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二度肥胖是什么(二度肥胖是什么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山东第二胖”现身医院想减肥,20岁后吃喝应酬6年长了400多斤

医护人员在与小谷(左)进行交流。

通讯员 谢静

人人都想争第一,但是“第一胖”却没人想当。体重曾经达到668斤的原“山东第一胖”王浩楠在减重手术后坚持运动和饮食管理,如今已经减至228斤,“第一胖”的帽子当然不能再戴了。原来的“山东第二胖”——体重620斤的小谷(化名)顺理成章地成了第一,不过他也不想要这个第一的“荣誉”。因为肥胖,他一度出现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不得不到医院寻求救治。作为“寻找山东第一胖”活动的延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将在24日为他进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

20岁后“吃喝应酬”胖到620斤

23日上午,记者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病房见到了“山东第二胖”小谷。肥胖影响了他的运动功能,所以他多数时间都只能坐着或半躺在床上。

“20岁之前体重还算正常,一百七八十斤左右。”小谷说,他今年26岁,来自山东聊城,而体重的“膨胀”,只是这几年的事情。

“天天大吃大喝,喝酒应酬,运动基本为零,晚上零点前基本没睡过觉……”短短6年长成“山东第二胖”,小谷这样分析说,他平时基本不在家吃饭,大鱼大肉多了,没想到,一天天、一年年下来,自己竟已胖到了这个程度。

620斤,要不是因为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并发症前来住院,小谷都不知道自己体重的确切数字。

肥胖,给小谷带来不少困扰。

“我平常睡觉不能平躺,呼吸也不顺畅。工作受到影响,内心也比较自卑。”小谷坦言,肥胖不仅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工作,也给他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能恢复正常生活,两个月前小谷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开始接受治疗。

超600斤仨胖友均来自山东

小谷的主治医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少壮介绍,小谷到院时由于心衰合并呼衰的特殊情况,无法进行一期手术。为了改善其身体状况,小谷现在呼吸科ICU内接受了一周的治疗。出院回家后,再加上专门为其制定的减重方案,两个月来小谷已减掉了140斤。

在身体状况好转后,上周末,小谷再次来到医院,准备接受减重手术。“给他做了全面评估,包括心脏彩超、肺功能、代谢基本情况等,现在他的心脏、肺功能明显好转,符合手术指征。”刘少壮说,全面会诊后,他们对小谷的病情和手术方案做了讨论,24日将为他进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希望他的体重在一年左右能减到250斤以内。

“目前,全国范围内有报道的超过600斤的三位‘胖友’,都来自我们山东。”刘少壮介绍,小谷也是“寻找山东第一胖”活动的延续,山东确实是一个肥胖大省,肥胖发病率比较高,在全国能排到第九位。

“导致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饮食、运动、睡眠结构等,早在1986年时就被确定为一种疾病。”刘少壮说,肥胖症是一种体内代谢性炎症。按体重指数来评估,超过27.5就是肥胖症,分一度、二度、三度,治疗也是根据肥胖的不同程度来进行。一度肥胖,即体重指数在32.5之内的,建议进行饮食调节并增加运动,二度肥胖以上,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女性不孕症等症状的,建议通过减重手术进行治疗。

减肥不能一蹴而就 自律才能重拾健康

常言道“三月四月不减肥,五月六月徒伤悲”。特别是疫情期间,很多人长时间宅家,缺少运动、吃得多、作息不规律等,大人孩子都不知不觉胖了一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3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最近体重增加了,其中体重增加的女性为74.2%,略高于男性(73.0%)。减肥自然成了许多人在这个春天的新目标。

运动减肥、节食减肥、针灸减肥、药物减肥、手术减肥……如今减肥的手段五花八门,哪种减肥方法效果最好呢?哪些人才算是肥胖呢?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超重与肥胖减重联合门诊负责人、减重手术专家孟凡强博士。

