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肥胖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减肥后会好吗)
长得高更容易腰间盘突出?
流言
“身材高的人身体负担重,更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有网友称身材高大者患腰椎间盘突出风险非常高,这引起了身高较高的朋友们的焦虑。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根据我国腰椎间盘突出诊疗相关的专家共识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并不包括身高。个子高的朋友们不用过分焦虑,可以按照本文内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因素,呵护自己的腰。
长得高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们长高可没少下功夫。但是笔者最近却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段子,说长得太高容易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这可让许多“高海拔”的朋友都捏了一把汗,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腰椎间盘突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
图片来自网络
先说结论:目前没有研究表明个子高与腰突的发病率有因果关系。但是高个子的人却可能遭遇另一种隐藏的伤害,需要引起“高人”们的注意。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单独或者连同纤维环、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成年人。国外相关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大约 2%~3%,而 35 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约 4.8%,女性约 2.5%。
较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一例,图片来自 wiki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它已成为常见的困扰广大打工人的职业健康问题,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腰突症状有哪些?
1
腰痛
腰痛常为首发症状。疼痛一般在腰骶部,大多为酸胀痛,可放射到臀部,反复发作,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2
下肢疼痛
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打喷嚏或咳嗽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严重者可伴随相应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异常或麻木。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 L4/5 和 L5/S1,可导致坐骨神经痛,表现为出现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少数患者表现为腹股沟区或下肢前内侧疼痛。症状多为单侧,少数人亦可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
马尾神经症状
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垂或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双下肢及会阴部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
温馨提示: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发生在腰椎的疾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有腰痛的症状。
长得越高,就越容易腰突吗?
身高非常容易测量和统计,其对腰椎间盘的影响似乎也说得通,但事实究竟如何呢?尽管1987年有文献称个子高似乎与腰突风险增加有关,可是目前来看,我国近年来的权威文献(比如各种腰椎间盘突出诊疗相关的专家共识)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项,但其中并不包括身高,这些因素包括:
1
运动和创伤因素
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发展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都是在过度运动及创伤后,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
2
肥胖
肥胖患者的椎间盘与脊柱小关节等,承受的压力更大,同时肥胖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钙化,引起椎间盘细胞的血液供应不足,最终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3
吸烟
有研究表明,香烟中的尼古丁是髓核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重要抑制剂,同时它会抑制椎体-椎间盘连接处的毛细血管血液流通,阻断椎间盘的营养来源,加速退变。
4
小关节不对称
当腰椎活动时,若两小关节不对称,椎体两侧的受力不均等,椎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种应力失衡可能加速小关节和椎间盘的退变。
5
工作姿势
相关研究表明与正确坐姿相比,懒散姿势中椎间盘的胶原纤维承受了更高的应力,其纤维环、髓核的含水量及张力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使得椎间盘弹性降低、椎间隙变窄、周围肌肉韧带松弛,进而导致椎间盘退变。
6
性别与职业
也有研究表明,男性较女性患病几率更大,学生、工人等职业更容易患腰椎间盘突出。
7
合并疾病
当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时,常致远端小动脉闭塞,破坏椎间盘的营养来源,也易加速椎间盘退变。
通过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身高与腰椎间盘突出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人高马大的朋友们不必太过焦虑。
不过,“高人”们还是需要注意一点——身高远超平均的朋友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办公区域,都有较大概率匹配到并不适合自己身高尺寸的桌椅,从而更容易出现坐姿不良的问题,这的确会增加对腰椎的负荷,这样的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确实可能增加,但这不是身高本身带来的。
预防腰突,从小事做起
接下来咱们再谈谈怎么预防腰突。所有的疾病都是预防大于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同样也是如此。注意以下几点你就能远离突出的椎间盘:
1
良好的用腰习惯
避免久坐久站、“葛优躺”等等不良习惯,像打工人、学生实在难以避免久坐或久站,那么需要注意坐姿端正或在腰后放置垫枕,或者使用人体工学椅,定时变换体位、缩短单次坐或者站立的时间。避免弯腰抬重物,这是最伤腰的一个动作,正确的拾物姿势为:走到重物旁缓慢蹲下,双手抱起重物缓慢起身,以减轻对腰椎的负荷。
2
腰背肌肉力量的锻炼
如平板支撑、三点式支撑、五点式支撑、飞燕式等。通过腰背肌肉力量的锻炼,可以大大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延缓腰椎退变。需要注意的是在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以上功能锻炼。
3
减轻体重
减重可以大大降低腰椎及下肢负重关节的负荷,不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还是对于身体健康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诸如戒烟、注意保暖、选择稍硬的床垫也是重要的预防椎间盘突出的措施。综上所述,如果你还在担心自己是不是长得过高了,看完这篇文你就知道大可不必了,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是“应长尽长”吧!
