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甲低引起肥胖怎么办(甲低能引起肥胖吗)

正北方网 0
文章目录:

四十岁以后发福要警惕“甲低”

有读者问,今年45岁,虽然平时吃饭挺注意的,但还是在一年内长10斤,旁边人都说她提前发福了。与此同时,她觉得比以前容易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10斤肥肉坠的?

如果饮食上没增加,其他生活习惯也照常,一年之内胖10斤,同时总是觉得疲劳,作为年过40的女性,就不是发福这么简单了,首先要排除“甲减”,或者称“甲低”。就是甲状腺功能降低,这是这个年龄段女性的高发病。统计显示,年过四十的女性中,有10%的人“甲减”或者处于“亚甲减”状态,当你不仅发福了,而且还怕冷,总觉得疲劳,人也显得胖胖涨涨的,这就更提示“甲减”的可能。

大家可能更熟悉“甲亢”,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病使人能吃能喝,但是就是瘦,而且脾气急躁。“甲减”与此正好相反,比如不吃也胖,所有的表现都是消极的、缓慢的,其中包括情绪低落等。因为甲状腺本身是身体的“活力腺”,它的机能减低时,代谢减缓,脂肪消耗不掉,人就变胖,而且不仅是脂肪,水的代谢也受影响,所以“甲减”人的胖都是含水量偏高的虚胖。她们多出来的不是肌肉,而是“注水肉”。

为了确诊,最好到医院做个检查,如果就是“甲减”,就要及时补充甲状腺素,只要纠正了这个问题,包括体重增加在内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医生我这个病怎么一直瘦不下去,肥胖居然和甲减、甲亢都有关系

经常在门诊有患者问,医生我这个病怎么一直瘦不下去,怎么减肥都瘦不了该怎么?

甲减、甲亢都是属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十分常见,此类疾病长期发展对身体危害严重,可能导致身体各器官组织的病变。

甲状腺是一个像蝴蝶一样的器官,位于颈部气管前方,甲状软骨下方,形似蝴蝶,犹如盾甲,重约20-30g,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机体代谢的主要调控者,主要作用是合成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素的作用

甲状腺素(T4)对人体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影响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另一方面,调节体内多种代谢功能,尤其是脂肪代谢。

当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时,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往往出现消瘦。而甲状腺素分泌过少时,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低减症,简称甲减,患者有可能出现肥胖。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甲减和甲亢与肥胖的关系。

甲减是什么?

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也是内分泌科疾病。

1.甲减为什么会引发肥胖?

甲减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代谢率降低方面,但发病早期并无其他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更加明显的症状,例如:

体重增加或难以减轻体重

疲乏、易困倦、软弱无力

畏寒怕冷

记忆力减退

抑郁

……

甲减的这些症状都会引发肥胖引发肥胖的机制主要是因为缺少甲状腺素,脂类的合成和降解都受到抑制。也就是说,合成的少了,消耗的更少,总的结果是脂肪堆积。另外,甲低患者能量消耗下降,体力活动减少,情绪抑郁,都会导致肥胖。

2.甲减发胖与单纯肥胖怎么区别?

甲减患者中,虽然大部分都有体重增加,然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肥胖,多数甲减患者并不是体内脂肪堆积的增多,而是因为甲减导致了水分储存在体内,所以增加的体重大多是水分。这种水分中含大量蛋白质,所造成的水肿是不可凹性的,也就是说虽然水肿,但用手指按压时不出坑儿。

甲亢是什么?

当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时,也就是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往往出现消瘦。那换句话说,如果你得了甲亢,应该比较瘦,那么甲亢也会导致肥胖呢?

1.甲亢为什么也会引发肥胖?

甲亢的特点之一就是机体的新陈代谢增高,合成代谢比分解代谢相对减少,因此得了甲亢以后,消瘦是比较突出的表现,但是也有极少数的甲亢病人,在得了甲亢后,体重不但不减轻,甚至增加。

甲亢引发肥胖,可能是因为甲亢病情处在早期,分解代谢还没有超过合成代谢。也有可能是因为甲亢病人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后,在治疗期间内没有控制饮食,胃口仍然很大,并且没有保持运动,大量摄入的东西无法消化,造成了身体体重的增加。另外还有很多比较复杂的病理原因。

2.减肥不慎可能会得甲亢

盲目听信广告,猛灌减肥茶,随便吃减肥药,可能会造成甲亢。因为有些减肥茶里添加了甲状腺激素,这种激素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脂肪分解,有一定的减肥效果,但如果没有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就长期乱服用,则会导致甲状腺激素过量,引起甲亢。

甲减、甲亢为什么偏爱女性?

