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病的危害有哪些(肥胖病的危害有哪些简答题)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真不是吓你,肥胖也是一种病!九个危害了解下,早减肥早健康

说到肥胖,大家伙忍不住吐槽,我也不想这么胖,就是瘦不下来,再胖下去可怎么办啊?接着换个减肥的话题,大家又说,瘦不下来、控制不住嘴、好吃得太多,嘴上说着要减肥,有人喊吃饭,立刻欢快地跟上去,说好了只吃一小口,结果忍不住吃了一整碗。也就是说,其实大家都意识到自己胖,但就是没有办法瘦下来,甚至有网友自嘲“我说减肥就是为了吓唬身上的肉”。

还真不是吓你身上的肉,肥胖也是一种病!

一、肥胖的九大危害,了解一下

1、研究发现,肥胖和死亡率有关,BMI指数大于35的人,死亡风险比普通人高40%,预期寿命减少7年。

2、肥胖的人从10岁开始血管变硬,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更早地患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血栓、脑梗的风险更高。

3、脂肪会包裹住心脏,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经常感觉呼吸急促、胸闷,心跳速度快,容易引发冠心病、心衰。

4、肥胖就像糖尿病的代名词,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很高,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大胖子,BMI指数在23-31的范围内。

5、脂类物质会填满肝脏细胞之间的空隙,诱发脂肪肝,最后还有十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肝炎,并继续向肝硬化发展。

6、睡觉喜欢打呼噜,鼾声震天,有时会突然中断,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情况非常危险,说明有短暂的缺氧现象,容易损伤脑细胞发生猝死。

7、增加患癌风险,男性患前列腺癌、胰腺癌、大肠癌风险增加,女性患卵巢癌、胃癌、乳腺癌风险增加。

8、骨骼关节常年负担重,容易变形、疼痛,加快关节病变,而且随着身体衰老,对关节的压力进一步加重,骨折的次数也会增多。

9、进食的“三高”食物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破坏肾小球的过滤能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容易引起肾病。

看上这九大危害,身上的肉是不是吓得抖了抖,别慌,自己说胖不是真的胖,用公式算一算才知道到底胖不胖。

二、一个“合格”的胖子,要满足两点

①BMI指数大于28

BMI指数=体重(kg) ÷ 身高(m)的平方

如果得出的数字大于24,属于超重,大于28就是肥胖。

②男女量一量自己的腰围

男:大于90cm,女:大于85cm,测量的时候身体放轻松,不要挺起肚子,也不要刻意地吸肚子,用皮尺贴着腹部最胖的地方测量。

如果以上两点满足了其中一点,就可以算是大胖子了,要尽快减肥,减少身上的危险因素,但是减肥不能盲目,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勿操之过急。总的来说,离不开“管住嘴,迈开腿”六个字。有的人可能会说了,我运动了,我也管住嘴了,为什么还是瘦不下来?原因或许在这里!

三、天天减肥,为何瘦不下来?答案揭晓

健身方式不对,太过单一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深蹲、瑜伽,如果体重基数大,应做力量训练,比如说举哑铃、仰卧起坐、高抬腿等等,刺激局部脂肪燃烧。另外,减肥不是一项运动练到底,可以三四个项目综合运动,有氧和无氧相结合。

健身频率不够,经常偷懒

简单来说就是你偷懒了,今天练,明天不练,后来想起来再练,这样肯定不会有效果,还容易导致减下去的脂肪又反弹回来,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力气才能减掉,所以,减肥一定要坚持,每天保持健身频率,不用过度,有些出汗即可。

睡眠时间少,会增加脂肪

这一点很多人忽略了,认为减肥就是饮食和运动的事,和睡眠无关,殊不知睡不好也会让你发胖。因为在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瘦素,睡眠少或睡眠质量差,瘦素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减肥效果,而且睡不着时更不容易感觉饥饿,会控制不住吃宵夜、零食。

瘦不下来是有原因的,同样是减肥,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有的人坚持一年半载成功瘦下来,有的人半途而废越减越肥,减肥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付出行动才是关键。

如果你缺少减肥的动力,也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和好朋友一起减肥,谁先完成目标,就可以获得红包,当然,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减肥,可别奖励自己吃一顿大餐,让热量又超标了。

世界防治肥胖日来了,专家盘点肥胖八大危害

肥胖再次成为关注对象!研究揭示:肥胖四大健康危害已无法忽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商场的自动门缓缓打开,人群涌入,扶梯上站着的,大多数是低头玩手机的人。

