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肥胖症(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国内现状)
单纯性肥胖症与中成药治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声明:介绍现代疾病与中成药治疗,只是为了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使用中成药,需要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1.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概念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 化浊轻身颗粒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中,明言可以治疗“营养性疾病之肥胖症”的中成药 是化浊轻身颗粒(治疗单纯性肥胖)。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夏枯草。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清热降浊。用于肝肾阴虚、痰湿郁结而致的单纯性肥胖症,以及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功擅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为君药。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药合用,助君药清热降浊,以为臣药。陈皮理气除湿;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健脾升阳,利水消肿;冬瓜皮淡渗利湿,利水消肿;合用佐助君药活血化痰,除湿降浊,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降浊之功。
[临床应用] 肥胖此因肝肾阴虚,痰湿郁结所致,症见头晕月眩,耳鸣耳聋,腰膝瘦软,胸中烦闷,痰多,肢体麻木,口苦咽干,二便不畅,闭经或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2.5~5g,一日2次。饭前服.
张仲景经方治肥胖,这个5味药的方子,改善体态,顽固肥胖也得怕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经方,我在门诊上用它帮助了很多肥胖患者,有些甚至成功减重不反弹,临床表现特别好。
这个方子就是张仲景的——桂枝茯苓汤。
中医理论中,肥胖不仅被视为体表的脂肪堆积,更是体内痰湿瘀血阻滞的外在表现。往往和脾、肾两脏脱不开关系!
脾主运化,负责水谷精微的消化和吸收;肾主水液代谢,调节体内水液平衡;而痰湿则是肥胖的核心病理产物。
现代人由于饮食不节、缺乏运动、作息紊乱,导致脾虚湿盛、肾气不足、痰湿内停的情况比比皆是。
其实大家可以自查一下,肥胖的人,是不是有很多都存在:
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容易疲劳、四肢沉重、大便黏腻、皮肤油腻、睡眠打鼾、腰膝酸软……
这些都是脾肾虚弱、痰湿内盛的表现。
而桂枝茯苓汤的妙处就在于,它既能温阳化气,又能健脾利湿,还能活血化瘀,把脾、肾、痰湿同时调理到位。
你看它的组成: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
桂枝温阳化气,促进体内水液代谢;
茯苓健脾利湿,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丹皮、桃仁活血化瘀,改善气血运行;
芍药养血柔肝,调和气血。
如此一来,脾肾功能恢复正常,痰湿得以化解,气血运行通畅,那肥胖问题也就不用担心了。
可能有朋友说了,这方子里没有直接减肥的药啊!
确实,张仲景的方子,大多是基础方,针对的不是单一的病症,而是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改善各种相关症状。所以在实际运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相应的辨证加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看完你就明白了。
去年我接诊过一位37岁的男性患者,身高173,体重却达到了180斤。
他自述平时食欲旺盛,尤其喜欢吃油腻和甜食,但吃完后总觉得腹胀,大便黏腻不爽,平时容易疲劳,稍微运动就气喘吁吁。
我看他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滑数。
辨证:脾虚湿盛,痰湿内停,兼有气滞血瘀之症。
于是我以桂枝茯苓汤为基础,加苍术、陈皮以健脾燥湿,针对脾虚湿盛的问题,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加山楂、荷叶来消食化积,帮助分解体内脂肪;加黄芪、党参补气健脾,提升身体的代谢能力。
结果如何呢?
一个月后,食欲得到控制,不再那么贪吃油腻食物,腹胀明显减轻,大便也变得通畅,体重下降11斤;
两个月后,体重下降了20斤,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运动时也不再那么吃力。
他看到效果后,信心大增,继续坚持调理。我记得他总共调理了近4个月,体重从180斤降到了145斤,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整体状态好了许多。
三个治疗肥胖症的中医经验方
人们对于“高矮肥瘦”的审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按照营养学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的情况一般可视为“超重”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有肥胖症状的人越来越多,本文将为大家介绍3个治疗肥胖症的中医方剂!
方一
三七3克,补骨脂12克,番泻叶10克,大黄10克。水煎服,日1剂。
方二
首乌30克,当归30克,鸡血藤30克,茯苓20克。水煎服,日1剂。
以上方药不仅能减肥,而且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调整机体的代谢,使紊乱的物质、能量、水盐代谢重新恢复平衡。
方三
黄芪15克,党参15克,防己15克,白术15克,首乌30克,泽泻60克,山楂30克,茵陈30克,水牛角30克,仙灵脾30克,大黄10克。水煎服,日1剂。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三个用于治疗肥胖症的中医方子,尽管中医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弱,但是所谓“药有三分毒”,无论怎样,大家请不要轻易使用上方,使用之前最好能够先向医生或者药师等专业人士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