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隐藏性肥胖什么意思(隐藏性肥胖怎么减)

潇湘晨报 0
文章目录:

有一种胖叫“隐性肥胖”?看不见却很伤人,该如何改善?

有一种苗条叫“看着很瘦”,有一种肥胖叫“隐形肥胖”。什么是隐形肥胖?顾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很瘦,但实际上却有很多肉,而且这些肉大多长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就是肝脏、肠道、胰脏的周围。隐性肥胖多见于办公一族,以及使用节食、药物减肥、运动方式不当的错误减肥人群。隐形肥胖有哪些表现,如何改善隐形肥胖呢?

“运动才是真手段,肌肉才是硬道理!”脂玫乐首席营养师表示,运动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只做有氧运动而忽略力量训练,力量训练能更好的增加肌肉含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可以每天进行30-6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后,再加上力量训练5-10分钟,如平板支撑,跳绳、俯卧撑等。有氧运动可以持续性消耗脂肪,再通过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提高代谢,从而更好的达到燃烧脂肪的效果,同时体型会变得越来越紧致有曲线。

脂玫乐首席营养师推荐用粗粮代替主食,如用全谷物、杂豆和薯类来替代精制谷物。像大家所熟悉的红豆、豌豆、红薯等粗粮,不仅供能较低,膳食纤维还很高,营养素也较全面。增加蔬菜的摄入,如西兰花、上海青、生菜等,蔬菜体积大饱腹感强,且热量较低。另外,在肉类食品中可以选择鱼虾和禽类,如草鱼、瘦牛肉、河虾,热量低,蛋白质高,更有利于减肥。要避免高脂高热量的肥肉和荤油,烹饪方式尽量选择低油低盐的蒸、煮、炖、拌等。

通讯员高洁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你也是瘦胖子吗?这种“隐性肥胖”用6招帮你判别

来源:医学信使

很多女生看起来四肢瘦瘦的,仔细一看却有突起的小腹、腰间还会挤出赘肉,怎么回事?这种「隐性肥胖」是许多人的大敌,不只让人穿衣服需要遮遮掩掩的,更会造成健康的危害。

有些人看起来很瘦,但体脂并不低,这种从外表看不出来的肥胖,到底该怎么辨别?其实有一些诀窍。拒当瘦胖子,「增肌减脂」就是第一步。

你身旁也有这样的人吗?总是大吃大喝、不运动,却一点也不胖,四肢甚至超纤细。其实不见得要羡慕他们,因为有一种说法叫「瘦胖子(skinny fat)」,或「隐性肥胖」,也就是体重正常,却可能因为不运动、饮食不均衡,而有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健康问题。

纽约减重管理专家克兰( Lauren Klein)表示,「瘦胖子」的BMI通常正常甚至偏低,但经过进一步检查后,毛病可不少:「他们可能都已经出现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指标(diagnostic markers),例如高血糖、好胆固醇偏低、高甘油三酯、炎症,以及高血压。」

「隐性肥胖」的定义如下:BMI<25,体脂率>30%→「隐性肥胖」;BMI<25,体脂率25%~29.9%→「有隐性肥胖的倾向」

「隐性肥胖」者看似瘦不见得就没有健康风险,脂肪可能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瘦胖子」的健康风险

因为天生身材偏纤细,这些很瘦的胖子往往不太忌口也不爱运动,长期下来肌肉量偏低、维生素摄取不足,除了上述的高血压、高血脂风险,也可能出现疲倦、注意力难集中,以及新陈代谢不良的状况。

美国2008年就曾有数据显示,美国正常体重的成人中,大约四分之一心脏都不甚健康,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问题。2013年的研究则显示,成人即使BMI正常,但只要体脂偏高,仍然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2014年还有一份研究指出,BMI正常、但高体脂的人,罹患新陈代谢疾病甚至因此死亡的风险,比任何其他族群都还要高。

有隐藏性肥胖问题的人,容易心情烦躁,身体不舒服。此外,女性还可能会出现「多囊卵巢综合症」,造成生理期不顺、排卵障碍,进而导致受孕困难的危险。而容易出现隐藏性肥胖的人,有以下4种特征:

1. 有过度节食减重的经验

过度节食减重虽然会使人体重「直直落」,不过却容易导致营养不足、肌肉太少等不利于身体的副作用,不仅会降低新陈代谢率,也容易导致复胖,使脂肪堆积在腹部周围,造成隐藏性肥胖。

2. 常常吃零食

「内脏脂肪」是蓄积在体内的脂肪,燃烧时可以转化为能量,给身体动力,不过脂肪过剩则容易堆积在腹部周围,导致隐藏性肥胖。若是你常常在肚子饿、嘴馋的时候,马上吃零食止饥,就容易使体内脂肪「没机会」燃烧,让内脏脂肪消耗不了,更容易堆积在腰腹周围。

3. 偏食

许多人减肥时喜欢只吃些热量低的蔬菜,几乎不吃肉类、蛋白质,以为只吃生菜色拉更健康。不过,这种偏食的饮食习惯会使人肌肉不足,不仅基础代谢率会因此降低、体重难减,更容易造成脂肪堆积。

4. 运动不足

内脏脂肪堆积的最大原因莫过于运动量不够!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可以帮助身体燃烧脂肪、预防内脏脂肪堆积。此外,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率也会降低,因此除了饮食应该避免高油脂、高热量饮食外,更要搭配适度运动,才能维持身体基础代谢水平。