参考文献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01):2-6.
[2]冯磊,厉伟,杨伟豪,等.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3,33(05):468-472.[3]J.Li,L.Gössel,B.Kunze,etc,Traumatic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 systemic cas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ain and Spine, 10.1016/j.bas.2023.102350, 3, (102350), (2023).
[4]Mirza Pojskic, Erica Bisson,etc,Lumbar disc herniation: Epidemiology, clinical and radiologic diagnosis WFNS spine committee recommendations,World Neurosurgery:X,Volume 22,2024,100279,ISSN 2590-1397.
[5] Heliövaara M. Body height, obesity, and risk of herniate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Spine (Phila Pa 1976). 1987 Jun;12(5):469-72.
转自:科学辟谣
来源: 蝌蚪五线谱
你以为正常,其实很伤身体的“日常操作”
生活中,有些行为我们每天都做,甚至觉得这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但其实,它们可能正在悄悄地“谋杀”我们的身体。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你以为正常,其实很伤身体的行为,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熬夜修仙,美名其曰“夜猫子精神好”熬夜,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仿佛只有在深夜,世界才真正属于你。你可以在深夜里刷剧、打游戏、写作业,甚至灵感爆棚地写小说。但你知道吗?熬夜其实是在给身体“挖坑”。长期熬夜,不仅会让你的皮肤变得像干枯的树皮,还会让你的免疫力直线下降,甚至让你的大脑变得像被榨干的柠檬。你以为你在享受夜的宁静,其实你的身体在默默抗议:“老板,我快不行了!”
解决方法:早点睡觉,别跟月亮较劲。要是实在睡不着,可以试试喝杯热牛奶,或者听点轻柔的音乐,哄哄自己早点进入梦乡。
2.久坐不动,美名其曰“安静就是美”坐办公室的朋友们,是不是一坐就是一整天?你以为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就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其实,久坐不动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长时间坐着不动,不仅会让你的腰椎和颈椎变成“S”形,还会让你的血液循环变得像蜗牛爬行一样缓慢。久而久之,肥胖、腰椎间盘突出、心血管疾病都可能找上门来。你以为你在安静地工作,其实你的身体在默默“罢工”。
解决方法: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下,哪怕是去趟厕所、接杯水,或者在办公室里走两圈。动起来,让身体“活”起来!