以下最容易患甲减的人群:

女性

怀孕妇女,新近分娩的女性或更年期妇女

有自身免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家族史的人

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如1型糖尿病等的人

曾做过甲状腺手术的人

……

女性在所有可能患甲状腺疾病的人群中名列首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激素的波动几乎伴随女性的一生。随着每月排卵期的到来,激素水平会发生剧烈的波动。从女性青春期发育开始,到怀孕生育,到更年期闭经,这几个关键节点更是会令女性激素水平发生过山车式的改变。激素的巨大波动是导致女性容易患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女性的生理就决定了,女性因甲减甲亢而导致的肥胖概率要高于男性。

温馨提示:如果发现自己身材突然发生变化,先别着急,最好是去医院查一下甲状腺。若确诊自己得了甲减或甲亢疾病,还应积极面对,及时诊治,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危害健康。

自然流产的原因与常见的预防方法

妊娠不足28周,胎儿尚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就产出,叫做流产。自然流产发生在12周之前为早期流产,12~28周之间为晚期流产。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是受精卵本身有缺陷,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晚期流产常与母体子宫器异常有关。

在讲自然流产以后再怀孕需注意的事项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自然流产的原因与常见的预防方法。

自然流产的原因有哪些?

1.胚胎染色体异常

造成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常见原因有:一是环境中有致畸因素,包括放射线、病毒、药物等因素作用于精子、卵子或受精卵,导致胎儿染色体异常;另一原因是胎儿父母一方或双方染色体异常,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虽然从表面看无异常,但他们孕育的胚胎基本为染色体异常儿,导致胚胎发育障碍,造成流产。

2.母体因素

母体因素包括: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甲低、肥胖等;免疫异常;子宫器官异常;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嗜咖啡等。

孕妇子宫器官异常:子宫肌瘤、子宫纵隔、子宫腔粘连、子宫颈内口松弛、子宫器官有炎症,这些均与自然流产有关。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自然流产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出3倍。因为子宫肌瘤会压迫子宫局部组织,使子宫腔变形,子宫内膜表面发生溃疡,不利于胚胎发育而导致流产。子宫颈内口松弛容易导致怀孕中期(5个月左右)发生流产。因为随着胎儿逐渐长大,羊水逐渐增多,宫腔内压力不断增高,宫颈口突出而引起胎膜破裂。子宫腔粘连的女性大部分都有多次人工流产经历,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严重而发生粘连,使宫腔缩小、变形,子宫内膜硬化而影响胚胎发育。孕妇怀孕前或者怀孕期间感染了病毒、细菌、寄生虫或者霉菌,或者输卵管、子宫内膜发炎等,也容易导致流产。

孕妇内分泌异常:很多流产的发生都与孕妇的内分泌失调有关,比如雄性激素偏高、泌乳素偏高,会导致不孕和流产;黄体功能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不良也会导致流产。另外,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也是引发流产的可能原因。

3.环境因素

如过多接触苯、甲醛、铅、离子辐射等。

4.免疫机能异常

很多原来被认为是“不明原因的流产”,现在发现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可能是导致反复流产的重要原因。怀孕后,受精卵必须在子宫内生长,从免疫角度讲相当于同种移植,形象一点比喻,就是子宫内有某种抗体能够起到“封闭”作用,把胚胎好好地保护起来。如果缺乏这种抗体,子宫就会以为胚胎是个“坏东西”,于是动用免疫系统对胚胎展开“攻击”,把胚胎当成异物排出体外。目前为止,妇产科医生认为此类流产的原因难以找到客观证据,治疗方法不能统一,治疗效果各家报道不一,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保胎反复失败的原因之一。

5.精子质量异常

男性长期在高温、辐射环境下,或酗酒、吸烟等,可以改变精子质量,致受精卵异常,导致流产。

6.怀孕期孕妇患全身性疾病

孕妇患流感、伤寒、肺炎等急性传染病时,细菌毒素或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使胎儿中毒死亡。高热可促进子宫收缩而引起流产。孕妇患有重度贫血、心力衰竭、慢性肾炎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时,可因胎盘梗塞

及子宫内缺氧而使胎儿受影响,而致流产。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缺乏,以及汞、铅、酒精中毒均可引起流产。

自然流产后再怀孕需注意什么?

