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会引起静脉曲张吗(肥胖容易得静脉曲张吗)

外科医生关军鹏 0
文章目录:

38岁王先生的沉痛教训:肥胖诱发静脉曲张,你还敢忽视吗?

王先生今年 38 岁,来就诊说道:“以前,特别爱吃油炸食品和甜食,蔬菜水果基本不碰,大概从去年开始,酸胀感特别强烈。到后来,小腿上开始出现一些弯弯曲曲的青筋,不仅难看,还时不时地疼。”

一检查,确诊为静脉曲张。

作为医生,我见过太多因肥胖而陷入静脉曲张困扰的患者。为什么说静脉曲张”陷阱“近在咫尺?

肥胖是导致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体重超标,下肢得承受更大的压力。我们的血管就像水管,静脉里的瓣膜就像阀门,本来是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的,可在高压下,血液倒流,静脉就慢慢扩张、迂曲,形成了静脉曲张。

肥胖导致的脂肪堆积

不仅增加了重量,还会压迫周围血管,阻碍血液回流。大量的脂肪组织不仅增加体重,还会压迫周围血管。

同时,体内的代谢紊乱也会影响静脉壁的健康。

为了治疗静脉曲张,我王先生也没少遭罪。不仅要改变饮食习惯,每天吃那些清淡的蔬菜、粗粮,还要强迫自己运动。一开始,跑几步就气喘吁吁,走一会儿腿就疼得不行。穿弹力袜也不舒服,紧紧的,难受极了。

好在慢慢的有了好转的迹象。

再次来复诊时,感慨的说到:“我特别后悔当初没有重视肥胖问题。”

肥胖问题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外貌形象,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问题等的发病风险大幅增加。

以上内容或综合患者口述,或临床症状经验所得。在此提醒,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候,最好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科学诊疗,以免自误,从而耽误治疗最佳时间!

下肢静脉曲张发病机制及高危人群

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可分为四大类。

1、静脉反流: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反流导致的静脉高压是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最常见病因。

2、静脉回流障碍: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近端静脉阻塞、静脉回流障碍可引起静脉高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综合征、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等。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病因。

3、先天发育异常: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即K-T综合征等。

4、遗传因素:研究发现55.2%的静脉曲张患者具有家族史,虽然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遗传特定因素,但家族聚集现象表明静脉曲张与遗传有关。高危人群:静脉曲张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疾病。尤其是一些经常长时间站着的人群,例如教师、专柜销售人员等,她们都特别容易患上静脉曲张。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是哪些。

1、怀孕中的女性,这种女性因为怀孕导致腹部的压力较大,所以静脉血管回流受阻,容易发生扩张。

2、老年人也是发生静脉曲张的常见人群,因为其下肢静脉血管壁弹性、韧性下降,也容易发生静脉曲张。

3、由于工作的原因,一些人需要久站,导致血液长时间的淤积在下肢,比如教师、礼仪、司梯员、理发师、外科医生等,由于长期站立加上重力的作用,使血液循环大量集中在下肢。

4、肥胖人群也是容易发生静脉曲张的,特别是体重严重超标,囤积在腹部的脂肪会给下肢带来的压力。由于较大的体重需要支撑,使下肢静脉血管压力过大,也容易静脉曲张发生。(北京朝阳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35 岁李先生的遭遇,为啥胖人更容易引发静脉曲张?

李先生的体型肥胖,BMI 指数高达 34

初次来我这里会诊的时候,他撸起裤腿,小腿上蜿蜒扭曲的青筋清晰可见。他同我讲:“做这一行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小腿不仅酸胀疼痛,还出现了水肿,休息一夜也不能完全缓解。

详细了解后得知,他日常饮食偏爱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运动量却极少。经过全面检查,李先生被确诊为静脉曲张。

为何肥胖会让李先生这类人群容 易患静脉曲张呢?

静脉压力增大:

肥胖意味着体重超标,下肢静脉需承受更大压力。站立时,身体的重量会对下肢静脉产生垂直向下的压力,肥胖者多出的体重使得静脉内压力大幅上升。静脉瓣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逐渐松弛、受损,无法有效阻止血液逆流,导致血液在静脉内淤积,静脉因此扩张、迂曲,最终引发静脉曲张。

脂肪组织影响:

肥胖人群体内大量的脂肪组织,不仅增加了重量,还会对周围血管产生压迫。

李先生腹部及腿部堆积的脂肪,压迫了下肢静脉,阻碍血液顺畅回流心脏。同时,脂肪组织还会影响身体的代谢环境,削弱静脉的正常功能。

激素水平失衡:

肥胖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的失衡。

长期受这种激素环境影响,静脉壁更容易扩张和变形,增加静脉曲张的发生几率。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其他激素水平,这些激素对血管壁的生长和修复过程产生干扰,进一步增加了患静脉曲张的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

多数肥胖者像李先生一样,日常运动量少。缺乏运动,腿部肌肉力量薄弱,血液易在静脉内淤滞。再加上肥胖人群常伴有久坐、久站的习惯,进一步加重了下肢静脉的负担。

以上内容或综合患者口述,或临床症状经验所得。在此提醒,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候,最好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科学诊疗,以免自误,从而耽误治疗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