑行的速度要快而且持续时间长,保持均匀的速度,每小时超过20千米,持续60分钟左右,但是必须要有家人的陪同并且选择空旷的场地。
跑步:跑步是非常简单而且有效的有氧运动,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控制,能迅速燃烧体内的脂肪,提高身体素质,但是不能空腹跑步,以免出现低血糖,跑步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
2、调整好饮食结构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也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两餐之间必须相隔6个小时,晚餐要安排在傍晚6:00~7:00左右,睡觉前三个小时不能吃任何的食物。不能饥一顿和饱一顿,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晚餐的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不仅有利于消化,同时也能给人们一定的饱腹感,减少了对其他食物的摄入,尽量以清蒸或者水煮的方式来烹饪食物,不能红烧或者油炸,多吃蔬菜和水果,炒菜的时候要少放盐和油。零食应该以低热能为主,推荐选择干果水果或者乳制品等。
温馨提示
每天必须要测量一次体重,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信心以及毅力,不能以讽刺的口吻,以免造成心理上的问题。多吃蔬菜和水果,主食应该增加五谷杂粮,做菜的时候少放油。
宝宝太胖,又怕控制饮食影响发育,究竟该如何科学减肥?
斌姐营养课堂
每期一个短视频
为大家提供科学轻松的喂养心得!
第111期 宝宝太胖了,该如何科学减肥?
要!但要科学地来“减肥”。
宝宝体重属于肥胖的范围就要合理、科学地来减肥,是不会影响生长发育的,但如果不控制体重反而会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为:
1. 脂肪组织分泌雌激素,如果脂肪过多会影响宝宝第二性征发育。
2. 幼儿期是脂肪细胞数量增值时期,如果不控制,成人后肥胖发病风险增加。
3. 宝宝体重过重,身体比较笨重,活动不方便,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并且对骨骼、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 宝宝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未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5. 对宝宝心理造成影响,毕竟谁也不愿意被称为“小胖子”对吧?
一、1岁以下婴儿,重点是控制体重不再快速增长
1、喂母乳的妈妈不要大补特补,避免过量摄入动物性食品,造成乳汁中营养过剩,尤其是脂肪含量增加,引起宝宝肥胖。
2、不要频繁大量喂奶把宝宝胃口撑大了,孩子哭闹是各种诉求的表达,而不仅仅代表饥饿,尤其对于新生儿来说吮吸是一种生理反射,就是说不管新生儿是否饥饿,喂食他/她就会吃,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过度喂养,所以新手爸妈们试着去了解你的宝宝,正确解读宝宝“哭闹”问题。
3、奶粉按说明合理冲调,避免冲得过浓。长期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发生。
4、辅食合理添加。不要因为孩子不爱吃辅食,就在辅食中添加很多的糖分或含糖量较高的辅食制品;或者孩子喜欢吃肉就毫不限制的添加肉类等高能量的食物;控制主食摄入量。
5、不要乱补营养品。过早服用成年人的滋补品,有可能引起儿童的肥胖、早熟等异常情况,一定要严格禁止。健康的宝宝是不需要服用任何营养品的,在特殊情况下,如贫血、食欲不振、吸收能力较差或出现明显营养素缺乏症状时,也必须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相应保健品。
二、1-3岁幼儿,重点是控制体重增长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问题,这个年龄段培养好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包括规律进食;饭前一小时不吃零食;减少肉类、油炸食品、甜食、饮料的摄入量。做到以上三点,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对于这个年龄段孩子控制好体重是很有效果的。
三、3岁以上儿童,重点是控制体重增长和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同样,除了以上提到的问题,对于3岁以上孩子,肥胖的主要因素还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并且要通过绘本等方式,让孩子从心理上认可家长采取的减肥措施,避免形成抵触情绪。
1、饮食上做到规律进餐;饭前一小时不吃零食;减少肉类、油炸食品、甜食、饮料的摄入量;减少主食摄入量;晚餐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吃得太晚;牛奶换为脱脂奶。
2、制定运动计划,包括跳绳、骑车、爬山、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等丰富的运动形式,保证宝宝每日2小时的运动量。
3、减少静坐时间,少看电视、玩ipad等电子设备,不管从保护视力还是增加运动兴趣的角度都是有必要的,具体实施时要根据孩子特点制定规则。
4、心理疏导,避免宝宝因肥胖影响身心发育。
在我看来,宝宝不胖不瘦刚刚好
就是最好的状态。
如果身边有“热心”的大妈、大爷们
过度“关心”你家宝宝,
比如:
“你家宝宝太瘦了,要多肉啊!”
“你家宝宝太胖了,这样容易生病的!”
你就搬出以下内容来怼回去
▼
宝宝胖瘦该如何自测?爸妈们可以给宝宝绘制生长曲线图,就是把孩子各个年龄段的体格检查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包括身高、体重(2岁以内婴幼儿还有头围)。其反映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和健康状态,它比一般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更有价值。
现在很多育儿APP中都有生长发育工具,只要把孩子以上数据输入,就会自动生成一条曲线。一般情况下,自家孩子的生长曲线只要在标准曲线P3-P97之间,并且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就是正常的。
你家宝宝身高体重如何?
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作者简介:儿童营养师王斌,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高级营养讲师。擅于将医学与现代营养知识相结合,专注于母婴营养健康领域,手把手教你科学喂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