一次自然流产后

如果只发生了一次自然流产,夫妻俩不用忐忑不安,可以积极锻炼身体,加强运动,戒烟戒酒,并于计划怀孕前3个月,两人同时口服多种微量元素,待3~6次正常月经后即可准备怀孕。如果女性没有子宫器官畸形和疾病,不用做特殊检查。再次怀孕后积极保胎至12周待胎盘形成,这样比较稳妥。若女性有子宫疾病,应治疗后再怀孕。

早期流产的日常预防方法

(1)不要做过重的体力劳动,妊娠3个月内不抬重物,不攀高,不远游,避免疲劳;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各种精神刺激,消除紧张、烦闷、恐惧心理,调和情志;

(3)防止外伤,避免跌倒和腹部受到外力的撞击、挤压;

(4)妊娠早期避免性生活;

(5)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6)禁用妊娠禁忌药物;

(7)加强营养,食物要易消化,忌辛辣助热之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以免因腹泻引起流产。

如果连续发生了两三次自然流产,该怎么办?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流产”,以前常称作“习惯性流产”,近年国际上常用“复发性自然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复发性流产往往每次流产都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而流产过程一般与普通流产无异。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常为母体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胚胎染色体异常等。晚期复发性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为宫颈内口松弛、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

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发生流产后半年以内要避孕,可减少再次流产的发生。这期间夫妻双方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是遗传学的染色体检查。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夫妻体检内容:男方:精子常规、血型、染色体等。女方:卵子细胞涂片、宫颈评分、基础体温、血型、染色体、B超检查子宫发育情况等。

此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情绪稳定,生活规律有节。

(2)黄体期过短或分泌不足的女性,最好在月经中期和怀孕初期补充黄体素。针对黄体功能不全治疗的药物使用时间要超过上次流产的妊娠期限(如上次是在孕3月流产,则治疗时间不能短于妊娠3月)。

(3)做血型鉴定包括Rh血型系统。

(4)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要保持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再怀孕,孕期也要服用抗甲低的药物。

(5)有子宫内口松弛的可在孕13~20周做宫颈环扎术。

(6)男方要做**系统的检查。有菌精症的要治疗彻底后再使妻子受孕。

(7)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照射。

生化妊娠流产,下次正常月经后即可怀孕

医学研究发现,从末次月经来的时间算起,第14天排卵,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受精卵72小时后由输卵管移行到子宫腔,7天完成胚胎的植入,即胚胎侵入子宫内膜并发生血运关系,此时相当于月经的22天左右,临床可从母血中检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胚胎着床了就是生化妊娠了,可以认为是早早孕。如果按时来月经或推迟几天后出血同月经量,超声检查孕囊极小或看不见,再查血HCG下降,考虑生化妊娠流产。一般发现血HCG升高,再过20天以后超声检查可见孕囊,相当于停经50天后可见胎心博动。一次生化妊娠流产后,对女性的影响不大,下次正常月经后即可怀孕。生化妊娠流产以前不被人们注意,目前认为此类流产发生率很高,只是不被人们重视而已。

自然流产虽然可怕,但即使连续4次自然流产,再次妊娠正常分娩的可能性仍能达到55%以上。所以当自然流产发生后,一定要及时

摘 要:如今女性的身体越发容易生病,容易自然流产是很多年轻夫妻遇到的难题。不少孕妈咪总是“莫名奇怪”的就流产了,回想自己自从怀孕后,做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怎么会流产呢?还有的孕妈咪自从流产过一次,好不容易再次怀孕,但不幸的是又掉了。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习惯性流产,导致的原因又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