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什么的表现(肥胖是什么体质)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肥胖也有证型?快看看你属于哪种呢?
中医学将肥胖归属于“脂人”“膏人”“肥人”等范畴, 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篇将人之肥瘦分为“有肥、有膏、有肉”,肥胖病因多与年龄、体质、饮食、情志、劳逸因素有关。
常见辨证分型有以下五种,不同证型的食养方法也不相同。
1. 胃热火郁证:表现为多食,消谷善饥,大便不爽,甚或干结, 尿黄,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数。
食养方法:芦根竹叶饮
主要材料:鲜芦根30g,淡竹叶5g,荸荠6个。
制作方法:将鲜芦根、淡竹叶洗净,荸荠去皮洗净,打碎入锅,加清水煮约20分钟。
用法用量:代茶饮,每周3~4次。
2. 痰湿内盛证:表现为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脘痞胸满,可伴头晕,口干而不欲饮,大便黏滞不爽,嗜食肥甘,喜卧懒动,舌淡胖或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食养方法:赤小豆薏苡仁粥
主要材料:赤小豆 15g,薏苡仁 20g,橘皮 5g,粳米 50g。
制作方法:将赤小豆、薏苡仁洗净,浸泡 2 小时,橘皮稍加浸泡。再与粳米一起放进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滚沸后,改为中小火再煮约 30 分钟即可。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周 2~3 次。
3. 气郁血瘀证:表现为肥胖懒动,喜太息,胸闷胁满,面晦唇暗, 肢端色泽不鲜,甚或青紫,可伴便干,失眠,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脉弦或涩。
食养方法:百合佛手粥
主要材料:佛手 10g,百合 10g,大枣 2 枚,粳米 50g。
制作方法:佛手洗净,切成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 10 分钟,去渣取汁,再放入粳米、大枣、百合,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 5 分钟,转中小火煮 30 分钟,熬煮成粥食用。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周 2~3 次。
4. 脾虚不运证:表现为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痞闷,或有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则尤甚,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秘,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食养方法:山药莲子饼
主要材料:鲜山药 50g,莲子 15g,枸杞粉 5g,面粉 50g,牛奶 50mL,鸡蛋 1 个。
制作方法:山药洗净削皮,莲子去莲芯留莲肉稍浸泡,再和山药一起放入锅中,蒸 20 分钟,晾凉后筛入面粉和枸杞粉,倒入适量牛奶、鸡蛋、酵母,搅拌成糊状揉成面团,擀成约 5mm 厚的面片,盖保鲜膜发酵半小时至原来的两倍厚,放入电饼铛,烙饼模式烙熟。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周 2~3 次。
5. 脾肾阳虚证:表现为形体肥胖,易于疲劳,四肢不温,甚或四肢厥冷,喜食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
食养方法:益智核桃猪肚汤
主要材料:益智仁 10g,核桃仁 50g,生姜 10g,猪肚100g。
制作方法:猪肚清洗干净后焯水切块备用,核桃仁对半分开,益智仁稍加清洗,将所有食材和猪肚一起放入煲内,大火煮沸后改为中小火再煮 40 分钟,调味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佐餐食用,每周 2~3 次。
肥胖不同证型食药物质推荐
身材发胖的6个表现,一定要引起注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身材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如果你有以下6个表现,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为这可能是身材正在发胖的信号。
表现1. 衣服变紧
身材发胖,衣服先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衣服越来越紧,特别是腰部和臀部,那么这很可能是身材正在发胖的迹象。这是因为随着体重的增加,身体各部位的脂肪也会增多,从而导致衣服变紧。
表现2. 白天容易犯困
如果你发现自己白天特别容易犯困,即使晚上睡眠充足,这也可能是身体发胖的一个信号。这是因为身体内的脂肪会分泌一种叫做瘦素的荷尔蒙,它能够抑制人的精神活动,使人感到困倦。
此外,脂肪堆积过多也会导致身体耗氧量下降,身体的代谢率下降,进一步加剧白天犯困的情况。
表现3.运动量明显下降
随着体重的增加,人们往往会觉得运动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导致运动量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会导致身体的代谢率进一步下降,使身体更容易积累脂肪。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运动量明显减少,那么这可能是身体发胖的一个信号。
表现4.腰围有所提升
腰部是人体脂肪最容易堆积的部位之一,因此腰围的提升是身体发胖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果你的腰围近期有所增加,那么这很可能是身体正在变胖的信号。
此外,腹部肥胖也是身体发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腹部脂肪堆积过多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表现5. 食欲增加
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食欲大增,总是感到饥饿,开始吃上下午茶、宵夜了,那么这很可能是身材正在发胖的迹象。这是因为身体脂肪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从而导致食欲增加。
表现6. 睡眠不好
如果你发现最近睡眠质量不好,总是感到疲惫,那么这很可能是身材正在发胖的迹象。这是因为身体脂肪的增加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内分泌,从而导致睡眠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