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盛型肥胖病(脾虚湿盛型肥胖怎么调理)
肥胖、大肚子医案
孙某、男、43岁。常年饮食不规律,喜食肥甘厚味,近年来体重激增,身高175cm、体重260余斤。由于肚子很大、整个身体成圆球状、同事都叫他“钢子儿”。为此很是苦恼、多方求医无效来诊。但见患者大腹便便、身材敦实、脖子圆粗、其人肤色黄暗。烦躁,胸闷,头蒙、气短乏力、懒动、两肋胀满、烦躁易怒、头面似有油垢,说起话来声音高亢而喋喋不休、大便干燥、口苦口干、每天早上吐黄稠痰、目赤。舌前部少苔偏红,中后部舌苔黄厚腻、脉濡弱无力。
舌象分析:舌质暗红、苔黄腻、舌体肥厚、中间凹陷。舌质暗红、舌体肥厚属于肝郁气滞;舌苔黄腻、中间凹陷、属于脾虚湿盛、痰热互结、阻滞气机、枢机不利,经气不畅。
症属肝郁脾虚、气滞痰瘀、痰热互结
治法:和解少阳、内泻热结;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处方: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
组成:柴胡、姜半夏、黄芩、白芍、炒枳壳、厚朴、紫苏梗、茯苓、制大黄(另包,后下),生姜、大枣(掰开,去核)。 7剂 。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
患者反馈:症状改善明显,先后服药三个多月、配合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基本达到理想状态,现身轻体健、精神愉悦。
【辨证论治】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病症与名医名方选
脾虚湿盛证
脾虚湿盛证,乃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湿浊内停所致,临床表现为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治以益气健脾、利水渗湿,常选用参苓白术散、实脾散等方药。
【文中药方谨供专业人员交流参考,患者或家属不可擅自使用】
【泄泻】脾虚湿盛,大便不成形,消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略胖大,苔白,脉滑。治以健脾化湿,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白豆蔻、砂仁、鸡内金、炒薏苡仁、焦神曲、甘草等
【泄泻】【张恩树治疗泄泻的香砂二术止泻汤】煨木香5g,砂仁5g(后下),炒苍术10g,炒白术10g,炒白扁豆10g,建曲10g,山药10g,陈皮10g,茯苓10g,败酱草15g,炒薏苡仁15g,车前子10g(布包)。功效:健脾化湿,实肠止泻。主治:慢性泄泻(脾虚湿盛型)。用法:每日1剂,分煎2次,取药液400mL,分早晚温服。若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加焦三仙、香谷芽、鸡内金;伴有畏寒肢冷、肠鸣者,加肉桂、炮姜;腹痛甚,加煨白芍、炙甘草;久泻不止,加乌梅、马齿苋、煨诃子肉;小腹有下坠感者,加炙黄芪、炒升麻、炒柴胡。
【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盛,腹胀痛,倦怠乏力,口淡无味、纳差,大便不爽,舌质淡苔白脉细。多用白术、茯苓、党参、薏苡仁、甘草、木香、砂仁、山药、陈皮、白芍、白扁豆、黄芪、藿香。
【小儿消化不良】【沈玉鹏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运脾消食汤】太子参10g,山药10g,茯苓10g,苍术6g,炒薏苡仁10g,焦山楂10g,厚朴6g,槟榔6g,莱菔子10g,乌梅10g,枳壳10g,陈皮6g,生甘草6g。功效益气运脾、消食和胃。应用:主治脾虚湿盛、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小儿消化不良、厌食、功能性腹痛等。{中国中医药网(报)}
【水肿】脾气虚弱,中阳不足,运化失职,不能制水。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反复消长,劳后或午后加重。身体困重,神疲肢倦,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治法健脾燥湿,通阳利水。中药治疗方用实脾饮加减,药用白术、茯苓、黄芪、草果、大腹皮、木瓜、桂枝、车前子等。穴位治疗选取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
【带下病】脾虚湿盛,白带量多,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午时感头重如裹,食欲不振,白带量多、清稀、无异味,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处以完带汤加减,药用 白术、苍术、陈皮、人参、甘草、车前子、山药、荆芥穗等。
【前列腺炎】脾虚湿盛,乃因 脾肾素虚,或病久伤及脾肾,脾主升清,肾主封藏,脾气虚则湿愈难化,肾气虚则精易下泄,以至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湿浊下流而发生本病。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薏苡仁、砂仁、泽泻、当归、益母草、陈皮等。
【静脉炎】【赵尚华治疗下肢深静脉炎的健脾通络汤】生黄芪30g,党参10g,鸡血藤30g,丹参30g,川牛膝10g,炮甲珠10g,生薏苡仁24g,茯苓皮10g,车前子10g,生姜皮10g。功能健脾渗湿,活血通络。主治下肢深静脉炎迁延日久,证属脾虚湿盛、经络瘀阻者。症见身倦乏力,患肢肿胀,沉重疼痛,行走困难,久行久立后症状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舌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沉弱。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静脉炎急性期,暂不宜用。病重者可配合深静脉炎洗剂(桑枝30g,芒硝30g,苦参30g,红花15g,苏木30g,当归30g,透骨草30g),煎汤熏洗患处,内外合治,可提高疗效。{中国中医药网(报)}
【肥胖病】脾虚湿盛,形体肥胖,肢体困重,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嗜卧,纳呆呕恶,大便溏薄,甚则肢冷畏寒,痰饮内停,水湿泛溢,舌体胖大,苔白腻,质淡边有齿痕,脉虚或弱。药用:党参、山药、莲子、白扁豆、茯苓、白术、炙甘草、桂枝、泽泻、陈皮、山楂、木香、半夏等。
【带状疱疹】【张鸿谋经验】脾虚湿盛,证见:皮肤淡红斑,水疱破溃、糜烂,渗液较多,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饮,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舌质淡红,苔白厚或白滑,脉濡缓。治则:燥湿清热,理气和中。方药:五苓散、四妙散加减。常用药物有猪苓、泽泻、苍术、白术、元胡、木通、车前子、泽泻、滑石、土茯苓、板蓝根、薏苡仁、萆薢等。{中国中医药网(报)}