3.憋尿,美名其曰“忍一时风平浪静”憋尿,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很“忍者”?你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憋尿是在给膀胱“灌水”。长时间憋尿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壁变薄,细菌更容易滋生,尿路感染、膀胱炎甚至肾功能受损都可能接踵而至。你以为你在忍耐,其实你的膀胱在默默“抗议”。
解决方法:有尿意就去厕所,别忍着。要是工作环境不方便,可以提前规划好上厕所的时间,或者准备一个便携式的“应急神器”。
4.过度节食,美名其曰“我要瘦成一道闪电”减肥,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很励志?很多人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开始疯狂节食。你以为少吃就能瘦?其实过度节食是在给身体“断粮”。长期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皮肤变得像纸一样薄,头发像稻草一样干枯,免疫力也会直线下降。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就会像气球一样迅速反弹,甚至比之前更胖。你以为你在减肥,其实你的身体在默默“报复”。
解决方法:减肥要科学,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别把减肥当成“绝食”,而是要学会健康地生活。
5.长时间戴耳机,美名其曰“我的世界只有我”戴耳机,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很多人出门习惯戴着耳机听音乐、看视频,甚至睡觉时也不摘。你以为这是享受?其实长时间戴耳机是在给耳朵“戴紧箍咒”。音量过大、佩戴时间过长,都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且,耳机长时间贴在耳朵上,还容易引发耳部感染。你以为你在享受音乐,其实你的耳朵在默默“流泪”。
解决方法:控制耳机使用时间,每次不超过1小时,音量不要超过60%。睡觉时尽量不要戴耳机,让耳朵也能“喘口气”。
6.频繁熬夜加班,美名其曰“我是在为梦想奋斗”加班,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很“励志”?很多人为了工作,频繁熬夜加班,仿佛只有在深夜里拼命工作,才能证明自己的努力。但你知道吗?频繁熬夜加班不仅会消耗你的身体,还会让你的精神状态变得像被榨干的柠檬。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皮肤变差,甚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你以为你在为梦想奋斗,其实你的身体在默默“罢工”。
解决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实在需要加班,事后一定要补觉,让身体有时间恢复。
7.长时间刷手机,美名其曰“我是在学习新知识”刷手机,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很“正常”?很多人一有空就拿起手机,刷剧、刷抖音、刷微博,仿佛手机里藏着整个世界。但你知道吗?长时间刷手机不仅会让眼睛变得像“鱼眼”,还会让你的颈椎变成“S”形。而且,手机屏幕的蓝光还会干扰你的睡眠,让你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你以为你在学习新知识,其实你的身体在默默“抗议”。
解决方法:控制手机使用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让眼睛休息一下,看看远处的风景。睡前尽量不要刷手机,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让大脑进入放松状态。
所以这些你以为正常的行为,其实都在悄悄伤害你的身体。生活需要自律,健康需要呵护。别等到身体“罢工”了,才后悔莫及。从现在开始,改变这些不良习惯,让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长得高更容易腰间盘突出?
流言
“身材高的人身体负担重,更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有网友称身材高大者患腰椎间盘突出风险非常高,这引起了身高较高的朋友们的焦虑。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根据我国腰椎间盘突出诊疗相关的专家共识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并不包括身高。个子高的朋友们不用过分焦虑,可以按照本文内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因素,呵护自己的腰。
长得高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们长高可没少下功夫。但是笔者最近却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段子,说长得太高容易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这可让许多“高海拔”的朋友都捏了一把汗,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腰椎间盘突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
图片来自网络
先说结论:目前没有研究表明个子高与腰突的发病率有因果关系。但是高个子的人却可能遭遇另一种隐藏的伤害,需要引起“高人”们的注意。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单独或者连同纤维环、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成年人。国外相关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大约 2%~3%,而 35 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约 4.8%,女性约 2.5%。
较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一例,图片来自 wiki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它已成为常见的困扰广大打工人的职业健康问题,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腰突症状有哪些?
1.腰痛
腰痛常为首发症状。疼痛一般在腰骶部,大多为酸胀痛,可放射到臀部,反复发作,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2.下肢疼痛
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打喷嚏或咳嗽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严重者可伴随相应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异常或麻木。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 L4/5 和 L5/S1,可导致坐骨神经痛,表现为出现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少数患者表现为腹股沟区或下肢前内侧疼痛。症状多为单侧,少数人亦可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马尾神经症状
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垂或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双下肢及会阴部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
温馨提示: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发生在腰椎的疾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有腰痛的症状。
长得越高,就越容易腰突吗?