如果你也担心自己是不是瘦胖子或「隐性肥胖」,减重管理专家克兰建议,可以检视体型及生活方式,如果以下列出的状况,你中了好几项,甚至全部都有,最好快咨询医师或进行健康检查:

1. 学校的体育课之后,就不曾再进行重量训练。

2. 常想吃甜的东西,或有「脑雾」的状况,例如常感到疲倦、活力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记忆力不佳。

3. 蛋白质摄取不足。

4. 苹果型身材、也就是四肢较瘦,但腹部赘肉特别多。

5. 日常饮食含有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人工甜味剂、糖,或是加工食品。

6. 适度运动后感到头昏眼花。

拒当瘦胖子,你该这么做

如果你已经是个瘦胖子,也别慌,参考以下方式,从运动、饮食,生活作息着手,有望提升健康:

1. 练肌肉

瘦胖子不用减重,而是要减脂,减脂的第一步就是练肌肉。因为肌肉是提升身体基础代谢率的重要关键,身体每增加1公斤的肌肉,每天就会多燃烧60卡热量。另外糖分最好能以「肝糖」形式存放在肌肉中,所以如果肌肉太少,身体里的糖分容易跑进血管,形成高血糖。

目前多半建议每周至少进行2次的重量训练,可适自身状况调整。

理想的体脂率方面,一般成年男性的体脂肪率应介于15%~18%、女性则是20%~25%,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

2. 均衡饮食

很多瘦胖子因为不忌口,糖分都吃得太多。除了减少糖分,也要均衡摄取蛋白质、优质油脂、蔬菜、淀粉。但要尽量避开面包、洋芋片等精致淀粉和加工食品。

3.放松与睡眠

压力也是血压飙高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已经有高血压的情况,可以试试瑜伽、冥想来帮助放松,同时尽量睡饱6~8小时,让身体充分休息与修复。

到底什么是“胖”?——正确看待体重数字

你一定听说过BMI,即Body Mass Index,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的平方后得出的数字,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你的体重是否正常。

如图:

一般,专家们都认为最健康理想的BMI值是22。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认为,BMI值越低就代表越“瘦”,BMI值越高就代表越“胖”呢?

当然不能,因为体重本身就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胖”“瘦”。

让我们来看一张经典的图片:

【为什么62.5kg看上去却比56kg瘦呢?】你是否有着这样的疑惑?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先来了解一下人体的构成,也就是说,我们的体重,是由哪些部分的数字组成的?

答案是:骨骼、肌肉、水和脂肪。

首先,骨骼是先天形成的,无法后天改变。所以骨骼大、骨密度高的人,体重必然比骨骼小、骨密度低的人来的高。

其次,肌肉是人体的第二颗心脏,它不但是健康和力量的象征,更是帮助人维持充沛精力和良好状态的好帮手。肌肉体积小,质量高,也就是密度大,有着紧实漂亮的弹性线条。所以,肌肉多的人,体重必然比肌肉少的人来的高。

再次,水是最容易造成体重数字变化的人体组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喝水前后,出汗前后的体重都会有明显的变化。所以,因代谢问题而水肿的人,体重必然比代谢正常的人来的高。

最后,来说说脂肪。其实,脂肪的多少,才是真正判定【胖】【瘦】的标准。有意思的是,脂肪偏偏是密度最小的人体成分——由此可见,体重和胖瘦的关系,并不是如此直接。

由于体重的构成和变化原因复杂,所以,单纯用BMI来衡量一个人的胖瘦是不科学的。因此,必须结合另一个数据——体脂率,才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胖瘦情况。

体脂率,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内脂肪质量占身体质量的百分比。体脂率是反映一个人胖瘦程度最直观有力的数据,剔除了骨骼、肌肉和水分对体重数字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体脂率还根据性别有两套评测标准,因为女性出于生理原因(排卵、生育、哺乳等),体脂本身就比男性高。

如图:

如上图所示的数据,也有一定形而上的成分,事实上,体脂不仅包括皮下脂肪,还包括内脏脂肪,因此,也不必过分迷信于数据。有时候,目测比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如图:

这里要特别提示的是,体脂率只反映脂肪的含量,当BMI太低,也就是体重太低的时候,低体脂率只能说明此人既无肌肉,也无脂肪。因此,并不是所有体脂率低于15的男性和低于25的女性,都有漂亮紧实的身材;同样的,并不是所有穿着衣服看上去苗条的姑娘,体脂率都低于25。

这里可以这样分析:

低BMI 低体脂率:消瘦。一般是由于内分泌或者消化吸收障碍造成的。这样的男性往往很难练出肌肉,而女性则容易面临经期紊乱的问题。

低BMI 高体脂率:隐藏性肥胖。一般是由于反复节食、缺乏运动、肌肉含量低造成的。

高BMI 高体脂率:肥胖。各种潜在严重疾病的高危人群。

综上所述,考虑到肌肉的重量,只有当BMI处在健康范围内,且体脂率较低的情况下,才是最为健康的状态,并能看到紧致漂亮的线条。

比如:一个身高182公分的青年男子,73公斤的体重,13%的体脂率,那么,你基本可以判断出,他有着较为强壮的肌肉和健美的体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