超重“警戒线”:BMI24~27.5或女性腰围超过80cm

肥胖主要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种。孟凡强告诉记者,单纯性肥胖不是什么病因引起的,就是吃多了,即摄入热量超过释放热量,余下很多热卡,这些热卡变成脂肪存积在体内变胖。继发性肥胖就是能够找到病因的,比如水钠潴留引起的组织水肿,体重异常增加;或皮质醇升高引起的机体脂肪沉积。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肥胖?孟凡强解释说,体重指数BMI>24为异常,BMI>27.5以上就是肥胖。肥胖分为三度:BMI27.5~30是一度肥胖,BMI30~35是二度肥胖,BMI>35是三度肥胖。这个指标适合亚裔人口的肥胖标准,此外,还有WHO(国际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肥胖指标,国际标准要比亚裔指标值稍大一些。“因为欧美人群整体上会比亚裔人口胖,欧美的肥胖数值要比咱们大2.5左右。”孟凡强说。

“有人说全身胖是种病,肚子胖真要命。腰围、腰臀比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指标,腰围能衡量一个人是不是腹型肥胖。”孟凡强说,标准的腰围指标值是男性不超过85cm,女性不超过80cm。如果男性超过85cm,就算不健康;超过90cm,就是腹型肥胖。孟凡强给出了一个“警戒线”标准:男性腰围超过85cm,女性腰围超过80cm,或体重指数BMI24~27.5,具备其中任一条件就要到医院看专业减重门诊。

肥胖本身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肥胖跟遗传基因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一对一的,父母胖孩子不一定胖。肥胖与生活方式影响也有一定关系,“像亚裔人一般不容易胖,但是我们的孩子到欧美国家时间待长了也容易胖,这就是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孟凡强说,如果一家人父母孩子都胖,那孩子的肥胖可能跟遗传沾点关系,但主要还是生活方式的问题。

肥胖看似不是严重的病,但却是很多慢病的“根”

孟凡强说,肥胖看似不是严重的病,但好多病的“根”都在肥胖上,其实减肥也就是治病,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比如痛风病人会去看风湿科,有的脂肪肝、反流胃炎的病人会到消化科,有的人哮喘、打呼噜比较重会去看呼吸科或耳鼻喉科,他们都不会去看减重门诊,但实际上这些疾病可能是由肥胖引起的。目前已知的20多类肿瘤都与肥胖有关,体重超标的人得肿瘤几率比一般人高很多。

据记者了解,中日友好医院多学科联合减重联盟由内分泌科、普外科、营养科、康复医学科、呼吸科、消化科、中医科、心内科、肾内科、骨科、妇产科、心理科、麻醉科、护理等近20个专业、30多个大夫组成,根据每个病人的身体情况“因症施治”。作为这个联盟的召集人,孟凡强说:“一个病人身上可能带多种疾病,有些病不是我这个专业看的,需要另外一个专业医生来看时怎么办呢?此时就不需要病人自己再排队挂号,我会在诊断结果上盖个章,病人拿着这个盖章诊断找到推荐的医生获得加号,能及时获得医生的诊治。比如一个肥胖病人去看高血压,看高血压的同时,医生会推荐他去治疗肥胖,把肥胖问题解决了。当这个病人瘦下来之后,血压也会降下来,也就不需要再去看高血压了。” 这种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联合减重的模式,不仅在患者就医流程上简单了许多,效果也更好。

三餐不能断顿,每顿应减量,管住嘴躺着都能瘦

有人减肥靠“饿”,甚至晚餐都省了。那么,不吃晚餐能减肥吗?孟凡强说,不吃晚餐能减肥,但不科学、不持久,还会带来很多新问题。

“吃不胖,喝不胖,算计不到就发胖”。不吃晚餐减肥的前提是早饭、午饭吃得不多,中间没有加餐,因为热卡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人体一天需要的热量是有限的,虽然你没有吃晚饭,但当天摄入的总热卡如果很多,也是不行的。

正确的减肥餐吃法是“三餐不能断顿,但每顿应该减热卡总量”。“我们要均衡营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这些营养元素都要摄入,但是总量上要控制。”孟凡强打比方说,一盒饭端上来你不能全吃,只需要吃其中的一半饭、一半菜。每顿保持固定饭量,一个月后可以看看自己体重减下来多少斤。一个月减掉3~5斤体重比较合适,如果减掉的比这少,看不出来效果容易没信心坚持下去,减多了又容易反弹。有些人为了控制体重,吃白水煮菜,孟凡强说,这种方法尽管可以控制体重,但不建议。因为有些油脂性食物对身体是有益的,长期不吃也不行。

