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型肥胖怎么去水质(水肿型肥胖怎么形成的呢)
一天一碗冬瓜汤,解决患者的肥胖、水肿,连喝了7天,大为改观!
在日常门诊中,我接触到许多被肥胖困扰的患者,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却效果不佳。尤其是那些属于痰湿水肿型肥胖的人群,不仅体重超标,身体还总是困重乏力,看起来臃肿不堪。
其实,有一种简单的汤饮,灵感来源于传统中医对食物药用价值的认知。这道汤就是冬瓜汤,看似普通,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功效。
冬瓜汤的制作材料很简单,只需要冬瓜、适量的水。
制作步骤如下:先将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块备用;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冬瓜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直到冬瓜变得软烂;
如果喜欢,在出锅前加入姜片、葱段稍煮片刻即可。
对于肥胖人群,尤其是痰湿水肿型肥胖者来说,常喝冬瓜汤好处多多:
利水消肿:冬瓜本身含水量极高,且含有丰富的冬瓜皮素,这种物质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帮助身体快速代谢掉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让体重下降,身体变得轻盈。
健脾祛湿:中医认为,肥胖多与痰湿有关,而冬瓜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它能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少痰湿的生成,从根源上缓解肥胖问题。
低卡饱腹:冬瓜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蔬菜。用它煮汤,既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热量负担,有助于控制体重。
有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由于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加上工作压力大,熬夜较多,体重一路飙升到了150斤,肚子上的赘肉特别多,整个人看起来非常臃肿。不仅日常行动不便,还总感觉身体困重,早上起床后眼皮和下肢水肿明显,精神萎靡,乏力气短。舌苔白腻,大便黏腻不成形。
诊断:属于痰湿水肿型肥胖。
给她制定的调理方案包括:
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增加冬瓜汤的摄入,每天至少喝一次;
同时配合适当的运动,如饭后散步、慢跑等;
中药调理:另外,还开具了一些健脾祛湿、化痰消脂的中药,如黄芪、茯苓、薏苡仁、泽泻、山药、神曲等(一人一方,辨证施治)。
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她惊喜地发现早上起床后的水肿情况有所减轻,体重也下降了5斤,让她有了信心。
经过3个多月的调理,体重降到了120斤,腰腹明显有了曲线,身体也感觉轻松了许多,整个人精神状态大大好转,身体不适也基本没有了。
下肢浮肿、水肿用这个方法排出水湿,恢复健康与身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下班回家,一脱鞋,发现脚踝肿得像个发面馒头;早晨起床,腿沉得像绑了铅块;穿了一天的袜子,脱下后小腿上竟然还留着一圈勒痕……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你很可能已经被水肿找上门了。
很多人对水肿不以为意,以为只是喝水多了、站久了、坐久了,休息一下就会好。但水肿是个影响美观的小问题,它有时候还可能是身体在发出的健康警报。
究竟为什么会水肿?如何判断自己的水肿是不是病理性的?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消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许多人困扰的问题。
水肿的本质,其实是体内水分代谢出了问题。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会保持一个动态平衡,既不会堆积在某个地方,也不会随便乱跑。
但如果这套系统出了差错,比如血液循环变慢、淋巴回流受阻、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等,水分就容易滞留在组织间隙里,形成水肿。
就像下雨后积水如果不能及时排走,地面积水就会越来越深一样,身体的“排水系统”如果出了问题,水分就会滞留在皮下组织,让你的腿变粗、脚变肿、手指变得像小香肠一样。
常见的水肿类型包括:
· 功能性水肿:比如久坐、久站,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变慢,静脉回流受阻,水分滞留在腿部,形成水肿。
· 这种情况通常在晚上更明显,早晨起床后会有所缓解。
· 生理性水肿:女性在经期前后、孕期、吃得太咸或者天气太热时,身体可能会暂时性水肿。
·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持续太久,随着生理状态的调整会自行消退。
· 病理性水肿:如果水肿长时间不消退,甚至越来越严重,就要小心了。
· 这可能和心脏、肾脏、肝脏、甲状腺等器官功能异常有关,甚至是静脉血栓、淋巴水肿等疾病的信号。
如果你发现自己晨起脸肿、午后腿肿、手脚按下去凹陷不恢复,甚至伴随气短、疲劳、尿少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别把身体的求救信号当成小事。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假胖”?水肿和脂肪的区别很多人发现自己腿变粗了,第一反应是“完了,要减肥了”,但有时候这并不是脂肪的问题,而是水肿。水肿和脂肪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 早晚对比法
如果你的腿早上细,晚上粗,那很可能是水肿;但如果一天到晚都一样粗,那基本上就是脂肪。
2. 按压测试法
用手指按压小腿内侧或脚踝,如果松开后皮肤凹陷很久才弹回来,那就是水肿。
如果按下去弹回来的速度很快,那多半是脂肪。
3. 体重浮动法
