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肥胖怎么减肥(脾肾阳虚肥胖怎么调理)
三个中医减肥名方,减肥界的天花板,助你暴瘦,甩掉大肚腩
朋友们好,我是中医陈松
想要瘦,只有靠饿才有效果?这是每个减肥人发自内心的疑问,因为减肥这条路实在太苦了,实在不想走弯路♂️
但节食减肥的朋友,都会有相似的感受,在吃不饱的日子里,每天算着卡路里,经常就是两眼昏花,不用三五天就开始精神涣散,看到啥都是:我想吃一口
时间久了,月经紊乱、掉头发、情绪不佳,也容易出现暴食。然后饿到极致,开始暴食反弹……
如果你追求的是体重秤上的数字变小,那饿瘦看起来会更高效。但如果你真的是想要「减肥」「变瘦」「显身材」,调理好身体机制的减肥才能带来扎实的效果
在中医看来,现在肥胖最多的类型就是气滞血瘀、痰湿和脾肾阳虚引起的肥胖,也就是因为体内湿气(湿垃圾)排不出去和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汽和营养,气滞血瘀就像我们的压力肥,郁气内结、气血不通导致肥胖
废话就不多说了,直接告诉大家要如何调理,才能健康高效减重️
血府逐瘀汤
虽然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治疗胸中血瘀证,但也能调理气滞血瘀型肥胖。即表现为懒得动,天天叹气,心情不好,并且伴有胸肋胀痛,嘴唇发紫,四肢有瘀斑等症状的人群
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除体内的血瘀。当体内存在血瘀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新陈代谢减慢,形成肥胖。通过活血化瘀,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加速新陈代谢,从而减轻体重
枳壳、柴胡行气止痛,调节身体的气机。当气机不畅时,会导致身体的代谢功能失调,形成肥胖。通过行气止痛,可以调节身体的气机,恢复代谢功能的正常运作。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
这个方子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嗜卧、腹胀便溏、尤其腰以下怕冷明显,即脾肾阳虚型肥胖
附子、茯苓等药材能够温阳利水,消除体内的水湿。当体内阳气不足时,会导致湿气聚结,形成肥胖。所以用温阳利水,以此恢复身体的阳气,再加上茯苓促进水湿的排出,从而减轻体重
白术、桂枝则用于健脾祛湿,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当脾胃功能虚弱时,会导致运化无力,水湿停聚,形成肥胖。通过健脾渗湿,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水湿的排出
两方合用,既能温阳利水,消除水湿,又能健脾渗湿,增强脾胃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同时,这个方子还适用于脾肾阳虚型肥胖者,能够改善他们的体质和症状。
导痰汤合四苓散
这个合方适合适用于痰湿内盛型肥胖,表现为形体肥胖、肢体倦怠、身体沉重、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
半夏南星这两味药,专门揪体内的痰湿垃圾。痰湿就像下水道堵的油垢,堵住了身体排水口,水湿排不出就变成赘肉(比如肚子软塌塌的胖)。这俩药像管道疏通剂,化痰同时把水湿引走,代谢顺了体重自然掉了
四苓散的白术猪苓,好比给脾胃请了个健身教练。脾虚的人,吃进去的水谷运化不了,堆着变成湿气(典型表现:喝凉水都胖、大便粘马桶)。白术负责练脾胃肌肉(增强运化),猪苓开个排水口(利小便),脾胃有力 湿气有路走,肉自然慢慢掉
两方合用,既能化痰利湿,消除痰湿,又能健脾渗湿,增强脾胃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中医减肥##减肥##中医##健康##养生##健康养生##我的养生食谱#
胖人多阳虚,想减肥?中医教你一个方子减掉肚上寒湿,瘦下来
中医总爱说病人“湿气重”?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湿是从何而来的。
一、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1. 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 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 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二、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三、小心,爱睡觉的孩子是“湿重”
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很乖,而且特爱睡觉,这也是被湿邪困住了。这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伤了他的脾气。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
四、湿邪困体的症状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
1. 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 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 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五、承山穴是祛湿大穴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六、补脾祛湿的药
要想祛湿,你首先得健脾补气,几乎所有健脾补气的药都能间接地祛湿。你还可以到药店里去买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丸”,这是补脾气的好药,性质很平和,可以长期吃来缓慢地改善脾虚湿重的体质(因人而异)。
3碗减肥汤,不管哪种肥胖,散湿气,暖肾阳,喝完掉秤太快!
3碗减肥汤,不管哪种肥胖,散湿气,暖肾阳,喝完掉秤太快!
大家好,我是中医黄威,今天继续和大家聊聊中医减肥。
有人好奇现在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了,是不是以前的人就不胖?
其实肥胖这个问题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人也会遇到一样的问题!
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有相关的方子,甚至流传至今,今天就说三个经典减重方,喝了对身体没有坏处,还不容易反弹!
一、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适用人群:适用于中阳不足、水饮内停的人群,常见症状包括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等,以水饮上泛、脾胃阳虚为主要表现的肥胖者较为适用。
方解:茯苓淡渗利水,健脾渗湿;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白术健脾燥湿,助茯苓运化水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可以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二、五苓散
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适用人群:适用于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的人群,表现为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或浮数等症状。
方解:泽泻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白术健脾燥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去;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且解肌发表。
三、防己黄芪汤
组成: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
适用人群:适用于表虚不固、脾虚湿盛的人群,有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状,尤其是有自汗、身体困重、易疲劳等症状的肥胖者。
方解:防己祛风除湿,利水消肿;黄芪益气固表,且能行水消肿;白术健脾燥湿,助黄芪补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喝完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些方剂需根据个人具体症状、体征和体质等,在中医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能盲目自行用药!
为什么不放克数?
我在后台收到很多私信,问我为什么不告知具体克数,说我是骗子,在这里我和大家做一个说明:
从医这么多年,我给患者开方,一定是会给到具体克数的,否则如何抓药调理?
但在互联网上不一样,我不知道你姓甚名谁,不知道你的年龄,不知道你的身高体重,更不知道你的肥胖具体是什么样的表现!所以我没办法给到你具体的克数,否则是不负责!
中医自古就讲一人一方,辨证施治,就算是情况非常相近的2个人,但只要有一点点的差别,比如二便情况不一样,方子的用药和克数都是需要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