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十岁女孩肥胖怎么办(10岁女孩肥胖)

儿科医生鲍秀兰 0
文章目录:

孩子太胖怎么办?怎样减肥有效又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9%,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很多医院的营养科儿童患者也是越来越多,孩子的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困扰。

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超重?

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对比孩子的体重:(体重按千克计)

6 个月以内:标准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6;

7~23个月:标准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5;

2~16岁:标准体重=年龄×2+8。

孩子的体重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是轻度肥胖,达到50%就是重度肥胖了。

肥胖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肥胖的危害在成人孩子那里都一样,“胖嘟嘟”不只是代表可爱,也意味着孩子要面临很多身心健康问题。

一是慢性病低龄化。肥胖不只让孩子出现睡眠打鼾、呼吸急促、容易疲倦、发育迟缓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高血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II型糖尿病等成人常见的慢性病。

二是肥胖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太胖的孩子更容易被同学嘲笑、欺负,从而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肥胖儿童更容易自卑、焦虑、抑郁。

如何帮助孩子重回正常体重?

单纯性肥胖儿童,大多是因为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只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超重孩子也能轻松减肥。

  • 首先,孩子减重,从家长开始。

一是修正饮食习惯。

孩子的饮食是家长决定的,一个到处是零食的家庭,喜欢做高热量食品的家长,是孩子减肥路上的最大阻力。

所以,在让孩子减肥前,家长要先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养育方式,修正自己的,以及家庭的饮食习惯。

二是牢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减肥更重要。

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以发泄攻击的方式去沟通减肥的问题,不要总是说孩子“太胖、没人喜欢”之类的话。我们不经意的话语,很可能像一根刺一样扎伤孩子,他表面看起来满不在乎,其实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

三是学会正确鼓励、激励孩子。

不能泛泛夸奖,而是要肯定他的努力和品质。比如,孩子坚持做了200个跳绳,要夸奖孩子的坚持,当孩子抵挡了饮料的诱惑,要夸奖孩子的坚定,当孩子的优秀品质被看到,被肯定,减肥的动力也会更大。

还可以挖掘孩子内心的美好向往,比如喜欢什么人,将来想做什么事,把减肥这件事和这些美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以此激励孩子。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动画人物,家长要适时引导,通过偶像的精神、形象、气质坚定孩子减肥的决心。

  • 其次、吃好、玩好、睡好,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是吃好

说到减肥,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节食。但孩子正处于成长期,为了保证骨髓发育、大脑发育的需要,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所以,肥胖儿童不但不能吃少,还要吃好。方法就是要遵循高营养、低热量的原则,调整饮食结构。

一要做到食物的多样性,肉、蛋、奶、海鲜、蔬菜、水果等一样都不能少,保证蛋白质和钙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充足。

二要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改变烹饪方式,油炸变为蒸煮。讲究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

三要用科学的方法减少饭量。比如饭前先喝汤,减少主食,增加蔬菜的份量,或者从减少零食开始,将小食品换成蔬菜水果,全麦面包、低脂低盐的饼干等。小孩子自制力差,家长要慢慢引导。

二是玩好

大人在陪伴孩子玩时,要以能增加运动量的项目为主,比如踢球、跳绳、游泳、去户外爬山等。多做户外运动,不但能增加热量消耗,阳光还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为避免身体受到损伤,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两点:

1.体重严重超标的孩子,不能一上来就做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游泳或者跳跃少的运动,对关节冲击较小。

2.做任何运动前都要做好热身,运动时要做到适度、适量。

三是睡好

一要睡足。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与食欲有关的生长激素分泌紊乱,容易引起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肥胖。

二要睡早。最新的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睡得晚(晚上9点以后入睡),哪怕睡得足够久,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所以,睡饱、睡早是孩子减肥的必要条件。

减肥不但是孩子的事,更是大人的事,及早动手、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孩子旺盛的代谢能力,蓬勃的生命力,一定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杭州6岁女孩长胖10斤,突然发育了!妈妈不敢相信:这样做是害了孩子?

来源:钱江晚报

6岁女孩琪琪宅家三3个月,身高没怎么长,体重却增加了快10斤。

“孩子有点提前发育了,她妈妈说,疫情期间,为了增加身体抗力,女孩跟着大人吃了不少海参、虫草等保健品。”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吴美珍说,他们对2020年3-5月与2019年3-5月儿科门诊日志作了对比分析,发现今年3-5月因出现生长发育肥胖问题而就诊的小朋友占了55.4%,而去年同期却只有17.5%,“差别真的有点大。”

6岁女孩3个月增重10斤,胸部出现肿痛

“女儿宅家3个多月,没看她怎么长高,体重却增加不少,这几天出现胸部肿痛,长了什么东西,还是……”琪琪(化名)妈妈一到诊室就焦急地问吴美珍主任。

吴美珍详细检查了琪琪身体、骨龄、B超、性激素等,告诉琪琪妈妈,琪琪确实有点发育了。

“怎么可能呢?琪琪才6岁,怎么出现发育了?”琪琪妈妈疑惑,着急地问。

这是近段时间吴美珍门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境。

吴美珍按惯例详细问了琪琪妈妈,近段时间琪琪有没有吃什么特殊食物?

