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好吗(肥胖对身体好不好)
有人说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肥胖患者预后差,有道理吗?
抗击疫情正当时,随着确诊的病例数越来越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越来越为人所知,其中,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往往预后较差,除此之外,有观点认为,肥胖者相对而言预后也相对差,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原因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肥胖者运动少,身体免疫力较低
大家都知道,一般经常运动的人身材都保持较匀称,而肥胖者往往缺乏运动。运动少容易使身体免疫力降低,身体就容易受病毒、细菌感染而致病,而大多数病毒感染并没有特效药物治疗,需要依靠身体免疫力和对症治疗康复,但肥胖患者本身免疫力较低,所以往往康复较慢,预后较差。
2.肥胖者体质量大,影响药物疗效
肥胖患者由于身体质量大,用药剂量往往也需要增大,临床上有些药物需要根据公斤体重来计算用药剂量就是这个道理,但并非所有厂家的药物用法用量都是按照公斤体重来给药的,很多药物只简单列出成人常用量多少,一个40kg的成人和一个200kg的成人用量相同,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药物在200kg的成人身上疗效较差。
3.肥胖引发慢性基础疾病多,会加重病情
肥胖者容易合并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而有这一类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人群,因此当肥胖同时合并这些慢性基础疾病时,往往预后较差。
肥胖者往往内脂脂肪增多,比如心脏、肝脏、肺、肾脏往往也会脂肪较多重量比正常人大,在疾病情况下,这些重要器官往往因为血液供应负荷过大,更容易产生血供不足问题,进而导致脏器病变甚至功能衰竭!
4.肥胖者炎症反应更大
有研究发现,脂联素在抑制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及诱导平滑肌增殖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较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可间接影响内皮细胞黏附因子水平,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被抑制,将直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提高疾病恶化的风险。另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受到病毒感染时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而C反应蛋白水平高低代表炎症反应的剧烈程度,换句话说病毒感染时肥胖患者的病情会更严重。
当然,不是说虽有肥胖的人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后都差,一个疾病的预后和机体免疫力、年龄等等因素都有关,只是说相对而言,肥胖的人病情可能进展快,预后差。实际上不止是新型肺炎,在很多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胰腺炎中,肥胖患者都会预后较差,所以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是等此次疫情过去了之后,努力减肥吧(目前不主张节食减肥,不主张出门锻炼,非常时期)!
其实,适度的胖,是一个人的福分
发胖的身材会被人嫌弃,似乎没有谁主动愿意跟一个胖子交朋友。
对于身材肥胖的人来说,听到的讥讽好像也比鼓励的话语更多,这个世界看起来对胖的人不是那么友好。
所以,尽管有些人并不是他人口中描述得那么胖,却还是极力把体重降下来,只是为了站出去和身边的人更匹配,中间吃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虽然经济水平和唐朝时期一样发达,但大家的审美观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锥子脸和瘦削的身材成为大多数人都青睐的外貌。
为了符合大众的审美,一些胖姑娘立志减肥,并且做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为了减肥吃了很苦也受了很多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适度的胖,已经不被人们所喜欢。
为了得到理想型的身材,可以说是用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为了漂亮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人靠着节食,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饿得快要撑不下去时,就想想自己的愿望,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
其实适度的胖不仅不会是累赘,于你而言恰好还是福分。
有时候,人的身材,是可以决定这辈子,他到底有多少福分的。
当别人说你有点胖的时候,别忙着介怀你的身材,然后想尽千方百计减肥。
你要知道,只要不影响到身体健康,适度的胖或许还能给你带来不少好运,越是减肥身上的福分就越少,要想成功就越难。
所以,不如就这样顺其自然,然后,再以你的身材特点交友、做事业。
说不定万人嫌弃的胖子,还能得到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呢?
辣目洋子原名李嘉琦,她是大家都熟悉的网红,早期因为拍摄短视频而走红。
辣目洋子之所以能吸引大家,除了她个人的才艺之外,还有就是那肉嘟嘟的身材。
和其他大眼睛锥子脸的网红不同,辣目洋子纯天然的长相更讨喜,私底下很多的网友都戏称她是“行走的小肉球”,胖嘟嘟的身材也成了她的标志性符号。
偏偏就是这么一个胖胖的女孩,身边有一群身材窈窕有致,长相漂亮大方的美女朋友。
曾经朋友也劝谏过辣目洋子,让她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材,不然以后拍出来的短视频无人关注,可她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她天性爱吃根本就管不住嘴巴,她认为肉肉的女孩看起来可爱、喜感,因此容易得到观众朋友门的青睐。
你胖胖的身材乐观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好运,你总是容易在无形之间带动很多人。外人看到的不是你多么臃肿的身材,而是你乐观的心态以及可爱的言行,这些其实都是正能量,能够给人正面的影响,所以你必然会得到众人的追捧。
如同复制粘贴的身材和脸蛋,反而容易引起人的审美疲劳,你就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1年《玉楼春》刚刚上映,就得到观众们的强烈反响,除了优质的剧情之外,辣目洋子也的确为本片积攒了不少粉丝。
辣目洋子拥有不错的演技,在一众女演员里面,也是长相比较有特色的一个。
辣目洋子不符合传统的审美,但是富有特色的长相以及胖胖的身材,却也成为她最大的亮点,她是最有特色的女演员。
跳脱出传统的审美观,坚持自己的特色,让“胖”成为另类的标签,不走寻常路或许更容易出名。
要是当初辣目洋子受大众影响,拼命减肥保持苗条的身材,甚至为了修饰容貌冒险减肥,最终娱乐圈无非,也就多了一个复制粘贴版的美女。
这对她的表演事业,并没有裨益,而这胖胖的身材,却能给她带来数不尽的福分。
适度的胖是一种福分,某些时候能给人带来好运,不要盲从别人的眼光,坚持用自己的态度为人处世,往往能得到额外的福报。
此时此刻选择减肥,减去的不仅是你身上的肥肉,还减去了原本伴随你的福分。
所以,不必勉强,那么就按照你本来的喜好,不用刻意管住嘴巴,只要健康不受影响就开开心心地去吃,按照自己的心愿去生活。
外人看来是烦恼的胖,可能并非你想象得那么不堪,因为胖嘟嘟的人儿都是有福气的。
贾玲因为独特的身材外形和搞笑的性格,在小品界和综艺圈混得风生水起;蒋欣从来不会因为肥胖而烦恼,反而靠着独特的身材,塑造了很多优秀的角色;韩红胖胖的身材也是她独特的标识符,适度的胖更多的是带来数不尽的好运。
所以,有的时候,适度的、健康的胖,其实是一个人的福分!