孟凡强提醒,肥胖的人不适合喝含糖饮料,果汁、牛奶、豆浆都要适量,这些饮品会不知不觉把热卡带进体内,最好喝白开水或矿泉水。他说,“多喝水不增加热卡,还有助于把身体内代谢的废物排出去。”

孟凡强强调,不论你吃啥,只要把食物的热卡“卡”住了,不但胖不了,而且还会减重,如果同时能适当迈开腿,体重还会往下降。“如果管住嘴的话,躺着都能瘦,相反,即使剧烈运动了,管不住嘴依旧还会胖,因为在剧烈运动后,会消耗大量能量ATP,使得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产生强烈的摄食愿望,假如运动后再吃顿火锅,就等于白运动了。” 孟凡强说。

跟朋友聚餐或过节时是否可以偶尔多吃点儿?孟凡强认为,偶尔还是可以的,但一个月不要超过4次。他说,这顿吃多了,以后稍微控制点量就可以了。从整月、整年来看,摄入的少,消耗的多,人的体重就会下降,而长期坚持下去,人就会慢慢瘦下来。如果做不到“管住嘴,迈开腿”,最后就只能靠减重代谢手术来治疗肥胖了。

孟凡强特别强调,体重管理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要想一蹴而就。胖不是一天胖上来的,瘦也不要想一天就瘦下来。正确的“减肥渠道”是通过生活方式来干预,养成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长久坚持下去,不仅可获得漂亮的体形,也会拥有健康的体质。(记者杨娜)

中国肥胖日

今天是“中国肥胖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以“科学减重,我要苗条我要腰”为主题健康公益活动传出消息: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肥胖率为10.4%,成人肥胖率高达16.4%,由肥胖引发的代谢问题,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风、高血压、抑郁、癌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已成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肥胖疝外科主任姚琪远教授说,肥胖会导致糖尿病等代谢疾病,不少肥胖者发现自己脖子、腹股沟、腋窝等处呈黑色,这其实是代谢出现问题的征兆;真皮组织快速肥胖,肚子上会出现断裂纹;肥胖会导致心理抑郁,暴饮暴食,不喜社交;肥胖更与十几种肿瘤发病相关,脂肪体内堆积会诱发早衰、胃食管反流、认知障碍等。

针对不同程度肥胖,临床有不同应对方式。专家表示,目前BMI体重指数(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数字)是科学客观的衡量标准。BMI指数处于18.5—23.5之间属于体重正常;23.5—27.5属于超重,27.5—32.5属于一度肥胖,32.5—37.5属于二度肥胖,37.5—42.5属于三度肥胖,超过42.5属于重度肥胖。不少一度肥胖者由于日常习惯不佳、压力应酬等,如不及时注意体重就会往上涨;一度肥胖合并糖尿病或其他代谢综合征者、二度肥胖及以上者,可考虑手术干预。

著名钢琴演奏家孔祥东先生在活动上讲述自身经历:他曾因抑郁一度处于封闭状态,导致体重激增、饱受困扰。2018年孔祥东选择主动拥抱健康模式、坚持锻炼,通过合理运动及控食,一年多时间成功减重36公斤,重回健康生活。活动现场,孔祥东受聘成为“华山医院减重形象大使”,并在华山花园内现场演奏,“我希望通过艺术与医学融合的形式告诉大家,尽管已有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应对重度肥胖、肥胖伴代谢性疾病,但更值得提倡健康的生活理念,鼓励大众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肥胖及控制体重。”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减重代谢手术的团队,华山医院肥胖疝外科团队充分结合营养与运动处方,通过科学药物及手术,践行科学管理体重的模式。今天活动上,多学科团队提供线上线下讲座及义诊。团队围绕“中国肥胖日”开展持续一周的公益活动,其中包括临床见习医生“培养未来的减重大师”,大型公益项目“一个鸡蛋的暴走”等,以此多管齐下倡导健康生活理念。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