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气虚型肥胖吃什么中成药(气虚偏胖)

小张说医解药 0
文章目录:

4个中成药,给这四类胖子减减肉,斩断“生肉之源”

之前写了《4个中成药,从根源调理消瘦体质,让瘦子“脱衣有肉”》的文章,许多网友问我能不能说说减肥,我说,减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是我答应会找机分析中医对肥胖的一些认识。

所以,今天我就从中医的角度分享我的一些认识,并介绍几个小方子,看看能不能帮到一些人。

废话不多说,结合中医理论,我查阅了一些文献,个人认为,肥胖的最大元凶是水湿。可能你们会说,那我去湿就好了,可是很多人也是这样做的,没效果,为什么?

我归纳总结发现,肥胖大致分为这四类人群,共性都是体内水湿停滞,区别却很大,往下看,我来告诉你。

什么情况下会形成水湿,或者水湿出不来呢?

脾胃气虚

气是人体的总动力。气虚动力不足,这类胖子别看他高大,实际没多大力气,胆小怕事,有气无力。如果一个人体内气运动充分,吸收代谢平衡,该排的排,还化的化,就不容易导致脂肪和水湿的堆积,自然就不容易长胖。而且脾主运化,脾胃气虚,直接影响代谢,代谢出现异常会走两个极端,一个太瘦,一个太胖。所以无论胖瘦,首先要排除是否脾胃气虚。由气虚导致肥胖,古人称为“脂人”。

这类型胖子,补脾胃之气是关键,可参考四君子丸。

脾肾阳虚

脾肾之阳对体内水湿的代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脾肾之阳能够化气行水。举个例子,锅里装满冷水,你不加热很难蒸发,但是,你加火烧开,你会发现水蒸气很多,水慢慢就少了。脾肾阳虚的人,火不够,体内的水雷打不动,不能被输布全身。所以你会发现,这类胖子怕冷,小便清长,晚上起夜次数估计少不了

这类型的胖子,补阳很重要。可参考肾气丸。

痰湿

这类肥胖十分常见,男性居多,但女性也有。怎么判断一个胖子是不是痰湿体质呢?很简单,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人肚子跟戴了游泳圈一样,腹部赘肉下垂,身体其他地方又不是很胖,这人多半是痰湿体质。现在日子过得好,许多小年轻都挺着“啤酒肚”,多半也是痰湿。

痰湿就不是动力不足,而是水湿太丰富了,吃得“太好了”,啤酒,烤肉应有尽有。

这类型胖子可参考二陈丸,少喝酒,少喝冰。

湿热

这类型的胖子,肉是结实的,和虚胖不同。这种胖子有力气,脾气还不小,千万不要招惹,否则有变为“肉泥”的可能性。他们皮肤油腻,满面油光,爱长痘,舌苔黄腻。

这类型的胖子可参考四妙丸,平时多吃苦瓜,绿豆,冬瓜这些清热去湿的食物。

这就是我要分享的4类肥胖,送胖子们一句话:减肥路漫漫,可节食兮,运动兮,药物调理兮,不可急于求成兮!愿天下没有胖子!

#为健康加酚,为新青年加油##心健康信科普##养老有道#

吃得少,瘦不下来,多是气虚肥胖,教你一方,健脾补气,提高代谢

吃得不多,但就是一直瘦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有的人吃的不多,但体型比较肥胖,而且四肢纤细,肥胖的地方多在肚子上,甚至“喝凉水都长胖”,这种肥胖,可能就是气虚型肥胖了,今天沈医生就教你一个方子,健脾补气,提高你的新陈代谢,不再让你“喝水长胖”。

想一想,你是不是除了吃的少,瘦的慢,是不是还经常觉得很懒,不想动,感觉嗓子里总有痰,吐不完,也咽不下去,而且大便也总是溏稀不成形,很容易粘在马桶上。

这些情况,一般都是因为脾气虚弱了,脾气不能正常的运化水液,身上的水湿排不出去,囤积在我们身上,就变成了顽固不化的脂肪,在中医上,我们就把多余的脂肪,称为痰湿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还是从身体的根本来调理,增强我们脾胃的运化功能,提高身体水液代谢的能力,脾气强健了,运化水液的能力提升了,痰湿自然也就减少了。

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推荐一个方子,可以健脾补气,燥湿化痰,把你的顽固脂肪赶出去,这个方子就是六君子汤,现在也被做成了中成药,叫做六君子丸。

六君子汤用到的药物分别是人参,甘草,白术,茯苓,陈皮和制半夏。

这六味药里,除了制半夏的作用,主要是燥湿化痰,攻坚散结,其他的五味药物都有健脾补脾的作用。

人参可以大补一身元气,健脾补气,白术,陈皮和茯苓可以健脾化湿,增强我们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同时辅助制半夏化湿燥湿,除了这些,陈皮还可以行气理气,让我们全身的气机更加通顺,调畅。

最后再加一味甘草,健脾补气,还可以调和所有药物的药性,防止药物的偏性伤害我们的身体。

以上就是六君子汤这个方子,如果你通过沈医生的分享,可以确定自己是脾胃气虚,水湿过多的体质,就可以参考六君子汤这个方子,但如果你拿不准,或者同时还有其他的症状,沈医生就不建议你随意使用药物了,可以在正规医生的辨证指导下,正确用药,你学会了吗?

有些肥胖可能是病,多是痰湿内蕴或气虚,几味中药让减肥更持久

身体肥胖,是指形体发胖,超乎常人而言。常伴有头晕乏力,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若体态丰腴,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舌脉正常,没有其他疾病的,则属于正常。

中医认为,身体过度肥胖,多是两个原因:

(1)痰湿内蕴,会引起体形胖大,饭量增大,特别喜欢吃些甘美肥腻的食品,胸痞脘闷,平时痰多,肢体沉重倦怠,怕热,舌体胖,苔厚腻,脉弦滑有力。

(2)气虚,会引起体形胖大,少气懒言,动则自汗,怕冷,面浮虚肿,食量较小,身体疲乏,没精神,嗜睡,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辨证:

(1)痰湿内蕴引起的肥胖,多是由于饮食失调,或长期食欲亢盛,或偏食膏梁厚味、甘美甜腻食品,脾运失健,助湿生痰,痰湿流注肌体所致;与先天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属于实证。

(2)气虚引起的肥胖,多是因为劳倦伤气,或饮食不节,脾气受损所致,属于虚证。

调养:

(1)对于痰湿内蕴引起的肥胖,治疗时应该祛痰化湿,用药时选温胆汤或平胃散,酌加山植、茶树根、莱菔子、六一散等,并应控制进食膏梁甜腻之品。


(2)对于气虚引起的肥胖,治疗时应补气健脾,用药时应选择香砂六君子汤,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此外,除了药物治疗外,调节饮食,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改善肥胖症状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