-END-
作者介绍:
末小北,新锐情感作家。希望用简单的字,能温暖到你。
老人瘦才更长寿?北大研究:65岁后体重正常更长寿,胖也比瘦好
“千金难买老来瘦,我要减肥!”
张大叔今年65岁,别人都说老年人瘦一点比较好,胖了三高、心脏病啥的会找上门。于是他特意开始节食,还吃各种减肥餐,折腾了大半年,确实肉眼可见地瘦了。
不过开始节食之后,他总是感觉浑身无力,很累,最近张大爷走路腿直打哆嗦,摔了一跤骨折进医院了,医生说他已经营养不良了,得多补充营养才好。
不是瘦一点比较好吗?怎么自己还减肥减出病来呢?张大叔想不明白。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人的胖瘦,往往以BMI(体重指数)为标准,计算方式为: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正常体重:BMI=18.5~24.99
过重:BMI=25~29.99
肥胖:BMI>30
老年人的胖瘦和死亡率之间也有联系,一项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调查就揭示了,对于中国的老年人来说,老来瘦并不是好事,体重指数低的老年人反而面临着更高的死亡风险。
调查覆盖了我国23个省份年龄在65~105岁的13411名受试者数据,其中男性老年人5815人、女性老年人7596人。
结果发现,老年人如若可以消除低体重,可一定程度降低过量死亡风险,其中老年男性、女性分别可降低约2.9%和3.9%。特别是对于中国老年女性而言,消除低体重指数可让健康获得更大益处。
研究没有发现发达国家中老年人体重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U型关系,过重老年人的死亡风险甚至和正常体重指数的老年人死亡风险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意味着肥胖没有显著影响中国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值得提醒的是,文章主要研究对象大部分都是童年、年轻时经历过食物短缺和营养匮乏新中国建设初期的老年人,可能并不适用于未来的老年人,肥胖会对未来的老年人带来更大的影响。
研究认为老年人过瘦对于健康非常不利,这似乎和民间传统的一些观点有些背道而驰,中间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为什么老年人不要太瘦,而是要多长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表示,老年人的BMI应维持在18.5~25之间最为适宜。人体在35岁之后,体内的肌肉储存量就开始以每年0.3~0.8%的速度流失,力量也会逐渐变弱。在60岁时,老年人身上的肌肉含量约只有年轻时的75%。
太过消瘦的老年人,身体的抗击打能力相对较弱,一旦身体出现跌倒等意外事件,身体难以经得起疾病消耗。保持微胖有助于帮助调节免疫力、延缓衰老,体内有充足的脂肪储能还可以帮助老年人抵御寒冷,保护体内重要器官。
虽然老年人身材过瘦对健康不利,但是也要注意别过度肥胖,过度肥胖会增加多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同样对健康不利,老年人保持在“微胖”状态最为合适。建议老年人多关注身体的这几个部位,这些部位多长一些肉对健康有很大好处。
三、上了年纪,这几个部位多长肉1、胸肌适当的锻炼胸肌,可帮助老年人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老年人日常可以这么锻炼,采用站姿/坐姿,将手臂打开180°,大小臂垂直将手掌向前,让双手缓慢的上伸到极限,而后恢复原样,每天做15次左右。
2、手部肌肉
手部肌肉和握力之间有很大关联,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过多项与握力相关的报告后发现,握力每增加1kg,或可降低3%的死亡风险。锻炼握力的方式也很简单,日常经常握拳即可。
3、腿部肌肉
腿部肌肉无力是衰老的表现之一,在腿部肌肉提升后,老年人出现摔倒、骨折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建议日常可通过半蹲来锻炼腿部肌肉,将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呈八字形,随后慢慢屈膝蹲起,类似蹲马步状,最后收缩大腿用力蹲起还原。
一些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发现自己的体重莫名其妙的大幅度下降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警惕是这两种疾病所致。
四、老年人体重忽然变瘦,也要当心这些疾病1、癌症
大部分癌症患者都会有身体明显消瘦症状,因为癌细胞在体内不断和正常细胞争夺营养,导致营养摄入与消耗不成正比,让患者不断的消瘦下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身上会出现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减轻症状,这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身体无法分解消化吸收葡萄糖,只能通过消化体内的脂肪来维持正常的身体需求。
对于老年人而言,过胖、过瘦都是不健康的表现,不必过分追求瘦,将体重维持在正常、微胖的范畴内才是比较健康的表现。
参考资料:
[1]《老年人的低体重指数与其死亡风险的关系》.人口与经济.2018.05.24
[2]《一人长胖,全家发福风险高!一家老少都用得上的体重管理计划》.生命时报.2020.10.13
[3]《肌肉有劲的人更长寿,赶在衰老前多做5个动作》.人民网.2019.7.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