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身体部位与五脏(肥胖身体部位与症状图片)

陈娟说健康 0
文章目录:

中医揭秘:肥胖不是吃的错,而是五脏失调惹的祸,减肥,先调五脏

变肥胖的原因减肥的有效方式,一直是减肥界争论最多的两个问题。

有人吃的多会胖,有人吃的少也会胖,有人是生病导致的胖,有人健康也会胖。

有人少吃瘦下来,有人通过运动瘦下来,也有人结合节食和运动瘦下来。

那通过这几句话大家应该能明白一件事:肥胖的原因多样,成功减肥的原因多样。即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减肥不是一个唯一解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任何说“只要这样做,一定可以瘦”,这种话的人,都是骗子。

网上那些关于肥胖和减肥的理论,各位胖友肯定都看过很多次了,今天我们从中医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一个结论肥胖根本原因是负责身体运转的五脏出现了问题!

中医把阴阳平衡作为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强调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转。只有内外和谐,人体才是一个好的状态。

阴阳失衡简单说来就是体内某些部分虚弱了,另一部分强盛了,彼此间能量的交换不对等了,所以其相应的外在部位就会呈现不同的病变反应。

肥胖使身体不再协调,也是一种病变反应,是体内阴阳失衡所导致的问题,但是我们称人体有五脏六腑,那肥胖是哪部分出现问题所导致的呢?

答案是哪一部分出问题都可能会导致肥胖,只是呈现出来的症状不同,所以要减肥,我们首先要知道肥胖是身体的哪个部分出了问题造成的。

下面我把中医对肥胖的分类以及各类别的症因与症状罗列出来,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看看自己的肥胖是怎么回事,这样才好对症下药。

一、脾虚湿阻型肥胖

症状:体型臃肿,易疲乏,稍动则喘,食欲差,容易腹胀,大便稀溏。

症因:脾虚导致运化失利,气血生发受到影响,水湿难以运化,导致湿浊瘀积,成痰成脂。

疗法:健脾益气,祛湿减肥。

二、胃热湿阻型肥胖

症状:肥胖臃肿,腹胀,口苦口臭,身体沉重感强。

症因:素日喜吃油腻油炸物,口味较重,喜食辛辣,导致肺腑热,津液亏虚,水湿内停而胖。

疗法: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三、肝郁气滞型

症状:体型肥胖,脘腹胀满,情绪差,烦躁易怒、女性会有乳房胀痛和月经不调的症状。

症因:压力大、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不能正常疏泄,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水停而胖。

疗法:疏肝理气,行气活血。

四、脾肾两虚型

症状:形体肥胖,身体疲乏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面色苍白无色。还会有食欲差、腹胀腹泻等症状。

症因: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躯体,导致水液蒸腾气化失常,水液聚集不散而胖。

治法:温补脾肾,利水减肥。

五、阴虚内热型

症状:形体肥胖,手脚发热,夜里盗汗,睡眠差,做梦多,口干,常有头晕耳鸣感。

症因: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过度饮酒等,熬夜多、过度劳累等都会损伤阴液,产生内热。

治法:养阴清热以减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肥胖原因,可以看看自己的肥胖是哪种类型,虽然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出现问题的原因也不尽一致。但有些症状是一样的。

另外,中医是强调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所以如果在网上看到了谁通过什么方子成功减肥了,也不要轻易尝试,有需要就去寻医诊治,根据自身情况开药拿药。

气虚、阳虚、痰湿、湿热型肥胖,4种胖人,有何症状?如何改善?

现代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衍生出了很多富贵病。肥胖就属于其中一种,它是对体重过重或体形过于宽硕的人的俗称。

中医认为,胖人气虚,气虚的原因有四种: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所以胖有时不仅仅是一个体型,更是一种疾病。


肥胖分为4种:

一、气虚型肥胖

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肥胖。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

表现为:胆子小,泛指身体虚弱、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动则汗出、动力不足等。此类肥胖者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最后,气虚型肥胖者一般都语声低微,容易疲惫。

改善方法:

1、气虚型肥胖主要是要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吃饭要定食定量、不吃零食,饭前不要吃高糖、高脂或高盐食物、饮料。

2、保持正常的作息,适当进行运动,可避免气虚病况加重。

3、饮食上可多吃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食物。如:小米、猪肚、胡萝卜和香菇等。

二、阳虚型肥胖

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而引起的肥胖为阳虚型肥胖。

表现为:怕冷,四肢凉,小便清长,夜尿多,小便多,脉沉无力,萎靡懒惰。此类型肥胖者的大便中一般夹杂有未消化食物,又叫完谷不化。

改善方法:

1、可吃乌鸡汤、牛骨髓汤、骨头汤,加生姜、肉桂、黄芪、红参、各适量配合熬汤喝。

2、注意防寒保暖配合治疗。

3、经常按摩后背的长强、命门和百会三个穴位,能使阳气生发。

三、痰湿型肥胖

痰湿型肥胖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气血津液运化失调。

表现为:肿眼泡、眼睑经常浮肿、容易疲惫、额头爱出油、爱吃肉喝酒。痰湿型肥胖者往往胸闷、痰多。此类型肥胖者大都舌体胖大,舌苔白腻。他们的脂肪一般都堆积在了腹部,像"游泳圈"。

改善方法: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尽量不要吃油腻、味重、生冷的食物,戒烟酒。

2、平时可多吃点生姜、冬瓜、赤小豆、荷叶和山楂。这些食物有化湿、益肺、利尿的功效,利于体内痰液的化开,有助于气血通畅。

3、居住环境避免潮湿,注意保暖。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锻炼后出汗有助气血顺畅。

四、湿热型肥胖

湿热,在中医里是一种致病因素,湿热蕴结在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便会引起肥胖,这便是湿热型肥胖。

表现为:面部油腻,脾气暴躁,爱长痤疮、粉刺,湿热型肥胖者大都食欲旺盛,特别能吃。湿热型肥胖者一般舌质偏红,舌苔黄腻(颜色越重,表明体内湿热越严重)。大便通常是或许干燥过过于黏滞,小便短赤。不同于虚胖,这类型的胖子往往比较结实。

改善方法:

1、可以吃绿豆、冬瓜、苦瓜、莲子、薏米等食物来清热祛湿。辣椒、羊肉等要少吃。

2、忌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食,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3、经常按摩手肘部的曲池穴也可以达到清热利湿的功效: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每次1~3分钟,每日1~2次。

正常肥胖者: 从医学上讲,有些肥胖并不是一种病,而是营养过剩时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皮下堆积而成。吃的多了,动的少了,自然就胖了。这类型的肥胖者气血平衡,精神抖擞,所以他们是健康的"胖子"。

但是肥胖仍就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所以,"管住嘴,迈开腿",动起来吧!

来源:小喵不爱说

「养生堂」今日17:35播出《肥胖背后的脏腑危机》

【嘉宾】

王世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肾病内分泌科 主任

【关键词】

减不下去的肥、脾运太过、脾虚痰湿、肾元亏虚、甘缓脾、苦坚肾

“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喝水都胖”这些是肥胖人群常常遇到的减肥难题,而今天做客《养生堂》的嘉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的王世东主任告诉我们,脏腑问题不解决,大家很难通过主观意志去控制和克服,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反之如果脏腑问题解决了,不仅肥胖问题会得到解决,也会对与肥胖相关的很多疾病有调治的效果。其中,“管不住嘴”与“喝水都胖”属于同一个脏腑的不同问题,而“迈不开腿”则与另一个脏腑的问题有密切关系。而针对第一个脏腑的问题,王主任竟然带来了两个有特殊“甜味”的美食进行调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第一个与减不下来的肥胖有密切关系的脏腑是脾胃,其中,“管不住嘴”—总是忍不住想要进食的情况是与脾运太过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脾运太过的情况,中医主张“甘缓脾”,推荐的甘味美食银耳玉竹羹;而“喝水都胖”—明明吃的不多但是还是长胖的情况与脾虚痰湿的关系更为密切,针对这个情况,中医也主张以甘补脾,王主任也推荐这类情况的人群可以选用健脾祛湿粥进行日常调理。那么。同样是脾胃出问题而引起的肥胖,脾运太过型肥胖与脾虚痰湿型肥胖人群各有什么特点呢?

“迈不开腿”其实指的就是不爱活动、精神萎靡的情况,王主任介绍,这类型的肥胖多于肾元亏虚相关,如果不及时调理还有可能影响肾脏的功能。针对这样的情况,中医主张“苦坚肾“,即使用有清虚火、固肾作用的药食来调理。王主任在现场给大家推荐了一个药食同源具有脾肾双补功效的美食,这个美食既能有效控制脾运太过的问题,又能坚肾固肾达到提振精力,使人爱运动的功效,一举多得,它到底是什么呢?

【专家出诊时间】

王世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东直门医院国际部,每周一三五上午;

东直门医院本部,每周二上午;

东直门医院通州园区名医堂,每周四下午。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