【银屑病】【刘红霞经验】在辨证上提出了脾虚湿盛证,拟定了健脾解毒汤治疗银屑病,健脾解毒汤的方药组成为:土茯苓、萆薢、茯苓、薏苡仁、白术(炒)、黄柏、苦参、连翘、丹参、白花蛇舌草、炙甘草,功效为健脾祛湿,解毒止痒。方中土茯苓、萆薢为君,土茯苓解毒、除湿;萆薢利湿浊、祛风湿,二药配伍,可祛湿解毒通络。白术、茯苓、薏苡仁为臣,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效;白术性味甘、苦、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效;薏苡仁味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三药相使为用,一燥一渗,运利结合,使水湿除而脾气健,为平补平利的组合。白花蛇舌草、连翘、黄柏、苦参、丹参为佐药,清热解毒燥湿、养血止痒。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消痈;连翘清热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苦参清热燥湿;丹参味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本草纲目》载其:“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甘草为使药,药性平和,通行十二经脉,可解毒、补虚、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刚柔相济,散收同施,健脾益气除湿而不伤津,活血解毒,润燥止痒。{中国中医药网(报)}
【痤疮】脾虚湿盛,皮疹以粉刺为主,面部油腻,伴纳差,腹胀,便溏等。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滑。治宜健脾除湿,方用健脾除湿汤加减。生白术、生枳壳、生薏苡仁、芡实、白扁豆、茯苓健脾利湿;川萆薢、黄柏利湿清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患者多素体脾虚,常因饮食失节或贪凉饮冷致脾胃虚弱。湿为阴邪,易致病情反复,缠绵难愈。
【口腔溃疡】脾虚湿盛,口腔溃疡,倦怠乏力伴口干及咽干、口干不欲饮,痰多,纳差口淡无味、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白脉细。药用:生晒参、茯苓、炒白术、白扁豆、陈皮、山药、莲子、砂仁、薏苡仁、桔梗、芡实、白及、焦山楂、厚朴、健曲、黄芪、当归、蜜甘草等。
(王世杰整理)
“糖胖病”你听过吗?肥胖+糖尿病,危害加倍
糖尿病听多了,但糖胖病是个什么 ?没错,糖尿病大家相对熟悉,而“糖胖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比较陌生。
“糖胖病”实际上就是肥胖2型糖尿病,也就是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是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表现。
简单的理解公式:“糖胖病”=2型糖尿病 肥胖=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由外国人Sims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它的英文名称为“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两个单词所组成。
“糖胖病”主要是用以强调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代表了肥胖2型糖尿病这一特殊人群。
“糖胖病”可怕么?随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糖胖病”成为了一种现代流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9,糖尿病已进入前10名死因,自2000年以来显着增加了70%。糖尿病也是导致前10名男性死亡人数增幅最大的原因,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80%。
临床上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谢异常性疾病,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等,而这些代谢异常问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等,而其中很多疾病也恰恰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当肥胖 糖尿病,糖尿病病情易加重,使血糖更难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往往血压不正常且难以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所以肥胖 糖尿病的危害,不是1 1=2,而是1 1>2!您说可怕不可怕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糖胖病”?第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第二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测量腰围。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厘米或女性腰围 ≥ 85 厘米。(腹型肥胖不容忽视;特别注意“将军肚”的人士。)
符合以上两步者,就可以断定为:糖胖病。
中医怎么看“糖胖病”?按照中医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01脾胃湿热型:表现为食欲强,形体壮实,面红,口臭口渴,便秘尿黄,有痤疮。
02脾虚痰湿型:表现为胃口时好时坏,舌苔白厚,大便稀溏,乏力,懒言少动。
03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腹臀部胖,浮肿,畏寒肢冷,小便多,腹泻腰酸,耳鸣。
04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易怒,面暗身痛,睡眠差,月经不调。
以上四种类型,唐咸玉主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脾虚痰湿兼有肝郁气滞的类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