有个人走到门口,停下脚步,低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像是在调整衣角,又像是在掩饰什么。

他看了一眼玻璃门上倒映出的身影,皱了皱眉,腹部的赘肉显得有些明显。

他站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迈步走进商场,朝着电梯的方向走去,避开了需要爬楼梯的那一条通道。

肥胖的话题这些年从没消停过,很多人都知道,体重超标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真正理解它危害的,反而不多。

有人觉得,胖一点只是外观的问题,只要没有高血压、高血糖,就不用太在意;也有人觉得,自己只是“壮”而不是胖,不会有健康风险。

可现实是,全球的肥胖率一直在上升,连很多过去没听说过“肥胖危机”的国家,现在也开始把这个问题提上了议程。

研究发现,肥胖并不仅仅是体重上的数字变化,而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代谢紊乱,影响远比想象中更深。

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脂肪堆积不仅仅是外表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它在体内的分布。

特别是内脏脂肪,它不像皮下脂肪那样只是存储能量,而是一个活跃的“器官”,会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导致血管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

研究发现,肥胖人群的低度慢性炎症水平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25%以上,而这种炎症会损伤血管内壁,让胆固醇更容易沉积,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更麻烦的是,肥胖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心脏为了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必须加大工作量,长此以往,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增加心梗、脑卒中的风险。

很多人觉得,血脂高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但研究发现,哪怕血脂正常,单纯的肥胖本身也会增加30%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这和体内脂肪组织对血管的影响直接相关。

除了心血管,肥胖对肝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过去,人们总觉得肝病是喝酒喝出来的,但现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研究显示,肥胖人群中,有超过6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会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纤维化。

脂肪肝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疲劳、食欲下降等问题时,肝功能可能已经受损。

更严重的是,脂肪肝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往往伴随着胰岛素抵抗,这意味着糖尿病的风险也在悄悄增加。

如果肝脏长期处于脂肪浸润状态,肝细胞会逐渐丧失功能,最终可能演变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很多人觉得,自己只是体检时被查出脂肪肝,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所以不用太担心。

但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人,发生严重肝病的风险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两倍以上,说明这个问题远比想象中更值得重视。

糖尿病和肥胖的关系,更是被研究了无数次。

过去,2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儿童也开始出现血糖异常,而肥胖是其中的重要推手。

脂肪组织并不是单纯的能量储存器官,它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让胰岛素变得“迟钝”,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下降。

研究发现,腰围超过标准的人,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三倍,而一旦胰岛素抵抗形成,血糖水平就会逐渐失控,最终发展成糖尿病。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危害并不是单一的,它会进一步影响心脏、血管、肾脏等多个器官,让整个身体的代谢系统进入恶性循环。

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吃甜食,糖尿病就不会找上门,但研究发现,肥胖本身才是糖尿病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不仅仅是饮食结构的问题。

除了这些公认的健康问题,肥胖对人体的影响还包括癌症风险的增加。

过去,人们总觉得癌症和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肥胖也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脂肪组织会分泌多种激素和炎症因子,而这些物质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增加癌变的可能性。

研究发现,肥胖人群中,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30%以上。

特别是女性,肥胖会影响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很多人觉得,癌症的发生是“运气”问题,但实际上,肥胖本身就是一个可控的风险因素,而如果体重长期超标,癌症的风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

除了这些疾病,肥胖还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增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

很多人以为,打鼾只是睡眠习惯的问题,但实际上,严重的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表现,而肥胖是这一问题的重要诱因。

研究发现,肥胖人群的呼吸暂停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50%以上,而呼吸暂停会导致夜间缺氧,增加高血压、心律失常的风险。

更麻烦的是,睡眠质量的下降会进一步影响代谢,让体重控制变得更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不仅仅是体重上的变化,而是全身多个系统的健康问题。很多人觉得,自己只是“壮”,并没有不舒服,就不用太在意。

但研究表明,哪怕是没有明显疾病的人,如果体重超标,寿命的预期都会受到影响。

特别是腰围的增加,比单纯的体重增长更值得关注,因为内脏脂肪的堆积往往意味着代谢紊乱的开始。

很多人以为,控制体重只是为了外观更好看,但实际上,体重管理是预防慢性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已经超标,但暂时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

除了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改善体内的代谢,让肥胖的健康风险降到最低,同时避免身体进入代谢失衡的状态?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汪慧.多种肥胖指标对老年人高血压预测价值的研究,医学研究杂志,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