琪琪妈妈思考片刻后说,为了增加抵抗力,近几个月每天鸡鸭鱼肉吃轮着吃,还吃了不少海参,虫草等保健补品之类,琪琪吵着也要吃,也就让跟着一起吃了,加上运动又少,琪琪以“肉眼可见速度”长胖,3个月体重足足增加了近5公斤,没想到……

“近几个月在家过得太舒适了,吃好喝好,日夜颠倒,生活没了规律,加上尽量少外出,活动量骤减,于是只见体重增却不长个,导致肥胖甚至性早熟孩子增多了。”吴美珍主任分析。

不过,吴美珍说,也有让人欣慰的,像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小患者大大减少。疫情期间,有大人悉心照顾,免疫能力增强了,同时有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等方面的积极防疫措施,小朋友又都待在家里,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过度饮食营养是性早熟主因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即女孩表现为乳房开始发育,男孩

子表现为睾丸增大。一般来说女孩比较多见,男女比约为1:4。”吴美珍主任介绍说,性早熟对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是身高。

通常情况下,青春期开始1-2年后,身高开始加速增长,达到身高增长高峰,并持续2.5-3年。孩子出现性早熟,生长高峰提前,那身高发育停止增长提早,孩子成年后的身高也比别的孩子矮小。

还有一种情况让父母担心,性早熟孩子身心会有许多变化,体内产生过多的性激素,易过早对异性产生关注,易发生早恋。

吴美珍主任表示 除了不可控的体质性性早熟外,通常这些因素易导致性早熟:

1.超重甚至肥胖的孩子比正常体重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性早熟。近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约5%-8%,大多是因为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过多导致。经常食用高蛋白的儿童,可能会诱使性激素分泌,增加性早熟风险,还会促进骨龄的快速进展,让孩子丢失了生长潜力;再者各种零食、饮料、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高热量食物摄入,导致孩子营养过剩,变得肥胖,导致性早熟发生。

2.不少家长通过保健品服用来增加孩子营养,如各种花粉、蜂王浆、人参、鸡粉、三七等等,殊不知,有的保健品会促进性发育,导致孩子雌激素水平升高,虽然短时间内孩子看起来的确长高了,但孩子被“催熟”,缩短了长高的整体时间,到真正该长高的年纪反而不长了。

3,有的孩子会模仿大人的样子涂抹护肤品,而有的护肤品中含有激素成分,也是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的诱因。

吴美珍在问诊

家长要定期评估孩子生长发育情况

吴美珍主任表示,针对上述致病因素,对策是: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孩子的饮食要均衡,尽量避免食用油炸、膨化等食品,高蛋白的食物也不要过量食用,多给孩子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每天带孩子进行适度的锻炼,增加体质。

避免随意给孩子服用保健品,孩子的生长速度有自己的规律,家长不要“抜苗助长”。家长注意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各类成人护肤品和化妆品,也要将药品比如含激素的避孕药类也要尽量收好,避免孩子误服。

“ 研究表明,晚上开灯睡觉会影响褪黑素的产生,使孩子体内褪黑素水平降低,长此以往易导致性早熟。家长可以给胆小的孩子选择亮度低的小夜灯,放在低一点的位置,避免孩子整夜开灯睡觉。”

“家长还应定期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绘制生长发育曲线图(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等),定期监测骨龄(6个月至1年1次),发现孩子生长偏离应及时就诊。当女孩8岁之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初潮、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发育,或者出现没有原因的身高蹿长(年生长速率≧10厘米),需尽早到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吴美珍主任提醒说。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宋黎胜 记者 吴朝香

10岁女孩肥胖的背后

女童亮亮(化名)1岁左右时,出现眼球震颤、视力下降,伴随体重增长加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亮亮的视力持续进行性下降,遇到光线刺激时,不能自主调节,出现畏光、不愿睁眼、不能分辨色彩的现象。今年10岁的亮亮,目前只能看清约10厘米之内的物品,需要通过学习盲文与外界交流。

近1年,亮亮又出现严重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肝功能受损,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

亮亮辗转于多家医院,接受佩镜矫正视力及眼部穴位按摩等治疗,但效果不佳,病情未能得到确诊。怀揣一丝希望,亮亮一家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根据患儿病情表现,该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学科主任卫海燕发现亮亮的身体存在多系统异常,高度怀疑其患有罕见病,便迅速组织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专家团队为亮亮进行多学科会诊。

结合亮亮视力、听力、内分泌代谢、肾脏等方面的检查结果,来自儿研所、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肾脏风湿免疫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等多名专家联合进行反复论证和讨论,确诊亮亮患有Alstrom综合征。

Alstrom综合征即肥胖-视网膜变性-糖尿病综合征。它是由ALSM1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属于纤毛病,发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该疾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介入,以达到改善患儿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卫海燕说,Alstrom综合征常累及多个系统,以进行性神经感觉退化和代谢紊乱为特征。患者婴儿期可出现伴有眼震和严重视力损害的锥杆型视网膜营养不良。儿童期出现听力下降、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青春期及成年期更多以Ⅱ型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扩张型心肌病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还可出现肝、肺、肾功能障碍及多器官纤维化,导致预期寿命缩短。首发症状常在1岁前出现,主要为视力或听力障碍,随着年龄增长,临床症状逐渐增多。

目前,Alstrom综合征尚无有效的根治手段,主要为对症治疗。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症状,采取多学科团队干预,延缓疾病进展,以改善患儿症状,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卫海燕提醒,如果孩子在婴儿期出现眼球震颤、畏光,自幼出现肥胖、黑棘皮、极度胰岛素抵抗,应及时就诊,临床考虑Alstrom综合征。该病症发病机制不明,早期通过临床表现及基因明确诊断,不能治愈,但可以治疗。(记者丁玲 通讯员张英娴)