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多肥胖怎么治(肥胖痰多怎么调理)
胖人的救星来了!3味药,逼出脂肪下的湿、痰、热!
你是不是也在为减肥烦恼?
大多数人都觉得减肥很难,要节食,要运动,用了很多方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减肥并不需要这么痛苦!
在中医的角度,肥胖通常与“痰湿”、“气滞”、“脾虚”等病理状态有关,它不仅仅是脂肪堆积的问题,更是体内气血、阴阳失衡的外在表现。
面对肥胖患者,为什么要采用中医减肥?
1.西医减肥的局限性
西医减肥确实能让体重在短时间内降下来,但往往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容易反弹,就像不断充气的气球,放气后仍会膨胀,然而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可能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身体更加虚弱。
2.中医减肥的核心理念
中医是从根源上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与脏腑功能,不仅关注体重的下降,更注重调理体质,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通过祛湿、化痰、清热、健脾等方法,帮助身体恢复自然代谢能力,实现健康、持久的减重效果。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3味中药,轻松逼出脂肪下的湿、痰、热,告别肥胖!
1.茯苓
功效:利水渗湿,能够帮助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痰湿,尤其适合脾虚湿盛的人群。它不仅能促进水液代谢,还能健脾安神,改善因湿气重导致的疲劳、水肿等问题。
适用人群:容易水肿、四肢沉重、大便稀溏、舌苔厚腻的人。
2.泽泻
功效:清热利湿,能够促进体内湿邪的排出,尤其适合湿热内蕴的人群。它可以帮助消除因湿热引起的肥胖、皮肤油腻、口干口苦等问题。
适用人群:体型偏胖、皮肤油腻、容易长痘、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的人。
3. 荷叶
功效:清热解暑,升发清阳,还能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它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能够帮助降低血脂,减少脂肪堆积。
适用人群:血脂偏高、腹部肥胖、容易上火、口干舌燥的人。
用法:简单易行,每日代茶饮用
1. 将茯苓、泽泻、荷叶洗净。
2. 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
3. 过滤后取汁,每日代茶饮用。
中医减重强调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状态等多方面因素,达到减肥的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减重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
肥胖?用这个方子减肥,把痰瘀清除体外!
中医有一个治疗单纯型肥胖症的方子,叫做消肥汤。什么是单纯性肥胖患者,就是说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消肥汤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泽兰、炒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皂角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30克,白矾2克。
此方能利湿化浊,活血化瘀。脂肪过多的实质,其实就是痰瘀水湿等病邪堆积于体内的一种表现形式。
李东垣等将肥胖的发生归结为“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明确提出肥胖之人多痰湿的观点。张景岳则提出先天禀赋和后天饮食因素是导致肥胖发生的根本。而清代的陈无铎则提出了气虚多痰致肥的观点,“肥人多痰,乃气虚也。”结合以上医家之言,肥胖的诱发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后天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等。
致病因素主要是痰瘀水湿
无论是水湿还是痰瘀,都为阴寒之性,需要阳的温化、气的推动,才能清除出体外。气虚则推动乏力,阳亏则温化无权,致使水湿痰瘀堆积体内,形成肥胖。其治若纯以补气,有碍痰瘀,故当先清除病理产物,以开痰瘀之阻遏。
- 方用苍术、白术,泽泻、茯苓健脾利水;
- 半夏、皂角、白矾燥湿祛痰,与活血药配用,能降血中之痰浊;
-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泽兰、益母草活血祛瘀,且泽兰,益母草相合,入肝经可活血行瘀;痰瘀散则脉络通,枢机畅而体自康。
诸药合用,因药切病机,故颇见效验。
单纯性肥胖症与先天体质有关,加上平时饮食过于肥厚,久坐久卧缺乏运动,或者外感湿邪,由表入里等原因,导致膏脂痰湿蕴于肌肤。
中药减肥,主要是治本。身体上下气血津液循环正常,增肥、减肥都只是顺带的事情。单纯型肥胖患者除了需要按照体质调理,平时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要多注意,肥腻食物少吃,还需增加锻炼。
体型肥胖,痰多湿阻,送你两味中药,健脾消脂,除湿化痰
经常痰多,身体肥胖?很多朋友经常觉得自己痰多,比周围人都爱长肉,而且身体总是很“虚”没力气,不爱动,尤其是吃了饭之后,总感觉困倦,昏昏沉沉,还经常喜欢吃甜食,脾胃功能不好,经常动不动就拉肚子,大便很稀。短期影响消化,长期会形成痰湿体质,肥胖等诸多问题。
为什么会形成痰湿体质,而且体型肥胖呢?
实际上,中医认为,痰湿体质,身体肥胖,与我们脾虚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不仅化生气血,而且能代谢痰湿,若脾虚不足,痰湿不化,对机体内,很容易导致体内水湿泛溢,湿聚成痰,逐渐形成痰湿体质,而且总是痰多,消化也不好,总是胃胀,大便稀,皮肤油腻。有的朋友不仅会有痰湿严重,而且还会体脂多,腹型肥胖严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中医认为,痰湿在体内排泄不出去,会阻碍人体营养的吸收和代谢,导致该吸收的营养没有吸收,该排泄的废物堆积在皮下,内脏等部位,出现人很“虚胖”,但是没有力气的现象,而且痰湿堆积在胃肠,还会导致上面没胃口,下面却经常大便稀,大便频,拉肚子的局面。同时,这类人群往往兼有不爱运动,耐力差,又很爱吃甜食,爱吃高热量食物的情况。
怎么解决痰湿体质,身体肥胖没力气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味中药组成的方子,健脾胃,祛痰湿,分别是茯苓和薏苡仁,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看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常用于各种脾虚问题,能补中健脾,对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湿盛泄泻等问题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此外,茯苓还具有安神养心的效果,对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心悸、失眠也有不错的作用。
茯苓
《本草衍义》:“此物兴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其次看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和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的功效,对于脾虚湿滞,痰水互结,水肿腹胀,食少泄泻等问题,都有不错的改善效果,尤其是麸炒薏苡仁,可有效祛湿除痰,达到湿去肉消的效果。此外,薏苡仁还能祛湿痹拘挛,对于筋骨拘挛不舒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萎、肺痈用之。筋骨病,以治阳明为主,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
综上,茯苓配合薏苡仁,健脾除湿,尤其是健脾扶正,改善脾虚正气不足,痰湿泛滥导致的肥胖,痰湿内盛问题,调理痰湿体质,对于胃胀,腹泻,失眠多梦,腹型肥胖也有不错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