短时间内体重突然增加,但饮食和运动没有太大变化,那很可能是水分滞留,而不是脂肪堆积。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胖了,实际上只是“泡”了。
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你的腿可能会比你想象中细得多。
如何消除水肿?这些方法让你“排水”成功!如果你的水肿不是病理性的,而是因为久坐、久站、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的,那你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方法来“排水”,恢复轻盈的身体。
1. 调整饮食,少盐多“利水”盐是水肿的“幕后黑手”,吃太咸会导致体内钠含量增加,水分滞留,不容易排出。
减少盐的摄入是消肿的第一步。
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排水的食物,比如:
· 富含钾的食物:香蕉、冬瓜、西瓜、菠菜、紫菜等,可以帮助体内多余的钠排出,缓解水肿。
· 利尿食物:玉米须茶、薏米水、红豆汤、冬瓜汤,有助于促进尿液排出,带走多余的水分。
长期不运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都会变慢,水分自然容易堆积在下肢。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排水”功能,比如:
· 快走、慢跑:促进血液循环,让水分不再滞留。
· 抬腿运动:晚上睡前,把腿抬高靠墙15-20分钟,帮助静脉回流,缓解腿部水肿。
· 踮脚尖:站着或坐着时,反复踮起脚尖,可以刺激小腿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
3. 适当按摩,手动“排水”按摩可以帮助淋巴回流,加速水分代谢。可以尝试:
· 淋巴按摩:从脚踝向上推按小腿,刺激淋巴排水。
· 滚动按摩:用泡沫轴或按摩棒滚动小腿,促进循环。
4.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熬夜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影响肾脏排水功能,让水分滞留在体内。
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代谢,是防止水肿的关键。
别让水肿毁了你的健康和颜值!很多人都把水肿当成小事,但它影响外观,还可能是健康亮红灯的前兆。
调整饮食、适量运动、按摩放松、规律作息,这些都是简单易行的排水方法,让你的身体轻盈起来,不再被水肿拖累。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水肿持续不退,甚至越来越严重,那一定要尽早就医,排除潜在疾病的可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拥有轻盈的身体和健康的循环系统,才是最好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玉凤, 李静. “水肿的病因与治疗.”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8期, 页34-36.
2. 王丽, 张伟. “功能性水肿的临床表现及应对策略.” 《现代医学》, 2020年第25卷, 页45-4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不管肥胖多严重,用茯苓煮水,体重一天比一天轻,方法很简单
很多肥胖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扰:
1、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身体感觉很沉重;
2、买衣服找不到合适的码数,喜欢的都穿不上;
3、体检时老担心查出并发症(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等)。
如果你有这些困扰,说明还不晚,你知道肥胖可能会带来的危害,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减肥的第一步:健脾祛湿。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如果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就会滞留体内,时间长了,变成痰湿,就会引起肥胖,很多人的大肚腩就是这样来的。因此,健脾祛湿是关键。
今天分享给大家一个祛“湿”小妙招,不管肥胖多严重,用茯苓煮水,体重一天比一天轻,方法很简单,人人用得起!
【茯苓甘草汤】
做法:准备适量茯苓、桂枝、炙甘草,水煎服或者开水冲泡,可反复冲泡,直到味道变淡。
茯苓性平,可以利水渗湿,健脾补中,祛湿效果杠杠的,能够排出体内多余水湿,解决一些肥胖患者水肿的问题,和桂枝搭配,能进一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从源头阻断水湿产生。
桂枝性温,可以振奋阳气,尤其是脾阳。为脾的运化功能增添动力,将体内的水湿顺利排出去。
甘草味甘,可以调和诸药,缓解药性,保护脾胃。和茯苓、桂枝搭配,能更好的发挥二者的功效,同时增强全方补益之力。
全方不但能清除体内水湿,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还可以提高人体的代谢能力,想瘦下来就变得简单多了。
医案分享:
李女士,已经肥胖8年了,身高166cm,体重高达170斤,因为体重太大,走起路来步履蹒跚,多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大肚腩,经常水肿,食欲不振,常感头晕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同时大便稀不成形,自己也尝试过减肥,但效果不佳,后来就放弃了。
通过观察舌象和脉象,我辨证患者为脾肾阳虚、痰湿过重之证。
开方:茯苓、桂枝、白术、半夏、泽泻、生姜、大枣、炙甘草等。同时为了加快她的减肥进度,我还给她分享了几个辅助疗法。
1、赤小豆薏仁茯苓茶(茯苓6g,薏仁10g,赤小豆10g),可以健脾利湿、消肿。
2、陈皮薏米茯苓茶(茯苓6g,陈皮1瓣,薏米10g),适合脾虚、湿胖、黄皮的胖友。
一个月后,患者头晕无力的情况减轻了,大便好多了,体重降了12斤。
经过半年的坚持,李女士成功减掉50斤,肚子变得平坦了,所有不适症状都没有了,现在整个人感觉轻松很多,走路也轻快了。随访,体重并无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