身高非常容易测量和统计,其对腰椎间盘的影响似乎也说得通,但事实究竟如何呢?尽管1987年有文献称个子高似乎与腰突风险增加有关,可是目前来看,我国近年来的权威文献(比如各种腰椎间盘突出诊疗相关的专家共识)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项,但其中并不包括身高,这些因素包括:
1.运动和创伤因素
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发展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都是在过度运动及创伤后,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
2.肥胖
肥胖患者的椎间盘与脊柱小关节等,承受的压力更大,同时肥胖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钙化,引起椎间盘细胞的血液供应不足,最终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3.吸烟
有研究表明,香烟中的尼古丁是髓核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重要抑制剂,同时它会抑制椎体-椎间盘连接处的毛细血管血液流通,阻断椎间盘的营养来源,加速退变。
4.小关节不对称
当腰椎活动时,若两小关节不对称,椎体两侧的受力不均等,椎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种应力失衡可能加速小关节和椎间盘的退变。
5.工作姿势
相关研究表明与正确坐姿相比,懒散姿势中椎间盘的胶原纤维承受了更高的应力,其纤维环、髓核的含水量及张力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使得椎间盘弹性降低、椎间隙变窄、周围肌肉韧带松弛,进而导致椎间盘退变。
6.性别与职业
也有研究表明,男性较女性患病几率更大,学生、工人等职业更容易患腰椎间盘突出。
7.合并疾病
当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时,常致远端小动脉闭塞,破坏椎间盘的营养来源,也易加速椎间盘退变。
通过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身高与腰椎间盘突出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人高马大的朋友们不必太过焦虑。
不过,“高人”们还是需要注意一点——身高远超平均的朋友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办公区域,都有较大概率匹配到并不适合自己身高尺寸的桌椅,从而更容易出现坐姿不良的问题,这的确会增加对腰椎的负荷,这样的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确实可能增加,但这不是身高本身带来的。
预防腰突,从小事做起
接下来咱们再谈谈怎么预防腰突。所有的疾病都是预防大于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同样也是如此。注意以下几点你就能远离突出的椎间盘:
1.良好的用腰习惯
避免久坐久站、“葛优躺”等等不良习惯,像打工人、学生实在难以避免久坐或久站,那么需要注意坐姿端正或在腰后放置垫枕,或者使用人体工学椅,定时变换体位、缩短单次坐或者站立的时间。避免弯腰抬重物,这是最伤腰的一个动作,正确的拾物姿势为:走到重物旁缓慢蹲下,双手抱起重物缓慢起身,以减轻对腰椎的负荷。
2.腰背肌肉力量的锻炼
如平板支撑、三点式支撑、五点式支撑、飞燕式等。通过腰背肌肉力量的锻炼,可以大大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延缓腰椎退变。需要注意的是在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以上功能锻炼。
3.减轻体重
减重可以大大降低腰椎及下肢负重关节的负荷,不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还是对于身体健康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诸如戒烟、注意保暖、选择稍硬的床垫也是重要的预防椎间盘突出的措施。综上所述,如果你还在担心自己是不是长得过高了,看完这篇文你就知道大可不必了,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是“应长尽长”吧!
照“谣”镜
很多健康领域的流言,往往没有坚实的科学研究或数据支持。例如,文章中的流言声称身高高的人更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但实际上并没有权威的医学研究表明身高与腰椎间盘突出有直接因果关系。这类流言的传播,往往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导致不必要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改变,如该流言让许多身高较高的人感到焦虑。
参考文献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01):2-6.
[2]冯磊,厉伟,杨伟豪,等.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3,33(05):468-472.[3]J.Li,L.Gössel,B.Kunze,etc,Traumatic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 systemic cas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ain and Spine, 10.1016/j.bas.2023.102350, 3, (102350), (2023).
[4]Mirza Pojskic, Erica Bisson,etc,Lumbar disc herniation: Epidemiology, clinical and radiologic diagnosis WFNS spine committee recommendations,World Neurosurgery:X,Volume 22,2024,100279,ISSN 2590-1397.
[5] Heliövaara M. Body height, obesity, and risk of herniate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Spine (Phila Pa 1976). 1987 Jun;12(5):469-72.
策划制作
作者丨邓婷 骨科主治医师
审核丨纪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